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生态网络构建的理论依据与原则,对双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网络进行构建;通过对源斑块的选取、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生态廊道并对景观斑块阻力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适宜研究区的重要源斑块与重要廊道、潜在廊道,最终构建成一套完整的双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生态网络体系,并从重要生态斑块、暂栖地、生态廊道下垫面生境质量、生态网络控制框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生态网络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业质量标准》2011,(5):64-64
9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FDA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响应与评估(CORE)网络成立.该项措施可快速有效地应对人畜食源性疾病的暴发。“CORE”网络由流行病学、兽医、微生物、环境卫生、应急协调员、风险交流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网络成员在总部进行全日制工作.其职责在于预防食源性疾病并对食源性疾病作出响应。另外.该网络成员还包括全国各地FDA办事处受过培训的调查人员。“CORE”网络将同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农业部以及国家公共卫生与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应对人畜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准确把握舆情信息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网络舆情的基本信息源,并采用网络引擎搜索和人工浏览监控等方法首次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源进行了实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源主要包括有网站、微博、论坛和网络访谈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和以报纸、广播、电视和期刊组成的传统媒体,其中网站、微博和报纸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主要信息源。  相似文献   

4.
AD HOC网络[1]是一种不需要基础设施的自组织和自管理网络,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同时具有终端和路由器的功能.因此,网络可以通过节点路由发现机制转发分组,并进行路由维护.DSR是为AD HOC网络设计的路由协议,性能较优,但对延迟、带宽、丢包率等都没加限制,即无QoS支持.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路由发现的优化,使之具有QoS保障.并采用仿真实验对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源路由协议与原有的动态源路由协议在延迟、投递率和网络开销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改进后的路由协议对网络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997~2006年CABI网络文摘数据库收录中国农业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世界上著名的农林文摘数据库CABI网络版1997-2006年间收录的中国文献进行统计,并对CABI网络数据库收录中国农业文献的总量、年代分布、语种、文献源以及期刊学科分布情况分析了分析,对农业科研工作者从文献的角度了解我国农业研究的一个现状,提高农业文献的世界交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可信网络以可信计算为基础,从而实现互联网的可信、安全。在可信网络中,客户端占据重要位置,要把不可信的行为控制在源端,要对客户端的程序完整性进行检测,而目前的大部分检测方法都是静态模式,对当前的完整性度量方法进行改进,实现对客户端的动态完整性进行度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作为覆盖城市的生态网络,对于热岛效应有着重要的调节和改善作用。探究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并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是改善城市热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方法  以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选取连通性高、降温效应显著的“源”斑块,将反映景观格局的景观格局指数和反映地表覆盖特征的地表降温率进行叠加并构建阻力面,进而采用最小成本路径方法生成廊道。  结果  ①识别出降温率高的507个核心区斑块,结合景观连通性分析选择了25个斑块作为“源”斑块;②基于最小成本路径方法识别出20条廊道,与“源”斑块共同构建出以缓解热岛效应为导向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③结合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网络优化,提出“三环、六带、多线”的总体空间结构。  结论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使缓解热岛效应导向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更加合理,同时为建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图5表6参27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环境的竞争情报的获取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网络竞争情报的来源,阐述了其收集方法:获取整体行业信息,确定竞争时手范围,了解竞争对手经营状况,获取竞争时手的个人信息,了解与企业有关的政策等等,并给出了网络竞争情报的处理利用途径:网络竞争情报处理系统根据企业竞争知识库,把多源信息进行合并、过滤、提取、分类,并将新的信息与数据库匹配,以更新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因机制不完备导致的治理信息安全隐患大、问题企业追责难、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管理及监管机制。在探讨区块链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系统结构协同和机制功能协同的基础上,搭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Fabric联盟链框架体系,并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管理和监管两个方面进行了机制创新。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将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制度和模式上进行突破,保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的安全性,促进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得到有效监管,降低治理成本和复杂度,形成政府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间信息自由传递、流动的立体网络和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10.
以《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对目前国内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研究现状,从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频率分布、引证文献4 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分析了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范文忠  程丽  李云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20-16021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花生网斑病(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 Pauer & Boerema)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花生网斑病病菌菌种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在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处理下花生网斑病菌丝的生长速率。[结果]适宜菌落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山梨醇,其次为可溶性淀粉、木糖;适宜菌落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硝酸钙,其次为硝酸钾、甘氨酸。[结论]该研究可为研究花生网斑病的发生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果表明病菌对不同氮源的利用能力不同,但趋势基本一致:在无氮源或氮源浓度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菌落直径增加快,气生菌丝较少,无或极少菌核形成;随着含氮水平的提高,菌落直径增加减缓,气生菌丝和形成菌核数量增加。此外,不同寄主秸秆培养基对病菌生长和致病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不同碳氮源培养液对蛹虫草多糖及虫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碳氮源培养液振荡培养蛹虫草,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含量,用高碘酸钠法测定虫草酸含量。[结果]培养液中多糖含量以米蛹配方最高,为6.48mg/ml,其次为玉米糁蛹的5.87mg/ml;虫草酸含量以玉米糁蛹配方最高,为5.21mg/ml,其次为米蛹的4.94mg/ml;菌丝体中多糖含量以玉米糁蛹配方最高,为68.32mg/g,其次为米蛹的57.91mg/g;虫草酸以麦米蛹配方最高,达186.29mg/g,其次为小麦蛹的180.32mg/g。[结论]选择适宜碳氮源进行蛹虫草的液体培养,可获得多糖和虫草酸含量很高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14.
木霉菌REMI转化子解磷筛选及其解磷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菅丽萍  刘力行  陈云鹏  薛春生  陈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79-6180,6191
[目的]为了获得具有防病和解磷双重功能的木霉菌REMI转化子。[方法]从康氏木霉菌(Trichoderma koningii)T30及其60株REMI(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基因整合技术)转化子中筛选出3株解磷作用较好的转化子,并研究不同碳、氮源对转化子TK!46解磷作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碳源对转化子解磷能力影响较小,而氮源的作用较大,其中转化子在解磷过程中最适氮源是氨态氮。[结论]该研究为研制多功能木霉剂奠定了基础,但完全揭示木霉菌解磷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REN Hai    ying  LI Gang  QI Xing    jiang  WEI Ji    guang  LIANG Sen    miao  ZHENG Xi    liang  YAN Li    jyu  ZHU Xiao    ting 《浙江农业学报》2013,25(6):0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 one of the agents of bayberry twig blight disease, the effects of media type, carbon (C) and nitrogen (N) sources, temperature, pH, and light on P. versicolor were examined to determin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mycelial growth and sporulation. Three independent isolates showed a similar trend of growth and sporulation with different C and N sources. However, the growth rates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seven agar media. Fungal growth rates were the highest on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and potato sucrose agar (PSA). The fungi grew fast on bayberry fruit extract agar (BFA) but sparsely. Growth rates were moderate on oatmeal agar (OMA) and Czapek\|Dox agar (CDA), and low on bayberry leaf extract agar (BLA) and bayberry branch extract agar (BBA). Sucrose, dextrose, maltose, lactose, mannose, levulose, sorbose, and starch were optimal carbon sources, whereas glycerol and ribose were moderate, and xylose was poor for the fungus. Potassium nitrate, ammonium nitrate, urea, and all of the amino acids tested (i.e. cysteine, glycine, tyrosine, histidine, alanine, arginine, glutamate, and proline), were good sources of nitrogen for the fungus. Growth occurred between 10 and 30℃ and was optimal between 25 and 28℃. Growth was normal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H 5 to 10 was found. The quantity of conidia from two isolates (XJ27 and XJ42) on PDA after 10 days growth under light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P< 0001) than that under darkness. In contrast, sporulation of the other isolate, RA2\|1, was unaffected by light. P. versicolor has wide adaptivity to media, carbon, nitrogen, temperature and pH, while light influences sporulation of some isolates. These results will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y of the disease and to develop a reasonable disease management strategy in reforestation area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碳源和氮源对人工栽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栽培花脸香蘑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体培养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和多糖产量,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影响.[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麦角固醇含量结果显示,果糖、甘露糖、纤维二糖、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可以作为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的碳源,但相比之下,前三者生长效果更好,选择果糖作为碳源,多糖产量最高;丙氨酸、甘氨酸、黄豆粉和蛋白胨都可以作为氮源使用,其中以丙氨酸为氮源生长效果最好,以黄豆粉为氮源的多糖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花脸香蘑菌丝体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最适合灵芝51427菌丝生长的碳源、氮源。结果表明:在所试5种碳源、5种氮源中,灵芝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牛肉浸膏。  相似文献   

18.
以葡萄糖、蔗糖、乳糖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分别培养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和St Ste12基因RNAi阳性转化子,研究碳源对St Ste12基因调控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发育的影响,为阐明St Ste12基因的功能和病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St Ste12基因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发育均有重要的调控作用,St Ste12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后,菌丝的生长势变弱,颜色变浅,生长速度显著下降,产孢量显著降低。4种供试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对St Ste12基因调控菌丝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最大,蔗糖最小;乳糖对St Ste12基因调控分生孢子发育没有显著影响,而其他3种碳源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分析杨秋林,郭玲,杨性恺,席延钰(内蒙古农牧学院基础课部,呼和浩特市,010018)摘要调查了呼市南郊大气污染源的现状,分析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提出了对呼市南郊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污染源,污...  相似文献   

20.
对金龟子绿僵菌M337菌株进行继代培养,探讨了6种常见培养基、4种碳源和氮源以及6个碳氮组合培养基对菌种稳定性、产孢量、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绿僵菌的变异虽然主要受控于菌株自身的遗传特性,但同时也受培养基组成的影响.常见的6种培养基以营养贫乏的CMA和WBA最易使菌种发生变异,PPDA较稳定.动物性氮源较植物性氮源稳定,以麦芽糖和乳糖为碳源的比较稳定.在不同C/N比试验中,供试菌株在C/N比为20/10的培养基上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