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优茶是名茶和优质茶的统称,它包括进入流通领域的茶叶优质商品和名牌商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名优茶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9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7万吨,占茶叶总产量3.3%,产值4.3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14.32%;199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9.4万吨,占茶叶总产量15.9%;200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4.4万吨,占茶叶总产量21.1%,产值55.52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2.2%;2005年全国名优茶产量23.0万吨,占茶叶总产量26.4%,产值111.5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72.0%。名优茶生产在我国茶叶产业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名优茶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  相似文献   

2.
茶是世界上仅次于饮用水的常见饮料。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上茶产量从2001年起就超过300万吨,2002 年茶产量达到320万吨。目前世界上茶叶生产又以红茶为主,据估计,近年来世界茶叶生产中红茶约占77%,绿茶占21%,乌龙茶则占 2%。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红茶市场的动态和资讯,在茶叶市场研究和茶叶生产和进出口企业的市场决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的回顾 1 、五、六十年代恢复阶段 我省茶叶生产从1949年产量0.39万吨,到1952年发展到O.49万吨,1957年产量达0.70万吨。1958年产量0.93万吨(粗老茶多),1962年产量下降到0.43万吨。1963年茶叶生产逐步恢复,茶叶产量0.48万吨。到1965年产量恢复到0.56万吨。1966年,产量  相似文献   

4.
《茶叶》1990,(4)
浙江省是全国的重点产茶省之一。1989年生产茶叶11.78万吨,占全国总产茶量的5/1强;其中春茶产量6.89万吨,占全年产量的58.5%,1989年全省出口茶叶3.94万吨,创汇9335万美元,比1988年9267万美元,增0.73%,出口量及创汇均居全国之首。说明我省茶叶生产、流通、外贸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少。  相似文献   

5.
徐文武 《中国茶叶》2010,32(9):35-35
浙江武义县是全国产茶重点县和绿茶特色区域县。现有茶园面积12.3万亩,2009年茶叶总产量1.1万吨,总产值4.32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339吨,产值3.12亿元。大宗茶产量6600吨,品种包括珠茶、眉茶、红茶、砖茶、绿片等。面积、产量、产值均居浙江省前列。全县约有6万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6.
红碎茶是一种世界性的商品茶,一九八五年世界茶叶贸易量97万多吨中,红碎茶即占90%以上,其他茶类合计不及10%,可见红碎茶在当前国际茶叶市场的重要地位。 我国近年生产红碎茶约6.5万吨,出口量约5.5万吨(含工夫茶中的自然碎茶),仅分别占世界产量、贸易量的4.05%和6.11%。目前我省红碎茶生产所占的比重极少,出口量甚微。 我省地理、气候条件优越。特别闽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适合云南大叶种的繁育,只要从改善品质入手,推广优良品种,加强茶园管理,坚持合理采摘,引进先进机具,改进制茶工艺,我省红碎茶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8.
福建有机茶生产经验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 福建是我国茶叶主产省,2007年茶园面积254.6万亩,产茶22.4万吨,茶叶产量、面积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二位,毛茶产值逾50亿元,涉茶行业产值超200亿元,涉茶人员约4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0强。茶叶已成为我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和农业优先发展的九大主导产业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农业系统的环境污染,同时茶叶的卫生质量也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作为一种无污染、  相似文献   

9.
1.茶叶生产9月份,肯尼亚茶产量为2.743万吨,比去年同期的3.206万吨下降14.44%。9月份茶产量降至5年来的最低水平,1到9月份的总产量也是自2006年以来最低的水平。今年1到9月份茶叶产量为  相似文献   

10.
汉代我省就有茶事活动,到了清康熙年间已有少量茶叶输往欧洲。但解放前由于政府无能,外侵内忧,至1949年全省产茶仅9536.5吨,出口不到1.0万吨。新中国成立后,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茶叶生产、贸易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茶开始由本省口岸直接自营出口更是如虎添翅,日新月异。到1988年我省已达到年产12.75万吨,自营出口3.56万吨,创汇9583万美元,我省出口绿茶已占我国出口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我省茶叶产销基本情况 我国是世界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居全世界第一位,茶叶产量居第二位,98年产量达66.5万吨,出口20万吨。我省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树资源也十分丰富,以生产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为主。分别占总产46%、35%和7%。是我国茶叶生产主要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茶园面积4.5万公顷,产量3.98万吨。我省更是一个茶叶消费大省,粤东地区和广州市人均消费茶叶1.65公斤,全省茶叶人均茶叶消费0.9公斤,是全国人均0、3公斤的三倍。按此消费量计算,我省每年茶叶消费…  相似文献   

12.
一、茶叶形势的基本估价在一九八五、八六年中央两个一号文精神指引下,我省各级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认真进行了茶叶流通体制的改革,使我省茶叶形势有了很大好转,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新局面。1986年全省茶叶产量4.25万吨,比上年增长4.9%。其中商业收购2.37万吨,占  相似文献   

13.
福建是中国产茶第一大省。全省2006年茶叶产量达20万吨,占全国五分之一,茶叶营销总值达170亿元占全国35%,茶叶市场占有率占全国60%。福建省的茶叶总产、单产、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出口创汇单价、销售总额、特种茶等均居全国第一。我省茶叶虽走在中国茶叶的前列,但在市场千变万化的时代,要实现茶叶强省,就必须大力发展名优茶,要发展名优茶还必须实施品牌战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国际茶叶委员会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茶叶产量452.8万吨,同比上升1.77%。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4.96%,比2011年增加2个百分点;非洲占12.59%,比2011年略有增加。其中,我国茶叶产量176.1万吨,同比上升8.49%,占全球茶叶总产量38.89%,比2011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名优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红、青、黑、白、黄六大茶类的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名优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铁观音、普洱茶、安化黑茶等,它们或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或产自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或具特有的加工制作工艺,特色极其鲜明~([1])。201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07万吨,占全年茶叶总产的44%;产值1170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9.6%。2016年名优茶产量与上年相比仍增加8.1%,产值增加12.5%,增长率明显高于大宗茶~([2])。与大宗茶相比,名优  相似文献   

16.
余杭区是杭州市茶叶的主产区,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主要分布在径山、余杭、黄湖、瓶窑、中泰、闲林、鸬鸟、百丈。过去,余杭区茶叶生产分散落后,茶叶产量低,品质差。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发展,茶叶产量、品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11年,径山茶(统称)总产量达9800余吨,总产值5.2亿元。其中,径山毛峰茶1200余吨,径山蒸青茶7500余吨,径山龙井茶1100余吨,分别占总产量的12.2%、76.5%、11.2%,占总产值的60%、25%、15%。径山毛峰和龙井茶主要是内销,少量间接出口,蒸青茶95%为外销,出口量占杭州地区的85%,占全国的40%。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世界茶叶总产量为311万吨,比上年增长3.4%.主要产茶国及产量为:印度82.62万吨,同比下降3.22%;中国72万吨,同比增长2.86%,其中红茶占7%、绿茶73%、其它茶20%;斯里兰卡31万吨,同比增长5.08%;肯尼亚28.7万吨,同比下降2.58%;印尼16万吨,与上年大体持平,红茶占76%、绿茶24%、;越南10万吨,同比增长14.3%,红茶占60%、绿茶40%.……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世界茶叶总产量为311万吨,比上年增长3.4%.主要产茶国及产量为:印度82.62万吨,同比下降3.22%;中国72万吨,同比增长2.86%,其中红茶占7%、绿茶73%、其它茶20%;斯里兰卡31万吨,同比增长5.08%;肯尼亚28.7万吨,同比下降2.58%;印尼16万吨,与上年大体持平,红茶占76%、绿茶24%、;越南10万吨,同比增长14.3%,红茶占60%、绿茶40%.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恩施州目前茶叶基地面积53.6万亩,2006年茶叶产量2.46万吨,产值5亿元。茶产品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绿茶占83%、红茶15%,乌龙茶、珠茶等特种茶类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茶叶直接出口量达到1810吨,创汇199.36万美元,占全州出口总额的5.6%,茶叶产业已成为恩施州的第四大出口创汇产业。重点茶区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农民现金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茶叶生产。全州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4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2011,(9):6-7,19
目前,红茶是世界上消费区域最广、生产量最多、国际贸易量最大的茶类。国际上红茶的主要消费区域是欧洲、美洲和亚洲,其次是非洲、大洋洲。2010年,全球茶叶生产总量406.7万吨,红茶产量为270万吨,占66%;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2.9万吨,红茶出口量为130万吨,占75%。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饮食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资本流动的不断推动,中国国内的传统红茶和新兴红茶生产得到快速恢复与迅猛发展。2010年,中国茶叶产量为141.3万吨,红茶产量为9万吨,占6.4%;茶叶出口总量为30.24万吨,红茶出口量为3.66万吨,占12%。2010年,中国红茶在"金骏眉"的带动下,成为新的茶叶消费热点,并在市场上迅速推广开来。随着红茶文化的推广和红茶消费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