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山东省夏津县苏留庄镇刘堤村。在县蔬菜局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探索出越冬菠菜、春番茄、秋芹菜一年三种三收的种植新模式.2003年该村轮作面积达到33.3hm^2.总收入344万元.纯收入达214万元,平均666.7m^2均纯收入4280元。该种植模式全县已发展到330hm^2。越冬菠菜、春番茄、秋芹菜,一年三种三收.环节紧扣。基本不用保护设施,投资少,技术比较简单,省工省力,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他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夏津县苏留庄镇北铺店村,在县蔬菜局的指导下.对多种蔬菜栽培模式进行了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日光温室(冬暖大棚)秋芹菜一冬春茬番茄一夏黄瓜三种三收周年栽培模式,533m^2温室(8分地)一年可收入15000多元。一年三种三收,环节紧扣,技术比较简单,经济效益高。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制度红壤旱地施肥后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NPK配比施用对几种耕作方式的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的比较,结果表明:几种耕作方式:春大豆-秋芝麻-油菜、春大豆-秋绿豆-油菜、甜瓜-秋大豆-油菜,比法发习惯种植春大豆∥红薯-油菜,分别增加纯收入89.9%,28.85,12.75;定位施用NP,5个处理对全年作物的产量效益变化是NPK>NP>P>N,1年施用1季NPK肥,即N8:P4:K6 以获得最佳的丰产效果,3季作物总产较不施肥增加22.5%-25.0%,且经济效益纯收入623.3元/667m^2-717.2元/667m^2,定位施用NPK肥,能提高土壤 机质含量1.9%-19.0%,同时能满足每季作物所需N的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其土壤有效养分变化各相同。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高效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仁如 《科学种养》2013,(11):25-26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因其茬口好、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而深受广大种植户喜爱,但由于其生产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进行,植株生长正处于低温、弱光条件下,所以不易开花坐果,且病害发生重,温室管理和肥、水运用难度大。为了帮助种植户管理好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特总结出高效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氮磷钾不同配比施用对几种种植制度的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的比较,结果表明:几种耕作方式;春大豆-秋芝麻-油菜、春大豆-秋绿豆-油菜,甜瓜-秋大豆-油菜,比当地习惯种植春大豆//红薯-油菜,分别增加纯收入89.9%,28.8%,12.7%,定位施用氮磷钾肥,5个处理对全年作物的产量效益变化是NPK>NP>P>N>ck,一年施用一季NPK肥,即每公顷N120:P60:K90就可以获得最佳的丰产效果,三季作物总产较不施肥增加22.5%-25.0%,且经济效益增加纯收入9349.5-10759元/hm^2;定位施用NPK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1.9%-19.9%,同时能满足每季作物所需N的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其土壤有效养分变化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番茄露地栽培中,除育苗期外,整个生长期必须在无霜期内,确切地说,应该安排在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时期。在山东地区冬春季低温季节,对番茄的生长及产量形成极为不利。因此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的栽培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冬春茬番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金洪英  邢辉 《种子科技》2007,25(5):67-68
温室番茄采用换头栽培法,可以获二三茬,总产提高2倍以上,同时降低成本,能较大幅度提高冬春温室大棚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塑料大棚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小、土地利用率高且种植技术比较容易等特点,采取越冬与早春茬、春提早茬、秋延后茬三茬制生产,年最高效益可达4万元/667 m2左右。  相似文献   

9.
针对哈密垦区大棚番茄病虫害的防治现状,总结哈密垦区春茬大棚番茄各个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规程,以期为哈密垦区春茬大棚番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在元旦至春节期间,正值盛果期上市销售,其效益非常可观。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菜农陈家海,在2007年冬季种植的500前设施番茄,正值春节前后上市,收入13000余元。现将新年上市番茄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温室蔬菜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温室蔬菜周年生产发展迅速,它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丰富了冬季和早春蔬菜淡季市场.冬茬韭菜--早春茬番茄--夏秋茬苦瓜这一蔬菜茬口种植较多,每667m2收入1万元左右.总结其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探讨在冬春裸地上种植绿肥对后茬作物春花生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山东地区春花生等冬闲田建立一种合理的轮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了春花生—冬闲田、夏花生—冬小麦、春花生—二月兰和春花生—毛叶苕子4种轮作处理。结果表明:种植二月兰和毛叶苕子绿肥作物,可促进后茬作物花生氮磷钾养分增加,二月兰增加程度高于毛叶苕子。种植二月兰和毛叶苕子绿肥作物,可提高后茬作物花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在0~20 cm土层中,2021年,与春花生—冬闲田相比,春花生—二月兰、春花生—毛叶苕子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升高了4.70%、6.14%,在20~40、40~60 cm土层中也表现出相似趋势,2022年与2021年相比,表现出相似规律;与春花生—冬闲田相比,春花生—二月兰处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了5.71%、8.98%、7.22%和7.72%,春花生—毛叶苕子处理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平均增加了4.54%、14.91%。可以利用春花生种植期间的冬春裸地种植一季冬绿肥,促进后茬作物养分积累量增加,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正>番茄刺皮瘿螨是1997年入侵上海的新型害螨,曾在2004~2006年引起秋番茄生产较大的灾害损失,现上海市农技科研部门对番茄刺皮瘿螨提出了主要防治要点。一、农业防治发生番茄刺皮瘿螨危害的茄科类作物田块,在收获后应及时清除残株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在春茬采收结束拉秧时,也可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大棚栽培西瓜的面积迅速扩大,但其种植模式多采用一年种植一茬西瓜一茬蔬菜或春玉米(花生)模式,大棚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招远市泉山街道焦格庄村探索了一种年种植两茬西瓜、两茬蔬菜四作四收的种植模式,每666.7m2年产西瓜7500kg、蔬菜5000~5500kg,年产值1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分别对前茬作物为番茄和青贮的土地上种植的冬麦的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不同前茬对于小麦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茬番茄地种植小麦后的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都比前茬为青贮地种植的小麦表现好。  相似文献   

16.
番茄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种植最广泛的蔬菜之一。我国华南地区可全年进行番茄栽培。北方地区主要以春、夏、秋露地栽培为主。随着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可进行春早熟、秋延后栽培。番茄在当地进行四季生产、全年供应已不成问题。加上南菜北运等长途运销业的发展,番茄在我国已实现了全年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17.
李群  胡峰 《山东蔬菜》2007,(1):35-36
双孢菇多进行秋季栽培,但由于春季市场行情好,利用日光温室作春季反季节生产可实现多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每666.7m^2可产双孢菇4800kg以上,产值在2.5万元.可获利1万元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鲜食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演变及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长江下游地区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从平床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春提早栽培到深冬栽培技术的演变过程。重点介绍了采取多种栽培技术、多品种类型集成的"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可产鲜穗2.7万kg/hm2,效益达到10.5万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粮食生产。粮棉争地矛盾重新显现。满幅种植小麦、油菜,在前茬收获后种植棉花即所谓种植茬棉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选择好茬棉品种、改进栽培技术进而提高茬棉产量、保证棉花质量是茬棉种植成功的关键所在。中棉所52高产、优质、抗虫、抗病,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生产上一般用作春棉或者麦棉套种。近年来,我们在长江棉区南襄盆地亚区不少地方应用中棉所52进行茬棉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辣椒忌重、迎茬栽培.也不要与番茄、茄子、马铃薯等同科作物连作。辣椒的根系不发达,既不耐旱也不耐涝,所以采种田最好选择排灌条件良好的肥沃壤土或轻砂壤土。中性和酸性土壤都可以种植辣椒,pH值6.0—7.5都可以生长,以6.2~7.2最为适宜。茬口以葱蒜茬、瓜类蔬菜和豆类蔬菜的茬口为好,要求4年以上轮作。辣椒的自然杂交率较高,要求隔离距离500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