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杜鹃花属植物在广州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的10个城市公园、10条城市干道和10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实地分区抽样法。调查和记录所属区内出现的杜鹃花属植物种类、出现频率、配置方式和生境特点。结果表明,广州市绿地露地中应用的杜鹃花属种类常见的有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mm)和凤凰杜鹃(R. pulchrum var. phoeniceum) 。偶见种为映山红(R.simsii)和皋月杜鹃(R.indicum);毛白杜鹃(R.mucronaturn)本次调查未见,盆栽植物主要有西洋杜鹃(R.hybridum)。杜鹃花属植物在公园露地应用较广。居住区有少量应用。但道路绿化带应用极少。公园、居住区的应用方式较为多样,花期时的观赏效果甚佳。文章简要评价了广州部分以杜鹃花为配置材料的景观特点,并分析了杜鹃花属植物在广州市绿化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野生杜鹃花的引种驯化和杜鹃花属植物的抗逆性选育种研究。促进乡土杜鹃花种类的驯化和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杜鹃花属植物的野外调查,综合考虑观赏价值、生态学特性、应用潜力和稀有度因素,筛选出14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层次分析模型,对大盘山自然保护区9种杜鹃花属植物进行应用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观赏价值、生态学特性、应用潜力和稀有度4个影响因子中,观赏价值最能影响人们对杜鹃花属植物应用价值的评价,其次是应用潜力、生态学特性和稀有度。9种杜鹃花属植物的应用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云锦杜鹃华顶杜鹃杜鹃马银花丁香杜鹃羊踯躅满山红猴头杜鹃麂角杜鹃。文中还就杜鹃花属植物的野生资源驯化以及资源评价中约束层指标的选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勇 《森林与人类》2007,27(5):70-77
杜鹃花在古代原本专指“映山红”,但现在,杜鹃花已被用做泛指杜鹃科的一个大“属”,称为“杜鹃花属”。杜鹃花的树形千姿百态,各形花朵色彩斑斓,叶形大小差异悬殊,在野生观赏植物中被世界公认为三大名花(杜鹃花、龙胆花、报春花)之一。  相似文献   

4.
杜鹃属是杜鹃花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对湖南地区杜鹃属植物分类研究简史和适应性进行了简述,报道了湖南杜鹃属植物2新记录种:团叶杜鹃Rhodedendron orbiculare、岩谷杜鹃Rhododendron rupivalleculatum。  相似文献   

5.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L.)的系统学研究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问题(余树勋,1986;闵天禄等,1990;Philipsonetal.,1973)。近年来,本课题组陆续对浙江杜鹃花属植物开展了分类学和形态学的研究(丁炳扬等,1987;1989;1990;1995)。本文就浙江12种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的果实形态、种子数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及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  云锦杜鹃(R.fortuneiLind1.)、猴头杜鹃(R.simiarumHance)、安徽杜鹃(R.…  相似文献   

6.
攀西杜鹃花属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攀西地区杜鹃花属野生花卉资源种类及地理分布,为我国杜鹃属植物多样性保护及杜鹃花的研究与可持续利用储备了战略资源。简述了杜鹃花属植物在园林方面及药用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开发利用方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苍山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同为杜鹃花科(Rhododendr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为了掌握锦绣杜鹃的解剖构造特征及其与苍山杜鹃的差异,对两种木材的解剖构造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平枝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的解剖构造进行研究,对比栒子属与杜鹃花属的解剖构造差异。结果表明:锦绣杜鹃与苍山杜鹃仅在木射线、导管弦向直径及射线导管间纹孔式有差异,其余构造差异不明显。平枝栒子与杜鹃花属植物解剖构造差异明显,弦切面木射线类型、导管穿孔板类型、导管间纹孔式差异均明显。  相似文献   

8.
袁婧 《陕西林业》2002,(2):42-42
杜鹃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具有品种多、开花早、花色全、花期长和易繁殖的特点。每当百花凋零时杜鹃花却迎春吐艳,五光十色,给大地和家庭带来春意。杜鹃又名映山红、满山红、惊羊红等,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为常绿或落叶小乔木。亚洲东部是杜鹃分布的中心,我  相似文献   

9.
对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毛棉杜鹃(R. moulmainense)和刺毛杜鹃(R. championae)3种野生杜鹃花属植物在广东天井山林场的生长特性包括种子发芽、幼苗形态建成及苗木生长节律进行大田观测,结果表明:云锦杜鹃、毛棉杜鹃和刺毛杜鹃种子成熟度较好,平均发芽率分别为77.83%、65.83%、83.34%,可以用种子进行苗木繁殖;幼苗形态建成较为缓慢需80~95 d,为播种繁殖的关键期。3种植物生长期约为10个月,高生长集中在3月下旬至9月中旬,9月中旬至11月下旬进入缓慢生长期,12月下旬基本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刺毛杜鹃在12月下旬是否完全进入休眠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又称比利时杜鹃。属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L.。原产荷兰、比利时,由皋月杜鹃Rhododen-dron.indicum、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  相似文献   

11.
杜鹃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世界级名花。经过数百年的人工选育,全球杜鹃花品种已超过3万个。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杜鹃花资源,但园艺化程度与国外差距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杜鹃花品种分类及品种名称较为混乱,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文中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杜鹃花品种分类研究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研究方向。分析认为,综合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及品种亲本来源信息是建立科学品种分类体系的基础,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形态性状数量分析等方法进行归类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杜鹃花是世界名花,属于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花色是杜鹃花重要的观赏特性,也是一种与传粉者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征,杜鹃花色素主要包含花青素苷和黄酮醇,其种类、含量和相关基因对花色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花色素组成及相关的生物合成途径是杜鹃花色育种的关键。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对杜鹃花色素组成、花色遗传特性与育种、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等研究现状,揭示了杜鹃花色形成原理,提出未来研究重点为:注重黄色、花斑品种和蓝色杜鹃花培育,揭示杜鹃花中类黄酮着色机理及调控因子,运用转录组、代谢组、全基因组等新一代测序技术探究杜鹃花色素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以期为杜鹃花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杜鹃花是闻名世界的观赏花卉,由于不少种类较弱的生殖隔离屏障,大量人工杂交选育品种得以问世。而在其野外重叠分布区,自然杂交种也屡见不鲜。文中着重从繁育系统、传粉特征、杂交后代与杂交区构成、人为干扰因素与分子鉴定等方面综述杜鹃属自然杂交研究现状,探讨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提出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应注重特有传粉昆虫、人工干扰与杂交区构成关系、子代适应力和染色体组等方面,以期为将来揭示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历史、成因及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槭树叶呈色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槭树绚丽多姿、观赏价值高、生态适应性强,可用作庭院树、行道树或景观林树种,在美化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和探讨了槭树叶呈色的生理机理、生态影响因子、花青苷及其合成相关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槭属彩叶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槭树秋色叶变色机理深入研究、叶色改良、新品种育种及其栽培技术提高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鹅耳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中国具有丰富的鹅耳枥属种质资源,但未引起人们在科研和生产等方面的重视。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文中综述了国内外鹅耳枥属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分布与保存、种群特性、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展望,旨在进一步推动鹅耳枥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冬青属种质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青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园艺品种多样,叶、花、果等具有优良的观赏特性,抗性较强,具有广泛的园林应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文中综述了冬青属种质资源的分类、调查与引进,从植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冬青属植物的园林应用,提出目前我国冬青属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加强种质资源调查和保存、加速优良种质资源繁育和引进、深入探索冬青属种质资源的药用价值等建议,旨在为冬青属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槭树种质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的国家。为了更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兼具观赏、药用、经济等多种珍贵价值的槭树种质资源,文中综述了国内分子生物学研究前期对槭树DNA和RNA提取的方法,以及RAPD、AFLP、ISSR、ITS和SRAP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槭树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种质资源鉴定、种群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濒危植物保护、物种谱系地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针对槭树类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槭树植物的种质资源开发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荚蒾属植物是一类极具观赏价值的花灌木类群,在国外园林中应用广泛。文中概述了国内外荚蒾属植物资源及其分布、观赏类型和园林应用类型,并对我国荚蒾属植物应用研究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荚蒾属观赏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cicadellid Rhododendron-leafhopper,Graphocephala fennahi Young, was imported from the Nearctic region to Europe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is century. Since this time, it expanded its colonized area in the Palaearctis occurring often in cities on ornamental plants. The Palaearctic populations of this species showed changes of foodplants which are regionally often found in phytophagous insects. A synoptic view of the occurrence ofG. fennahi in Europe and of its food plants recorded is given. The species possibly contribute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a pathogenic fungus onRhododendron which is rapidly spreading in Europea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Cornus stolonifera is a ornamental tree species which was introdced to China in 1982. During the period of ten-year experiment a complete and systematic study on its botanical features, biological charcteristics, growth rhythm and propagation techniques was carried out on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withthe native speciesCorrns alba.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thatCornus stolonifera has many advantages overCornus alba in those such as fast growing, cold endurance, drought resistance, easy propagation.disease and pest-resistance, beautiful tree form, bright colour branches, long florescence, persistant fruits and integrate visual effect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t is reslly a fine species for tree-planting. Not only does it have the func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but also its branches can be used as a fine weaving material. Up to the present, about ten thousand plant stocks have been planted by more than 30 units in 11 cities of 6 provinces and it has been well recieved by peo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