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南宁市稻飞虱发生发展严重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以南宁市武鸣县为例,用SPSS软件通过对1987~ 2009年武鸣灯下虫量与气象因子资料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建模,并利用模式建立了各旬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结果]通过拟合、预报精度检验,最终得到6个旬灯下虫量模拟模式,利用模式进一步建立了3月上旬、3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的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根据该指标可进行旬的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结论]为稻飞虱的统防统治以及南宁市水稻增产稳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北疆棉区棉铃虫发生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新湖垦区膜下滴灌棉田棉铃虫系统调查,结合当地气象资料研究,明确了积雪厚度与棉铃虫年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建立了年发生程度与积雪厚度的数学模型Y=0.015 X~2-0.082 X+0.884;应用期距预测法对棉铃虫一代和二代高峰期进行预测,构建了两个数学模型Y_1=-0.839 X_1~2+35.742 X~1-341.685和Y_2=1.157 X_2~2-60.187 X_2+816.588.[结论]对以上三个数学模型进行回判和预测验证,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该区棉铃虫预测预报模型使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褐飞虱发生程度气象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水稻稻飞虱发生程度预报方程,从气象条件的角度对每年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指导稻飞虱的防治工作。[方法]利用江苏泰州地区历年气象资料和水稻稻飞虱发生资料,选取大量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寻找和水稻稻飞虱发生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结果]前期气象因子与当年水稻稻飞虱发生密切相关;3~5月平均气温与10月上旬褐飞虱影响程度呈负相关;2~4月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与10月上旬褐飞虱影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以前期气象因子通过逐步回归建立的预报方程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发展的影响,为稻飞虱的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5~2011年稻飞虱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气温是影响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主导因子,降雨量、日照时数、雨日等对害虫发生程度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气温发挥间接作用.据此建立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为y=0.3972x1+0.1801x2+0.0020x3+0.0035x4-0.0189x5-10.5637,利用模型回检历史拟合准确率为91.3%,而2011年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结论]气温是影响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生产中可以应用拟合的预测模型对稻飞虱的发生危害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王新忠  李大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95-12696
[目的]针对水稻虫害发生程度预警和田间稻飞虱虫害动态监测问题,采用光谱检测技术,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建立稻飞虱百穴虫量检测模型。[方法]使用FieldSpec3光谱仪在稻田采集冠层光谱数据,同步检测地块稻飞虱百穴虫量,样本量为71个,其中51个样本为校正集,20个样本为预测集。建模波段选择350~1139nm,对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微分处理。[结果]测量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78,预测标准偏差为161头。[结论]光谱检测可用于稻飞虱测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稻飞虱迁飞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广西桂林地区近5年水稻稻飞虱发生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影响桂林地区稻飞虱迁入的气象因子(温度、降水、风向、风速、湿度),考虑前期气象条件和虫源数,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水稻稻飞虱迁飞与影响的气象条件等级预报业务系统。系统将各因子和预报对象都划分为5级,用当地气象台发布的未来一周天气预报结论,综合分析前期气象条件和虫源数是否有利,对未来1~7天逐日影响稻飞虱迁飞的气象条件等级进行预报。预报业务系统实用性强,逐日预报准确率达7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0—2018年四川省自贡市水稻(Oryza sativa L.)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发生历史资料与气象资料研究自贡市气象条件对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影响。通过对水稻二化螟灯下诱蛾量与气象条件的分析,选取相关性显著、生物学意义明确的气象因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自贡市水稻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自贡市冬季平均气温对水稻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影响最为显著,翌年各时段温度、降水和湿度条件次之,且常年较高的冬季气温是导致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多年处于3~4级的最关键气象因素。历史回代检验气象等级拟合准确率达72%,2018年试报检验气象等级准确率达到100%,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够为自贡市开展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的气象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准确开展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预报,科学合理地防治小麦赤霉病。[方法]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具有影响的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赤霉病致病日,计算赤霉病感病期间逐日诱发修正系数、赤霉病致病日的持续时间诱发修正系数,建立促病指数模型,判别小麦赤霉病气象条件适宜程度及发生的等级。[结果]经过42年资料的拟合、验证,模型能够准确判别出气象等级为4级(即赤霉病不流行)的年份。拟合的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在1~3级的年份各地均超过90%,误差1个等级的占24%~38%,误差2个等级的占0~9%。2007年动态试报结果与实况相符。[结论]该方法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年的发病程度,可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9.
宁夏水稻稻瘟病发生程度的气象等级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利用气象条件分析对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做出预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权重分析技术,确定能表示各种综合病情程度的适宜气象指标,并进行历史反演、典型灾年分析、验证和试报检验。[结果]反演结果表明,1971~2005年期间,宁夏适宜水稻稻瘟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出现在1973、1976~1978、1995、2002年,适宜程度均为5级,极适宜稻瘟病的发生。实际上,1973、1976、1978、1995、2002年宁夏都大面积发生了水稻稻瘟病。通过观测平罗县历年水稻稻瘟病病情指数确定的病害实际发生等级与反演结果相差0~1个等级,反演结果相当准确。[结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评价和预报精度,可以准确预报出水稻稻瘟病发生的适宜气象条件和等级,特别是对大发生年的预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发展的影响,为稻飞虱的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5~2011年稻飞虱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气温是影响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主导因子,降雨量、日照时数、雨日等对害虫发生程度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气温发挥间接作用。据此建立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为y=0.3972x1+0.1801x2+0.0020x3+0.0035x4-0.0189x5-10.5637,利用模型回检历史拟合准确率为91.3%,而2011年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结论】气温是影响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生产中可以应用拟合的预测模型对稻飞虱的发生危害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更加准确测报预报玉米螟发生情况的方法。[方法]设玉米螟性诱剂试验田,并在附近设虫情测报灯,对比利用性诱剂和虫情测报灯对玉米螟的诱捕效果。[结果]性诱剂诱捕玉米螟较虫情测报灯所诱蛾量多,且两种测报方法测出的各代成虫高峰期与历期推算的吻合度高。[结论]利用性诱剂诱捕玉米螟丰富了病虫测报预报手段,提高了预报测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小麦条锈病气象等级预测方法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the model for forecasting wheat stripe rust occurrence condition using meteorological factors. [Method] Based on the data of wheat stripe rust occurrence degrees in its past prevalent years and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at corresponding periods, the methods of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fuzzy mathematics were employed to establish the forecast model for four pathogenesis indices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quence before winter, Early March, Early April and Middle May. Thus, the criterion for forecasting the occurrence degree of wheat stripe rust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method of arithmetic progression. [Result] The model corresponding to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for forecasting wheat stripe rust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verification, the forecasting results before winter and in Early Mar. were more severer than the real occurrence condition, while the forecasting results in Early Apr. and Middle May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real value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may avail the control of wheat stripe rust in Hen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13.
皖南烟叶生产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皖南烟叶生产农用天气预报服务。[方法]宣城市农业气象试验站根据皖南烟叶田间管理规程确定的农事活动,通过皖南烟叶生产与天气关系研究,分析农用天气预报的内容及实际需求。[结果]总结归纳出7种主要预报对象,分别是大棚防雪灾预报、适宜移栽期预报、病虫害防治预报、清沟排渍预报、灌溉预报、排涝及适宜收获期预报;提出用皖南烟叶生长天气关系模型制作农用天气预报预报,并编制了皖南烟叶田间生产周年气象服务方案,通过掌握烟叶生产布局和追踪烟叶生长动态,及时开展服务,提出保障烟叶优质生产可行的农事措施。[结论]该研究为皖南烟叶优质适产提供了农业气象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陈利星  陈绘画  周钦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90-15592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蛀干类害虫引诱剂诱杀短角幽天牛的影响。[方法]2006~2008年,在仙居县官路镇大北地溪林场进行蛀干类害虫引诱剂诱捕短角幽天牛试验,对诱捕到的短角幽天牛数量与15个气象因子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影响短角幽天牛诱捕效果的气象因子为观察日前12d内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总云量、雨日、平均水汽压、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短角幽天牛的监测和预报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福建北部地区冬季最低气温的短期预报方法。[方法]通过对1969~2008年闽北地区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的分析,找出在冬季影响低温天气的相关气象因子,并结合闽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总结出相关气象要素对冬季最低气温的影响和最低气温的预报方法。[结果]闽北北部的光泽和浦城冬季最低气温最低,邵武、武夷山、建阳、松溪、政和次之,建瓯、顺昌、延平又更高,以延平为最高。最低气温出现主要取决于下午到夜间的降温程度,降温程度又因天空状况、冷空气强度而异。气温的下降类型有平流降温型、辐射降温型、平流—辐射降温型、既无平流也无辐射降温型,不同天空状况下气温有不同降幅特征。在做最低气温预报时应在天气分型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把握好冷空气的移动路径和速度将是成功预报最低气温的关键。[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冬季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条锈病气象等级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通过气象因子预测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的模型。[方法]在统计河南省条锈病发生轻重年份的基础上,结合相应年份对应时段的气象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糊数学等方法,按时间顺序建立了冬前、3月上旬4、月上旬和5月中旬4个条锈病促病指数预测模型。根据促病指数计算原理,采用等差分布方法得出条锈病发生程度预测标准,并进行了历史资料检验及2006年发生程度预测。[结果]成功建立了对应于气象条件的小麦锈病发生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冬前及3月上旬预测结果相比实际值偏重,4月上旬及5月中旬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较为吻合。[结论]该研究结果将对河南省小麦条锈病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的主要气象因素。[方法]以邻近太湖的东山气象站观测资料为代表,分析了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时气象条件与同期历史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气温持续偏高和光照充足,为蓝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了热量保障;少雨和平均风速偏小为蓝藻颗粒的上浮和聚集而形成水华提供了保障。[结论]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主要是由气候条件异常所造成的。所以,应加强气象条件与蓝藻暴发的关系研究,提高太湖蓝藻的气象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WOFOST模型对玉米生物量进行模拟实现动态预报玉米产量的方法。[方法]利用辽宁省1981~2005年气象资料和产量资料采用WOFOST模型对作物生长进行模型模拟和改进,建立玉米生长动力统计预报模型,进行预报检验,并对模拟得到的玉米地上干物重和穗干物重与实际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玉米穗干物重量与产量的模拟效果在辽宁西部和南部最好,在东部地区一般,中部和北部地区较差。辽宁省西部、南部和东部地区可以用模拟生物量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化。模拟结果与实际产量对比表明,1981~2005年,模型预报准确率在80%以上的年份占31%以上,最高值出现在岫岩地区,达85%。[结论]模型对辽宁省干旱地区以及正常年份和一般干旱年份玉米产量变化的模拟能力较好,对极端气候年份模拟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