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王艳玲  郭品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91-19594
对东亚夏季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夏季气旋活动频数与500 hPa大气环流背景场、我国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气旋活动主要集中在3个区域,其中25°N以北气旋活动频数在70年代中期前持续偏多,70年代中期后持续偏少;气旋活动频数的年代际变化与500 hPa大气环流的异常密切相关。70年代中期前东亚地区中高纬度呈现明显的负距平带,盛行经向环流,气旋性活动增加;而70年代中期后的大气环流形势相反。我国山东半岛夏季降水也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差异,经历了多雨期和少雨期2个阶段,且山东半岛的多(少)雨期与25°N以北气旋活动频数的偏多(少)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汛期降水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缺点,遗传算法是全局优化算法和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连接权值和阈值形成混合算法.以安徽宣城市为例,将汛期降水量作为预测对象,前期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500 hPa、100 hPa月平均高度场、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和月平均海温场资料中选取预测因子,建立汛期降水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稳定,预报误差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缺点,遗传算法是全局优化算法和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连接权值和阈值形成混合算法。以安徽宣城市为例,将汛期降水量作为预测对象,前期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500 hPa、100 hPa月平均高度场、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和月平均海温场资料中选取预测因子,建立汛期降水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稳定,预报误差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统计分析了1961—2011年发生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时间序列特征,发现热带气旋的频数有减少的趋势。通过多年月平均OLR资料的EOF分析发现,OLR与气旋频数成较好的负相关。再选取2004年为个例,通过对OLR作EOF分析和200 hPa速度势的距平合成分析来研究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的调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45 d的低频振荡非常活跃;气旋源地与振荡中心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统计分析了1961—2011年发生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时间序列特征,发现热带气旋的频数有减少的趋势。通过多年月平均OLR资料的EOF分析发现,OLR与气旋频数成较好的负相关。再选取2004年为个例,通过对OLR作EOF分析和200 hPa速度势的距平合成分析来研究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热带气旋的调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45 d的低频振荡非常活跃;气旋源地与振荡中心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周丽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40-11241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的OLR月平均资料与NCEP再分析的500hPaω月平均资料,定义了表征赤道纬向环流特征的指标,根据热带赤道地区纬向环流的强度、范围和分布特征,针对表征赤道太平洋纬向环流的强度、位置和范围指数气候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东西向的Walker环流其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为:强度和范围存在5年、15~16年振荡周期,位置存在4年、12年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及葫芦岛地区4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夏季(6~8月)降水资料,研究了葫芦岛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葫芦岛沿海地区的夏季降水呈线性下降趋势,变化趋势不显著,西部地区呈线性上升的趋势,且变化趋势显著;葫芦岛地区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全区一致型。在葫芦岛地区偏涝年份的2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上,东北地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偏强,西风风速偏大;在偏涝年份的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上,中高纬地区存在经向环流,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位置偏北;在偏涝年份的850 hPa风距平场上,中国东部存在偏南风异常偏强,带来较多的水汽。  相似文献   

8.
利用1979—2011年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整理的地面月降水资料和日本气象厅(JMA)加工的全球高空等压面月平均气象场再分析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确定了川渝地区典型干旱年,讨论了川渝地区夏季典型干旱的气候特征及其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川渝地区夏季典型干旱年具有气温高、降水少的气候特征;东亚中纬度盛行纬向气流,西风锋区偏北,冷空气多偏北东移,川渝地区及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大陆带状高压控制。500 hPa带状高压与100 hPa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基本一致,且500 hPa高压中心与温度场的暖中心相对应,是持续性川渝夏季干旱具有近似正压结构的典型环流特征;同时川渝地区夏季干旱年对流层低层从云贵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西南气流明显偏弱,风场距平合成表明,云贵高原到川渝地区为东北距平风,距平风场上华南地区为明显的气旋式环流;川渝地区夏季典型干旱年整层西南气流水汽输送与常年比较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及葫芦岛地区4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夏季(62010年的夏季(68月)降水资料,研究了葫芦岛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葫芦岛沿海地区的夏季降水呈线性下降趋势,变化趋势不显著,西部地区呈线性上升的趋势,且变化趋势显著;葫芦岛地区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全区一致型。在葫芦岛地区偏涝年份的2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上,东北地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偏强,西风风速偏大;在偏涝年份的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上,中高纬地区存在经向环流,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位置偏北;在偏涝年份的850 hPa风距平场上,中国东部存在偏南风异常偏强,带来较多的水汽。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79—2017年NOAA海温距平场数据、NCEP/DOE风场和大气可降水量场数据以及PREC/L降水数据对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西藏5月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发生年,中南半岛700hPa出现反气旋环流差值,形成下沉气流,大气可降水量偏少,西藏降水偏少;拉尼娜发生年,中南半岛700 hPa出现气旋环流差值,形成上升气流,大气可降水量偏多,西藏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1.
刘星燕  黄山江  赵海江  顾润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99-9901,10021
[目的]分析近50年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与Key海区海温异常的关系。[方法]利用近50年西北地区月平均降水资料和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SVD分析方法,探讨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对我国西北地区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对于西北地区春季降水,选取前一年8~9月为海温关键时段,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区为海温关键区,简称Key海区(125°~85°W,5°S~10°N);相关分析表明,近50年西北地区春季降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区,尤其是Key海区海温(前一年8~9月平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SVD分析表明,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具有同位相分布的特征,前一年8~9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有较大的正相关系数,尤其在Key海区区有显著的耦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旱涝的气候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孟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47-16849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干旱区春季降水与全球海温的相关特征。[方法]利用1979~2008年GPCP全球逐月降水资料和NOAAERSST海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干旱区30年来降水特征及其与全球海温的相关分布特征。[结果]1979~2008年西北干旱区春季降水量均呈波动增加;15°S~22°N、45°~105°E范围的印度洋海温对西北干旱区春季的降水具有持续性影响,可以作为一个预报西北干旱区春季降水的稳定因子。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地区的海温偏高时,春季西北干旱区的降水有可能偏多;同时前期夏、秋、冬季赤道东太平洋附近的海温若偏高,对于次年西北干旱区春季降水很有利;阿拉伯海、中印度洋以及西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场是影响西北干旱区春季降水的关键因素。[结论]该研究为干旱区降水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谢洁  靳奎峰  丁蕾  王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74-8278,8282
利用1951 ~2009年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和1951 ~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月平均的海温格点资料,拟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方法、合成分析方法研究江淮流域夏季降水与全球海温异常的关系.结果发现,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南部海区为海温关键区,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与这3个关键区的海温异常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尤其西北太平洋前期冬季、北大西洋前期冬季、印度洋南部前期春季在3个海区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利用SIDC研究中心1870年以来太阳黑子月和年平均相对数、NCEP数据集的Nino3区海温距平和广西玉林市5个站1958—2008年常规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太阳活动变化和拉尼娜事件对桂东南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变化与拉尼娜事件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拉尼娜事件的发生使玉林冬季平均气温偏低,冬季加强型拉尼娜事件还使玉林市冬季出现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太阳活动变化对玉林市冬季气温并无直接影响,但可通过拉尼娜事件的发展间接对冬季气温变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Moored current meter, sea level, hydrographic, and surface drifter measurements show the large changes that took place in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during the onset of the warm episode of 1982. In August the near-surface flow at 0 degrees , 110 degrees W reversed direction to eastward. By October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zone increased by 5 degrees Celsius above the long-term monthly mean value, sea level rose by 22 centimeters at the Galápagos Islands, and the thermocline was displaced downward by 50 to 70 meters along the equator and the South American coast.  相似文献   

16.
基于SVM分类的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959--2009年逐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序列、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月平均海温场,计算与预报对象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量相关系数,选取预测因子;用主分量分析方法组合预测因子。用支持向量分类机方法分别建立山东淮河流域、河南淮河流域、江苏淮河流域、安徽淮河流域共4个区域夏季降水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对2007--2009年夏季降水量SVM分类预测,4个区域的训练集回预测正确率为85%~99%,平均训练集回预测正确率91%;预测结果误差最大不超过1级,绝对值平均为0.4级。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推广前景,可在气候预测业务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8-2011年7-12月的东中国海鲐鱼渔业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心渔场作业位置与海区表温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北纬32°为界,将东中国海鲐鱼渔场分为北部黄海渔场和南部东海渔场两部分,分别给出了各月份北部和南部渔场的最适表温范围。基于海洋模式ECOM-si建立了东中国海区的三维温盐流数值模型,结合各月份的最适表温数据,初步建立了鲐鱼渔场渔情预报模块。应用此预报模块,对鲐鱼主要作业期(7-12月)的中心渔场位置进行了回报,结果与历史捕捞作业数据符合良好。数值模型结果再现了北部渔场8月份起在黄海深水区周边发展,10月达到最盛,11月渔场位置南移,12月基本位于黄海海盆深水区的过程;以及南部渔场8月最盛,10月起大降,11月和12月远离黑潮主轴西侧海域,西撤至100 m等深线附近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温盐流海洋数值模型和初步建立的渔场、渔情预报模块适用于东中国海重要渔业渔场和渔情的预测、预报应用。  相似文献   

18.
越南和泰国水稻产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全球海温月平均温度和500hPa月平均高度格点资料,分析越南和泰国水稻产量与海温变化和环流变化的关系,采用11种不同的统计方法对趋势产量进行处理,经相关普查,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气象产量序列与海温、环流回归模型.经统计检验,越南、泰国通过生长曲线方法处理的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回归效果较好.在分析回归模型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对2002年的产量进行了试报检验,误差仅2%~5%,说明可以在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黄海北部非投喂型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的温度、溶氧、盐度、pH和大型生物等环境因子的周年变化特点,以及春季化冰期池塘的温度、盐度、pH的日变化规律,同时对池塘的纳潮换水、水位管理以及敌害生物的控制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环境因子与仿刺参养殖的关系。结果表明:(1)池塘周年水温变化在-1.2~30.4℃,最高在8月,最低在1月;溶解氧值波动于3.5—21.3mg/L,冬季高,夏季低;溶解氧与温度之间的回归关系为Do=0.018T^2-0.818T+15.805;pH值波动于7.印~8.72,冬、夏季高,春、秋季低;盐度波动于22.5~33.5,夏季偏低。(2)冬季水温下降到-1.0℃时,池塘表层开始结冰并逐渐封冰;春季在化冰时存在温度和盐度跃层,可采用将表层水排放掉的方法消除跃层。(3)池塘的大型植物主要包括缘管浒苔、刚毛藻、沟草等,大型动物主要有矛尾缎虎鱼、石鲽、花鲈、蓝点马鲛、鲮、斑鲦、鳐等鱼类,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黑荞麦蛤等贝类以及脊尾白虾、口虾蛄等。(4)在化冰期注意池塘盐度变化,化冰前池塘冰下水位应控制在120~130cm以上,化冰后池塘水深应控制在150—170cm以上。(5)在夏季高温期应注意监测溶解氧的变化,防止因藻类死亡腐败、溶解氧含量下降而导致仿刺参发生缺氧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