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研究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加入WTO后,粮食仓储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库,要确保储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提高科学储粮技术含量、向绿色环保储粮迈进,特别是低温、准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对保持储粮品质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房式仓的准低温储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逢春 《粮食储藏》1999,28(1):30-34
低温储粮可以较好地保持品质,减少虫霉危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储藏方法,我国现有的房式仓可经过局部改造,提高隔热能力。利用冬季干燥寒冷的自然气候条件,结合机械通风可将储粮温度降到≤0-≤5℃的低温状态。用薄膜封面后,在气温上升的季节里,用空调配合调节上层空间温度在15-18℃左右,使储粮温度始终保持准低温状态,达到安全过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风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储粮技术,在安全储粮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降温降水,还可以对储粮进行调质。度夏的粮食在进入秋冬季节时,储粮温度高,外界温度低,易造成粮堆表面结露、虫霉孳生等问题。为了保证储粮安全,创造低温储粮环境,延缓储粮陈化速度,更好地掌握秋冬各个时期的通风时机,以及不同功率风机的降温节能效果,我们利用秋冬低温季节对高大平房仓中的储粮进行不同方式、不同机型的通风降温试验,以此探索合理的通风降温措施,达到较好的通风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大平房仓储存的高水分晚籼稻谷,利用自然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低温缓速就仓干燥的方式进行机械通风降水。同时,为确保储粮安全度夏,适时进行储粮熏蒸、单管通风机处理局部发热粮、轴流风机通风平衡粮温等技术措施,确保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近些年我国自然低温、机械通风、机械制冷技术在低温储粮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并分析了不同低温储粮技术的特点,并对未来我国低温储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低温储粮长期以来就是保粮工作者探讨的科学储粮方法,因为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延长粮食安全储存期,延缓粮食陈化速度,并有效控制虫霉发生,对储粮品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降低成本,节约保管费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辽宁储粮生态区气候特点以及地区储粮工作实际,对近年来保水减损工作进行总结,主要开展了智能通风、膜下环流通风、偏高水分储粮、低温(准低温)储粮应用,达到了降低水分损失和提高效益的目的,以期为储粮保水减损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低温仓和常温仓小麦进行储藏品质指标和食品工艺品质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低温与储粮品质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储藏条件下储粮品质变化小,而常规储藏条件下储粮品质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9.
按“低温储粮”模式管理好储备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期的储粮实践中,我国储粮工作者摸索出一套“冬季粮堆通风冷却、春季隔热保冷、夏季低温过夏”的低温储粮管理模式。低温不仅可稳定储粮粮情,降低储粮费用,更重要的是保持粮食品质,抑制虫霉生长,减少药剂使用,实现绿色储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年来新建仓房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典型储粮生态区低温储粮的优化集成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储粮生态环境,将我国分为三个典型的低温储粮生态区域,即低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提出了三个储粮生态区域低温储粮对仓房隔热条件和气密条件的要求及不同地区低温储粮的优化集成方案。低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是:冬季通风降温 夏季隔热 适当控温;中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是:冬季机械通风降温 夏季严格隔热 必要的控温;高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为:冬季机械通风降温或谷物冷却机降温 夏季严格隔热 谷物冷却机降温。同时给出了三个储粮生态区域低温储粮优化方案的工艺流程图。  相似文献   

11.
运用谷物冷却技术,是确保粮食低温储藏的有效方法。我库在夏季采取不揭膜的方式,对高大平房仓内的粮食进行复冷降温和经济运行试验,效果显著,为粮食低温储藏和安全度夏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将辐射制冷材料粘贴或涂刷于浅圆仓仓顶和外壁,试验表明:试验仓比对照仓仓顶外表面平均温度低4.3℃,最高值低26.1℃;平均仓温低2.8℃,最高值低5.6℃;平均粮面温度低2.4℃,最高值低4.7℃。试验表明,辐射制冷材料应用于浅圆仓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新型辐射制冷技术产业化的突破为粮食仓储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仓储环境提供了新材料,为实现浅圆仓的准低温储粮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冬季干冷气候条件下,利用机械通风对储粮降温后用聚氯乙烯塑料泡沫板(或防虫磷药糠装袋)进行压盖试验,对稻谷在不同储藏方式下的储藏品质、菌落数、微生物区系等项目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低温储粮技术储存稻谷等粮食能够起到保鲜作用,从而延缓粮食陈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用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进一步达到绿色储粮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丁玉波 《粮食储藏》2010,39(1):29-31
采用聚氨酯发泡喷涂技术对钢板仓外表面进行保温隔热处理,之后再喷涂白色乳胶漆作为聚氨酯硬泡体的保护反光层,这种保温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外温变化对钢板仓的仓温、粮温的影响,延缓仓内粮食品质劣变,保温隔热效果显著,有利于钢板仓储粮保管和储粮安全,促进低温储粮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储存小麦的不同跨度高大平房仓进行为期一年的“三温”检测,分析了气温、仓温的变化对粮温变化的影响,并通过“扒皮”试验研究“冷心热皮”现象中“冷心”、“热皮”温度的变化规律,判定高温季节外温对靠墙粮堆及粮堆表面影响程度,明确了临界点及整个粮堆中“热皮”区域范围。试验表明仓温直接受气温影响,气温和仓温对粮堆“热皮”区域影响明显,而“冷心”区域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气调储粮技术是公认的绿色储粮技术,具有防虫、杀虫、抑菌等优点,本项目将气调储粮和控温储粮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气调和控温的优点,解决我库小麦储藏过程中储粮害虫危害较重、偏高水分粮安全储藏的难题,实现我库粮食绿色保质储藏。项目实施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中央储备粮的宜存率,保证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促进我国粮食储藏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温高湿储粮区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控制难等问题,充分利用我库的仓房设施及储存条件,通过在仓房粮面空间安装温控机,在高温季节进行机械制冷,实现上层粮温可控,确保整仓粮食达到准低温储粮的目的,避免粮温快速变化,影响储粮品质,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18.
顾祥明  何岩 《粮食储藏》2012,41(4):19-23
吉林省不同地区的试验仓全仓平均粮温变化幅度在20℃~25℃之间,虽然平均粮温也随着外温和仓温的变化而改变,但其幅度小于外温和仓温。高大平房仓起到了良好的隔热作用,减少了气温对粮温的影响,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储粮环境。高大平房仓中各层面粮温变化幅度不同,其中上层粮温变化幅度最大,年变化幅度达到32.9℃,主要原因是受仓温和外温影响较大。各区域平均粮温一年中波动幅度为:外围34℃>中央11.6℃>中环10℃,一年中外围区域温度始终高于中央区域温度。当外围粮温高于中央粮温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储粮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9.
现浇拱板平房仓最大的问题是仓房隔热性能较差、上下弦板间积热严重,导致夏季仓内温度高、储粮出现"热皮冷芯"。持续高温会加速储粮品质劣变,不利于粮食品质保鲜及安全储藏。为此,采用改造平房仓的仓顶隔热层,加盖新型隔热材料、仓库周围种植绿色爬藤植物、利用自然冷源通风散热、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保粮等绿色储粮综合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盛夏仓顶曝晒后的积热,隔热控温,解决粮仓降温问题,延缓了粮温的上升速度,抑制了害虫的生长繁殖和储粮品质的劣变,保证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储藏小麦的高大平房仓中,根据计算机测温系统测出的一年中粮温、仓温以及同时间温度计检测的仓外气温为基本参考数据,分析了气温、仓温、全仓平均粮温、各层平均粮温、四个方向平均粮温和各区域平均粮温的年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气温影响仓温,仓温影响粮温。年变振幅:气温>仓温,仓温>粮温;仓温滞后气温,粮温滞后仓温。上层平均粮温受气温影响最大,中下层最小;各层平均粮温受气温影响大小为上层>中上层>下层>中下层。四周平均粮温随季节变化明显。东侧平均粮温一年中波动幅度最小。外围平均粮温受外界条件如日照、气温等影响很大,其次为中央区域,中环区域波动最小。区域测温点温度在方向分布上有很大差异,分析时所用数据为区域平均值,因此粮温曲线不能正确的完全反映区域变化。所以有待进一步对区域的划分进行科学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