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就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说明了光合细菌在优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增加水产动物幼体的增重率和成活率、作为饲料添加剂和预防疾病等方面对水产养殖业的巨大影响和其自身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正>近20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逐渐成为水产养殖的主流,目的是发挥各类有限的水体资源,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产量。人工养殖对水产品生产的贡献日益增大。但是集约化生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养殖水体自身污染非常严重,在养殖过程中饵料利用率较低,养殖过程中大量的残饵、生物代谢物、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积累于养殖池底,这些有机物在嫌气细菌的作用下会腐败分解产生大量对水产养殖动物有毒的物质,导致养殖水体的理  相似文献   

3.
易力  汪洋 《内陆水产》2007,32(12):35-36
当前,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如何加强生物防治手段减少病害,发展无公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水产养殖模式,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光合细菌是水产养殖的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净化水质、促进动物生长、减少病害的功能。为了解光合细菌对水产养殖病原菌的直接拮抗功能及机理,笔者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光合细菌对各类微生物的抑菌作用,为光合细菌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作出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与此同时,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养殖池塘水体进一步老化,由此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日趋严重。新的病害不断涌现,有的已呈暴发性趋势。2010年  相似文献   

5.
亚硝酸氮(NO2-N)对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大量实验资料早已对其致病和致死机理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同时各国水产养殖业因其发生养殖水产动物致死事件也是屡见不鲜。面对养殖水体,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水体中高浓度的亚硝酸氮,一些降亚硝酸氮的方法已被采用,但均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研究成功“科利尔”活菌生物净水剂 ,可较好地解决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污染问题。活菌生物净水剂可以降解氨氮、亚硝基氮 ,分解硫化氢 ,有效消除水中的有机物和腐殖质 ,增加鱼、虾、蟹体内的有益菌群 ,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增强鱼、虾、蟹、蚌等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预防病害发生 ;同时还具有稳定水体的pH值 ,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 ,从而实现生态养殖、健康养殖 ,生产出可供出口的“绿色食品” ,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营效益。生产活菌生物净水剂采用高密度发酵技术 (专利 )和低温干燥工艺。菌种为自然界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水产业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中残饵、粪便等自身污染日益加剧,常引起水体中N、P等营养元素非正常变化,导致藻类异常繁殖,水体富营养化,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生长甚至存活以及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殖业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和最高产量,水产养殖投入品的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水体中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有机物质大量积累,水产养殖业的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养殖池塘环境逐渐恶化,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病害频发;再者,底层污染物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直接造成水体溶解氧(DO)降低或缺乏,导致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免疫能力下降,直接危害养殖动物健康,出现缺氧浮头、发病、死亡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当前,如何加强生物防治手段减少病害,发展无公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水产养殖模式,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光合细菌是水产养殖的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净化水质、促进动物生长、减少病害的功能。为了解光合细菌对水产养殖病原菌的直接拮抗功能及机理,笔者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光合细菌对各类微生物的抑菌作用,为光合细菌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集约化养殖方式的日益普及,一些养殖水域受到了污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水体里大量繁殖,导致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流行,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于是消毒剂的应用便成了抑制水体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措施,自1980年代末以来,水产养殖界从使用漂白粉逐渐过渡到使用二氯异氰脲酸钠及三氯异氰脲酸、溴制剂、碘制剂,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水质调控实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养殖产量迅速增长 ,但同时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和外源性污染日趋严重 ,养殖水域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任其发展 ,将会阻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 ,实施健康养殖。1常见水化因子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及其调控1 .1酸碱度 ( pH)pH是水体中氢离子活度的度量。当 pH <5时 ,水体呈酸性 ,会造成鱼类的酸中毒 ,造成蛋白变性使组织器官失去功能而造成鱼类死亡。当pH >9时 ,水体呈碱性 ,对鱼有强烈的腐蚀性 ,使鱼体及鱼鳃损伤严重。养殖水域中的 pH调节主要用石灰、石膏…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中水净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玉林 《渔业现代化》2000,(2):11-11,29
水质好坏是水产养殖业成败的关键,如果科学地管理好,水资源能够得到再利用。随着规模集约化发展,会产生很多排泄物与残饵,导致过量氨的产生,造成水产生物中毒而死亡,同时放出有毒物,破坏整个生态环境。因此水产养殖用水的净化处理,改善其水体的质量,对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简称PSB,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微生物,为一群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供氧体兼碳源,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能起到净化水质、改善与稳定养殖环境、减少疾病及促进生长的作用,同时高营…  相似文献   

13.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养殖水体净化、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和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长三个方面论述了益生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水产养殖动物新的疾病防治途径及养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方式的普及 ,养殖水域的污染日趋严重 ,病原微生物在水体里大量繁殖 ,导致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流行 ,严重阻碍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 ,使用消毒剂便成为杀灭水体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手段。当前水产养殖中普遍使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尽管这些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效果 ,但也越来越暴露出明显的弱点 ,譬如漂白粉、漂粉精等 ,有效氯含量低 ,且易失效 ;而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则水溶性差 ,对水产动物有强刺激性 ,易引发炎症。因此 ,选择一种有效氯含量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陈道印 《科学养鱼》1994,(3):25-25,27
当前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的误区及今后对策(一)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也逐渐得到开发和推广,单位水体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病害不断发生,且传播、蔓延迅速,流行范围愈来愈广,病害问题已成为发展水产生产的严重...  相似文献   

16.
黄鳝无公害养殖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及水产动物的无公害养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病害防治的发展趋势是从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向以生物制剂和免疫方法,提高养殖对象的免疫机能,选育抗病品种,采用生态防治病害等进行综合防治为主,使产品成为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市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天津及北方地区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是因为湖泊、池塘中普遍存在着来源广、蕴藏量大的高等植物碎屑和腐殖质,水库中的周丛生物和细菌  相似文献   

18.
微生态系统与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杨先乐 《内陆水产》2000,25(2):23-24
近年来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水产品的养殖产量持续、稳步增长 ,1997年海淡水养殖总产达2017.12万t,比1990年增加1060t,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人工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化 ,病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危害也越来越重。因此对于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及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探讨水产动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以往人们都偏重于从“环境—致病体—养殖动物”等宏观生态系统去分析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但对于养殖对象体内外的微生态系统 ,…  相似文献   

19.
"水产生物病害与防治"专辑我国是渔业大国,2021年我国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7 543.41亿元。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高,水产生物病害频发,给渔业产业造成一定损失。据统计,由于病害导致的水产品损失139 820 t,合计208 778.81万元(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1年)。鉴于此,《水产学报》以组建专刊的方式联合各分领域专家,共同剖析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现状与病害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水产养殖生物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专辑将聚焦水产生物病原(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及其引起的病害,水产生物基础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及其应用技术,水产生物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与健康养殖技术,我国水产生物病害防治体系、渔药残留监控体系的建设,及新技术、新方法在水产生物病害研究和防控上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对象疾病的发生日益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由于水产养殖动物及其生活环境与陆生生物不同,水产用药物饲料应针对养殖对象及其生态特征研制、开发。我国水产药饲的研制、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水产药物饲料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在水产药饲开发时引起重视。 一、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为使摄食的药物产生疗效,要求药饲中的药物被养殖动物吸收后,能分布到预定器官,使这些器官中药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并维持一定时间,这需要对药物在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A.V.Rogstad(1991)研究了虹鳟对土霉素的吸收、排泄及在鱼体内的蓄积,结果认为在血液中土霉素的半衰期为11.6天,土霉素首先在血液中浓度达最高值,随时间的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