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虹鳟属鲱形目、鲑科,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适宜集约化养殖,单产很高。自1874年人工移植驯化后,已在世界各地进行养殖。中国的虹鳟养殖始于1959年,目前养殖地域已扩大到全国20多个省(市),养殖技术成熟,已进入普及推广阶段,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三倍体虹鳟是四倍体虹鳟与二倍体虹鳟杂交产生的全雌性的虹鳟,因其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肉质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养殖。近年来国内外虹鳟的养殖研究表明,三倍体全雌性的虹鳟与普通二倍体虹鳟相比有较多优势。一是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三倍体虹鳟对养殖环境的适应性强,对环境应激  相似文献   

2.
虹鳟属于冷水性鱼类,在淡水河流中产卵繁殖,虹鳟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经过短暂的驯化,可利用海水(井盐水)进行成鱼养殖。淡水养殖虹鳟在品质和价格上与海水养殖虹鳟有很大的差别。三倍体的虹鳟是四倍体虹鳟和普通二倍体虹鳟杂交产生的全雌性虹鳟,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本低、抗病力强、肉质好等特点。葫芦岛市的内陆山区有着丰富的冷泉水资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虹鳟溪流水和水库底排水养殖进行试验,试验以五常市沙河子镇为基地,在借鉴本溪、北京等地区冷水鱼养殖经验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特有冷水资源优势,尤其是五常优质的泉水资源、高山溪流、水库底排水、涌泉水的实际情况,开展虹鳟养殖。通过对虹鳟的溪流水和水库底排水流水养殖的实践过程对比,得出了虹鳟养殖既可大众化、小投入、小产出式的养殖,也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工厂化、集约化生产。由此可见,虹鳟养殖是一项很好的水产养殖致富项目。  相似文献   

4.
岳永河 《水产养殖》2012,33(8):22-23
虹鳟是一种优质、高产的冷水性鱼类,其适宜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但是夏季高温到来之时,在高原水库每年的7、8月份水温在23℃以上的时间总在半个月左右,高温威胁着虹鳟的生存。由于处理不当,养殖生产中出现了死鱼现象,给养殖者带来了经济损失。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刘家峡水库渔场网箱养殖虹鳟,就网箱养殖虹鳟安全度夏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1虹鳟对环境的要求虹鳟隶属于硬骨鱼纲,鲑形目,鲑亚目,鲑科,鲑属。我们养殖的虹鳟是一种陆封型的虹鳟,是终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了解海水工厂化养殖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肌肉组织的营养成分和品质,采用国标等方法,分别对海水工厂化养殖和淡水养殖虹鳟肌肉组织的各项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海水工厂化养殖虹鳟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营养水平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淡水养殖虹鳟。海水工厂化养殖虹鳟肌肉组织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和化学平均得分分别为0.82、0.62,低于淡水养殖虹鳟(1.04、0.78)。海水工厂化养殖虹鳟肌肉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3.83g/100g、12.60g/100g)低于淡水养殖虹鳟(4.07g/100g、12.79g/100g)。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虹鳟的养殖主要在山涧溪流、北方河道、水库深水等淡水养殖,但养殖环境制约了虹鳟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至今还未有室内工厂化三倍体虹鳟半咸水养殖的报道。为此,笔者进行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下的三倍体虹鳟半咸水生产试验,以期为提高集约化三倍体虹鳟养殖技术水平、增加产量和养殖效益、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养殖投资风险提供生产实践资料。  相似文献   

7.
《渔业现代化》2015,(1):76-77
<正>流水式养殖系统与循环水养殖系统虹鳟福利评估比较为了取得虹鳟养殖场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对一系列虹鳟福利指标影响的综合而客观的评价,进行了一个多参数分析。对养殖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虹鳟和养殖在由附近的湖泊供水的流水式养殖系统中的虹鳟的生长、皮质醇和行为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8.
一、冷水性鲑鳟鱼类养殖现状1.养殖品种及规模二十几年来,冷水鱼主要品种是虹鳟,养殖流水池塘面积230多亩,产量800~900吨。近几年,永昌地区从虹鳟中选育出了虹鳟的变异种──金鳟,已形成较稳定的遗传性状,有望在全省大面积推广。2000年起,先后从北京等地引进银鲑、大西洋鲑、白点鲑、三文鳟等品种试养,其中银鲑已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其它品种已在观察试验之中。2.养殖方式冷水性鲑鳟鱼最主要的养殖方式是流水集约化养殖,全省有各类流水池塘15300米2。水库网箱养殖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的养殖方式,全省约有网箱养虹鳟10000米2。…  相似文献   

9.
虹鳟是一种世界性的名贵鱼类,我国养殖虹鳟始于50年代,集中中北方几省。近几年,养殖范围已扩大到湖北,云南,河南等地。各地养殖情况表明,虹鳟养殖最大的危害是虹鳟脂肪肝病,有可能使我国养鳟业遭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虹鳟是一种适应性较广的冷水性鱼,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虹鳟疾病频发。目前,用化学药剂或抗生素药物治疗虹鳟病害存在成本较高、鱼体质减弱、污染养殖水体和周围环境等缺点。针对该问题,虹鳟免疫技术的研究日渐成熟,各种复杂的免疫技术被逐渐运用到虹鳟养殖过程中。在现有技术中,复方草药免疫方案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不同草药的组合发挥综合作用,提高虹鳟的整体免疫力,降低虹鳟免疫系统的失调率。  相似文献   

11.
虹鳟(Oncorhychus mykiss)是欧美和世界其它地区最重要的淡水和咸淡水鲑科养殖鱼类之一。2001年全球总产量510000t,其中智利109000t,挪威71000t。虽然伊朗虹鳟养殖已有较长历史,但是一直到1961年才有记载。1962年德黑兰附近名为Mahisara of Karaj的鱼类养殖场开始小规模商业养殖,1965~1967年从国外进口发眼卵约1500万粒,不断扩大生产。1966年名为Jajeroud的虹鳟养殖私人公司开始从事商业生产。若干年后Karaj和Jajeroud等鱼类养殖场已能利用这些进口发眼卵生产虹鳟。1977年法尔斯省名为Yegandasht的鱼类养殖场开始启动有关虹鳟项目的工作。当Karaj和Jajeroud已能繁育虹鳟时,由于气温较高所造成的各种问题,因此Yegandasht却不能繁育虹鳟。1979~1989年伊朗建设了数个隶属农业部渔业局水产养殖处的可繁育虹鳟的水产养殖中心,之后开始生产本国的虹鳟发眼卵、幼体、亲鱼和饲料。适宜的气候条件、安全食物需求的不断增长、蛋白质的一种来源、相关行业的自给自足等方面,为继续投资发展新虹鳟孵化场和养殖场提供充分的条件。1孵化生产为了...  相似文献   

12.
<正>虹鳟为鲑科的一类冷水性鱼,因其最适合在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池塘流水集约化养殖,具有高产、高效、市场广阔等特点,因此虹鳟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范围及产量逐年增长,是目前养殖最广泛的淡水鱼类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增加、饲料用量猛增、水环境变差,造成疫病暴发频率骤增,严重阻碍了虹鳟养殖的推广和发展,也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2015年3月,洛阳市栾川县某虹鳟养殖场陆续有  相似文献   

13.
欧洲虹鳟养殖概况1991年,欧洲在海水和淡水中大规模养殖虹鳟产量如下表。1991年欧洲虹鳟养殖产量注:表中数字仅包括1kg以上的虹鳟。由表中可见,欧洲海水养殖虹鳟的重要性。芬兰、丹麦、挪威和瑞典是主要生产国,其次是爱尔兰、苏格兰、冰岛及法罗群岛,格陵...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对国内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代表性养殖群体开展全基因组水平的遗传评估。利用57K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芯片,检测了来自不同地域的6个虹鳟养殖群体样本共计48尾,包括黑龙江虹鳟、黑龙江金鳟、四川虹鳟、四川金鳟、北京虹鳟和北京金鳟,共获得有效SNP位点50201个,在中国虹鳟中的多态比例达到97.7%,表明该芯片虽然基于美国和挪威虹鳟群体设计,但对中国群体同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各群体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均值为0.240~0.267,与国外主流养殖群体相近,黑龙江虹鳟、四川虹鳟和北京虹鳟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多态位点比例为83.6%~84.9%,与国外主流养殖群体相近,而黑龙江金鳟、四川金鳟和北京金鳟,多态位点比例相对较低,在60.2%~76.9%范围内。应用6个中国虹鳟群体和2个美国虹鳟群体数据开展系统发育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8个群体可分为3个祖源类群,其中3个金鳟群体为遗传联系较紧密的一个类群,黑龙江虹鳟和北京虹鳟为一个类群,而四川虹鳟与2个美国虹鳟群体为一个类群,部分中国养殖群体中有显著离群个体存在,表明群体遗传背景不均一。本研究表明,高密度SNP芯片在我国虹鳟养殖群体遗传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为种质资源评估、本土化良种培育、制种和引种工作提供基因组水平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虹鳟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虹鳟的营养研究,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提出一些虹鳟养殖中的注意事项,为虹鳟养殖、饲料生产和科研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际虹鳟育种产业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原产于北美地区,为典型的冷水性鱼类,是世界性重要经济养殖鱼类之一和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虹鳟是最早采用数量遗传学理论指导遗传选育的水产动物之一,BLUP育种值估计和配合力分析等遗传评定方法以及家系选育、杂交和配套系育种等技术均在虹鳟育种实践中广泛应用。淡水鱼类养殖中,必须使用遗传选育的优良品种的行业共识,最早在虹鳟中确立。目前,在欧洲、北美以及智利等主要鲑鳟鱼养殖国家和地区,虹鳟良种覆盖率均已达到90%以上。鉴于虹鳟仍是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鲑鳟鱼类,其育种工作在许多非原产国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以全球化的视角,从虹鳟养殖与选育的历史概况、虹鳟种业的主要技术手段及产业格局、主要虹鳟育种机构的组织形式与类型特点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国际虹鳟种业的发展及对我国虹鳟种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海水驯养虹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虹鳟 (SalmogairdneriRichardson)属鲱形目、鲑亚目、鲑科、鲑属 ,具有骨刺少 ,肉味鲜美 ,易捕捞 ,不需越冬保种 ,饵料利用率高 ,生长快 ,养殖产量高 (流水高密度养殖产量可达 1万kg/667m2 )等特点 ,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虹鳟作为一种冷水性名贵鱼类 ,淡、海水均可饲养 ,故已成为世界性的养殖鱼类。目前国内已有 2 0多个省 (市 )开展了虹鳟养殖 ,但大多为淡水养殖。1 虹鳟对盐度的适应能力虹鳟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稚鱼能适应盐度 5‰~ 8‰ ,当年鱼为 1 2‰~ 1 4‰ ;1龄鱼为2 0‰~ 2 5‰ ,成鱼为 35‰ ,通常 35g以上的鱼经半咸水过…  相似文献   

18.
虹鳟是名贵冷水性鱼类,目前我国养殖的虹鳟是1959年从朝鲜引进的,现已在全国20个省、区、市推广试养,局部已形成生产力。为了推动虹鳟养殖生产的发展,1983年3月山东海洋学院接受美国华盛顿大学赠送的一批道氏虹鳟发眼卵,五年来,经过系统的试养,研究,证实该虹鳟是目前国内现有最好的虹鳟品系,最近在山东通过了引进技术鉴定,该品系的优点是:(1)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单产高:据现场测试,8月龄的道氏虹鳟平均尾重225克,22月龄平均尾重2,821克,比对照组(朝鲜虹鳟)200克快1.35倍,最大3,180克,  相似文献   

19.
<正>青海省工厂化循环水制种育种中心5年来通过养殖三倍体虹鳟试验,总结探索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三倍体虹鳟技术,为今后推广冷水鱼工厂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本文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三倍体虹鳟技术提供参考。一、材料及方法1.地点与材料试验地点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川河边。三倍体虹鳟苗购于青海大通县。2.水源循环水制种育种中心水源为西宁市南川河水引入中心外10号蓄水池,蓄水池建有一个渗井,水源来自于渗井。  相似文献   

20.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鲑鳟鱼是世界第一大水产贸易品种,投资回报率非常高,全球产量约为317万吨(鲑鱼235万吨,鳟鱼82万吨),为第三大养殖种类(FAO,2018)。淡水养殖品种主要以虹鳟为主,虹鳟属鲑形目,鲑科,鲑亚科,大麻哈鱼属,原产于北美地区。虹鳟为世界性养殖鱼类,自1959年首次引进以来,我国先后从不同国家引进了数个虹鳟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