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闫晓明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4):160-164
[目的] 研究旨在应用实证方法分析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市场价值造成的影响,进而得出疫情对生猪产业链上养殖、屠宰、加工、消费等环节利益相关者收益的影响。[方法]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涉及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按主营业务统计为肉制品加工、养殖、饲料和兽药4种类型的32家相关上市公司,通过设计指标对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股票异常收益率波动进行计算和检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疫情事件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最大;对兽药行业的影响周期最长;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影响程度和周期仅次于兽药行业,对饲料行业的影响最小。[结论] “非洲猪瘟”事件对猪产业链上的饲料、养殖、肉制品加工、兽药类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对黑龙江省乡村土地利用空间的布局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以黑龙江省明水县永兴镇为研究区,结合明水县永兴镇的实际情况和收集资料的情况,构建明水县永兴镇三生空间的分类体系,运用GIS空间地理分析法和景观指数法对明水县永兴镇三生空间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明水县永兴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对策,以期为黑龙江省其它地区乡村土地利用空间的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内外乡村景观的研究概况,阐述中国不同学科领域对乡村景观概念的界定,并简要总结近年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的现状,指出应制定乡村景观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多学科的交融,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乡村景观研究领域,最后强调了乡村景观演变研究的重要性,以此作为今后乡村景观研究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4.
刘昕  贾宁凤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1):141-14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整体发展中的关键一环。然而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大部分的传统村落仍然存在发展滞后、聚落结构混乱、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是乡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晋西北山区宁武县大水口村为研究区,基于1980、1990、2008和2020年四期遥感影像,利用参与式调研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建立数据库,分析大水口村40年来乡村聚落景观变迁特征,以期为山西乃至全国更多的传统乡村发展提供原型和参考价值。结果表明:(1)聚落私有空间的规模在40年来逐渐增大,斑块数量和斑块面积都有大幅度的增加;聚落的形状特征逐渐趋于简单,边界形状也变得更加规整。(2)聚落生产空间中农业生产用地减少,主要是转换为林地和居民点用地;工矿生产用地的增加主要为占用农业用地。(3)聚落公共空间并没有随着聚落的发展而发展,而是呈衰退和废弃状态;仅有部分基础设施稍有改善。本研究将为未来的村庄规划和管理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给生态区域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以苏州工业园区1995、2005和2013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基于景观指数方法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对苏州工业园区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下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各景观地类之间的转换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3年间,景观格局指数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优势景观为耕地,2013年优势景观变为城镇建设用地;(2)18年间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斑块面积变化最大,耕地面积降幅83.47%,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幅193.52%;(3)土地利用转移方面,耕地减少较快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较快,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和园地,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耕地和未利用地;(4)景观格局整体呈现破碎度增大、集聚度减少、分离度上升、均匀度好、多样性增强等特征。研究表明景观指数结合土地转移矩阵模型能对土地利用的格局和过程进行很好的分析,并科学指导生态区域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区域,同时也是农民生活的场所和生产的基地.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以黔江区石会镇为例,通过景观生态学理论和Mapgis空间分析技术,对2009年该镇的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的原则,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模式,为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提供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行业繁荣发展,乡村地区的景观资源逐渐成为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重要对象。乡村地区凝聚着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精髓,不仅有生态化的农田自然景观,而且保留着丰富的传统建筑、美术绘画或者农具运用等景观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景观资源对于乡村休闲旅游和农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农田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农田景观的设计原则与技术,以更好促进农田景观建设的推广普及,促进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农田景观构建指南》一书,以北京市农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农田景观的主要类别、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探索出科学的景观作物栽培策略,对于提升农田景观规划成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法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194-196
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作为最大的聚居地,对其景观环境开展深入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中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借鉴法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实践操作模式,提出启示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乡村景观意象的休闲农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中国东北地区休闲农庄景观定位方向尚不清晰明确,乡村景观意象规划还在起步阶段。在总结前人对乡村景观意象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乡村景观意象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结合哈尔滨市哈南新城寒地休闲农庄规划设计项目对乡村景观意象进行了新的解读,提出了寒地乡村景观意象的内容与特征要素,并根据寒地乡村的基本特点,探讨了具有满族风情的寒地休闲农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为寒地乡村发展地域特色性乡村旅游建设提供规划设计实践参考,推动景观意象角度上的探索与开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进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方法愈发多元,为根据研究目的找到适宜有效的评价方法,为乡村景观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有关乡村景观评价方法的研究,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景观美学质量评价、乡村景观生态评价、乡村景观特征评价、乡村景观综合评价4个方面。对乡村景观评价的具体方法进行梳理,分析了现有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总结了新发展的技术方法的应用特点,并提出乡村景观评价的新特征,包括多学科交叉、评价方法相互融合,量化综合评价,景观信息数据化与景观模拟可视化。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潜力,研究选取全国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12个省(直辖市),以及黑龙江省内13个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及《黑龙江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潜力进行聚类分层。结果表明,农村地区社会建设程度、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黑龙江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在大庆、哈尔滨、齐齐哈尔蕴藏着相对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较差,仍然面临严峻的养老难题。  相似文献   

12.
张启文  刘洋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4):153-157
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当前,尽快解决这种供不应求的问题成为农村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非常有必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黑龙江省新站镇270户农户的调查研究,运用SPSS中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诸多因素中,农户家庭人口数、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及消费支出和担保品有无,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农村金融机构挖掘农户潜在需求和创新信贷产品的同时,需提高农户对小额信贷的正确认识,改善当前农村金融环境,为小额信贷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徐珊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2):159-164
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研究可为测算区域土地资源潜力提供依据。笔者选取黑龙江省帽儿山镇为研究区,综合普通调查与农户调查,运用闲置率法计算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从个人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政策经济变量3方面构建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研究区农户进行宅基地整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较大,约有13%左右的宅基地可以进行整理;影响研究区农户进行宅基地整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家庭特征变量及政策经济变量方面,个人特征变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整理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潜力挖掘及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研究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其景观特征之间的关系,以2012年临夏县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测算南塬乡各行政村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实现潜力,并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分别计算各村居民点形状、规模和分布3个方向的景观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各景观指数贡献率的基础上引入综合景观特征值,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类型尺度上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综合景观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可实现潜力仅为理论潜力的一半;(2)受地形影响,南塬乡各村居民点斑块分布差异较大,综合景观特征值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各景观指数对整体格局的影响;(3)综合景观特征值和可实现潜力有很强的相关性,综合景观特征值越高说明居民点斑块越规则,其整理潜力越小,例如江家寨村综合景观特征值最高为1.409,但其可实现潜力仅为2.23 hm2。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户调查基础上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盘活存量农村宅基地,提高农村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度。通过对帽儿山镇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在收集整理农户对宅基地流转意愿数据的基础上,从农户视角出发对农村宅基地流转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帽儿山镇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揭示出帽儿山镇农村宅基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借鉴文献中的成功经验与方式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帽儿山镇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对农村居民点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区研究,以临夏县北塬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2010年临夏县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得到代表北塬地区农村居民点特征的20个景观格局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这20个景观格局指数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能够代表这20个景观格局指数的3个指数,即仙侬多样性指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北塬地区农村居民点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北塬地区农村居民点可以分为4类:第1类为北塬乡、南塬乡;第2类为土桥镇、桥寺乡、先锋乡;第3类为坡头乡、安家坡乡、河西乡;第4类为莲花镇。研究结果对今后的北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资产,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住房保障和生活保障,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直接影响其流转行为,该问题的研究对于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帽儿山镇为研究区,以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为研究对象,从农户的家庭特征、职业特征、文化特征、其他因素等方面对其237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通过使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模型,找出影响农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为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动黑龙江省农村沼气使用的积极性,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黑龙江省农村户用沼气池的使用效率,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应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绥化市、鸡西市、牡丹江市、鹤岗市等6市的27个村屯调研所得数据资料,分析黑龙江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率,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黑龙江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国家补贴政策、农户受教育程度、技术服务体系、沼气池运行成本、建池成本等因素都会对沼气的使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进而提出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