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仿生态土池克氏原螯虾大规格苗种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皖南池州地区进行了仿生态土池克氏原螯虾大规格苗种繁育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年的8月中旬至翌年5月份为该地区克氏原螯虾的最佳苗种繁育季节.取得繁育成功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彻底清整繁育池、选择优质亲本并进行强化培育、营造和维护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以及加强越冬管理、抓好苗种的强化培育、适时分塘饲养等.每亩可繁育4~5 cm的大规格克氏原螯虾虾苗5万-8万尾.  相似文献   

2.
王忠 《科学养鱼》1997,(1):36-36
从1992年起,我县开始进行罗氏沼虾养殖,在养殖初期,对于虾苗投放,先采取直接投放、暂养池暂养后投放,以及目前大家采用的将早繁虾苗经过塑料大棚强化培育后再投放三种方法,我们简称为直放苗、暂养苗和大棚苗。暂养池一般使用养虾池,暂养达到一定规格时放入大面积水中进行饲养,这样便于彻底除害、集中投饵等早期管理,既可确保仔虾有安全的生活环境,又可保证仔虾有适口的饵料来源。在早春时节,水温低于15℃,不\能将虾苗投入池中饲养。塑料大棚利用棚内小面积人工增温的办法,将早繁虾苗进行强化培育,使其达到一定的规格,再进行…  相似文献   

3.
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大棚土池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克氏原螯虾的亲虾培育和人工育苗试验,育苗池总面积为2744 m2.2007年9月份共收捕亲虾1 368 kg(其中雄虾342 kg、雌虾1 026 kg),规格25~40 g.设置了两种亲虾投放密度(分别为10尾/m2和20尾/m2),雌、雄性比均为3:1.试验结果:从9月份亲虾培育管理起到翌年3月份出苗,亲虾死亡率为58.6%;共计出苗50余万尾,平均单位产苗量为203尾/m2.高密度亲虾组的虾苗数量并未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的催熟培育是指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对人工选育亲虾进行切眼柄,强化营养促进性腺发育,达到获得优质卵子的过程。去年,我们引进良种SPF亲虾,培育和选育出一批遗传性状优良、生长适合本地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子一代亲本。今年初对800对子一代亲本进行强化催熟培育,成功培育出优质虾苗1.5亿尾,现把亲虾催熟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红螯螯虾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成功进行了红螯螯虾的人工繁育生产,掌握了红螯螯虾的亲虾培育、抱卵虾孵化和幼虾培育关键技术.红螯螯虾亲虾适宜在土池中进行稀养方式培育,繁殖亲虾规格宜在60 g/尾以上;水温达20℃以上,红螯螯虾可交配产卵;红螯螯虾属一年多次产卵类型.胚胎发育适宜温度20~32℃,孵化时间4~13周,在22~30℃温度...  相似文献   

6.
对虾亲虾的培育与越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虾大面积推广养殖以后,所需的大量苗种供应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目前,全人工繁殖用的亲虾大部分从大面积生产塘口中在起捕上市时挑选,这往往选不上大量满意的虾作为越冬亲虾。我们经过多年的观察,认为全人工繁殖用的亲虾,以专塘培育为佳,其优点一是可定向培育出大规格无病害亲虾个体;二是可选择具较远血缘关系的虾苗培育,避免和防止因近亲交配而退化;三是可解决南方早放虾苗及双季虾苗生产的提前供应;四是亲虾选择时间不受大生产限制,可以在生产池结束后起捕,总之亲虾专  相似文献   

7.
1 试验田块的选择 选择稻田养殖田块,面积8~10亩,田块四周环沟宽6~8m,深1.2~1.5m,坡比1:1.5,环沟保水深度0.6~0.8m。2 幼虾培育2.1 虾苗培育池的选择与大棚建造 为了提早放苗,提高虾苗放养成效和商品虾的规格,4月初繁育的罗氏沼虾淡化苗需经30~40天的大棚培育,虾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日本对虾的价格远高于同规格的中国对虾,故在北方地区兴起了养殖日本对虾的热潮,从而引发了对日本对虾苗种的大量需求。使许多过去进行中国对虾苗种生产的育苗单位改为进行日本对虾苗种的培育。本文就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在苗种繁育的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比较。(一)亲虾培育1亲虾来源:中国对虾的亲虾来源主要有经养殖虾越冬培育而成鹏称越冬虾以自然海区捕捞的亲虾;而日本对虾育苗所用亲虾全部来源于自然海区捕捞。2暂养水温:中国对虾亲虾暂养温度一般首先控制在14℃以下,这有利于亲虾的恢复.然后再逐步升温至18℃,促进性…  相似文献   

9.
克氏螯虾亲本的选购、暂养和运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螯虾苗种来源目前仍然是龙虾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龙虾苗种繁育的首要工作是龙虾亲本的选购、暂养和运输,这也是苗种繁育的关键.2005年和2006年的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进行了6次克氏螯虾亲本的选购、暂养和运输试验.龙虾亲本的规格要求适中,约30 g左右较好;复选时,以丰满度好、附肢完整、活泼健康、硬壳艳红的龙虾为最佳;暂养网箱要求安放位置适当,充分展开不兜底,在箱内布设30%~40%的浮性水草,暂养密度20~25 kg/m2为宜,暂养时间不宜超过2 d;装箱时遵循"轻装快运"的原则,装箱密度以4 kg左右为宜,途中每隔20~30 min向装虾箱和车厢内泼洒1次水,保持龙虾体表及周围环境的湿润,牢固固定虾箱,运输时间控制在1 h以内.随着选购、暂养和运输技术的完善,运输成活率最终可以稳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我们对净水面2 600m2的4座罗氏沼虾苗培育温棚进行了全年养殖(暂养)试验,第1茬温棚暂养罗氏沼虾苗试验,第2茬露天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第3茬温棚暂养罗氏沼虾成虾试验,第4茬温棚养殖青虾试验。全年实际使用温棚259天,实现产值296 805  相似文献   

11.
王国良 《淡水渔业》2003,33(4):55-56
罗氏沼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养殖 ,一般池塘放苗养殖的时间都要在 5月上中旬 ,这是因为前期水温低及易受冷空气的影响 ,在 4月初室外水温还不到 15℃ ,虾苗不能直接下池培育。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苗种前期强化培育 ,对提高罗氏沼虾的单位产量及商品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起到明显的作用。1 大棚育苗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加温暂养苗种 ,经过 2 5~ 30天的培育 ,使沼虾苗种出池时规格达到 3cm以上 ,由于苗体大 ,对低水温影响的适应能力增强 ,提高了饲养成活率。同时苗种提前 2 5天左右放入大池中养殖 ,也为二茬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1 …  相似文献   

12.
虾苗暂养就是培育大规格的苗种。育苗厂出池的虾苗体长仅0.7厘米,体质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逃避敌害的能力也较弱。所以从育苗厂出池的虾苗需先行密集强化培育,待虾苗体长达到2厘米左右,经计数后再放入虾塘饲养。这样有利于避免成虾饲养过程中的盲目性。暂养池不宜大,这样管理上便于彻底除害、集中投饵,既可以确保仔虾有较安全的生活环境,又可以保证仔虾有适口的饵料来源。另外,虾苗暂养期间,可以使养殖成虾池中的饵料生物得以充分地生  相似文献   

13.
迅速发展着的罗氏沼虾养殖业开始面临经济上的制约,虾苗成本偏高,成虾销售价大幅度下跌,养虾利润受到影响。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养殖实践,认为以下几项措施有利于罗氏沼虾养殖增产节支增效。一、把好购苗质量关,抓好中间培育选购淡化苗时,应选择淡化时间至少在24小时以上、白色、透明、活跃、无寄生虫的健康虾苗。运苗装袋水温不得低于20℃。虾苗下养成池前,最好选择小范围水泥池、土池或网箱进行中间培育25天左右,待虾达2.5厘米左右再移入养成池,既便于集中投饵、管理,又可减少敌害侵袭、一般养成池投放经过暂养的虾苗,成活率可达…  相似文献   

14.
塑料薄膜大棚培育青虾苗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塑料大棚培育青虾苗,经1个多月培育,不仅亲虾产卵率比对照池高,6月25日出苗时,试验池1.21厘米以上的虾苗占71.4%,而对照池只占4.2%,11月25日起捕测量,试验池4.5厘米以上的虾苗占79.4%,而对照池30.65,塑料薄膜大棚培育青虾苗对提高青虾当年上市规格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海南沼虾后期苗种的冬季暂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沼虾(Macrobrachium hainanense)又称瓯江大虾,是海淡水洄游性虾类。在瓯江中下游,虾苗的溯江洄游汛期是7月下旬至10月初。9月初以前的虾苗可以当年养成商品虾,而9月初以后的后期虾苗则当年养不到商品规格。我们于1991~1994年研究了后期苗种的冬季暂养技术,现介绍如下。1 暂养池的准备 暂养池应选在交通方便、有电力供应、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最好具有  相似文献   

16.
“太湖1号”杂交青虾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3hm2标准化鱼池,采用雌雄亲虾同池的放养模式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2种模式进行“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规模化繁殖试验。结果显示,本期共繁殖生产虾苗33533.86万尾,31878.33kg。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产苗量比集中投放抱卵青虾培育的产苗量要低36.49~69.26kg/hm2,或132.85万。143.607万尾/hm2,苗种规格大小差异大。雌雄亲虾同池培育的捕苗时间从7月18日到8月25日,共计38d,集中投放抱卵亲虾培育池的苗规格较一致,捕苗时间为期25d,捕捞时间缩短了13d。这表明,集中投放抱卵虾孵化培育模式可作为青虾规模化繁殖生产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志迁 《内陆水产》1994,(11):17-17
为保证越冬亲虾的质量,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对留用越冬的亲虾,一般采取初选和复选两道程序.初选是在起捕虾的现场进行,根据选择亲虾的质量要求,挑选数量较多的亲虾,放在室内水池暂养一段时间,并在暂养过程中逐渐淘汰不合格的亲虾,在放入越冬池之前再进行一次复选。选择亲虾可参照下列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系青虾交配苗种繁育及成虾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太湖和长江两种不同水系的青虾进行交配,可有效改良青虾种质,增大青虾养成规格。试验分别收购天然青虾幼虾和性成熟天然青虾作亲本,进行2种方式青虾交配的苗种繁育,幼亲虾养成后交配共生产虾苗668万尾,子一代幼虾规格不整齐;性成熟亲本交配共生产虾苗295万尾,抱卵虾受精卵发育基本同步,子一代幼虾规格整齐。成虾对照养殖结果显示, 交配虾上市成虾平均体长为6.4 cm,高出天然抱卵虾子代成虾体长5.7 cm的9%,高出养殖虾仔代成虾体长4.7 cm的36%。  相似文献   

19.
红螯螯虾又名澳洲淡水龙虾,比普通虾生长速度快、规格大、出肉率高,且胆固醇含量仅为普通虾的70%,是一个具有较高增养殖潜力且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品种。在21世纪初,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进红螯螯虾,并进行了亲虾培育、人工越冬等一系列研究,为室内规模化苗种繁育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但目前虾苗批量化供应能力的不足及虾苗价格过高等瓶颈阻碍着红螯螯虾市场的扩大,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是红螯螯虾亲虾在室内越冬过程中进行室内小水体培育,环境的变化极易影响水质指标,进而造成亲虾体质的下降及生长与繁殖的受限。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罗氏沼虾苗种供应难的问题,1995年,我所投资建造了1200m’的罗氏沼虾苗种培育池。两年来,根据市场需求,共繁育了虾苗5200万尾。1996年,通过了由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了省优秀科技成果奖。现将主要技术及体会总结如下:一、设施状况幼体培育池为长方形水泥池,长6.7m,宽l.sin,深lin,池底布有“U”形黑铁管,通过管内热水循环加温;水体用漩涡气泵充气,配套设施有容积550m’的配水池,120m’的海水预热池,120m’的淡水预热池、100m’的循环水调温池,35m’的卤虫孵化池(0.7m’/个),1440m’的亲虾越冬地(4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