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陵小枣     
正乐陵金丝小枣栽培始于商周,据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山海经》《诗经》、《本草纲目》等史料对乐陵金丝小枣均有专门记载。乐陵是驰名中外的"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中国小枣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市"。乐陵金丝小枣因其独特的品质而倍受推崇,成为历代朝廷贡品。自1989年以来,乐陵连续举办了27届金丝小枣文化节和4届红枣产业博览会,"枣博会"已成为商务部支持的唯一红枣类展会。  相似文献   

2.
<正>乐陵金丝小枣是山东德州著名的三宝之一。掰开半干的乐陵金丝小枣,可清晰的看到由果胶质和糖组成的缕缕金丝粘连于果肉之间,拉长3~6 cm不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金丝小枣因此得名。乐陵金丝小枣核小、皮薄,果肉丰满、细腻,色泽艳红,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乐陵市以盛产金丝小枣而闻名天下,素有"百里枣乡"的美称,1995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金丝小枣之乡",2001年又被中国经济林协  相似文献   

3.
乐陵市位于鲁西北平原,鲁冀交界处,东濒渤海、西接京浦(铁路),北达京津,南抵济南,辖5镇20乡,1089个行政村,人口65万,总面积1172平方公里,耕地102万亩。乐陵是枣的原产地之一,以盛产“乐陵金丝小枣”而驰名,素有“金丝小枣之乡”的美誉。乐陵金丝小枣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其栽培“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膏多肥美,为天下第一”。《战国策》称赞“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乐陵这片沃土被称为“斗地打石粮”、“…  相似文献   

4.
无棣县枣业生产现状及优化提升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生产现状山东省无棣县地处鲁北平原、渤海之滨,栽培枣树历史悠久,现有枣园面积4.73万hm2,其中冬枣2.13万hm2,金丝小枣等2.6万hm2,是著名的"中国枣乡"。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枣业生产发展,通过深入实施"枣产业优化提升工程",按照"调结构、抓园区、带产业、壮龙头"的工作思路,以建立科学的枣质量安全体系为核心,以振兴枣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  相似文献   

5.
位于鲁北平原上的山东省乐陵市100万亩枣园,是我国以枣树为主,枣粮间作的田中园风景旅游区。这片浩瀚无际的枣林,有枣树2000万株,品种多达43个,堪称当今世界枣园和名枣之最了。乐陵小枣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  相似文献   

6.
"朝阳大枣"是大平顶枣、金铃圆枣和金铃长枣等在朝阳地区主栽优良品种的统称,是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辽宁省朝阳县被国家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鲜食枣产业第一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在举世闻名的金丝小枣之乡──山东省乐陵市有一家从事枣系列产品开发、加工、生产的明星企业,这就是目前鲁北地区同行业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品种最全、效益最好、信誉最高、出口量最大的山东乐陵宏强食品开发公司。该公司刚刚创建5年,现已达到年加工生产能力2500吨的规模,品种两大系列达20个品种,年创利税350万元,出口创汇100万美元,经济效益居同行业之首,一跃成为乐陵市枣制品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乐陵是被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唯一“金丝小枣之乡”。目前,该市有枣树2500万株,年产干枣5000万公斤。有着丰富的金丝小枣资源。可是,…  相似文献   

8.
豫枣1号是河南省中牟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杨德志主持培育出来的一个新品种,经过数年的对比试验,因优良性状突出,1997年被河南省科委列入科技攻关及推广项目,2000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豫枣1号(无刺鸡心枣),并在2000年乐陵全国红枣交易会上被评为"金奖"。年培育苗木50万株,有力地推动了该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同时支援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金丝小枣是山东省德州市的地方特色果品,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集中在乐陵市和庆云县。乐陵市成功举办了26届"金丝小枣文化节",修建了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中国优质富硒金丝小枣生产基地""中国金丝小枣产业城"。朱集镇枣林游览区被评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森林公园。乐陵金丝小枣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  相似文献   

10.
以清涧县双庙河乡"红枣种养贮加一体化有机创新生产模式"的实施为例,探索区域红枣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经过近5年的实践、研究、观察得出这一模式的利弊,并提出红枣创新生产模式示范对策与建议,希望该研究与实践为同类县区逆转枣业颓势、振兴枣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豫枣1号是河南省中牟县林业局培育出的无刺枣新品种,2000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审定,定名为豫枣1号(无刺鸡心枣),并在2000年乐陵全国红枣交易会上被评为“金奖”。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山东乐陵枣区枣大面积减产,减产总量达60%以上,甚至不少园片绝产。主要原因是绿盲蝽及枣锈病的危害。绿盲蝽和枣锈病的发生、发展与降水密切相关,降雨多发生重。乐陵5月上旬连续降小到中雨,绿盲蝽发生严重;7~8月份雨水多,超过250mm,枣锈病重于常年。防治绿盲蝽的关键时期是其第1、2代卵孵化期,以高浓度药剂于下午、傍晚喷药效果最好。对枣锈病要以防为主,7月上旬开始喷铜制剂,10~15天1次,连喷3~4次。  相似文献   

13.
苏安仁  苏柳 《中国果树》1990,(2):45-45,42
<正> 枣的采前落果相当严重。据调查,乐陵枣区近年一般占总产量的30%左右,重的达到50%上下。采前落的果(乐陵枣区称作风落枣)因未完全成熟,晒干后皮色浅,无光泽,外形瘪瘦,干物质少,糖分低,重量轻,品质差,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远不及充分成熟后采收的枣果。枣树采前落果的原因,除病虫为害以外,主要是供养失调引起生理落果。枣果进入熟前增长期,  相似文献   

14.
由山东省无棣县林业局、无棣县枣业生产办公室主办的《枣业快讯》,近日与该县广大枣农见面,这是该县助推大枣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枣业快讯》以“构建管理交流平台,促进枣业健康发展”为宗旨,将及时发布枣业新闻、管理资讯、枣业发展动态等,为规范枣业管理、提高产业效益、弘扬枣乡文化发挥积极作用。无棣县委书记李维东、县长李恩波、纪委书记宋成琴、县长助理胡凤元分别为《枣业快讯》的创办题词祝贺,并提出要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15.
余应华 《现代园艺》2014,(23):85-85
<正>近年来,南城县麻姑仙枣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种植面积达1666.7hm2以上。成为江西省内鲜食枣发展速度最快,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种植效益最好的枣业大县,被誉为"江南枣乡"。枣瘿蚊为害枣树造成生长势削弱,枣产量受影响。且此虫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现结合南城县实际,将该虫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1选育过程早脆王枣是河北省沧县红枣资源普查中发现的一个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鲜食枣单株。经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枣业所技术人员多年的科学选育、栽培测定后,2001年7月,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早脆王"。又连续11年在国内多省进行系统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贮藏试验、产量、抗性及果实成分测定等项调查和研究,认为"早脆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入世”在即,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不可逆转,迫使我国农业进行重大调整,枣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已成必然。全球市场行情的晴雨表显示,鲜食枣的出口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商机。发展名、优、特枣业的商品生产,是枣业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 枣业是我国独有果业。枣树栽培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品种达700多个,分布很广。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枣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枣出口大国,世界上其他国家种植枣果较少,应该说我国枣业具有明显的国际优势地位。但从多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枣果进出口效益不明显。本文通过对我国枣业发展趋势分析,指出通过适当的商业运作和高水平的一体化技术,我国枣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必然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乐陵市地处黄河下游,属华北平原一部分,是枣的原产地之一。乐陵以盛产金丝小枣而闻名天下,素有“百里枣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20.
枣是我国原产特色优势果树和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五果"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枣科研取得长足进步,推动了枣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枣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对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在简要回顾我国枣生产科研历史基础上,分析了70年来我国枣科研的发展演变,并将其分为恢复发展期(1949—1978年)、加速发展期(1979—1999年)和全面发展期(2000—2019年)三个阶段;综述了70年来我国枣科研在10个方面(组学应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病虫防控、采后处理、营养加工、设施生产、技术标准)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和重要进展;进而分析了枣科研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今后枣科研的12项重点任务,可为今后枣业同行和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