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通过对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主要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_2浓度)进行综合调控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供试菌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菌株菌丝生长培养料的适宜含水量为65%~70%、适宜温度为22~25℃。在菌丝培养阶段,特别是在制做各级菌种的过程中,遮光培养有利于菌丝快速生长;适宜出菇温度为11~17℃、空气中CO2浓度控制在1000~2000mg/L时,出菇率高,品质好;灭菌前培养料pH应维持在8以上,以利于获得杏鲍菇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白玉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菌品种.基于冷库工厂化生产模式条件下,对白玉菇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杉木屑、棉子壳和玉米芯等的栽培培养基利于白玉菇菌丝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白玉菇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条件为生长温度15℃、空气相对湿度90%、光照强度800 lx、CO2浓度2 000 mg/L,在该条件下生长的白玉菇生物转化率为33%、正品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1.菌丝的培养接种后的菌袋立即放入18℃~20℃的菌丝培养室内,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内20~25厘米,一般需培养25~30天长满菌袋。2.搔菌出菇袋菌丝发满菌袋时要立即进行搔菌,搔菌是把原种菌种块和深1~2厘的培养基一起刮掉使金针菇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生长,搔菌采用负离子搔菌机自动旋转的机械化方法。搔菌后移入催蕾室。3.催菇蕾管理出菇菌袋进入催菇蕾室后,可采用超声波加湿器或自动增湿机来加湿,水要用磁化水。催菇蕾室的湿度应保持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新大坪脱毒苗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光照时间(h/d)、光照强度(lx)、温度(℃)、BA浓度(mg/L)、NAA浓度(mg/L)、蔗糖浓度(%)对马铃薯脱毒苗的影响,以马铃薯脱毒苗的株高(cm)、茎粗(mm)、叶片数、生根数、根长(cm)、丛生芽数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苗的最佳生长条件为光照时间、光照强度、pH、温度、NAA浓度、BA浓度和蔗糖浓度分别为14h/d、2000lx、5.8、20℃、0.05mg/L、0.01mg/L和2.5%。  相似文献   

5.
以MS+6-BA 1.0 mg/L培养基中培养的雏菊无菌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浓度6-BA的培养基处理,探究雏菊无菌实生苗丛芽诱导培养的6-BA适宜浓度。结果表明,在培养基6-BA浓度为0.3 mg/L、温度为25℃左右、光照强度为1 500~2 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的条件下,雏菊无菌实生苗初代培养的丛芽增殖数最高,长势也最好。  相似文献   

6.
肖淑媛  何颖 《湖南农业》2006,(12):11-11
将装好平菇菌种的塑料筒(呈柱状)放在室内或菇窖内,室温在24℃~25℃时只能单行单层排放发菌,室温在20℃左右时可二三行单行排放,室温在10℃~15℃时可以堆高1米~1.5米,每隔10天~15天,上下调换位置,使各部位温度均匀,发菌一致。这一时期,室内尽量干燥,室内湿度达80%以上时,最好采用地上发菌、地下出菇的两级栽培法。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常换气,控制料温不超过30℃,菌丝期不要见光。一般情况下,自接种至出菇需20天~50天。菌蕾将要发生时应给予散射光,窖内每隔五六米安装1个40瓦~60瓦的灯泡,每天照明12个小时即可。出菇阶段,单行排放,堆高1.…  相似文献   

7.
正一、催蕾期管理由于培养料配方、发菌温度、接种量不同,发菌时间也不一致。一般发菌时间需45—60天。当白色的菌丝吃透整个培养料时,标志发菌培养已结束,即可转入催菇期管理,管理要点如下:(1)增湿。菇棚内增高湿度,空间、沟壁、地面可用喷雾器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创造湿出菇的首要条件。(2)撑口或搔菌。把菌袋两端的扎绳解开,撑开袋口,即为撑口。撑开口后,目前多是直接出  相似文献   

8.
谷子水培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土培法工作量大,生长周期长,且难以精确控制营养元素的含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水培法对谷子的最适生长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对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湿度等的控制及N,P,K浓度的筛选,最终确定谷子的最佳水培条件。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30 000 lx,光照时间14 h,昼夜温度分别为(29±2),(22±2)℃,相对湿度45%~50%,培养液日通氧时间8 h,根部避光处理,氮磷钾浓度分别为2,0.004,2.5 mmol/L时,谷子的生长状况最好。该水培体系的建立可为今后精准研究营养元素对谷子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辽沈I型日光温室内环境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沈I型日光温室室内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子测试结果表明:白天室内气温接近及超过25 ℃的时间近5 h,室内外温差达到30 ℃;在打开地中热交换系统的情况下,20~30 cm深处的地温在12 ℃以上;透光率在中午时段大于85%;在不施肥的情况下,室内CO2浓度为430~920 mg/kg,施CO2 10 min后,CO2浓度为840~1430 mg/kg,施CO2 20 min后,CO2浓度为1420~2020 mg/kg.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科学》2015,(4):26-29
为明确东北春玉米区不同行距种植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机制,选用先玉335和军单8两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开展了田间试验。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种种植行距,分别为70 cm、65 cm、60 cm和50 cm。重点研究不同种植行距玉米群体,田间冠层不同层次,上层(距地面2.15 m)、中层(距地面1.2 m)和下层(距地面0.25 m)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和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70 cm行距下田间各层二氧化碳浓度平均为403 mg/L,显著高于65 cm、60 cm和50 cm行距处理(分别为348 mg/L、329 mg/L和341 mg/L),说明大行距小株距种植利于通风;50 cm行距下田间各层光照强度平均为16 092 lx,显著高于60 cm、65 cm和70 cm行距处理(分别为14 981 lx、10 893 lx和10 095 lx),说明小行距大株距种植利于透光。蜡熟期,60 cm和65 cm行距下,净光合速率平均为8.40μmol CO2·m-2·s-1和8.76μmol CO2·m-2·s-1,而50 cm和70 cm行距下分别为10.57μmol CO2·m-2·s-1和11.14μmol CO2·m-2·s-1,受通风透光状况影响,春玉米在70 cm和50 cm行距下于生育后期保持了较高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培育抗逆性强的满江红品种,以采自湖南的4种满江红(CD,XT,HY和YZ)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培养的方法对其繁殖系数、适宜生长温度、光照强度、pH及湿度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21d时4种满江红的繁殖系数均达最高,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4~28℃,光照强度15 000~20 000lx,pH 6.0,湿度60%~80%。其中,满江红YZ具有较强的繁殖性能和耐高温能力,XT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方法,以GR891木薯品种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抑制剂(PP333、B9、S3307、ABA)对试管苗在常温(25℃)条件下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室温度(25±2)℃、光照度1500~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的条件下,培养基中加入PP333、B9和S3307均可提高木薯试管苗的存活率。在MS+6-BA 0.2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6.5 g/L培养基上,木薯常温保存的适宜PP333质量浓度为1.0~1.5 mg/L或B9和S3307质量浓度均为0.5~1.0 mg/L,保存240 d时存活率超过90%,试管苗根系发达、叶色浓绿、生长健壮,0.2~2.0 mg/L ABA培养基上试管苗长势和存活率都明显低于CK(对照)。  相似文献   

13.
秋季日光温室内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艳华  齐尚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35-7236,7239
[目的]为日光温室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日光温室的光照、温度和湿度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温室内空气湿度、地面温度最大值都出现在14:00左右,最小值出现在6:00前后。秋季温室内外地面温度存在6.8℃温差。光照南侧比北侧高960 lx;中间比东、西侧的高2230 lx、1560 lx;上层比中层、下层分别高73、720 lx。夜间空气湿度在90%以上,午后在80%以上。[结论]温室内空气湿度、地面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曲线;地面温度水平分布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规律;温室内光照度日变化曲线类型是倒"V"型,而空间分布为南强北弱,上强下弱的规律。温室内空气湿度比较高,尤其是在夜间空气湿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赤霉素对不同光温条件下洋桔梗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洋桔梗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分别置于不同光温条件下进行栽培,观测洋桔梗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200-800 mg/L范围GA能促进洋桔梗幼苗茎伸长、增粗,叶面积增大。在同浓度GA水平下,光强1 800 lx、日长24 h、温度25℃条件下洋桔梗幼苗的生长状况比光强600-800 lx、日长13 h、15-17℃条件下好,并以浓度200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新途径进行研究,为其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Venlo型温室原有的屋面喷淋喷头改装到遮阳网上方,分别测定温室内温度、光照强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遮阳网上喷淋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有较好的效果。当室外最高气温达41.0℃时,温室内温度始终低于室外温度,且维持在34.4~37.4℃,温室内外温差最高可达4.6℃;温室内光照强度维持在0.3万~1.6万lx,其与室外光照强度的最大降幅达86.8%;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适宜大部分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结论】遮阳网上喷淋有助于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该类型温室适用于生产耐高温、耐荫性作物。  相似文献   

16.
姜脱毒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利用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脱除姜体内危害性病毒TMV 和CMV,并通过试验研究明确了姜组培适宜的初代接种灭菌剂是HgCl2(0 .1 % ) ;初代培养基为MS+ KT2 .0(mg/L,下同) + NAA1 .0 + 糖3 % + 琼脂0 .5 % ;组培快繁、生根培养的外源激素种类及浓度分别为KT2.0+ NAA0 .5 ,KT1.0+ NAA1 .5 ;培养基的pH值为6 .5 ,培养温度(26±2) ℃,光强4000lx;适宜的组培快繁方式为试管微型姜快繁法。  相似文献   

17.
提高蛹虫草质量和产量的综合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强  刘金龙  郑小江  陈瑶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69-4075,4081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蛹虫草产品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影响市场对蛹虫草产品的消费,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菌种Hz1孢子复壮的菌株培养的子实体干重高于菌种B1、Bz1、H1孢子复壮的菌株培养的子实体干重,其液体培养基最优组合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8 g/L、KH2PO4 1.0g/L、MgS04 500 mg/L.生产富硒蛹虫草培养基的最优主料为富硒大米45 g、培养液55 mL,在培养温度为22℃、空气相对湿度70%时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最好.综合而言,子实体培养最优条件为日间温度22℃、夜间温度15℃、空气相对湿度70%、光照度200 lx,并结合先用日光灯照射、待子实体长至1~2 cm时使用蓝紫灯照射处理的产量最高.检测结果显示,蛹虫草子实体的有效成分含量分别为硒52.03 mg/kg、蛋白质27.74%、腺苷0.05%、多糖2.50%、虫草素2.61%、氨基酸26.92%,尤其是所含的虫草素具有工业提取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生根剂和环境条件对枣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枣1号、黄骅冬枣和七月鲜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枣嫩枝扦插生根的效果。结果表明,生根剂类型是影响中枣1号嫩枝扦插育苗生根率高低的第一关键因子。国繁2号1000~2000 mg/L、处理30 s~1.5 h,生根率均为100%;ABT1生根剂最适浓度为1500 mg/L、处理0.5 h,生根率均为84.5%;ABT6生根剂最适浓度为500 mg/L、处理1 h,生根率均为51%;对照平均生根率为20.7%。不同处理都在珍珠岩+蛭石+河沙(1∶1∶1)混合基质中生根数最多;温度35~40℃、湿度90%~100%、70%光照的环境条件下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桃树栽培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桃树日光温室扣棚升温期,果实发育期温室内外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及规律.[方法]测定扣棚升温期温室内外温度变化,果实发育期晴天、沙尘天气条件下温室内外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的日变化,对温室内外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在桃树日光温室扣棚升温期,温室内气温、地温随外界温度升高呈逐步上升趋势;果实发育期,温室内的温度、白天湿度的变化与外界趋势一致、紧密相关;温室内光照强度随室外而变化,沙尘天气对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影响较大;温室内的CO2浓度在大部分时间内都低于温室外,晴天较沙尘天下降更明显.[结论]桃树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光照、CO2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依赖于外界且与外界环境气象条件存在相关性.扣棚升温期应注重温室内温度循序渐进升高,温室内气温和地温同步升高.果实发育期应注意晴天及时通风降温降湿,沙尘天清除棚膜、叶片上的尘土,改善温室内光照条件.此外,果实发育期还应增施CO2气肥以提高桃树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20.
测试引起水葫芦黑斑病的生防真菌水葫芦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培养基、温度、pH值对菌落生长以及光照对产孢量的影响)和影响该菌株侵染力的3个主要因子(接种温度、光照、保湿时间),以期为该菌的大量发酵和真菌除草剂的研制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温度和酸碱度是影响该菌生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