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对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进行了持续调查,鉴定和统计到 122 种蜻蜓,隶属于 14 科 74 属,蜻科种类最多,有 33 种,其次为春蜓科,有 28 种,优势种为华艳色蟌 Neurobasis chinensis、胭翅绿色蟌 Mnais mneme、并纹小叶春蜓 Gomphidia kruegeri、海南亚春蜓 Asiagomphus hainanensis、笛尾弓蜻 Macromia calliope、黑尾灰蜻 Orthetrum glaucum、黄蜻 Pantala flavescens、庆褐蜻 rithemis festiva 等。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类型方面,东洋界种类较多,有 92 种,占总数的 75.41%;东洋界 – 古北界类型的种类相对较少,只有 28 种,约占总数的 22.95%,广布种有 2 种;中国动物区系地理方面,有 10 种分布型组合,华南区的种类最多,有 50 种,占 40.98%;跨西南区的有 13 种,占 10.66%,跨华中区的有 19 种,占 15.77%;跨西南区、华中区、华北区的种类也较多,有 20种,占 16.39%。蜻蜓目昆虫区系分析结果与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所处地理位置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根据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定位研究站的长期观测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调查和搜集九连山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旅游、林产品等相关数据,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11.9亿元/a,高于保护区所属地龙南县2013年财政总收入。其中,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最大,约10.8亿元,占总价值的90.8%;涵养水源价值最小,只占总价值的0.06%。各项功能价值顺序为: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土壤保持价值>净化空气价值>固碳价值>生态旅游价值>涵养水源价值。本次评估量化了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干部职工进一步深化对自然保护工作意义的认识,也为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新的依据,为人们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的价值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经过对本溪关门山区域的森林真菌病害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关门山地区共发现50种真菌病害,33种树种发病,其中叶部病害发生较多,共有40种,占总数的80%。在叶部病害中,叶枯病和叶斑病又发生严重,占叶部病害的37.5%和17.5%,其余为锈病、白粉病、落针病、穿孔病和煤污病;枯枝病害发现5种,占总数的10%;干部病害发现5种,占总数的10%。在实验室内对这50种病害病原类别进行鉴定分析,结果显示,细菌类病害有3种,其余为真菌类病害达47种。在真菌病害中,半知菌占62%,子囊菌占21%,担子菌占17%。  相似文献   

4.
甘肃白龙江、洮河林区野生观赏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肃省白龙江、洮河林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全林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106科312属958种,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观赏植物约有82科205属380种。其中观树形类56种,占总数的14.7%;观叶类24种,占总数的6.3%;观花类123种,占总数的32.4%;观果类69种,占总数的18.2%;藤本类27种,占总数的7.1%;草本类79种,占总数的20.8%;水生观赏类2种,占总数的0.5%。进行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文献、外业调查并按照植物资源分类系统,对额济纳草原种子植物资源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额济纳草原种子植物431种。药用植物资源占植物总数的26.91%;园林观赏植物资源占植物总数的9.51%;纤维植物资源占植物总数的8.12%;油脂植物资源占植物总数的7.42%。而淀粉植物资源、维生素类植物资源、芳香油类植物资源、植物胶与果胶植物资源、鞣料植物资源、能源植物资源数量较少,所占本区植物总数均占植物总数的5%以下。  相似文献   

6.
对吉林省43个县级及以上城镇绿化栽植的木本植物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各城镇绿化栽植的木本植物种数量为211个。其中,乔木120个,占总数的56.87%;灌木82个,占总数的38.86%;藤本9个,占总数的4.27%;阳性植物136个,占总数的64.45%;中性植物74个,占总数的35.07%;阴性植物1个,占总数的0.48%;乡土种85个,占总量的40.29%;引进种126个,占总量的59.71%。还发现1个阔叶常绿灌木树种,即朝鲜黄杨,叶片革质,在吉林省是一难得的在冬季为绿色的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7.
对有较详细分布资料的20属93种花蝽类昆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花蝽类昆虫其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体,计33种,占总数的35.48%,跨古北、东洋二界24种,占总数的25.81%,古北界23种,占总数的24.73%;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花蝽类昆虫种的分布类型大致可分为5种,如中国特有分布型、世界性分布型、东亚分布型、古北和东洋界共有分布型、全北界分布型;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西南、华南两区分布的种类最多,合计占总数的32.26%,可见两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运城市古树资源现状及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运城市古树的保护及旅游开发提供依据。运城市地处山西省南部,现存古树253株,隶属19科29属33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16科25属30种。数量最多的3种是侧柏、国槐、皂荚,共占总数的80%.芮城县分布的古树共8科9属9种,属于种类最多的区域;盐湖区则是古树数量最多的区域,共分布133株,占总数的52.6%.生长势优和生长势良好的古树占总数的66.8%;生长势中等的占17.8%;生长势较差的占15.0%.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淮北天然次生林、侧柏—刺槐林、侧柏纯林和杨树人工林4种典型林地的昆虫群落结构,共采集昆虫标本15 570个,分属10目48科68属69种,其中蜻蜓目1科,螳螂目1科,直翅目8科,同翅目5科,半翅目4科,脉翅目1科,鞘翅目10科,双翅目5科,鳞翅目9科,膜翅目4科。4种林地类型不同目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同翅目(30.12%)、直翅目(26.65%)、鳞翅目(13.10%)、鞘翅目(11.63%)、半翅目(6.62%)、双翅目(5.27%)、膜翅目(3.28%)、蜻蜓目、螳螂目和脉翅目,分别占1.22%,1.09%和1.03%。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五郎溪昆虫名录计16目127科622种。其中鳞翅目372种,占鉴定总数的59.81%;鞘翅目92种,占鉴定总数的14.79%;膜翅目53种,占鉴定总数的8.52%;天敌昆虫约占16.56%。三道坑昆虫以东洋区占优势,占60.81%。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森林植被保存好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据有较详细资料的1498种昆虫区系分析,本区昆虫以东洋界为主体计901种,占总数的60.15%,古北界71种,占总数的4.74%,东洋、古北二界共有种328种,占总数的21.90%,本区昆虫属东洋界范畴;按中国动物区划分析表明,华中、华南、西南三区的昆虫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在我国东部地区,按长江、淮河、黄河等9条自然分界线,记述了官山产196种昆虫分布区的南北限.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海南岛最新的蝶类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海南岛蝶类共计613种,隶属于11个科220个属。并对海南岛资料较全的589种蝶类昆虫进行了区系分析,其中属东洋区系种类的占总数的81.49%,其它跨区系的广布种占18.51%,显然,东洋界的种类占优势。提出了实现海南岛蝶类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四川茶垭沟湿地陆栖脊椎动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四川茶垭沟湿地内生活或分布的51种陆栖脊椎动物,并在种的水平上对各纲的区系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两栖动物区域性特有种多,属种分化剧烈,种的分布型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为主,多广布种;爬行动物具有与两栖动物相似的分布型,但多东洋种,从而有明显的东洋界分布特征;鸟类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分布型和高地分布型为主,多北方型的种,带有明显的高原区域性,广布种占绝对优势,而古北界或东洋界种成分均少;哺乳动物的分布型特点是高地型占绝对优势,多为北方型类型。通过分析指出两栖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在区域内均表现出明显的混杂现象,文章最后还讨论了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横断山区北段的分界难以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路线调查法,对陕西龙凤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证实该区有两栖动物4种,隶属1目2科2属;爬行动物12种,隶属3目7科10属。在这些区系组成中,古北界种类9种,广布种6种,东洋界1种,分别占该区两栖爬行动物总种数的56.25%、37.5%和6.25%。可见,该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主要以古北界区系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5.
广西澄碧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5年4月~2007年8月对广西澄碧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表明:澄碧河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56种,隶属2纲4目15科,其中两栖纲2目5科20种,爬行纲2目10科36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92.9%;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滇桂山地丘陵省。并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haracters of ant fauna at Nangun River Nature Reserve in Yunnan, China, the ant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ample-plot and search-collecting methods. In total, 166 species belonging to 54 genera and 11 subfamilies of Formicidae were recognized. The distribution types and faunal composition were analyzed. The ant fauna in the nature reserve has a typical Oriental character. At genus level, the ant fauna is closest to Australasian region, and farthest to Nearctic region. At species level, the Oriental species are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closest to Palaearctic region, and farthest to Neotropical region. Inside the zoogeographic districts of China, the ant fauna in the nature reserve has a typical character of Southern China district, and close to the fauna of Southwestern and Central China districts.  相似文献   

17.
截至目前,云南省记载蚱总科昆虫有6科38属206种,是我国蚱类分布最多的地区.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种有154种,为总种数的74.8%;古北种有1种,占总数的0.5%;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界分布的有12种,占约5.8%;云南特有种39种,占18.9%.云南蚱类昆虫区系组成相对简单,东洋种占绝对优势,极少数为古北种,还有少部分的广布种,特有种偏少.在云南中低海拔地带(1 000~2 000 m),蚱总科种类最为丰富.就分布区域来看,在横断山和西双版纳地区蚱类昆虫及其特有种相对富集.  相似文献   

18.
湖南借母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借母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和区系特征的调查结果。已知有2目8科25种。广布种5种,古北界种1种,东洋界19种。进而进行区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已知有7目23科47属66种(亚种),兽类种数分别占全国兽类总种数的10.87%和陕西省兽类总种数的39.52%。其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兽类10种,陕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兽类10种,中国特有兽类9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兽类8种,CITES附录I兽类7种,附录II兽类6种。按区系类型分,东洋种44种,古北种12种,广布种10种。与佛坪、长青、青木川等周边保护区相比,米仓山保护区兽类的多样性比较丰富,区系成分以东洋型较占优势,地理成分以南方类型为主,区系组成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过渡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