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水产科技》1978,(2):9-9
车轮虫病、是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通常有“大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两种,“大车轮虫”,据我场检查到的有显著车轮虫和东方车轮虫,主要是侵袭幼鱼的皮肤。小车轮虫,有卵形车轮虫和眉溪小车轮虫,主要是寄生在鳃瓣上,破坏鳃丝,车轮虫寄生后,鱼体消瘦,严重时造成大批死亡。关于冬季车轮虫的流行情况,查阅有关鱼病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春季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季节。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而且对渔业产量的影响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春季鱼类寄生虫病中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1.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  相似文献   

3.
车轮虫病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大规模爆发,是影响世界水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车轮虫病及其寄生特性的基础上,对化学药物防治和中草药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优缺点、今后的发展趋势等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车轮虫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3月份,进入初春时节,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时候。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另外对渔业产量的影响也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一、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  相似文献   

5.
车轮虫病是国内外常见的寄生性鱼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其病原体是车轮虫属(Trichodina)的许多种类,寄生在鱼的皮肤、鳍、头部和鳃上,寄生多时可引起病鱼死亡,病鱼症状是粘液增多、呼吸困难、游动缓慢,诊断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碰到两例症状特殊的车轮虫病,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一例发生在无锡,夏花鱼种在池塘中成群地沿着池边狂游,养鱼者以为是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6.
鱼种池车轮虫病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轮虫病是鱼苗鱼种培育阶段危害较大的鱼病之一。自鱼苗出膜到鱼种出塘均有车轮虫寄生,车轮虫寄生后,鱼类食欲下降,体质消瘦,严重时造成大批死亡,使鱼苗鱼种生产遭受重大损失。为了了解该病病原体繁殖生长规律,摸索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我们对此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为防治此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车轮虫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缘毛目、游动亚目、壶形科、车轮虫亚科、车轮虫属。车轮虫一般通过寄生在病鱼的鳃部、体表来危害鱼群健康。在常温条件下车轮虫无性繁殖周期约为24小时。在环境适宜时,幼虫生长发育只需1.5~3小时,生长成熟只需20~22小时。车轮虫可感染常见养殖的黄颡鱼、鲫鱼、石  相似文献   

8.
【病原】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两属中的许多种,根据它们对寄主的侵袭部位和致病情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侵袭鱼体表的车轮虫,大约有8~9种,有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中华杜氏车轮虫和东方车轮虫。此类虫体个体较大。另一类为侵袭鳃瓣的车轮虫,有卵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球形车轮虫和眉溪小车轮虫等,这一类虫体一般较小。【症状】病鱼黑瘦,不摄食,体表有一层白翳附着。若为放养10天后的鱼苗患此病,显现病鱼烦躁不安,成群沿池边狂游,欲称“跑马病”。【诊断】此虫寄生鱼苗至夏花鱼种体表时,病鱼的鳃和嘴周围呈微白色,粘液分泌很多,…  相似文献   

9.
<正> 笔者在长期育苗生产中,对下列几种严重的常见病害进行了有效的防治,现介绍如下。1 车轮虫病1.1 病因症状 车轮虫病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一种原虫病,5~8月对3~5cm以下的鱼苗、夏花致死率最高。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鳃、鼻孔、膀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9月,吉林省龙王地区一淡水混养池塘暴发烂鳃病,笔者先对发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后又在实验室对病鱼进行检查,通过目测、剖检及镜检发现病鱼鳃上寄生着大量指环虫和车轮虫。由于该池塘草鱼与鲤鱼混养,存在指环虫及车轮虫并发症,此类病在吉林地区较为少见,本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春季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季节。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而且对渔业产量的影响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春季鱼类寄生虫病中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一、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病鱼鳍、头部表现出一层白翳。鱼苗患病时,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嘴闭合困难,呈"跑马"症状。  相似文献   

12.
影响鳜鱼苗种成活率的因素除了是否具备适口的饵料外 ,另一个致死的最大因素就是寄生虫的危害 ,加之鳜鱼对多种药物 ,如敌百虫、孔雀石绿等较为敏感 ,所以在防治寄生虫病害时应特别注意。1车轮虫病车轮虫寄生在鱼鳃、体表 ,少量寄生时 ,病鱼没有明显症状 ,感染较严重时 ,病鱼烦躁不安 ,头部和口腔周围粘液分泌较多 ,不摄食 ,离群独游 ,若不及时治疗 ,不久就会大批死亡。诊断时 ,需用显微镜观察 ,从侧面看 ,车轮虫像毡帽 ,从反面看 ,车轮虫形似车轮 ,并不停旋转。防治方法有 :(1)放养鱼苗、鱼种前 ,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2)…  相似文献   

13.
正一、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1.锚头鳋病(1)病症:寄生在鱼的体表或口腔,寄生部位周围组织红肿发炎,伤口出血,肉眼可见红斑和透明、细长的虫体。(2)危害:主要危害草鱼、鲢、鳙、鲤、鲫、青鱼等,对淡水鱼的各龄鱼均有危害。(3)防治:全池泼洒鱼虫宁或中水暴发停,病情严重时,隔天再使用一次,剂量减半。2.车轮虫病(1)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病鱼鳍、头部表现出一层白翳。鱼苗患病时,成群围绕池边狂  相似文献   

14.
夏艳洁  何幽峰 《水产科学》1993,12(10):19-21
作者自1983年以来,在对水库,河流及池塘的鱼病检查过程中,发现85%的水体患有车轮虫病,并有3处已因车轮虫的大量寄生造成养殖鱼类的大批死亡。文中叙述了水库,河流及池塘的发情况,车轮虫病的发病条件已预防,治疗措施,现将此调查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加州鲈鱼车轮虫病防治加州鲈鱼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名贵淡水养殖鱼类,车轮虫病是加州鲈鱼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鱼患病严重时,体表或鳃上分泌大量粘液,车轮虫寄生密集的鳍、头部、体表等处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尤为明显。下塘10天左右的鱼苗发生此病时,...  相似文献   

16.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17.
采用银染色方法对广西地区奥尼罗非鱼鱼苗体表寄生的车轮虫进行抽样检测,运用国际通用的方法“统一定位法”和“齿体定位描述法”对检测的车轮虫进行形态学描述,发现寄生于广西奥尼罗非鱼幼鱼体表的车轮虫有两种:异齿车轮虫(Trichodina heterodentata Duncan 1977)与紧密车轮虫(Trichodina compacta Van As&Basson,1989),其中紧密车轮虫为国内首次报道,而罗非鱼是国内发现异齿车轮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18.
鳗鱼患车轮虫病虽没有患拟指环虫病对鳗鱼影响那么严重,治疗也没那么艰难,但因虫体繁殖力强,易侵及多数鳗鱼并造成伤亡,因而也是威胁鳗鱼养殖的重要外寄生虫。从欧洲鳗、日本鳗到美洲鳗,鳗苗、黑仔、幼鳗到成鳗等各阶段,皆易受到本虫之侵袭而导致较重大的病害。该虫传播速度快,一旦鳗池有本虫侵入,即使开始时仅有数尾发病,也会很快蔓延全池的鳗鱼。因此若不能及早正确诊断本病而施以对策,将会给养鳗场带来较重大的损失。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鳗鱼的鳃、鳍及体表,并不侵入体内。鳗苗及幼鳗多见寄生于体表及鳍,而成鳗多见寄生于鳃部,少量寄生时对…  相似文献   

19.
<正>在黄颡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水环境恶化等原因,黄颡鱼病害时有发生。常见有出血性水肿病等细菌性疾病、车轮虫病等寄生虫性疾病,但累枝虫病鲜有报道,仅有珠蚌累枝虫寄生于黄颡鱼鱼苗的首次报道。2014年9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学实习基地首次发现的累枝虫寄生于黄颡鱼成鱼,现对黄颡鱼累枝虫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和借鉴并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卓琦 《海鲜世界》2001,(6):36-37
车轮虫病不仅危害淡水鱼类的养殖,同时也给海水鱼养殖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就车轮虫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点、生活史、感染的典型症状及车轮虫病的治疗进行分述,并就车轮虫的致病性及流行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