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9,(3):75-80
本文概括和分析了当前城市近郊型乡村的发展方向——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探讨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目的与模式,且结合近郊型乡村的发展条件,将乡村建设模式化,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目标导向下近郊型乡村的发展模式;结合河南省焦作市苏家作乡的发展现状,构建出符合田园综合体目标导向下的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结合的发展模式,提取出农业生产、乡村景观、田园生活作为核心组织要素,将其融入到现代农业板块、文旅休闲板块、田园社区板块3大板块中,创造出宜游、宜居、宜业的近郊型乡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阐述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是在解决乡村突出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为村民营造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完善乡村生态文明体系,本文针对我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中垃圾处理方式不科学、污水排放量大以及乡村绿化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提出从意识培养、资金投入、措施改进三个方面探索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新路径,以期加快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村环境治理越来越紧迫,乡村宜居环境建设离不开村民自身,更离不开政府行为。政府在生活必需品供给、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卫生管理以及文化教育推进层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应在环境治理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动员-互动"机制;为乡村环境治理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凝聚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宜居环境建设;完善乡村宜居环境相关政策,提供政策配套解读,提供切实有效的乡村宜居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4.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搭建好基础,农民的人居环境改善不光影响到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与发展空间,同时能够带动城乡融合,相互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本文通过对怀柔区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5.
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特色,提升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真正做到为人民谋福祉。本文先阐述构建美丽宜居乡村的意义,分析构建美丽宜居乡村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多个方面对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美丽宜居乡村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6.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具有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人民群众没有足够重视、没有明显的乡村特色等。为使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更好进行,提出开展宣传活动、建设特有乡村文化等路径。  相似文献   

7.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的发展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沈阳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是"十三五"时期国家的建设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应注重"五生",实现"五美";辽宁省沈阳市在2014年已经开始进行生态宜居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卞纪兰  张玉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236-238
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乡村人口流失、"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乡村发展缺乏内在动力.通过统计数据分析黑龙江省乡村人口、公共设施、环境治理概况,总结全省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瓶颈,为政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解决是乡村生态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现代化,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趋近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负面效应不断增加。对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普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中牟县黄店镇祥付营村具体的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二十字总要求,即"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不仅是全面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还是人们日夜期盼的生活向往。本文以泗阳县八堡村为例,结合其生态特色、文化特色以及产业特色,从建设良好生活环境、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塑造良好乡村风貌和传承乡村古老文化四个方面,为八堡村的乡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洁 《现代农业科技》2023,(16):218-220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也包括农村农民幸福感的提升。因此,需要基于宜居内涵,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探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近年来,江苏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持续改善农村民生,加强政策扶持,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产业发展活力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待完善以及生产、生活、生态不协调等,并提出了基于宜居性的江苏省美丽乡村发展路径,具体包括强化产业振兴、优化公共项目、坚持“产村人文绿”有机融合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加快推进建设生产宜居、生活宜居、协调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都市近郊地带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活跃区.都市近郊地带由于受到城市经济的拖动和都市文化的影响,使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参与要素多元共生、城市推动性大、旅游需求多元并具有城市休闲空间功能等特点,还具有消费低、经营成本低、产业融合空间大和产业带动性大等比较优势.在这些特点和优势研究基础上,探讨都市近郊地带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获得有效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马龙县以"建设新村寨、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形成新环境、实现新发展"为目标,科学谋划、因村施策、制定有效措施,从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农村危房改造、村寨环境整治等10个方面,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村28个,扎实推进全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抓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包保制度,成立28个包保工作组,负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旨在调动城市与乡村的主观能动性,使城市与乡村和谐共生、互促互进、共同发展.本文深入剖析延安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状况,发现延安市城乡融合发展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低、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严重、生活成本高和人才外流等问题,从巩固农业生产基础、实施以质促农战略、积极应对老龄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出了发展路径,以期促进延安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旨在调动城市与乡村的主观能动性,使城市与乡村和谐共生、互促互进、共同发展。本文深入剖析延安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状况,发现延安市城乡融合发展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低、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严重、生活成本高和人才外流等问题,从巩固农业生产基础、实施以质促农战略、积极应对老龄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出了发展路径,以期促进延安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提高和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促进农村体系健全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秦安县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村生活娱乐单一、农村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破解阻碍秦安县农村社会治理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快推进"三化"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培育生态环保意识、健全环境监管体系,让农村环境生态化;发展和弘扬乡村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让农村生活丰富化;充分结合自治、法治、德治,发挥三者的功能和作用,让农村治理体系健全化。达到将秦安县乡村建设成一个农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美丽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快速扩张的冲击下,城市乡村之间整体呈现出割裂关系,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城市边缘区乡村用地地位于城市农村的腹地,是未来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纽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产业结构转型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探讨了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近郊乡村地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可行性、建设原则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台州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台州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意义及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台州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其他县市区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新亮点,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和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乡村旅游对丰富城市居民生活,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起步较晚,乡村旅游从宏观管理到具体运营,从政策扶持到微观指导,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产品开发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改进,以促进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战略部署.在阐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璧山区七塘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1)七塘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建设位于中等水平,不同维度水平有差距.(2)分维度看,七塘镇生活维度水平最高,治理、人文和环境维度水平其次,产业维度水平最低.(3)分村域看,将军村、喜观村建设水平较高,四合村、阳岫村建设水平中等,盐店村、跃进村、建设村和三步梯村建设水平较低.(4)依据优势与短板,将七塘镇8个村划分为综合发展型、主导发展型、极化发展型和欠缺发展型4类,针对性地提出各类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