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杨永胜 《新农业》2013,(21):35-35
2007年10月,北票市蔬菜站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并在保护地番茄冬春茬栽培中进行了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应用该项技术可提高地温3~7℃,提高棚内温度1.5~2.5℃,同时秸秆在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增加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使番茄提早上市7~15天,提高番茄产量25.4%,  相似文献   

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长伟 《现代农业》2011,(12):33-33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的作物秸秆,同时解决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低、地温和室温不能同步升高、地力下降、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等问题,北票市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保护地蔬菜冬春茬栽培中进行了试验和示范,经过试验和示范表明,该技术可提高地温3~7℃,提高棚内温度1.5~2.5℃,同时秸秆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  相似文献   

3.
魏明 《北京农业》2011,(6):201-202
论述了北方保护地蔬菜冬春茬栽培中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提高地温3.0~7.0℃,提高棚内温度1.5~2.5℃,同时秸秆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使番茄提早上市7-15d,提高番茄产量18%,生产出的番茄果个头均匀、色泽艳丽、果实硬度好、品质佳。摄氏度  相似文献   

4.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保护地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保护地内冬季二氧化碳浓度偏低、地温和室温不能同步升高、地力下降、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等原因,制约了保护地蔬菜的增产增收。为此,我们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并在北票市保护地番茄冬春茬栽培中进行了试验和示范,经过试验和示范表明,应用该项技术可提高地温3~7℃,提高棚内温度1.5~2.5℃,同时秸秆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使番茄提早上市7~15天,提高番茄产量25.4%,生产出的番茄果个均匀、色泽艳丽、果实硬度好、品质佳。同时可使与番茄套种的芸豆提前上市7  相似文献   

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保护地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保护地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提高地温3~7℃,提高棚内温度1.5~2.5℃,同时秸秆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使番茄提早上市7~15d,提高番茄产量17.6%,生产出的番茄大小均匀、色泽艳丽、果实硬度好、品质佳。  相似文献   

6.
正北票市东官营镇农业生产中作物收获后剩余大量秸秆,除少数部分被作为燃料、饲料使用外更多是做为废弃物被农民在田间、地头焚烧,不仅失去秸秆的利用价值,且污染了环境,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下、地温和室温不能同步升高、地力下降土壤板结、适气性差等原因、制约了保护地蔬菜的增产增收,为此东官营镇引进了秸秆反应堆技术,并在保护地番茄冬春茬栽培中进行了试验示范,经过试验和示范表明,启用该项目技术可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温室内利用秸秆腐烂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提高地温的一项新的实用技术。提高地温2~4℃,最高时能达到5~6℃,增加二氧化碳1500千克/毫克左右,秸秆腐烂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棚内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可达到作物高产所需用量,促使作物提早采收,增产30%。秸秆腐烂分解后,变成容易被作物吸收营养元素,活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有机含量,增强了通透性,使作物生长茁壮,节约肥、水、电用量,减少病害,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油气储运》2011,(29):55
茄子保护地栽培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较大,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能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为茄子光合作用提供大量原料。茄子生长适宜气温为20~30℃,冬季地温低是影响茄子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生物反应堆可使棚内地温提高4~6℃,气温提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实践证明,西瓜冬、备季栽培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无论是保护地栽培.还是露地种植.均获得了突出的早熟、高产、优质和抗病的效果。多点大面积示范结果:20厘米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1~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2倍,  相似文献   

10.
李荣刚 《北京农业》2012,(16):13-14
正茄子保护地栽培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较大,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能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为茄子光合作用提供大量原料。茄子生长需要气温为20~30℃,冬季地温低是影响茄子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生物反应堆可使棚内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2~3℃,这对茄子生长发育尤为重要。茄子的线虫  相似文献   

11.
目前,北票市农业生产中作物收获后剩余了大量的秸秆,除极少部分被作为燃料、饲料使用外,更多是做为废弃物被农民就地在田间、地头焚烧,不仅失去了秸秆的利用价值,且污染了环境。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下、地温和室温不能同步升高、地力下降、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等原因,制约了保护地蔬菜的增产增收。为此,2007年10月北票市蔬菜站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保护地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效益分析试验,冬天10cm地温可升高1.5~3℃,气温可升高1~3℃,二氧化碳浓度提高2~5倍,减少化肥用量28%,减少农药用量32%,上市期提前7~15d,收获期延长20d以上.生产出的番茄大小均匀、色泽艳丽、果实硬度好、品质佳.促进番茄植株及根系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增加收入,纯增收比例可达25%~40%.  相似文献   

13.
张文森 《油气储运》2006,(10):52-52
茄子保护地栽培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较大,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能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为茄子光合作用提供大量原料。茄子生长需要气温为20~30℃,冬季地温低是影响茄子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生物反应堆可使棚内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2-3℃,这对茄子生长发育尤为重要.茄子的线虫病、疫病、褐纹痫、茧萎病为常见病,应用植物生防疫苗和秸秆反应堆,均能产生抗病孢子,对病原微生物产隹拮抗和防治作用。同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建造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北票市农业生产中作物收获后剩余了大量的秸秆,除极少部分被作为燃料、饲料使用外,更多是做为废弃物被农民就地在田间、地头焚烧,不仅失去了秸秆的利用价值,且污染了环境。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下、地温和室温不能同步升高、地力下降、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等原因,制约了保护地蔬菜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茄子设施栽培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 一、技术特点 1.生物反应堆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为茄子光合作用提供了大量原料。茄子保护地栽培对二氧化碳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蔬菜。茄子在真十字期前移植,缓苗后即开始花芽分化,植株始终处于旺盛生长期,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需求也同样处于需求旺盛期。  相似文献   

16.
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温室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对茄子温室内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方法]以茄子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栽培试验和室内测定分析方法相结合,对玉米秸秆反应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温室内外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跟踪观测。[结果]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棚内气温有明显的提高,平均提高1.5~2.3℃,最高可以提高温室温度4℃。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可以明显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结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够明显改善温室的生态环境,解决日光温室CO2不足的矛盾,为温室蔬菜增产提供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7.
张文森 《油气储运》2006,(11):51-51
芸豆是一种高温型的需求二氧化碳较多的蔬菜,保护地栽培有四大难题:地温偏低、二氧化碳亏缺、病虫害严重、土壤板结。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冬天20厘米地温可增加4~6℃,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减少化肥用量60%,减少农药用量80%,连用三年可不施化肥、不用农药,成本降低60%以上,平均增产50%以上,平均售价提高30%,  相似文献   

18.
宗巍 《现代农业》2010,(7):36-36
<正>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碳源,保护地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是个重要的环境指标,实践证明棚内合理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是提高蔬菜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冬季不通  相似文献   

19.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黄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提高棚内气温1~2℃,提高地温2~3℃,同时可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2~4倍;使黄瓜提早上市10 d,提高黄瓜产量30%左右,生产出的黄瓜瓜条直、颜色深、大小均匀、口感好、品质佳。同时因为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对农产品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何爱英 《河北农业》2019,(11):38-41
<正>一、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特点及作用1、二氧化碳浓度可明显提高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大棚,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一般可使CO_2的浓度低的在900ppm,高的可达到1900ppm,CO_2浓度比普通大棚提高4~6倍,光合效率就会随着CO_2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到50%以上,生长加快使大棚瓜果蔬菜的开花坐果率提高,农产品品质显著提高。2、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秸秆在分解过程中除了释放出CO_2外,在严寒冬季的大棚里使0~20厘米地温能提高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