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硼酸和赤霉素对杏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卡巴克西米西’‘卡拉阿藏’‘大树上干’‘赛买提’等杏品种为试材,在盛花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硼酸(0.05%、0.10%、0.15%、0.20%、0.25%)和外源赤霉素(50、100、150mg·L~(-1)),比较不同浓度的硼酸和外源赤霉素对杏坐果率的影响,以明确硼酸和赤霉素的最适喷施浓度,探讨硼酸和外源赤霉素对杏坐果率的影响,为杏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硼酸对不同杏品种坐果率均有极显著地提高作用;随着硼酸浓度的增加,不同杏品种的坐果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变化幅度有差异。其中,‘大树上干’和‘卡拉阿藏’的最适硼酸浓度为0.15%,而‘卡巴克西米西’和‘赛买提’的最适硼酸浓度分别为0.20%和0.10%。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不同杏品种的坐果率均有显著地提高作用;随着赤霉素浓度梯度的增加,不同杏品种的坐果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变化幅度也基本一致,最高坐果率均为喷施100mg·L~(-1)的赤霉素处理。可知,最适浓度硼酸和外源赤霉素对杏坐果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浓度不适反而导致坐果率的下降,且不同品种对不同浓度的硼酸和赤霉素的效应响应有所差异。因此,在最适的硼酸和赤霉素喷施浓度的筛选和应用过程中还要考虑品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丽红宝’葡萄为试材,于花前7d使用不同浓度(25、50mg·L~(-1))赤霉素处理,结合花后10d使用不同浓度(100、150、200mg·L~(-1))赤霉素处理花果穗,研究不同赤霉素处理对‘丽红宝’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7d使用浓度为25mg·L~(-1)的赤霉素处理花穗,结合花后10d使用浓度为100mg·L~(-1)的赤霉素处理果穗效果最好,能有效拉长‘丽红宝’葡萄果穗,显著增加‘丽红宝’葡萄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鲜果硬度、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及果皮中花色苷含量,果实色泽为鲜红色,使果实整体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使用赤霉素和吡效隆对‘红巴拉多’葡萄在盛花期和盛花期后10d进行无核化处理,于果实完全成熟时测定各处理果实无核率、单果重、果粒纵径和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C含量、可溶性蛋白、水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利用不同浓度组合赤霉素和吡效隆处理‘红巴拉多’葡萄效果不一,其中花期用50mg/L赤霉素+30mg/L溶液浸蘸花序1次,10d后再处理1次,无核率达70%,可溶性蛋白达2.1mg/g,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梅花盆花培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孝岳  黄国林  龙次平 《园艺学报》2006,33(6):1357-1360
 试验结果表明, 100 mg/L ABT生根剂处理后, 砧木青梅扦插成活率最高达到了82.2% , 高出对照37.1%。1 000 mg/L多效唑处理对接穗梅花新梢生长抑制最明显, 而且当年平均单株着花率、复花芽率最高。9月初~10月中旬喷施赤霉素延迟了花期, 延迟效果与浓度成正相关, 其中1 000 mg/L效果最明显; 而10月底~11月应用赤霉素使花期提前。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温室内对影响夏菊品种‘夏黄’设施栽培的几个因素(苗龄、施肥、补光及赤霉素处理)进行了初步研究。育苗期以高压钠灯补光及赤霉素(GA3)处理均能促进‘夏黄’拔高及节间伸长,并且使花期提前:两的区别是补光处理使苗期叶数明显增加,百赤霉素处理后苗期叶数并未增加。脚芽菌龄较大时开花较早,而施肥对花期影响不大。‘夏黄“的自然花期在6月下旬,通过补光及赤霉素处理可提高至3月中旬,花期提前3个多月。  相似文献   

6.
花期营养不足和高温干旱是新疆地区红枣授粉受精不良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坐果率、减少落果,作者以花期喷赤霉素来增加坐果量.但赤霉素的喷施时间很关键.试验表明,喷施赤霉素的最佳时间为枣吊开花70%~80%时,即试验当年的7月5日.  相似文献   

7.
王萍  尹克林  张诚 《落叶果树》2005,37(4):26-27
以大棚栽培的达赛莱克特(Darseleet)草莓为试材,苗长出2~3片新叶时,对植株苗心喷用赤霉素(GA3),观察其对植株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的赤霉素均可促进植株早期生长发育,并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用30mg/L赤霉素处理20天后,株高、叶柄长和叶面积分别较对照增加112.8%、77.8%和50.0%,单株花量增加1.67朵。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对君子兰花期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应用赤霉素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频率对君子兰品种"油匠"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植株提高抽葶率、提早花期、促进叶生长都有明显作用.每天喷施1次200 mg/L赤霉素后植株的抽葶率高于其他处理,50 mg/L赤霉素可以明显促进君子兰的花葶生长.应用50mg/L和200mg/L赤霉素均可使君子兰提前21 d开花,经过50mg/L赤霉素处理后,花朵和果实数量多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油橄榄花期叶面喷施硼和钙肥,研究叶面喷施硼、钙及硼-钙交互作用对油橄榄完全花和坐果率的影响。【方法】选甘肃陇南主栽的3个油橄榄品种(‘莱星’‘鄂植8’‘城固32’),采用完全正交试验,在花期前、中、后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硼和钙的叶面肥,调查完全花比率和坐果率,并观察了硼和钙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花期叶面喷施硼和钙对各品种油橄榄完全花及坐果率的交互影响均不显著。但‘鄂植8’和‘城固32’在0.10%的硼酸因素下,完全花比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8.9%和11.5%;‘城固32’在0.05%的硼浓度下的坐果率较对照提高了154.2%;‘鄂植8’和‘城固32’在0.00%、0.25%的钙浓度处理下,其坐果率均显著高于更高浓度的处理,高浓度的钙反而对果实坐果率有显著抑制作用;‘莱星’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培养基50~75 mg·L~(-1)的硼酸对油橄榄花粉萌发促进作用最好,而培养基添加钙则抑制花粉萌发,且硼和钙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钙不利于油橄榄花受精和果实坐果。【结论】油橄榄不同品种对花期喷施硼和钙的响应程度不同,适量的硼(0.5%~1.0%)对油橄榄开花坐果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硼(大于1.00%)和高浓度钙(大于0.25%)均不利于油橄榄开花坐果,在油橄榄花期的叶面施肥中应谨慎使用外源高浓度钙。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对果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  李焕  谭志刚 《北方园艺》2011,(17):50-51
以优选果梅‘黔荔1号’种子为材料,研究赤霉素、低温层积和破壳处理对果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0 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2%;以150 mg/L赤霉素浸泡果梅种子的适宜时间为30 h;在层积时间内,以层积60 d的果梅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33%;破壳处理可明显提高果梅种子发芽率,可达47%.  相似文献   

11.
外源赤霉素和多效唑对山药块茎膨大和零余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药大薯品种‘桂淮5号’和小薯品种‘桂淮16’为材料,研究了外源赤霉素(GA3)和多效唑(PP333)对块茎膨大和零余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 • L-1 GA3显著增加山药块茎产量,而200 mg • L-1 PP333显著降低山药块茎产量。山药块茎生长发育进程可划分为3个时期:块茎形成期、膨大期和成熟期。与对照相比,在块茎膨大期,外源GA3显著降低‘桂淮5号’和‘桂淮16’单株块茎总质量,且显著降低定植后150 d单个块茎质量;在块茎成熟期,外源GA3显著增加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总质量。同时,GA3显著增加零余子的长度和单个零余子质量,却显著降低单株零余子产量。与GA3相比,在块茎膨大期,外源PP333显著降低单株块茎总质量和单个块茎质量,而显著增加零余子的宽度和单株零余子产量;在块茎成熟期,PP333显著减少山药单株块茎数和单株块茎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春化和赤霉素对大白菜抽薹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在温室补充光照条件下,研究了低温春化时间和GA3浓度处理对早熟和晚熟大白菜生长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春化时间的延长,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缩短,叶片数减少,株高增加。GA3处理也随着浓度的提高表现出与低温春化处理相似的结果。在大白菜加代繁殖中,春化处理15d(天),然后用300mg·L-1GA3处理幼苗是促进大白菜抽薹开花的最佳因素组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GA_3(以喷水为对照),记录初花和谢花日期,于盛花期时调查花枝长、花柄长、株高及叶片长宽比等生长指标,研究赤霉素处理对露地栽培切花月季‘卡罗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A_3处理对其株高、花枝长、花柄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300 mg·L~(-1) GA_3处理,平均花枝最长,叶片长宽比值最大;300和400 mg·L~(-1) GA_3处理,平均花柄最长;500 mg·L~(-1) GA_3处理,平均株高最高。对300 mg·L~(-1) GA_3处理的植株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及RT-PCR分析结果发现,RhGA2ox、RhGA20ox、RhGA_3ox及RhGID1基因表达上调,表明促进了体内GA_3的积累,诱导了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植物细胞伸长、细胞体积增大,因而促进植株增高、叶片变长;开花相关基因RhAP1、RhKSN和RhSOC1的表达先上升后下降;RhAP1、RhFT和RhSOC1的表达,尤其是开花素基因RhFT在21 d时的高水平表达可能造成比对照提早开花;而RhKSN基因高水平表达抑制了开花基因表达导致开花期延长。  相似文献   

14.
外源赤霉素对青花菜茎尖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廷芹  杨暹 《中国蔬菜》2008,1(7):22-25
以不同浓度赤霉素(GA)分别在青花菜花芽分化前20 d(播后40 d)和花芽分化后10 d(播后70 d)叶面各喷施1次,研究外源GA对青花菜茎尖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生长发育过程与植株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密切相关,在花芽分化期茎尖IAA、GA1/3含量保持较低的水平和适宜的iPAs含量有利于花芽分化,而在现蕾期保持适宜水平的IAA、GA1/3含量及较低水平的iPAs含量则有利于花球的形成。外源GA明显地影响了青花菜茎尖内源激素的平衡,GA处理在花芽分化期和现蕾期均抑制了茎尖IAA合成,降低了茎尖IAA含量;较低浓度的GA处理在花芽分化期可增加茎尖GA1/3含量,浓度升高反而降低其含量,但在现蕾期正好相反;GA处理在花芽分化期促进了iPAs含量的升高,而且浓度越高iPAs含量也越高,但在现蕾期低浓度GA处理可提高茎尖iPAs含量,而浓度过高反而导致iPAs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赤霉素浸种对加工型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GA)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节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试验研究了GA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加工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0mg/L的GA溶液,浸种6h最有效,能将辣椒种子发芽势提高25.0%以上,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壮苗指数均得到大幅度提高,且幼苗的节间长度较短,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6.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智能温室桶栽和大田栽培,在伸长初期以200mg/L GA3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对照喷清水,研究GA3处理后对甘蔗节间伸长及产质量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1)GA3处理后的株高在各个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中部茎的长度得到显著提高,上、下部茎的长度差异不明显。(2)GA3处理后茎粗均稍有下降;单茎重和产量得到显著提高。(3)GA3处理后甘蔗蔗糖分得到提高;而还原糖下降;重力纯度、纤维分、锤度和转光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说明,GA3处理主要促进甘蔗茎伸长,通过增加茎长和单茎重来提高产量;甘蔗蔗糖分主要集中在茎部,而茎长得到提高后蔗糖分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2–氧化酶(Gibberellin 2-oxidases,GA2oxs)是赤霉素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底物特异性其可分为C20-GA2oxs和C19-GA2oxs两类,其中C20-GA2oxs直接作用于GA合成前体(GA12,GA53),C19-GA2oxs负责分解活性GA(GA1,GA4)及其前体(GA20,GA9)。GA2oxs由多基因编码,参与维持植物生长发育多个过程,受外源环境与内源因素严格而精密调控。研究表明GA2oxs通过调节植物体内赤霉素水平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株高、种子萌发、开花和结实等。主要综述了GA2oxs基因时空表达模式,生理功能,转录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在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利用其开展基因工程研究,定向培育植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于4种不同类型的甜叶菊品系叶表面,考察外源激素处理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糖苷含量及糖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赤霉素处理组同对照组相比,处理后株高、节长显著增长,且节间伸长效果主要集中在茎秆中部,叶长显著变短、叶宽显著变窄,叶长宽比值增大,单株干叶产量下降;赤霉素处理间,表现出一定的浓度效应,即随着赤霉素处理浓度增大,表现出一定的株高增加,叶长、叶宽减小的趋势。(2)就提高植株糖苷含量而言,100 mg/L的GA处理(A1)提高了SR1型甜叶菊的RA苷的含量,100 mg/L和300 mg/L GA提高了SR3品系ST苷含量,300 mg/L GA提高了SR2品系ST苷含量。(3)就糖苷产量而言,由于各处理下其干叶产量均显著下降,最终导致所有GA处理中,除300mg/L的GA处理显著提高了SR2的ST苷产量外,其余GA处理均不利于甜叶菊RA或ST糖苷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ACC 合酶与节瓜雌性之间的关系,以雌性自交系(A36)和普通雌雄同株自交系(SX)为材料,克隆得 到节瓜ACC 合酶(CqACS)基因,并与葫芦科中已知的ACC 合酶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分析、构建进化树;对A36 幼苗 叶片进行赤霉素(GA3)处理后用qRT-PCR 对CqACS 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并统计赤霉素处理前后20 节内的雌花率。结果 表明,CqACS 基因在雌性自交系A36 中的长度为1 318 bp,普通雌雄同株自交系SX 中长度为1 637 bp。经对比分析,SX 比A36 多了91、97、117 bp 3 个片段,除此之外只有2 个碱基的差别。同源序列比对发现,A36 中的CqACS 基因与西瓜中 的Cit-ACS1 基因同源性最高,为95.31%,与黄瓜中的Cs-ACS1 基因同源性为91.13%;SX 中的CqACS 基因与西瓜中Cit- ACS1 基因同源性为78.04%,与黄瓜中的Cs-ACS1 基因同源性为76.06%。GA3 处理后,A36 的平均雌花节率(20 节位内) 为45%,而对照为90%;qRT-PCR 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CqACS 基因在GA3 处理后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且在第3 次 处理后4 h 上调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赤霉素(GA)对根区亚低温下黄瓜幼苗氮(N)吸收的影响机理,以营养液栽培的‘中农26’黄瓜为试材,研究了根施GA3对根区亚低温(16 ℃)胁迫下幼苗硝态氮(NO3--N)吸收速率、N代谢关键酶活性、NO3--N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NO3--N转运蛋白(NRT)和N代谢酶的编码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根区亚低温条件下,与未施用GA3的对照相比,施用5 μmol · L-1 GA3使黄瓜幼苗根系的15NO3-吸收速率显著提高,CsNRT1基因的表达水平也主要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同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与相应的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也主要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NO3--N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表明外源GA3通过促进N代谢,增加N需求的方式,提高了黄瓜在根区亚低温下的N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