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应用噬菌体展示和重组抗体技术制备抗诺氟沙星(NFLX)单链抗体库,筛选获得抗NFLX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单链抗体scFv。将NFLX与BSA化学偶联获得的免疫源,免疫Balb/C小鼠,提取脾细胞RNA,反转录获得cDNA。以针对鼠源重链可变区(VH)及轻链可变区(VL)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VH基因和VL基因。通过SOE-PCR法将VH基因和VL基因通过柔性多肽Linker((Gly4Ser)3)拼接成VH-Linker-VL片段,酶切(sfiⅠ+NotⅠ)处理后,插入噬粒载体pCANTAB5E,并转化宿主菌TG1,通过辅助噬菌体M13K07拯救,构建抗NFLX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包被抗原NFLX-OVA包被96孔板,亲和富集法,经三轮淘筛,间接Elisa初步检测重组scFv的特异性抗原结合活性。成功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获得鼠源抗NFLX特异性的scFv,噬菌体中scFv插入率为90%,获得库容约为1.3×106的抗NFLX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得到5株抗NFLX的scFv。为运用噬菌体展示抗体技术制备特异性抗药物单抗及进一步建立药残检测新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猪流感病毒噬菌体抗体库,并筛选出猪流感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单链抗体(scFv)。以猪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提取脾细胞总RNA,反转录后以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VH基因和VL基因,并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用柔性多肽Linker接头(Gly4Ser)按VH-Linker-VL方式将VH基因和VL基因拼接成scFv基因片段。将scFv基因和pCANTAB5E载体分别双酶切(SfiⅠ/NotⅠ)后连接,转化宿主菌TG1,经过辅助噬菌体M13K07拯救,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猪流感病毒为抗原包被96孔酶标板,经过3轮的亲和富集筛选,用Phage-ELISA鉴定阳性重组抗体。本研究成功构建出库容约为4×106cfu/mL抗猪流感病毒的单链抗体库,并筛选出4株特异性抗猪流感病毒的scFv抗体,能够与鼠源阳性多抗进行竞争结合猪流感病毒,为抗猪流感病毒转基因猪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抗三肽囊素(Bursin)单克隆抗体免疫SPF来航鸡,获得产生抗独特型抗体的脾细胞,从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以cDNA第一链为模板,根据来航鸡 IgG 抗体重链(VH)、轻链(VL)可变区基因FR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在体外扩增出该抗体的可变区VH和VL基因(大小分别约为370和320 bp).通过重叠延伸反应(SOE),以(Gly4Ser)3为连接肽,将VH和VL基因连接成为VH-Linker-VL ScFv,将ScFv DNA与噬菌粒载体pHEN1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辅助噬菌体M13K07感染后,获得重组的鸡源抗三肽囊素独特型抗体全套单链噬菌体抗体库.并测得该库容量约为5×105,噬菌体中ScFv基因的插入率为80%,用辅助噬菌体援救后,得到滴度为1011PFU/mL的初级噬菌体抗体库.用抗Bursin单克隆抗体(2F9-4/HU2)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的淘筛,出现特异性富集.经ELISA、动物试验表明所筛选的5个阳性克隆可与抗Bursin单克隆抗体(2F9-4/HU2)特异性结合,并能促进抗体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利用在体外构建的三肽囊素抗独特型抗体可变区VH和VL基因,通过重叠延伸反应(SOE),以(Gly4Ser)3为连接肽,将VH和VL基因连接成为VH-Linker-VL ScFv,且ScFv DNA与噬菌粒载体pHENI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l,经辅助噬菌体M13K07感染后,获得重组的鸡源抗三肽囊素抗独特型抗体全套单链噬菌体抗体库,并将该抗体库展示在噬菌体表面,以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强大筛选能力筛选出与三肽囊素同功能单链抗体(Bursin-ScFv)。  相似文献   

5.
为了构建重组猪蛔虫抗原AD41蛋白鼠源性单链抗体库,试验用重组蛋白AD41抗原免疫接种Balb/c小鼠,提取小鼠脾脏总RNA,以总RNA为模板经RT-PCR合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用小鼠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设计引物,分别扩增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利用SOE-PCR法将VH和VL片段随机拼接成单链抗体(ScFv)片段,将其克隆入质粒表达载体pCANTAB5E中,转化于大肠杆菌TG1,通过辅助噬菌体M13K07援救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结果表明:从30个噬菌体克隆中筛选到25个阳性克隆。说明成功地构建了抗重组猪蛔虫抗原AD41蛋白鼠源性单链抗体库。  相似文献   

6.
通过免疫方法降低猪脂肪含量、提高胴体品质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提供了条件,成为制备高亲和性抗体的有力工具。用猪脂肪细胞免疫小鼠,提取mRNA,反转录成cDNA。通过PCR扩增出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再用编码(Gly4Ser)3的Linker将VH、VL连接在一起,克隆入pCANTAB5E中,转化大肠杆菌,经辅助噬菌体M13K07超感染,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并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抗1型鸭肝炎病毒(DHV-1)RdRp蛋白的单链抗体(scFv)库,并淘选特异性scFv,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DHV-1基因组中扩增Rd Rp基因,将其克隆于pET-32a载体中进行重组RdRp蛋白原核表达。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以提取的免疫鼠脾脏总RNA为模板,利用抗体轻链可变区(VL)和重链可变区(VH)简并引物,经RT-PCR扩增抗体的VL和VH编码序列,由Linker序列连接,通过重叠延伸PCR(SOE-PCR)扩增完整的sc Fv基因(VL-Linker-VH)。将扩增的scFv基因克隆于pCANTAB5E载体中构建噬菌体scFv文库,利用纯化的重组RdRp蛋白开展4轮吸附-洗脱-富集以淘选抗RdRp的ScFv;最后对淘选到的阳性ScFv进行可溶性表达,以ELISA方法检测其免疫结合活性。结果显示,获得了7株具有良好抗原结合活性的ScFv。淘选到的DHV-1 RdRp特异的基因工程ScFv,为鸭病毒性肝炎防制新策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构建抗乙肝病毒人源噬菌体特异性单链抗体库,从中筛选抗乙肝病毒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特异性单链抗体,试验提取患者外周淋巴细胞总RNA,以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分别扩增出H链和L链可变区基因,采用SOE-PCR方法将VH和VL片段随机拼接成ScFv片段,然后将ScFv片段克隆至pCANTAB5E载体,电转E.coil TG1,构建抗乙肝病毒人源单链抗体库,并从中筛选阳性克隆抗体。结果表明:经过5轮筛选,获得2株能与乙肝病毒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说明利用噬菌体抗体技术可不经免疫制备抗乙肝病毒人源噬菌体特异性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9.
利用本实验室已诱导并纯化后的重组毒素蛋白制成类毒素免疫BALB/c小鼠,提取小鼠脾脏mRNA。通过RT-PCR和SOE-PCR获得由抗体重链可变区(VH)-Linker-轻链可变区(VL)构成的750bp左右单链抗体(ScFv)基因片段。随后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构建了抗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噬菌体单链抗体(Phage-ScFv)库。并通过"吸附-洗脱-扩增",5轮高效的淘洗筛选系统,最终筛选出特异性强的噬菌体抗体。最后,对强阳性的单链抗体侵染E.coli HB2151进行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 000左右,与预期结果一致,并且能以分泌形式表达。本试验为抗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中毒治疗及其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未经主动免疫的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鼠抗体重链(VH)和轻链(VL)可变区基因,将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经重叠延伸拼接PCR反应,构建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将ScFv基因克隆到噬菌体载体PCANTAB-5E,转化入大肠杆菌TG1中,筛选出阳性克隆,接种于LB培养基,经辅助噬菌体M13KO7拯救,构建天然鼠源噬菌体抗体库,并进行抗体库滴度测定,通过DNA finger printing技术及单链抗体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抗体库的多样性。以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为靶抗原,对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进行亲和筛选,将强阳性重组噬菌体克隆感染大肠杆菌HB2151,经IPTG诱导表达可溶性ScFv抗体,并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用ELISA法鉴定其对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抗原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天然鼠源噬菌体抗体库成功构建,库容量约为2.50×10~(11) CFU/mol,单链抗体库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经过4轮亲和筛选,携带抗鸡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表面抗原的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得到了富集。特异性ScFv抗体在E.coli中分泌表达,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筛选出5个与鸡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抗原结合活性较高的克隆,构建的单链噬菌体抗体库的有效表位具有多样性。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鸡球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奠定理论基础,为鸡球虫病免疫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7,(2):243-249
选取经产气荚膜梭菌ι毒素免疫且抗体效价较高的小鼠,提取脾脏mRNA,通过PT-PC技术,分别获得340,325bp的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利用重叠延伸PCR(SOE-PCR)获得大小为750bp的VH-Linker-VL单链抗体基因(ScFv)。利用One Step Cloning Kit试剂盒将ScFv基因片段与噬菌粒载体pCANTAB5E连接,构建库容约为3.5×106抗ι毒素噬菌体初级抗体库。以Ia、Ib为抗原进行Phage-ScFv表面展示文库的5轮亲和富集筛选,最终阳性率均可达70%。选取亲和力最强的3株阳性抗体(Ia-4、Ia-8和Ib1)进行可溶性表达,为ι毒素特异性抗体的大量制备奠定基础,并对产气荚膜梭菌ι毒素感染病例的检测和临床治疗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抗非洲猪瘟病毒(ASFV)噬菌体单链抗体文库,并获得抗ASFV的单链抗体,本试验利用自然感染ASFV猪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的mRNA,反转录获得cDNA后分别扩增出猪IgG抗体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构建scFv单链抗体后连接至pComb3XSS载体,构建噬菌体抗体展示文库,经过3轮“吸附、洗脱、富集”的筛淘过程,成功获得1株能够与ASFV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并验证了该抗体的反应能力。根据筛选得到的可变区序列构建完整抗体使用HEK293A细胞进行真核表达与验证。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库容量约为9.2×1011PFU/mL抗ASFV噬菌体单链抗体文库,筛选并得到1株与ASFV病毒蛋白亲和性较高的单链抗体,使用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该株重组抗体。该研究为ASFV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可溶性的猪氨基肽酶N受体为靶蛋白对PEDV S1基因特异性肽库进行3轮生物淘选,然后对30个淘选的噬菌体克隆进行测序。序列分析发现,2个噬菌体克隆展示无义氨基酸序列,其余28个噬菌体克隆展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PEDV S蛋白的第249-529位氨基酸区域,这个区域被命名为MRR。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MRR基因进行真核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MRR重组蛋白能够与兔抗PEDV多克隆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4.
抗ICAM-1单链抗体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 RT- PCR技术 ,从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 ICAM- 1单克隆抗体 (Mc Ab)的杂交瘤细胞 F12中 ,扩增出抗体VH和 VL 基因 ,用 linker(Gly4 Ser) 3基因 ,将 VH和 VL 基因连接成 Sc Fv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 p MD18- T载体中。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 ,VH、VL 基因和 linker基因拼接正确 ,基因全长为 74 4 bp。经计算机分析 ,VH 和 VL 基因均为新发现的基因序列 ,符合功能性重排鼠抗体可变区基因特征。 VH和 VL 基因分别属于鼠免疫球蛋白重链 (B)和轻链к 家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大容量、天然鼠源核糖体展示(ribosome display,RD)单链抗体(single-chain fragment variant,scFv)文库。通过提取SPF级小鼠脾脏总RNA,反转录为cDNA,利用引物分别扩增鼠抗体的VH、VL和Cκ基因,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通过Linker((Gly4Ser)3)相互拼接,构建单链抗体scFv基因文库和核糖体展示基因文库;经连接转化,对所构建基因文库进行菌落PCR鉴定和序列测定分析。所构建核糖体展示基因文库库容量约为5.6×1013,基因片段全长大小约为1 100bp,基因文库序列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本试验成功构建了一个大容量、天然鼠源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单链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欧洲鳗鲡噬菌体天然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鳗鲡病原菌特异性scFv,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健康欧洲鳗鲡重链可变区(VH)与轻链可变区(VL)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SOE-PCR)技术扩增完整的scFv基因(VH-Linker-VL)序列,与T7噬菌体载体连接,经体外包装后接种于宿主菌BLT5403,增殖后经PCR扩增获得噬菌体scFv库。进而以嗜水气单胞菌重组外膜蛋白为抗原,对噬菌体scFv库进行4轮生物淘洗,采用阻断ELISA选取抗体活性最高的scFv,构建pGEX-4T-2-OMP-scFv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显示:本研究得到了完整的scFv基因序列,并以此构建的噬菌体scFv原始库容为1.26×10~6pfu,经扩增后初级库滴度为2.8×10~9pfu/mL;淘洗获得的嗜水气单胞菌重组外膜蛋白scFv抑制率最高达到81.7%,并实现了该scFv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SDS-PAGE检测其蛋白分子量约为53 ku。本研究构建的欧洲鳗鲡噬菌体天然scFv库及淘选获得的特异性嗜水气单胞菌scFv,为养殖鳗鲡病原菌的检测与免疫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B7-2蛋白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之一。采用PCR法从分泌鼠抗人B7-2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克隆出该单克隆抗体的重链(VH)和轻链(VL)可变区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在VH和VL可变区基因间引入连接肽(Gly4Ser)3编码序列,体外构建抗人B7-2的鼠源单链抗体基因B7-2-ScFv。利用新型杂交病毒HyNPV的Bac-to-Bac表达系统,将B7-2-ScFv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a-B7-2-ScFv,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获得重组杆粒Bacmid-B7-2-ScFv。将此重组杆粒的DNA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病毒HyNPV-ScFv。感染该重组病毒的BmN细胞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至感染24h时目的蛋白已有表达,96h达到最高表达水平,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31kD。用该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起蚕,感染后96h蚕体表现出明显的发病症状。RT-PCR结果表明,5龄起蚕感染后48h,在脂肪体内已有目的基因转录,一直持续到感染后120h;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5龄起蚕感染96h后方可在脂肪体中检测到目的蛋白表达。构建并在家蚕中成功表达鼠抗人B7-2单链抗体,为深入研究和开发该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噬菌体抗体是表面表达有单链抗体(Singlechain Fv,ScFv)或抗体Fab段的噬菌体,用基因克隆技术将B细胞全套可变区基因克隆出来,组装到表达载体内并表达到噬菌体表面成为噬菌体抗体的群体,即为噬菌体抗体库.该技术是丝状噬菌体展示(phage display)与抗体组合文库技术相结合而成.其基本路线为用PCR方法扩增抗体全套可变区基因,重组到噬菌体载体中,并通过与丝状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形成融合蛋白,把Fab段或ScFv表达到噬菌体表面.通过"吸附-洗脱-扩增"的富集过程,从中筛选出特异性抗体的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19.
应用 RT-PCR技术 ,从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 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单克隆抗体 ( Mc Ab)的杂交瘤细胞 2 E3中 ,扩增出抗体 VH 和 VL 基因 ,用 linker( Gly4Ser) 3基因 ,将 VH 和 VL 基因连接成 Sc Fv基因 ,并将其克隆至 p GEM-T载体中。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 ,VH、VL 基因和 linker基因拼接正确 ,基因全长为 72 6bp。经计算机分析 ,VH 和 VL 基因均为新发现的基因序列 ,符合功能性重排的鼠抗体可变区基因特征。VH 和VL 基因分别属于鼠免疫球蛋白重链 ( B)和轻链κ 家族  相似文献   

20.
从分泌抗40ku脂肪细胞特异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提取纯化mRNA,经RT—PCR扩增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然后与Linker连接组装成单链抗体基因(scFv)。结果,成功地构建了scFv基因,其排列方式为VH—linker—VL。经序列分析表明,scFv基因全长741bp,VH基因全长369bp,VL基因全长327bp。抗脂肪细胞膜蛋白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为进行该抗体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