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城乡居民受教育的差距仍然存在。为此要改革教育体制,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缩小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差距。  相似文献   

2.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二元性”一直以来都是“共同富裕”战略的核心问题。本研究聚焦农村产业融合,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目标,以长江经济带的110个地级市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固定空间杜宾模型探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以农业内部整合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和高技术渗透型融合为内部指标的农村产业融合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各区域内中心城市群的发展成熟度与农村产业融合在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区域在利用产业融合缩小收入差距的过程中需要明晰经济发展阶段,围绕健全产业体系为核心,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溢出视角,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2010—202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的负向影响,某一省份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地受到周边省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分地区检验结果来看,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一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最后,针对实证结果和现实情况,提出了推动劳动力转移、建设高质量城镇化、加强东中西部合作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定的差距。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比城市小学差所致。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课标》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相似文献   

5.
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农家科技》2011,(8):32-33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九龙坡区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93%以上的面积在二环以内.20104全区GDP达到590亿元,连续11年位居重庆第一位,即便如此,九龙坡区目前仍有80%的土地是农村。  相似文献   

7.
正视东西差距加速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差距态势和差距效应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探讨了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增长潜力,提出了国家在选择加速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应正确处理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农村发展一直以来是国家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化科技发展,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 差距愈拉愈大。因此本文基于2000—2019 年近20 年我国城乡差距数据,利用R 语言构建ARIMA 模 型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并对未来农村发展进行预测,可以看出未来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而且 不会减少。  相似文献   

9.
垫江是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有责任起承担着先行先试示范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钱从哪里来”,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深化改革,探索增大农村资本存量、盘活农村已有资产,增加农村融资渠道和农村融资数量,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是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对缩小城乡差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农村呈现出差距极大的发展态势,这影响到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不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理念的实施。加快农村地区的全面建设,全面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是现阶段解决农村问题的必要手段。分析西方国家城市化的历史准备条件,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城市化过程,对于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8):148-149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力短缺、城乡收入差距大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致力于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中,运用金融政策手段推进农村创业,是改变中国农村科技落后、产业发展水平低下的关键环节。美国是现代农业的典范国家,它在支持农村发展进程中采取了多种金融手段来支持,并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共同经验。深入分析美国金融支持农村科技创业的金融体系和政策,借鉴发达国家农村金融的经验,为实现我国金融对农村科技创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我国城乡公共教育投资不平衡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培养的人力资本通过升学和劳动力转移等形式大量流向城市或发达地区,造成农村人力资本严重流失。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依附性,农村教育投资也随着农村人力资本流失而流失,形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错位效应,并且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这种错位效应会进一步拉大城乡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尤其是城乡的收入差距,从而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探究食品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城乡差距是识别农村地区食品营养短板的关键,对填补农村地区弱势群体食品营养与安全洼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样本的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食品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的城乡差距,并采用Oaxaca-Blinder法对其进行解构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城乡居民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水平均较低,并且城乡之间差距显著,表现为农村居民认知与使用明显弱于城镇居民。在考虑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相关性,以及潜在的样本自选择偏误后,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城乡差距仍然显著。城乡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差距在女性和高收入群体显著,但在男性和低收入群体不显著。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城乡差距构成均具有显著的“歧视效应”,占比分别为41.65%和51.05%,食品营养信息与农村居民的契合度较低,信息歧视明显。因此,应重视农村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短板,加强农村地区营养信息规范性审查、实施营养信息差异化设置、加强食品营养教育和培训,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4.
采用1985-2010年中国各个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计算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数据特征显示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从1985年到2010年间整体上呈持续扩大趋势.构建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计量模型,计量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抑制农村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分析1978~2004年陕西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并进行了产业和地区分解。结果表明:陕西农村地区的经济差距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历程,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非农产业的空间集中是地区差距变动的主要原因,加快落后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是目前缩小地区差距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中国东中西部人口特征、农村地区城镇化特征、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及农村生活水平等的不同,对中国东中西部农村差距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阐述了差距的现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农村社会发展差距在不断加大,缩小农村社会发展差距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市场化进程发展较为缓慢,对外开放步伐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目前的对外开放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城市,更要着眼于农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与农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差距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为分析背景,研究了三大地区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阐述了中国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的梯度差距,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上差距产生的历史原因:提出了协三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东、中、西地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与协调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从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现状出发,着重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索、社会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等,分析了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区域农村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河北省曲周县城镇与农村住户收入与支出差距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相对收入差距、绝对收入差距、相对支出差距、绝对支出差距以及生活消费结构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主要结论是:(1)曲周县城乡差距有扩大的趋势;(2)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第一产业占到了约2/3;(3)从生活消费差距结构看,存在3个刚性变化趋势,一是食品消费差距刚性下降,但在生活消费差距中仍然占有23% ̄74%的份额;二是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和其它消费差距刚性上升,它们是城乡差距的外在表现特征;三是衣着、居住和家庭设备消费差距刚性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