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獭蛤(Lutraria maxima Jonas)隶属于异齿亚纲蛤蜊科獭蛤属,广西沿海俗称象鼻螺、牛螺,广东称包螺,是一种埋栖型双壳贝类,喜栖于水深3m~10m沙泥质底的浅海海底,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及海南沿海,其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经济价值较高。为了开发利用这一珍贵品种,广西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自2001年开始,对其基础生物学、发育、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中国大獭蛤(Lutraria maxima)遗传多样性现状,基于线粒体Cytb和D-Loop序列,分析了北海、涠洲岛、湛江、厦门、福州大獭蛤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基于Cytb和D-Loop序列获得的单倍型数分别为73和27,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34 5±0.030 3/0.002 3±0.001 4、0.445 6±0.049 8/0.001 4±0.001 3。分子变异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结果显示,99.68%(Cytb)和101.16%(D-Loop)变异来自群体内,0.32%(Cytb)和-1.16%(D-Loop)变异来自群体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01 8~0.002 9(Cytb)和0.000 8~0.002 0(D-Loop),群体间分化指数F_(st)值分别为-0.008 0~0.010 1(Cytb)和-0.014 3~-0.007 2(D-Loop),且均无显著分化(P>0.05)。中性检验Tajima’s D和Fu’s F_S值均为负值(P<0.05),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曲线呈现单峰型,这些都表明大獭蛤种群在近期经历过扩张现象,扩张时间约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为1.3×10~4~6.6×10~4年。上述结果表明,大獭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的特征,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可作为一个管理保护单位。研究可为中国东、南海沿岸地区大獭蛤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与利用提供基础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3.
弓獭蛤俗称"象鼻螺",生活于潮下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北部湾延伸至越南沿海均有分布,但由于价格刺激造成潜水采捕增加,自然资源日趋减少。笔者自2008年秋开始对弓獭蛤苗种培育过程中减少药物使用至完全停止使用的健康繁育技术研究试验,并累计培育出壳长3~6毫米稚贝8500多万粒。对比同期药控育苗结果发现控制亲贝挑选、处理、饵料投喂、水质环境与培育密度可极大提高苗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施氏獭蛤选育群体壳体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经2代群体繁育的20月龄、养殖在水深5~7 m的泥沙质潮下带滩涂中的施氏獭蛤150个,测量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壳质量(x_4)、体质量(y_1)和软体质量(y_2)表型性状,进行相关的通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施氏獭蛤表型性状参数中,壳质量变异系数最高,性状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质量同软体质量和壳质量相关性均达0.85以上;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壳质量对施氏獭蛤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影响最大,对体质量通径系数达到0.657,高出壳长0.369,对软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下降,通径系数为0.436,高出壳长0.086,壳质量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体质量(y_1)和软体质量(y_2)与壳长(x_1)、壳质量(x_4)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_1=-14.769+0.613x_1+2.002x_4(r~2=0.806),y_2=-0.980+0.281x_1+0.500x_4(r~2=0.549),r~20.850表明存在对体质量性状影响较大的其他因素。以上结果为施氏獭蛤性状选择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福建俗称花蛤,以下简称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花蛤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并以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适应力强、市场价位稳定等特点,成为滩涂贝类养殖中最重要和最有发展前景的品种之一,也是目前人们菜篮子中不可或缺的水产品。2004年我国花蛤养殖产量150万吨,其中福建产量达37·67万吨(福建花蛤养殖规模和产量仅次于牡蛎位居第二),培育的花蛤白苗产量5万吨,其苗种生产量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70%以上。福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花蛤…  相似文献   

6.
花蛤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杂色蛤(R.variegata)的俗称,属瓣鳃纲,真鳃目,异齿亚目,帘蛤科,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花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蛤仔大水面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福建俗称花蛤,以下简称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而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花蛤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之一.花蛤育苗养殖产业已成为莆田市的特色产业,对莆田乃至福建中南部渔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蛤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蛤(Meretrix meretrix)俗称海蛤、花蛤、黄蛤,我国南北方沿海均有分布。近几年来由于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完善,基本解决了文蛤苗种的紧缺。该产品(优质文蛤)对外出口畅销,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生物学特征 文蛤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内湾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的细沙、泥沙滩中。气候稳定温暖时伸缩其足作活泼运行;寒冷时则潜入沙泥中,潜泥深度一般在5~25厘米。文蛤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方沿海夏季高温对贝类种苗存活的影响,研究了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自然群体人工繁育的稚贝对高温和干露的耐受性,以期为高温期稚贝培育和运输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1)施氏獭蛤稚贝的成活率在水温30~35℃时,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随温度升高,稚贝存活率快速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高温敏感起始点为31℃,高起始致死温度为31.87℃,温度为33、34、35℃时,100%致死的时间分别为6d、4d和2d,7d后,稚贝不再死亡;(2)无沙干露组各温度维持100%存活的最长时间分别为20℃组18h,30℃组9h,10℃组6h,有沙干露组只有20℃组在15h内可维持100%存活,30℃组和10℃组在6h内已出现死亡。研究结果表明,无沙干露和20℃较适合稚贝的长途干露运输。研究结果为施氏獭蛤养殖海域的选取、稚贝的长途运输提供科学依据考。  相似文献   

10.
刘学斌 《海洋渔业》1987,9(3):127-128
<正> 文蛤(Meretrix meretrix)又名花蛤、黄蛤、海蛤,是我国潮间带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一带浅海滩涂。文蛤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我国的文蛤养殖起始于70年代后期,养殖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比较快。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1.
林炫锋 《水产养殖》2012,33(3):32-34
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学名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cve),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花蛤苗种繁育基地。花蛤育苗养殖产业已成为莆田市的特色产业,苗种供应全国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2.
杨辉  王敏 《科学养鱼》2007,(10):27-27
文蛤(图见彩中插2),俗称沙蛤、花蛤、马蹄蛤等,笔者进行过文蛤池塘养殖技术研究,现将本人在试验中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我们在放养前1个月左右,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整工作。首先铲除淤泥,然后进行翻耕、平整、曝晒,翻耕深度30~40厘米,并拣石去杂。放养前半个月用生  相似文献   

13.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黑蛤、牛眼蛤等,为亚热带种类,属帘蛤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生活于高中潮区的沿海泥沙滩中,并多在有淡水注入的河口附近.  相似文献   

14.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以前也被称为瓣鳃纲(Lamellibranchiat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帘蛤科(Veneridae)、青蛤属(Cyclina sinensis),俗称蛤蜊、圆蛤、墨蛤,为暖水性种类,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主要产区有山东、辽宁、河北、江苏等地,尤其是黄河三角洲沿岸的优势品种.它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素有"天下第二鲜"的美称.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干品和罐头食品.活青蛤和冻鲜青蛤肉均是出口创汇的产品.青蛤生活于近海泥砂质的滩涂上,潮间带上、中、下区均有栖息.然而,近些年由于滥采酷捕,青蛤资源几尽枯竭,而市场价格和需求量不断上涨.为了恢复资源,加快养殖步伐,笔者自2004年在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海水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进行了"黄河三角洲青蛤产业化生态养殖,养殖面积666.7hm2,经过两年的养殖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顾成柏 《齐鲁渔业》2009,26(4):30-31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黑蛤、牛眼蛤等,为亚热带种类,属帘蛤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生活于高中潮区的沿海泥沙滩中,并多在有淡水注入的河口附近。青蛤经济价值比较高,是沿海主要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6.
施氏獭蛤稚贝中间培育与海区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氏獭蛤稚贝中间培育和海区养养殖试验在雷州市覃斗镇英岭村海区进行,结果显示:经过35d的中间培育,稚贝壳长、壳高、壳厚平均值分别为23.1、11.2、6.2mm,平均重量1.8g,成活率达53%。经过一年的海区养殖试验,壳长、壳高、壳厚平均值分别为68.2mm、33.5mm、19.3mm,体重达40g以上。  相似文献   

17.
贝类一直是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品之一,其中,蛤仔(花蛤)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牡蛎有“海洋牛奶”之美誉,扇贝更被誉为“天下绝品”……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专访了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流通加工协会蛤仔分会首任会长张国范。他指出,无论是贝类养殖,还是其他水产品养殖,都要践行健康养殖理念,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蛤仔新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协会,就是为了推动蛤仔产业的绿色发展,推动蛤仔产品标准化,进一步做强。  相似文献   

18.
正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隶属于双壳纲(Bivalvia),帘蛤科(Veneridae),巴非蛤属(Paphia),俗名"油蛤",主要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栖息在潮间带低潮区至潮下带44 m深的泥质海底,产量较大。波纹巴非蛤贝壳美丽、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食用贝类。经多年研究和中试试验,漳州市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已日趋成  相似文献   

19.
彩虹明樱蛤蓄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ens Benson),俗称海瓜子,隶属于瓣鳃纲樱蛤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潮间带滩涂,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小型滩涂贝类。我们于1999年在慈溪市三北镇滩涂养殖场设立两个试验点进行了彩虹明樱蛤围塘蓄水的养殖技术试验,旨在摸索出适合我市滩涂彩虹明樱蛤养殖的技术模式,提高彩虹明樱蛤养殖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与地点本试验时间为1998年9月至1999年8月,地点在慈溪市三北镇滩涂养殖场。选择风浪较小、潮流畅通、涂质细软、底栖硅藻丰盛的滩涂筑塘,两只试验塘面积分别为1…  相似文献   

20.
焦河篮蛤是一种咸淡水双壳类,为河口地带常见种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焦河篮蛤在上海地区分布甚广,金山、奉贤、南汇、川沙、宝山、崇明等县沿岸均有分布。以南汇县东海农场的中、低潮地带资源比较丰富。金山、奉贤接壤的漕泾,过去曾经进行过养殖,后因管理上的问题而终止。过去,对于焦河篮蛤的研究报道,所见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