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18个草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构建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对福建省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各设区市草地资源生态安全多处于良好和一般的状态,全省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0.386,生态安全状态一般.内陆地区的草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数大于沿海地区,其中三明市生态安全指数最高.资源环境压力、草地生长状态和社会经济响应等是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建设草原生态系统和保护独特自然景观的迫切需要 我国现有草地面积4亿公顷,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3%,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草地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7.1%,是耕地面积的3倍。林地面积的4倍。草地是资源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陆地生态的重要屏障,列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将草地资源视为“绿色黄金”“立国之本”。据统计,我国目前有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草地生产力逐年降低,单位面积草地产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严重影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草地“三化”也危及到农业和人们的生存条件。草地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发展国民经济、保护和改善人民生存条件的极大障碍。然而,长期以来,草地的生态作用和经济地位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对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采用粗放的、掠夺式的经营方式,特别是滥垦滥牧,造成了大面积草地退化、沙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3.
祁和英  张磊 《新疆农业科学》2003,40(Z2):102-104
深入分析阿克苏地区草地生态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强化草地资源护管,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草地生态的对策和措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生态优势,实现草地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水城县草地资源发展现状,指出水城县草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牧区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必须积极重视草地资源恢复战略,建设高标准的人工草地,合理配置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加强牧区地区草地草坡的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5.
新疆草地退化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国土资源,也是一种可更新的再生性自然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功能和价值。新疆属干旱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草地在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新疆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从新疆草地退化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新疆草地退化中自然和人为2方面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草地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特殊资源 ,在我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草地是我县面积最大的生态屏障 ,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3 2 .7% ,是绿化土地的主体 ,保护和建设好草地 ,是西部大开发和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地处黄河中上游沿黄区 ,保护和建设好草地事关国土治理和生态安全。草地又是我县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 ,草地畜牧业是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因此 ,依法强化草地管理 ,有效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地 ,才能做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加快畜牧业发展 ,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3):89-89
6月29日14时.举世瞩目的2008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变化中世界草地的多功能性”。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代表按照草地资源与生态、草地生产系统、草地经济与政策3个主题,24个专题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大会所征集的近1800篇学术论文将以墙报的形式展示。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已经启动多年.生态补偿,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和生态功能的补偿,即包括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对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生态功能的补偿,即通过制度创新实行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下面就实际运作过程中从我国生态工作的不足之处着手,表述一些个人的看法,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要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合理有效的环境税制是突破途径之一。文章在对环境成本进行考量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征收环境税来促成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思路,进而基于利益协调下的环境权分析,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到环境税制的制定中,最终提出我国独立环境税制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0.
集约化养殖已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集约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环境成本内部化被认为是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以文献述评为基础,从环境成本内部化视角出发,通过比较分析集约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方式与核心技术,构建以集约化养殖场为核心,配套有机肥厂和种植业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以生态系统农户收益最大化建立农户决策规划模型。根据决策模型,利用Win QSB软件整数规划测算出资金投入量、劳动力数量、耕地不同限制条件下生猪养殖的适度规模。最后通过某农业生态公司的案例分析,利用Win QSB软件非线性规划测算出在劳动力数量和土地面积资源的约束条件下,种养结合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猪最佳配置为40头/hm~2,农业生态系统收益可达9万元/hm~2。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草地资源开发战略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海省江河流域区、地貌单元的自然地理生态特点以及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区划、自然保护区基本趋于一致的原则,将青海省草地资源开发战略布局划分为青南高原高寒草地生态保护区,祁连山地生态畜牧业开发区,柴达木盆地荒漠化草地保护建设区,东部黄土高原草业生态经济区4个区,探讨了4个区的草地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草地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战略、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县域可持续发展、草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机理以及生态经济建设工程和措施效应评价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对草地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内容进行探讨,系统地阐述了目前草地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任务:①在我国的草原区域布局上,应实行分类建设和分类管理,划分生态保护区、基本草地等各种类型区域,明确不同区域生态保护的级别;②如何确定草原地区县尤其是牧区县的发展定位是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③在3个界面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系统耦合是目前草地生态经济建设和发展研究的重点;④以工程推进草原建设是取得良好效益的科学之策,如何科学地结合生态经济学思想和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模式将会极大地促进草原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草地资源具有重大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分析、评价、管理及建立自治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意义特殊。为系统、科学地剖析内蒙古草地资源利用与草原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开放的复合生态系统角度,讨论草地资源复杂巨系统在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模式,尤其是草原环境保护在负熵流的引入及降低系统内部不可逆熵增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从理论上探讨内蒙古草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方式以及维持社会—经济—生态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草原资源丰富,发挥内蒙古草原碳汇功能有助于实现低碳主导型的经济发展。现综述了内蒙古发展草原碳汇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内蒙古发展草原碳汇的限制性因素,即草原退化严重、面积减少、固碳能力及碳汇潜力降低、建设资金不足以及草地生态功能减弱等。  相似文献   

15.
任又成  张志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20+4763-4720
对三江源农牧业用地生态变化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结果发现,三江源草地资源,在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正在发生逆向演替,草地优势种群演化、草群结构变化、草地生产力下降,使得草地可利用面积减少,导致天然草地退化和载畜能力下降,生态"三化"问题加剧,已对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琦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719-3726
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如何建立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具有长期挑战性的课题,关系着补偿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性的关键问题。草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生物多样性保存中心、生态安全屏障和食物安全的接续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已初步建立,投资规模和覆盖面均较大,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形势仍然没有根本转变。因此,探讨和建立公平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协调草原资源的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多赢”、确保草原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概念、理论和长效机制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致富中的必要性。通过对不同草原区域实施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实地调研、对牧户固有的生产决策行为对草原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当前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认为目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如下主要问题:长期欠账,草原生态治理难度巨大;草原生态投入少、周期短,保护成果尚难以得到有效巩固;牧民存在心理载畜率和超载惯性,对生态补偿减畜产生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延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期限;增加草原生态补奖经费;实行多样化的适应性减畜模式;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和加强草原畜牧业制度保障体系。旨在为中国脆弱性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7.
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新疆草地资源出现严重退化,不仅给新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也加剧了沙漠绿洲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文章以新疆草地退化现状为例,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探讨引起草地退化的因素,分析草地退化对土壤生态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而指出草地退化带来的严重危害,并针对性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草原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生物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发展,对其所在区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草原生态的保护与修护工作有着至关之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景观的打造,不仅能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也能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针对生态修复背景下草原生态景观的营造,以康定市为例,把康定市草原作为研究对象,从当地的草原风光以及民族风情出发,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提出相应的景观营造策略,将草原的保护利用与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在生态修复优先的前提下提升草原旅游资源价值,为草原的修复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三江平原地区草甸和沼泽植被的基本类型和生态地理分布.根据该地区草本植被类型及其生态条件,将草场资源划分为4大“类”(草旬草场、沼泽草甸草场、沼泽草场和疏林灌丛草场)14个“组”.论述了各组草场的土壤、植物种类组成和生产力,还讨论了草场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