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仔猪水肿病是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水肿和高致病性为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失调、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可视粘膜、头部水肿,胃壁及肠胃系膜水肿为特征。该病多发于仔猪断乳阶段,尤其以生长快、体格比较健壮的小猪最常见。带菌母猪和病猪是主要传染源,随粪便排出的病原体会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健康小猪。1案例分析1.1案例一2018年8月3日,青山镇青云村一农户,有11头小猪,出生后28d断奶,断奶后第5天突然发病,全群仔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有几头甚至食欲废绝。  相似文献   

2.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1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常限于某些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突然发生,病程短,致死率高。1.1大肠杆菌存在于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仔猪肠道内,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3.
杜俊芳 《北方牧业》2006,(14):16-16
<正>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南于病猪主要表现眼睑水肿,结膜潮红,故又称"红眼病"。又因剖检可看到胃黏膜下和结肠膜的水肿明显,因而此病被称为水肿病。1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断奶后数日龄,4月龄仔猪也有发生。常常是比较健壮的仔猪发病率高,发病后死产率也很高。2病因2.1 带菌的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食入后经消化道直接污染。2.2 仔猪断奶后,如果饲料过于单纯,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容易导致营养失调、体内菌群紊乱、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2.3 应激因素(转群、运输、气候变化等)也会造成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经验之谈     
经验之谈仔猪水肿病防治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死亡率较高的散发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不分品种都可感染。主要危害10~40千克的仔猪,临床以水肿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带菌母猪和患病仔猪是主要传染源,饲料、饮水、用具和环境被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5.
仔猪水肿病,又称溶血性大肠杆菌毒血症,是断奶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肠毒血症。引起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该病以患猪突然发病、头部水肿、眼睑及结膜发红水肿、共济失调、  相似文献   

6.
<正>仔猪水肿病俗称小猪摇摆症,病原体为溶血性大肠杆菌,患猪表现为肠毒血症。本病的传染源为带菌母猪和被感染仔猪,病原体通过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经消化道传染给健康仔猪。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断奶仔猪,特别是40~60日龄、生长快、体质强壮、体重为15~40 kg的仔猪易发,发病率为10%~35%,死亡率高达80%~100%。此病引起猪体机能失调、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主要引起三种仔猪的疾病,分别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仔猪多发的急性肠毒血症。水肿病可发生于断奶至1~4月龄的猪群,与猪的应激有很大的关系,经常发生在应激之后的1~3d。这些应激因素包括:断奶、疫苗注射、驱虫、运输、气候变化、改变饲料等。它是一种急性或超急性的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所造成的,此毒素影响神经和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8.
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以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麻痹及剖检时胃壁、肠系膜等水肿为特征.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临床治疗较困难,发病率10~25%,致死率高达90%以上.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对养猪生产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后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原是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四肢麻痹及胃壁水肿。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仔猪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是其剖检特征。本病发病率为15%~35%,致死率为50%~80%。1发病原因突然断奶或变换饲料,气候剧变,卫生条件差,日粮结构不合理等均是诱发本病的外在因素。断奶后的应激反应,引起仔猪肠道环境改变,pH值升高,机能紊乱,抵抗力降低,导致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释  相似文献   

11.
夏季常见猪病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伟 《畜牧市场》2006,(7):35-36
一、水肿病(红眼病)仔猪水肿病谷称“红眼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小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多见于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其传染源为带菌母猪和感染仔猪,由粪便污染饮水、环境、伺料而经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12.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也是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常发生于断奶仔猪,发病率低、死亡率较高,给小猪的培育造成很大损失。主要病变是胃壁和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13.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14.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大肠杆菌为仔猪肠道内常在的菌群,引发水肿病的为溶血性,条件致病菌,当仔猪受到断奶、转圈、更换饲料,天气突然变化等应激的影响下,导致仔猪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失调,使得有害菌大量繁殖,特  相似文献   

15.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水肿为保育仔猪常见的肠毒血症,由致病溶血性大肠杆菌诱发。仔猪水肿常发于断奶后2周内仔猪,具有发病突然,伴有全身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同时,出现胃壁、肠系黏膜水肿等病理变化。此病为散发性,常于单窝仔猪或单群仔猪中发生。此病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是致死率却很高,为养猪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尤为惨重。1病原体本病的病原,多数人认为是一种大肠杆菌,主要是O2、O8、O138等群内的菌株。据报道,以上菌株在肠道内大量繁殖时,可  相似文献   

17.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防治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大肠杆菌是仔猪肠道的常在菌和条件性病原菌,仔猪常因断奶、转圈、更换饲料等应激而致肠道正常菌群区系失调,大肠杆菌趁机大量增殖,产生毒素而致病。其发病率较高,致死率高达80%一100%,是危害仔猪的重  相似文献   

19.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由于病猪主要表现眼睑水肿,结膜潮红,故义称"红眼病". 又因剖检可看到胃粘膜和结肠膜的水肿明显,因而此病被称为水肿病.本病是是断奶仔猪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为5%~15%,个别地方达30%.死亡率高达90%以上,常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1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补料和断奶前后的仔猪.同窝仔猪中多为营养状况好、体格健壮,生长发育快的猪发病.其发生主要与饲料方法的改变、气候变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