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免(少)耕直播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免(少)耕直播省工、节本、增效,但也表现出诸如苗数密度不适、杂草危害程度重、水浆管理不科学、生长期间倒伏和早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从而确保免(少)耕直播水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介绍赣榆县小麦免(少)耕栽培的关键技术,总结当地实施免(少)耕栽培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小麦免(少)耕栽培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信阳小麦生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生态条件、田间管理、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种麦经济效益等方面阐述了信阳稻茬麦区小麦生产特点,提出了浅犁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技术、粳稻套播小麦技术、稻茬免(少)耕机条播技术、稻板茬免(少)耕机械均匀撒播技术和晚播独秆栽培技术五项主推技术,解决了信阳稻茬小麦产量低、品质差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农村改革和劳力转移,必须大力推广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在条播麦高产实践和免(少)耕麦示范成功的基础上,1985年秋播我县开始三麦免(少)耕机条播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1986年秋播全县示范推广面积达到2.54万亩,1987年秋播又扩大到7.2万亩。 生产实践表明,把免(少)耕技术与机械条播组装配套,能集三大技术优势于一体,有利于大面积增产。如宗村乡1986年秋播500亩免(少)耕机条播示范方,属中产水平,其中400亩小麦平均单产260公斤,比大面积耕翻撒播麦增产8.3%;1987年秋播扩大到2914亩,占三麦总面积的31.8%,小麦平均亩产315.3公斤,比耕翻机条播增产8.8%。与耕翻撒播麦相比,免(少)耕机条播省去耕耙、人工挖沟和整地等作业,每亩可少用2~3个人工,节省种子1.5~2公斤,节约柴油1~1.5公斤,机耕费减少2~3元,具有增产、省工、节本、增收的效益。现将免(少)耕机条播麦的生育特点及其配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小麦免(少)耕种植的优点,并提出了定远县小麦免(少)耕高产种植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播前准备、精细播种、田间管理、杂草防除、适时收获等,以期为定远县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里下河地区稻田播种小麦模式随着耕作制度变革而不断创新,特别是因前作水稻中粳、迟熟中粳高产品种的应用及一定面积的直播稻存在,水稻生育期普遍推迟,用传统耕翻方法播种小麦很难做到适期播种。近年来里下河地区根据茬口和土壤质地条件特点,探索和应用了新的高产高效播种小麦模式和技术[稻板茬免(少)耕机条播、稻板茬免(少)耕撒播、稻板茬免耕直播及稻田套播],通过示范区推广和农民科学应用,并辐射到周边地区,使里下河地区小麦生产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省小麦随着水肥栽培条件的改善,通过合理密植等高产配套技术的推广,使得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但中后期倒伏与高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对小麦的稳产影响较大。为了解决高水肥地小麦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我们于1989年春季进行了小麦施用多效唑的试验,以探索防倒措施,完善小麦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小麦单产的逐年提高,小麦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商丘市在小麦生产实现从低产向中高产跨越后,小麦倒状问题已成为实现超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一、小麦倒伏的成因 小麦倒伏有2种类型,即根倒伏和茎倒伏.茎倒伏在生产上普遍存在.造成倒伏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水稻免(少)耕抛秧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的结晶,它是一项具有省工、省力、节约耕耙用工成本、争取有效季节获得高产的全新技术,深受广大农户欢迎。近年来,我们通过认真抓点示范、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到目前为止对如何夺取水稻免耕高产技术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农民朋友对搞水稻免(少)耕抛秧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市稻田免耕抛秧面积日益扩大。2004年在2003年不足1万亩的基础上有望达到4.2万亩。早稻免抛田产量通过实测大多达400kg以上,与一般常规抛秧产量接近,少数还略有增加。要使水稻免(少)耕抛秧技术获得成功,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小麦机械少(免)耕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小麦少(免)耕播种与人工撒播对比示范,结果表明:少(免)耕机械精量播种,节本省工,肥料利用率高,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小麦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倒伏已成为小麦持续获得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小麦倒伏的原因,探讨预防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对于促进小麦生产再上新的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一、小麦倒伏的类型及对产量的影响1.小麦倒伏的类型。小麦的倒伏可分为根倒和茎倒两种类型。根倒即小麦倒伏时一侧的根断裂连根歪倒;茎倒即小麦倒伏时其茎秆倾斜或折断匍匐于地面。根倒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制约柘城县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干旱、施肥不科学、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愈加突出、小麦遭受冻害威胁加大、病虫害防治效果差,并总结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浇好丰产水、科学施肥、防止小麦倒伏、预防小麦冻害、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品种选用或栽培技术不当,高产与倒伏的矛盾依然突出.根据小麦倒伏的早迟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抽穗前倒伏,一般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20%~30%;乳熟期倒伏,减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4.
刘领地 《河北农业》2006,(11):19-20
冬小麦是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最大障碍。小麦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水分,养分运输受阻,籽秕,籽少。倒伏减产的程度与倒伏发生的时间关系密切,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拔节之后,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开花倒伏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一般减产20%以上,防止冬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小麦倒伏除本身品种特征特性外,栽培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少(免)耕法的应用我国自古有之,宋代吴怿总结“地久耕则耗”的经验;农谚“宜早、宜晚、宜勤、宜懒”则是对少(免)耕法的绝妙概括。然而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上所谓“三犁九耙”、“平如镜、细如面”等不科学耕作危害匪浅,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等。所有这些都说明改革土壤耕作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在我省国营农场迅速发展起来的少(免)耕法即是耕作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周口地区小麦倒伏原因及防御对策杨小丽曹国立刘翠玲(周口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周口466000)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的发展,倒伏与高产的矛盾愈加突出,已成为小麦持续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后的小麦千粒重降低3~8g,减产10%~30%,给全年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张素平 《河北农业》2006,(12):21-22
小麦生育期长,生长期间气候变化幅度大,病虫害发生频繁,多种不良因素对小麦产量构成较大威胁。特点是小麦倒伏,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达50%,有的甚至绝收。随着小麦产量的逐年提高,倒伏与其高产、稳产、优质等矛盾也越显突出,因此小麦倒伏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8.
小麦的单产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有所突破,但倒伏与高产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拔节至抽穗期倒伏,单穗重明显下降,每穗粒数和粒重都明显降低,且幅度最大.一般2、3成以上,灌浆期倒伏,主要影响粒重,降产幅度达5%~15%.因此,做好小麦抗倒工作是夺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葛自强 《农家致富》2005,(19):32-33
一、免(少)耕机条播(扩行)麦技术。免(少)耕扩行机条播麦技术,结合了免(少)耕种麦技术和精播、半精播技术的优势,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一次作业可完成灭茬、开槽、播种、覆土、镇压等五道工序,省工省本,有利于省种和培育早发壮苗;扩行条播也有利于光能的禽理利用,培育壮秆大穗,提高群体质量,实现高产更高产。  相似文献   

20.
虞城县小麦倒伏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对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品种选用或栽培技术不当,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常常发生局部或大面积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造成小麦减产.同时倒伏麦田通风透光性差,因高温高湿使病情危害程度加重.小麦倒伏发生的早迟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抽穗前倒伏,一般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20%~30%;乳熟期倒伏,减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