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休闲农业是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观光、体验等服务,实现农业多功能、高效益的新兴产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那种回归大自然,感受乡村质朴,体现农事乐趣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休闲农业便应运而生。邢台市的休闲农业在人们需求日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主体,融入旅游业的相关要素,把农村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民俗民风以及文化体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是农村发展的新动力,是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创新型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休闲农业是农业产业功能的延展和创新,是现代农业和第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的朝阳产业,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不可忽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尊重传统的民俗民风以及农村文化,实现休闲农业规模化、规范化、持续化的发展。休闲农业将城乡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是农业和旅游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浮梁具有丰富独特的休闲农业资源,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旅游业与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对农村经济、城市与农村间的社会、文化交流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以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为例,分析了该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全国悄然兴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体验生活及进行休闲娱乐  相似文献   

5.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七星关区地处高海拔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好,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养生农业。本文从七星关区休闲农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阐述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点,进而提出发展七星关区休闲农业建议,为七星关区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它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生活空间日趋缩小,假日里有限的城市公园和风景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要求,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旅游空间,实现回归大自然、休养健身的愿望,观光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挖掘农业农村多重价值,深度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发展休闲农业对促进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休闲农业对其农业产业融合优化升级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阐述了中国长江经济带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基于熵权法对长江经济带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休闲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从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资源3个方面探索长江经济带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相关的资源为开发素材,把农业和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的新型产业。本文阐述了福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运用相关GIS软件分析福州市休闲农业的总体分布特征,得出福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地数量随着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浅谈休闲农业资源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以农村和农业资源为基础,将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开展市场化发展的交叉性、新类型产业,是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共同发展的新途径。休闲农业具有较大的关联度、较强的带动力、较长的产业链条、较广的涉及面,开发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与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能促进传统农业升级与改造,优化与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业发展领域和方向,增强农业发展层次,进而推动农业实现战略转型,是加速农村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只有分析休闲农业资源特点,研究开发农业旅游资源的模式,探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才能让农业旅游资源得到科学的利用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提升农村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福建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总结了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诸如出台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规划产业群等一系列加快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旅游业与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对农村经济、城市与农村间的社会、文化交流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以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为例,分析了该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旅游业与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对农村经济、城市与农村间的社会、文化交流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以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为例,分析了该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个新型交叉产业,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民就业等起到推动作用。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合肥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旨在为合肥市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都市型现代农业对于改造传统城郊型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制度改革、农业科技创新、都市农业定位、农业休闲旅游4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武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以及归纳出武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五大模式,即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资源资本化激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带动休闲旅游业发展模式、农业全程服务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生物科技带动农业集约生态发展模式,同时分析预测都市农业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武汉市政府加快推进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一、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6.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三产业相合,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产业,对农村经济、城乡交流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以太原市为例,分析了该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为旅游业提供物质保障,旅游业为农业提供信息资金,两产业有合作基础。农业可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向旅游业整合、发展观光农业、生产旅游纪念品、从事小型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经营农家乐向旅游业整合;旅游业可通过设计涉农旅游产品、加大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向农业整合。宏观层面可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微观层面以“公司+业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为主,形成农业和旅游业合作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近年来,伴随我县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升温,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并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必将成为祁门山区农村发展经济、人民生活奔小康的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产业形态或一种经营模式,既有农业的产业属性,又有旅游业的特性,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旅游业。近年来,江苏武进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坚持以规划为导向,持续推进农业由"一产"向"三产"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貌。为促进江苏武进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现对武进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特点及发展举措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全省休闲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生活,经过规划设计和综合开发,提供公众休闲和农村生活体验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实现农业与其它产业有机融合,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