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栽培时间鸡腿菇栽培料于8月下旬发酵,9月上旬接种发菌,10月下旬将菌棒入棚栽培出菇,11月中旬采收头茬头潮菇;11月下旬二茬菇接种发菌,为栽培第二茬做好准备;12月中旬采收头茬二潮菇,第二年元月上旬采收头茬三潮菇;元月下旬种植第二茬鸡腿菇,4月底结束鸡腿菇生产。二、栽培配方  相似文献   

2.
刘勇强 《现代农业》2003,(10):16-16
一、"三菇两菜"的茬口安排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3.
一、茬口安排 1.草菇.5月份备料播种,每月1茬,采收3潮,9月底结束生产. 2.鸡腿菇.9月份播种发菌,10月下旬将菌棒入棚栽培出菇,11月中旬采收头潮,11月下旬再次接种发菌,12月中旬采收2潮,来年1月上旬采收3潮.1月下旬种植第2茬,4月底结束生产.  相似文献   

4.
利用菌袋栽培的平菇,在出过2-3茬菇后产量会大大降低,如果温度升高,还会使品质降低。如何培育出与前茬菇产量相等甚至更高的后茬菇呢?下面介绍既简单又实用的断植法。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09,(9):9-9
1“三菇两菜”的茬口安排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果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6.
一、“三菇两菜”的茬口安排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果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7.
一、“三菇两菜”的茬口按排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8.
一、“三菇两菜”的茬口按排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在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9.
李宗兰  王学术 《农友》2002,(10):13-13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撤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撤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10.
<正>用菌袋栽培的平菇。在出过2~3茬菇后产量会大大降低,如果温度升高,还会影响其品质。如何培育出与前茬菇产量相等甚至更高的后茬菇呢?下面介绍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断植法。将出过2~3茬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然后把表面的老皮刮一遍,在5%的石灰水中浸泡一下。如果菌筒较干燥,还要在1%的食盐水中浸泡半分钟。浸泡前要在菌筒中  相似文献   

11.
最近,各地均有菇农来信、来电咨询说,他们栽培的平菇出完1~2潮菇后就没了出菇后劲,并有不同程度的发黄、干枯或变软、腐烂等现象,重者第1茬菇就染病,而且有区域性发病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这大多是近年来在平菇(包括小平菇)生产中普遍暴发的两种细菌性病害--平菇锈斑病(又称褐斑病)与软腐病:……  相似文献   

12.
<正>1"三菇两菜"的茬口安排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果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  相似文献   

13.
正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能够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效益简介如下。第1茬:平菇、姬菇或白灵菇。以姬菇为例:7月中旬至8月底完成制种,9月上旬即可接种栽培,10月初出菇,采菇期可延续到次年3月底,其间共出4潮菇。1个200平方米的普通菇  相似文献   

14.
第一茬:平菇、姬菇或白灵菇以姬菇为例:7月中旬至8月底完成制种,9月上旬即可接种栽培,10月初出菇,采菇期可延续到第2年的3月底,其间共出4潮菇。1个200平方米的普通菇棚,可投料1万公斤,产鲜  相似文献   

15.
<正>金针菇转潮是指从一潮菇采摘结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过程。转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金针菇的总产量,下面就如何加快金针菇的转潮做一介绍:1.及时清理料面。子实体菌盖直径达1~1.5厘米、菌柄长14~15厘米时采收,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上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上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夏季秀珍菇转潮期对鲜菇产量的影响,为夏季设施化桑枝秀珍菇种植者提供科学选择依据。【方法】利用秀珍菇变温结实的习性,人为设置不同的转潮期并通过人工制冷的方式实现秀珍菇转潮出菇,同时精确测定出秀珍菇转潮时间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秀珍菇产量与转潮间隔期长短呈明显的相关性,两潮菇之间的间隔期3至7天内,随着间隔天数的增加,秀珍菇的单包鲜菇重有所增加,但菌包平均单包产量差异不显著;秀珍菇采用割口出菇,在高温季节下因菌包开口大水分蒸发快,开口后平均三天内菌包水分可损失0. 25%以上,转潮期长水分损失大是菌包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结论】夏季秀珍菇两潮次之间短暂的转潮期可促使菌丝恢复,有利于提高秀珍菇产量,转潮时间应控制在7~10天左右,过长的转潮时间会造成夏季秀珍菇大量减产或绝收。  相似文献   

17.
<正>金针菇转潮是指从一潮菇采摘结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过程。转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金针菇的总产量。加快金针菇转潮的技术要点如下。1.及时清理料面。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上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上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好原有菇原基,这样有利于快速转潮。2.适当通风降温。在出菇阶段,为了采收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金针菇,会在菌袋上覆盖一层薄膜,以保证金针菇生长所需的湿度,并创造一个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微环境。但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平菇栽培产量往往不高,且质量也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在栽培过程中的保湿措施没有到位,特别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得不适宜,致使后茬菇产量大不如前茬,且菇质也越来越差.如何使每茬平菇的产量均衡高产且质优,关键是要搞好培养料的科学保湿.  相似文献   

19.
以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出菇菌袋为材料,研究低温刺激对杏鲍菇出菇的影响,以建立一套出菇快速集中的高产出菇模式。结果表明,4~8℃下处理剥离塑料袋的菌袋2~3 d,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原基形成集中度与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4~8℃下,菌丝4~6 d的后熟作用可使菇原基形成集中度提高至72.7%~76.3%,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提高至115.4%~121.4%;菌丝后熟作用4 d后,在低温处理前给予50~70 mg/L赤霉素(GA)处理对产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生产的平菇,不仅味似野生菇一样鲜美,而且能真正实现生态优质高产。按常规法生产平菇,制约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出过头茬菇后,损耗的水分、养分补充困难、菌丝易老化,难以出好二、三茬菇。采用该技术,每采一茬菇可灌一次营养水,使菌丝体相对保持养分、水分充足,可延长菌丝生命和出菇期,出二、三茬时仍然菇体肥大、鲜嫩,后劲较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