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西饲料》2014,(1):45-45
正1月11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和青海省海北州科技局共同承担的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青海省种草养畜及有机畜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由兰州大学杜国祯、龙瑞军教授,青海省政协张周平研究员,青海省农牧厅焦小鹿研究员等组成。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  相似文献   

2.
2月22日,青海省奶业协会于青海省畜牧总站召开第三届五次常务理事会。青海省农牧厅兽医局局长、首席兽医师、青海省奶业协会理事长焦小鹿同志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青海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宁金友同志做了2011年青海省奶业协会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的汇报,同时会议通报了2011年会费收取及经费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青海省近年来獭兔养殖的基本情况,并针对青海省獭兔养殖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及青海省未来发展獭兔养殖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海省引进优良肉牛种改良当地黄牛的效果调查,摸清青海省引进良种肉牛的分布情况、利用程度及其适应性;了解青海省引进良种肉牛的引种历史、生产及繁殖性能、利用现状和杂交效果,针对性的提出青海省引进良种肉牛的推广利用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浅谈青海省牧草种子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青海省牧草种子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青海省发展牧草种子产业化的有利条件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青海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现状及物资储备情况,简要介绍了青海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及物资储备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和林草融合新形势,提出了有效开展青海省森林草原火灾防范预警及专用物资储备意见建议和应对对策,为全面进一步做好青海省森林草原火灾防范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湖东种羊场草地生产力及载畜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湖东种羊场草地生产力及载畜量浅析党陈延(青海省湖东种羊场,共和,813001)青海省湖东种羊场位于青海湖东侧,是青海省纯种羊繁育基地之一,199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种畜场。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和管理现有草地资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青海生猪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非瘟爆发后青海省生猪生产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工作座谈及专题研讨的方式,通过分析掌握青海省生猪存栏、养殖规模比例、养殖品种比例、猪肉市场供给来源比例等情况,为青海省生猪产业的发展及下一步保障猪肉市场供给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从2008年起,青海省农牧厅在牧区选择7个村,以村为单它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经过两年试点,在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了科学转变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及发展方式的新模式和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青海省近年来兽药经营单位分布及数量情况、全省兽药销售情况、兽药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情况、兽药经营场所及仓库面积情况、青海省实施兽药GSP的进展、主要措施、取得的成效、实施过样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论述了青海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实施情况,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狼毒根粉碎物和茎叶粉碎物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小冠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狼毒根对小冠花幼苗株高、幼苗干重和根干重有抑制作用,且随狼毒根用量增多,其抑制作用增强,对小冠花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明显,只有当用量在5克/盆时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小冠花细胞质膜透性无显著影响。狼毒根的抑制作用强于茎叶,狼毒的生化他感作用主要是通过根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狼毒及瑞香狼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戟科狼毒含有挥发油成分、萜类、植物甾醇类、蒽醌、鞣质类、苯乙酮、杀虫成分。月腺大戟还分离出了黄酮类化合物;而瑞香狼毒含有木脂素、黄酮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甾醇类以及其他成分。大戟科狼毒与瑞香狼毒的生物活性都有抗癌或抗肿瘤、抗茵、抗病毒、抗惊厥、杀虫作用,但二者的作用方式却不同,大戟科狼毒还独有抗白血病作用,而瑞香狼毒独有治疗和预防免疫缺陷的作用。关于狼毒的记载与研究的历史较早,但对于瑞香狼毒与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和月腺大戟的收载比较混乱,因此,对瑞香狼毒与大戟科狼毒在植物形态、生长分布、化学成分研究以及生物活性研究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区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针茅和扁穗冰草为优势种的山地草原,由于放牧强度的加大,狼毒的个体数量及其在群落中的作用加强。伴随着狼毒分盖度的增加,针茅和扁穗冰草的地上生物量、密度、盖度和重要值明显下降,毒杂草呈上升趋势。草地的Shannon_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狼毒生物量的增加呈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植物群落主要种的优势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狼毒由伴生种成为优势种,天然草原由禾本科牧草为优势种的顶级群落演替为狼毒为优势种的植被群落。初步提出了恢复该类退化草地生产力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狼毒对草木樨、多年生黑麦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慧  周淑清  黄祖杰 《草地学报》2009,17(6):826-829
为了解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对2种优质牧草,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的化感作用,在恢复狼毒侵占严重的草地上,对草种进行合理选择,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狼毒根、茎叶粉碎物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草木樨和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狼毒对草木樨的化感综合效应(SE)随狼毒根、茎叶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分别为62.9%和2.5%;狼毒根对多年生黑麦草的SE也随狼毒根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为29.5%;狼毒茎叶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当茎叶量为3g/盆时,促进作用最大,SE为-1.8%.说明对同一受试植物而言,狼毒根对其抑制作用强于茎叶,狼毒对他种植物的化感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根起作用.并且草木樨受狼毒化感抑制作用的影响大于多年生黑麦草,在人工建植植被恢复狼毒侵占严重的草地时,多年生黑麦草可作为选择草种.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研制的新型除草剂———43.2%'灭狼毒'超低容量制剂在狼毒盛花期采用1.05l/hm2的施药量叶面喷雾,可使受药狼毒的死亡率达到95%以上,死亡狼毒植株次年返青率不足1%,而且能有效抑制草地狼毒群落,促进禾本科牧草生长,对草地可食牧草和非靶标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6.
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具有较高的毒性,在草原上分布极为广泛,对于牛羊健康有较大危害,误食后轻则腹泻重则死亡。但是,瑞香狼毒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杀虫、灭菌作用,具有开发为绿色农药的潜力。介绍了瑞香狼毒的基本特性、地理分布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阐述了瑞香狼毒的药用价值及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简述了瑞香狼毒的异株克生现象,展望了瑞香狼毒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实现瑞香狼毒在绿色农药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瑞香狼毒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珠  王堃 《草地学报》2018,26(3):525-532
瑞香狼毒是我国天然草地重要的毒害草之一,其地理分布贯穿我国大部分草原地区,北自内蒙古高原东部、南至青藏高原西部和云贵高原,是一种分布范围极其广泛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天然草地持续退化,瑞香狼毒在退化草地上的扩散日益严重,影响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瑞香狼毒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化学防除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全面了解这种重要的毒害草,为瑞香狼毒的防除、维持草地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狼毒根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受体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加狼毒根的植株生长高度均比对照高,狼毒根对披碱草幼苗的高度、叶面积、根干重均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由狼毒根对披碱草的化感敏感指数(RI)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对狼毒的化感作用反应不敏感,具有较强的耐受性(RI0)。  相似文献   

19.
对青南地区玉树县境内2牧场的草地植被及成年母牦牛的采食行为和选择性采食习性及其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B牧场禁牧区的生物量显著高于A牧场的禁牧区及A,B牧场的放牧区(P〈0.05),B牧场的可食植物量显著高于A牧场(P〈0.05),A牧场的可食植物量只占地上生物量的一半以下;B牧场分别以小嵩草,矮嵩草,披碱草,针茅,蒲公英等优良牧草为优势种,次优势种,而A牧场以线叶嵩草为优势种,凤毛菊,狼毒,黄帚橐吾等毒杂草及早熟禾等为次优势种;B牧场以小嵩草、矮嵩草等莎草科和为主要采食植物,而在A牧场除以莎草科植物为主要采食植物外,由于可食牧草量的不足,还采食一些本不喜食的植物。矮嵩草和小嵩草是牦牛最喜食,选择性最高的植物;斑块内采食口数A牧场为50.6 bite/patch显著少于B牧场的81.1 bite/patch(P〈0.01);斑块内采食站数A牧场为8.4 FS/patch显著多于B牧场的5.2 FS/patch(P〈0.001);采食站内采食口数A牧场为6.6 bite/FS显著少于B牧场的17.4 bite/FS(P〈0.001);采食速度A牧场为1.32 bites/sec显著慢于B牧场的1.46 bites/sec(P〈0.01)。放牧草地的食物资源的匮乏,使放牧牦牛的食物选择性降低,采食行为的内容变劣,A牧场草地处于严重退化状态;牦牛处于缺营养状态,草地的退化对牦牛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狼毒对新麦草、无芒雀麦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L).对两种优质牧草——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Fisch).Nevsk)i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的化感作用强弱,在恢复狼毒侵占严重的草地时,对草种进行合理的选择,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狼毒根、茎叶粉碎物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新麦草和无芒雀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狼毒对新麦草的化感综合效应(SE)随狼毒根、茎叶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分别为34.8%和17.0%。狼毒根对无芒雀麦的SE也随狼毒根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为9.5%。狼毒茎叶对无芒雀麦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当茎叶量为5克/盆时,促进作用最大,SE为-16.1%。说明对同一受试植物而言,狼毒根对其抑制作用强于茎叶,狼毒对他种植物的化感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根起作用。新麦草受狼毒化感抑制作用的影响大于无芒雀麦,在人工建植植被恢复狼毒侵占严重的草地时,无芒雀麦可作为选择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