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氟中毒解毒药剂的研制与开发”是浙江省科技厅的重点项目(计划编号 :001102269)。经过多年的努力 ,一种能缓解家蚕氟中毒的药剂—“家蚕解氟剂”已在实验室内基本上研制成功 ,目前正在农村进行中间试验 ,并已经在春蚕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夏秋期的试验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试验时间为2001年7月至10月。供试蚕品种为秋丰×白玉及其反交 ,夏6×夏7。试验地点为德清县雷甸乡曙光村 ,光辉村和大丰村 ,长兴县和平乡许家滨村 ,吕山乡金林村。试验蚕种数为68盒 ,农户37户。桑叶含氟量一部份样品由当地氟化物…  相似文献   

2.
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_(50))为10.2146 mg/L,对家蚕具有高毒性。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1000倍和2000倍液喷洒桑叶后,残毒期分别为9 d、7 d和3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洒桑叶后,有轻微的向上传导毒性。氟啶虫酰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静伏或侧倒、蚕体较软、体躯伸长等,毒性反应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3.
家蚕氟化物中毒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生产是我省的一项传统产业,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蚕桑生产基本上向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转移.但这些蚕区多是发展砖瓦厂的好地方,砖瓦窑排放大量氟化物气体和尘氟,日益污染着大气环境,家蚕氟化物中毒日趋严重,在砖瓦窑密集蚕区,区域性氟化物中毒时有发生,给蚕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极大地挫伤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针对我省家蚕氟化物中毒现状,笔者认为,了解中毒途径和氟化物对家蚕的毒性,掌握中毒症状和中毒机理,总结分析影响中毒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轻家蚕氟化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家蚕中毒、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其中氟化物对家蚕危害最大.为了确保蚕种生产的安全,了解桑叶吸收和积累氟化物的规律,加强大气和桑叶氟污染的监测和预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用“氟敏指数”为指标,测定不同浓度“家蚕解氟剂”的解毒效果。其结果为“家蚕解氟剂”有良好的解毒效果。添食解氟剂浓度为20、50、80、110mg/100ml的4种处理的“氟敏指数”依次递减,而从110mg/100ml开始,110、140、170mg/100ml3种处理的“氟敏指数”依次递增,呈“V”字形。由此说明“家蚕解氟剂”的最佳使用浓度为80-140mg/100ml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46种常用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高毒(0.5200 mg/L).根据各种农药田间推荐施用浓度与LC50的比值(毒性比分级法),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家蚕具有极高风险性,50%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等6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高风险性,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等20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中等风险性,40%腈菌唑悬浮剂等19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低风险性.田间喷药试验结果表明:7种对家蚕高风险性杀菌剂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推荐浓度药液喷于桑叶后对家蚕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残留,其中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300 mg/L)和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000倍(424 mg/L)的残毒期均超过60 d.因此,桑园及附近农作物应避免施用对家蚕毒性强、安全风险大、在桑叶上残留时间长的杀菌剂品种,防止污染桑叶而导致养蚕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7.
家蚕氟中毒后某些生化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试验通过人工饲料中定量添加氟化钠的方法,探讨了氟中毒家蚕的某些生化变化.家蚕氟中毒后可引起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显著增强及中肠碱性磷酸酶(AKP)、血液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明显减弱,饲料中添加4 ppm以下氟时.这三个酶的活性无异常变化,添加8ppm以上氟时,这三个酶的活性就受到明显的影响,CaF2对这三个酶的活性无不良影响.故现行生产上用氟污染桑叶养蚕时,可通过添食石灰浆的方法来减轻氟对家蚕的毒害.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家蚕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其中氟化物对家蚕危害最大。为确保蚕种生产的安全,了解桑叶吸收和积累氟化物的规律,加强大气和桑叶氟污染的监测和预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南方水稻田常与桑园相邻,在稻田施药时经常会出现因药液飘移污染桑叶,进而引起家蚕死亡的现象,给养蚕业造成重大损失.为明确稻田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对家蚕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探究了10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 表明,98%肟菌酯原药、30%肟菌酯悬浮剂、42%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30%啶氧菌酯·丙环唑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40%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5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家蚕2龄起蚕96 h的LC50>200 mg/L,对家蚕均为低毒;98%啶氧菌酯原药、96%嘧菌酯原药及60%嘧菌酯·氟酰胺水分散粒剂对家蚕的LC50分别为123.191 mg/L、153.155 mg/L和78.424 mg/L,对家蚕均为中毒.在采桑养蚕期,低毒级药剂及其混合剂在桑园周边稻田等环境使用对家蚕均较为安全,中毒级药剂及其混剂应选择无风天喷雾,避免雾滴飘移污染桑叶.  相似文献   

10.
秦宗会  谢兵  甘湘庆  万邦江 《蚕学通讯》2010,30(4):19-21,27
通过氟离子电极法测定了不同季节桑叶及蚕粪便的氟含量,回收率满意。并对桑叶氟含量的高低进行了环境和季节的分析,找准污染途径。同时对夏季桑叶进行不同解氟剂处理,得到最佳解氟剂的解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磁生物效应对家蚕抗氟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由于乡村工业的大力发展,不少蚕区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由氟化物污染的桑叶而引起蚕儿中毒的情况已成为蚕业界关注的问题。生物磁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已在工农业生产、医学、环境保护及生物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探明磁生物学效应对提高家蚕抗氟能力是否有影响,于1990年秋期对此作了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用目前在我国推广量大,已对家蚕造成严重毒害的D—M合剂,将其污染桑叶后,对家蚕残毒期的生物试验。通过23次,近二月的试验。结果为:D—M合剂的毒性超过单性敌百虫(Dipterex)和马拉硫磷(Malathion),对家蚕具有明显的触杀、熏蒸、胃毒作用;污染桑叶后对家蚕毒性残留期长。安全采叶期在46天以上;故蚕期不宜在桑树上施用,避免家蚕中毒和药害损失。  相似文献   

13.
从茧质看“桑蚕解氟剂”的解毒效果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吕顺霖,石旭平,李超龙为了防止和缓解由大气氟污染引起的桑蚕氟中毒症,保证蚕茧生产的正常发展,蚕业界正在考虑各种对策。其中研制一种缓解桑蚕氟中毒的药剂也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笔者在研究桑蚕氟中毒机理的基...  相似文献   

14.
陈伟国  孙海燕  董瑞华 《蚕桑通报》2012,43(1):20-21,23
氰氟虫腙是一种最新开发的具有高度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用于蔬菜和水稻等作物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为了明确该药剂在蚕区使用对养蚕业的安全性,采用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3龄起蚕的摄入致死中浓度(LC5)0为0.6605mg/L,95%置信限为0.6196~0.7094mg/L;240g/L氰氟虫腙悬浮剂750倍、1500倍和3000倍稀释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70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一般在添食毒叶后1~3d中毒死亡,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桑减缓、静伏、少量吐液、腹部缩短等。氰氟虫腙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超过正常情况下的桑叶叶龄,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测定评价了53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风险性和残毒期,12.5%氟环唑悬浮剂等3种杀菌剂对家蚕毒性中等,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等47种杀菌剂为低毒,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3种微生物杀菌剂未划分毒性等级;12.5%氟环唑悬浮剂和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家蚕具有高风险性,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等20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中等风险性,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等31种杀菌剂对家蚕为低风险性;5种杀菌剂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为:12.5%氟环唑悬浮剂1000倍稀释液3 d,66%代森锰锌·缬菌胺水分散粒剂400倍稀释液5 d,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250倍稀释液7 d,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倍稀释液>30 d,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000倍稀释液>40 d。因此,在桑园及其周边农田使用杀菌剂时,应选择毒性低、风险性小、残毒期短的品种,防止污染桑叶而导致养蚕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16.
吕顺霖  赵德生 《蚕业科学》1994,20(4):251-251
氟中毒对家蚕幼虫脂肪体内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吕顺霖,赵德生,臧荣春(浙江农业大学)为了防治和缓解家蚕的氟中毒,许多学者对家蚕氟中毒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但尚未见有关氟中毒对家蚕体内脂质代谢影响的报道。最近笔者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家蚕幼虫脂肪体内脂肪酸的组成,并...  相似文献   

17.
溴虫氟苯双酰胺是一种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别于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等鱼尼丁受体杀虫剂。本文测定了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24 h LC50为0.208 5 mg/L,属于剧毒级;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2 000倍(25 mg/L)药液喷洒桑叶,对3龄起蚕的残毒期超过90 d;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稀释药液喷洒桑叶或盆栽桑土壤根灌处理后,未见内吸传导产生的生物毒性;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家蚕的中毒症状,既有过程性狂燥爬动、翻滚扭曲等反应,也有与氯虫苯甲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相似的静伏、假死,以及蚕体极度缩短的典型症状。由于溴虫氟苯双酰胺对家蚕剧毒,残毒期超长,建议蚕桑地区慎用溴虫氟苯双酰胺,避免药液飘移污染桑叶而造成养蚕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三氟苯嘧啶是一种防治稻飞虱的新型杀虫剂,为了解三氟苯嘧啶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风险,进行了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等多种毒性测定试验。室内毒性测定结果显示:三氟苯嘧啶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等级为中毒[致死中浓度(LC_(50))为50.721 9 mg/L];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的推荐使用质量浓度为33.33 mg/L,与LC_(50)的毒性比为0.66,对养蚕生产为中等风险;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家蚕无明显熏蒸毒性。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 000倍、2 000倍和4 000倍稀释药液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分别为55 d、35 d和30 d;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可通过桑叶内吸并向上传导,但毒性作用较弱。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中毒家蚕拒食作用明显,头胸伸长,少量吐液,静伏或侧倒,呈麻痹、瘫痪状。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在桑叶上的毒性残留时间很长,对家蚕具有积累毒性,蚕区的桑园及桑园周围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药剂。  相似文献   

19.
萘胺类化合物对氟中毒蚕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文献曾报道动物的衰老、致癌、炎症、化学中毒、辐射损伤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与超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1 ] 。丙二醛 (MDA)被认为是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标志产物 ,其水平反映体内超氧自由基损伤的程度。家蚕的氟中毒症状是否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还未见报道。作者等在研究缓解家蚕氟中毒药剂的过程中筛选出一种对家蚕氟中毒有很好缓解作用的药剂———萘胺类化合物 (CRL)。为探讨CRL缓解家蚕氟中毒的机理 ,本文研究了CRL与家蚕氟中毒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yh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蚕和试验设计供试…  相似文献   

20.
王瀛波 《广西蚕业》1994,31(2):72-72
浙江省青年学孟智启在世界上首创性的表现,使长期困扰我国乃至世界家蚕生产的氟中毒的防治研究出现曙光。他在日本九州大学学习时,通过不断观测发现,从家蚕中肠分离出的活细胞在受氟化物攻击时,其内部的钙离子明显下降,而钙离子是动物中枢神经向器官传递信号的载体,真正明确了家蚕氟中毒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