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内涵、原则和基本思路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农学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特点和共性特征。提出了“明确教师定位,避免强行思政”“保持知识体系,完善教学逻辑”和“打造思政特色,凝练思政主线”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挖掘思政触点,形成协同效应”“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育人效果”“引入信息化教学,促进主动思政”和“重视教师因素,推进团队建设”的基本建设思路。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相关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为涉农高等院校开展农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政触点”和“思政手段”借鉴。  相似文献   

2.
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文章分析了农学专业作物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一些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3.
《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个骨干课程,其显著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实践应用型强。该文针对应用型转型高校对《作物育种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对《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制度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作物育种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作物育种学》是农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以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为契机,对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通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科研平台以科研促进教学、灵活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为提高《作物育种学》教学效果、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子育种学是农学作物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在该门课程分子设计育种章节的讲授过程中,正确体现生物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并讲解好这部分内容显得十分迫切。本文结合笔者分子育种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介绍了教改的思路、做法及取得的效果,并对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从1987年春季起,我们为农学专业开设了“作物田间科学实验与实习”新课程。目的是为学生学习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有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掌握基本技能,巩固专业思想,培养独立思考和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科专业课增设教授专题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作物育种学课程在教学计划学时以外,邀请一定数量的校内较知名作物育种学专家、教授给本科生作教授专题报告,每年3—4个,主要介绍当前主要农作物育种方法、研究成果和育种动向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相关知识,更多地了解作物育种学当前发展动态,让学生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用较少的时间学习较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和农学本科专业《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的在培养农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对改革传统《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安排和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卢碧霞  贺道华  陈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71-12772
结合近年教学实践,分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作物育种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途径,为进一步加强该课程的建设、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网络和信息安全强国,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和专业。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改革现有教学方法,提炼专业课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全过程利用智能化、立体化、多样化载体开展课程思政,增强学生学习趣味性和便捷性。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开发”“融入”“拓展”三个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有效形成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开展的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朱宗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79-7380
在分析《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对提高农学本科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作用,建议以提高本科学生专业素质为目的,通过①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②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③建立配套完善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实践基地,④加大经费投入、建设科研型的师资队伍等手段,加强《作物育种学》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业大学在80年代初期为加强实践课教学,提出了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农学实践》课程的开设。《农学实践》课程包括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产学等课程的实验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课...  相似文献   

13.
作物育种学作为农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其显著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探讨,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和管理机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作物育种学是农学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作物育种学的发展,使知识更新加快,为教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区域化的逐步形成,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对作物育种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把握作物育种学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 教学是以大钢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来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要围绕以下方面发力,即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同向同行,解决政治方向和信仰、育人方向和文化认同、培养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体制上同向同行,建构以“思政课程”为主导的同向同行运行机制,解决好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方面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同向同行,实施课程思政要聚焦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课程思政”既不错位,也不越位,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中,构建思政大格局,协同实现“三全育人”和同频共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吕超  许如根  郭宝健  张新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47-13148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经验性都很强的课程,该文根据作物育种学课程的特点,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改进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为促进作物育种学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在“经济林栽培技术”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建设及思政元素的发掘,是对林业类高职高专学生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探索,同时结合本校特色,以期构建职业教育“林业课程思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路径,该文以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确定、课程思政设计、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思政育人成效评量及课程思政教学体会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为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具体教学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通过专业课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阐述切合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通过专业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实现“四个自信”等思政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作物育种学课程改革的意义,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从提高任课教师的任课能力、完善教学内容及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物育种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创新和实践,并且初见成效,加强了作物育种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