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为有效保护高原湖泊和湖泊生态系统,维系区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栖息地,在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保护与恢复工程。文中阐述栖息地恢复、植被恢复和生态驳岸修复和水质恢复的工程设计和具体措施,保证湖水与湖滨带水体的连通性,增加水禽和鱼类栖息地类型,增加湿地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削减污染物入湖量,减少湖泊内源污染,改善湖泊水环境,逐步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提升杞麓湖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息县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现状,分析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与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提出了水系贯通、水体与水岸保护、栖息地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植被恢复、水禽栖息地恢复与修复、河岸杨树林改造恢复和采沙河床恢复等一系列重点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和措施,优化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发挥多种生态功能,为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姜堰市溱湖湿地具有水分调节、净化水源、提供动物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在阐述了该区湿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湿地面临天然湿地面积减少、生境丧失、水质下降、林木虫害、控期空气污染、试验区人为干扰严重、环境监测滞后等6个问题,并对溱湖湿地公园已完成的水利、生物和旅游等3大重点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针对溱湖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已完成的3大重点工程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以遵循修复为先与适度开发原则,加大流域管理原则,维持自我设计和自然恢复原则,坚持恢复湿地的生态完整性、自然结构和自然功能原则,遵循水环境治理优先性和群落和种稀缺性优先保育原则加强溱湖湿地修复和开发的建议,以期对湿地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5~13日、10月2~7日、11月9~25日,我们组织霞浦县、福安市、蕉城区有关人员,对三都湾滩涂湿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湿地与水禽资源调查。调查表明:三都湾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天然良港,湾内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特别是湿地水禽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共发现鸟类12目20科53种,计有31 207只,是福建省鸟类资源的重要分布区,是各类水禽的理想栖息地、越冬地和迁徙地。但同时亦存在过度开发、盲目围垦等破坏水禽栖息地的现象,天然滩涂湿地现存面积仅为原来的1/3。为此,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建立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示范区建设等保护和恢复三都湾湿地工作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北镇新立湖湿地是辽宁省典型的草本沼泽湿地,也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文章分析了鸟类栖息地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探索恢复策略和恢复方法,以达到栖息地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广州动物园水禽湖是濒危水禽动物迁地保护区域,因建成时间久远,动物生存环境质量逐渐下降,水生态系统不堪负荷。以水禽湖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动物习性、福利及繁育需求分析现状,通过湖岸岛屿生境营建、湖水生态化改造、植物生境营建、动物保育设施营建、物种多样化展示等集成技术应用,建立符合多种地域特征濒危水禽栖息地生境,改善动物种群生存力脆弱的状况,提高动物的生境适应性,从而有效扩大动物种群规模,再现濒危水禽原栖息地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鸟类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已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文中从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出发,以赤山湖白水荡区为例,在介绍场地中鸟类资源及栖息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方式,以期对湿地公园建设中的鸟类保护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湿地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目前,全国约40%的天然湿地已经纳入较为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体系之中,我国国际重要湿地数目达到21处,总面积达303万公顷,保护和恢复示范工程逐步展开,这些工作为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了突出贡献。湿地是野生动植物,尤其是许多珍稀濒危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同时,湿地作为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组成和延伸,它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维系着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湿地既保护了…  相似文献   

9.
泸沽湖越冬水禽种群数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沽湖是中国国家重要湿地,是云南众多候鸟越冬的重要栖息地之一。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沿湖和竹地海子等地设置16个观察点进行6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到泸沽湖越冬水禽6目7科25种,占云南省已记录水鸟种类134种的18.66%,其中鸭科14种、秧鸡科2种、??科3种、鸥科1种、鹬科2种、鹤科1种及鹭科2种,数量最高达28 000多只;与历史数据相比,泸沽湖的越冬水禽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有所增加。分析认为,旅游业的开展给当地水禽带来不利的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湖滨浅水沼泽湿地丧失,食物可利用度下降导致水鸟种群数量下降。藉此,提出加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调整农作物结构,延长封湖禁渔期等保护泸沽湖越冬水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71年2月2日签订的《湿地公约》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其初衷就是为了保护水禽。  相似文献   

11.
龙口市黄水河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山东省龙口市黄水河湿地地理位置、水源、生物多样性、景观文化资源等概况。分析认为,黄水河湿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客水补给逐年减少,工农业生产对地下水源过量开采造成水位下降,水质面临着农村面源污染和生活废弃物污染的威胁,对黄水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资源补给不足。藉此提出黄水河沿岸截污、回灌补源、河道底泥疏浚、河道曝氧等工程以及环水库水土保持林带建设和水禽栖息地建设工程等生态保护与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植被恢复应遵循生态学原则、以自然为主、低碳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等原则,结合水源涵养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湿地植被恢复工程,在实践中摸索和探讨植被恢复的方式,总结项目的经验和不足,为湿地公园植被恢复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万山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贵州省铜仁市万山长寿湖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等概况。按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塑造"湿地里的长寿福地,闹市中的世外桃园"的公园形象,将公园分为5个功能区,对各功能区的规划目标、建设思路、主要建设项目及规模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湿地功能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工程是为恢复一个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按照科学设计进行的人工建设(Mitsch&Jorgensen,2004)。湿地的建造和恢复就是生态工程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俄伦坦基河流湿地的功能与重建。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采用线路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金银湖水乌的种类、数量以及栖息环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7种,隶属于7目11科。其中冬候鸟20种,夏候鸟11种,留鸟4种。分析结果认为,近2年金银湖水鸟多样性有显著性增加,滩涂和亮水水域2种生境为金银湖水鸟主栖息地.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继续开展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对湖区水位进行调控,加强监管,停止对湿地蚕食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丽江市古城区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气候调节和调蓄洪水方面发挥着其重要生态功能,目前存在着资源面积萎缩和破碎化,湿地污染严重,对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湿地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藉此,提出加强湿地保护利用体系和共建共管体系及其宣教体系建设,开展湿地物种保护及其生境修复,开展水源保护、湖滨带保护、汇水面山以及流域两岸植被保护,进行湿地基底修复、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大对湿地的调查监测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力度等丽江市古城区湿地保护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湿地在淡水循环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没有湿地就没有水。湿地资源最直接的产出是水,湿地在维护水资源的水质与水量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能给金沙湖水资源的天然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以及综合管理提供保障,并能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有效地保护好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论述分析丰城市药湖湿地植被状况及形成原因。根据调查,该湿地可分成浠湖人工芡实种植区、药湖鱼塘区、富城水稻区、钓鱼台及其附近河坝区、新河区、珍珠养殖区。通过分析,该湿地由自然状态的湖盆景观演变为上述多种景观镶嵌格局,人类干预和开发等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湿地地形恢复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地地形反映了一定范围内湿地地貌起伏的状况。在湿地恢复工程中, 适宜的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景观要素、形成景观层次、创造出多种生境类型, 达到加强湿地艺术性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文中介绍了湿地地形在湿地恢复中的作用, 阐述了湿地地形的不同类型, 综述了典型湿地地形的恢复方式, 主要有浅滩、弯型岸带、生境岛、深水区、开敞水面、急流带和滞水带等7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湿地恢复研究现状及前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湿地基质恢复、水文恢复、水环境恢复、湿地生物和生境恢复4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湿地恢复研究现状, 并提出应加强对动态监测与实地调查的结合、湿地恢复的长期定位研究以及基于生态水文的湿地生境恢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