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西为例,综述了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为南方地区在肉牛养殖发展过程中减少长途运输引起的应激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西为例,综述了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为南方地区在肉牛养殖发展过程中减少长途运输引起的应激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肉牛在长途运输状态发生运输应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并分析了发病原因(防病意识不足、运输应激较大和病原微生物),抗菌素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治疗肉牛应激型综合病症,并提出了增强防疫意识和加强购牛管理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1发病情况近日,井研县肉牛养殖户从山西太原购买了45头肉牛作育肥商品牛养殖。采购肉牛在运输途中遇下雪气候突变,气温下降到10℃左右;经汽车敞放运输两天(1880公里)的长途贩运,没有采用保暖和隔栏措施,在运输途中踩踏造成2头肉牛死亡。运回住地也未采用抗应激和预防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致使运回43头肉牛发生精神沉郁、不吃食或吃食减少、不反刍、流泪、  相似文献   

5.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牛肉消费需求增加,特别是南方地区牛肉需求旺盛,而北方养牛效益不高,草原退化,"北牛南养"的育肥方式得到快速发展,南方肉牛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尤其是犊牛和架子牛的集中育肥,导致肉牛异地运输非常频繁,但由于长途运输、饥渴、拥挤、混群、环境突变等容易诱发运输应激综合症,加之用药不合理,导致较高的死亡率。肉牛运输应激综合症是指肉牛由于长途异地运输所致的多种应激原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趁虚而入,引  相似文献   

6.
肉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指在各种应激因素(如长距离运输、饲料营养不足、管理不当等)诱导下,混合感染多种病原而导致发病。最早在肉牛育肥过程中发现,病牛不会表现出感染单一病原而导致的典型症状。在我国,该病给养牛业带来较大影响,由于具有快速发病、传染力强的特点,严重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现主要介绍三种常见的牛呼吸道疾病,并概述其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为广大养牛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肉牛应激反应综合症在现代规模化设施养殖条件下发病率高,机体为动员大量能量来对付应激原的刺激而使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出现负氮平衡,适应机能破坏,生理功能降低,内分泌和代谢失调,引发各系统机能紊乱甚至死亡.在前期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设施养殖肉牛应激反应综合症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添加抗应激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运输应激一直是肉牛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生产管理不当可能对肉牛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北牛南调和异地育肥使肉牛运输成为我国大动物运输的主体,但由于缺乏相关规章制度,很多运输管理细节缺乏标准,操作仍主要依靠经验。目前,针对我国肉牛运输状况进行的调查较为缺乏,本试验目的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肉牛运输现状以及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应激的认知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本试验通过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公司平台,向我国各省的肉牛养殖人员发送在线问卷,在2周内共收到160份有效答卷,问卷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国内肉牛运输现状、养殖人员对肉牛运输应激的认识以及牛呼吸疾病综合征(BRDC)的防治现状等。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应激有一定认知,同时也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但运输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建立符合我国畜牧业国情的肉牛运输相关规章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羊的运输应激,目前发生比较多,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羊的调运比较频繁,运输距离较远,运输时间较长,加之羊生性胆小,容易受到惊吓等强度比较大的应激,引发一系列应激性疾病的发生,我们通过对各地因运输应激引发疾病的调查,发现其发病情况基本都是一致的,症状都是咳嗽、腹泻、口炎,为了便于临床防治,我们将其称为羊运输应激综合征.现将其发病原因,危害,防治方法报告如下,供养羊的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因运输应激引起的各类疾病是困扰肉牛养殖业发展的难题,不少牧场肉牛运输入场后的发病及死亡率较高,增重水平低,严重影响生产经济效益的发挥。运输应激综合征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不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激会干扰动物正常生理机能,降低牛只免疫力,常会引发支原体为主继发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呼吸道、消化道甚至全身病理性反应。病牛由于营养摄入不足而机体脂肪蛋白消耗增加导致极度消瘦。犊牛的生理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对应激因素尤为敏感。本文对犊牛运输应激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阐述,包括运输相关应激因素,以及评估运输应激的指标和方法,以期降低运输应激导致的不良影响,改善运输犊牛的健康和福利。  相似文献   

11.
肉牛异地运输的频繁加之饲养管理及用药的不合理,极易诱发肉牛长途运输应激综合症。笔者通过对贩运牛目的地的调查,了解当地饲养习惯以及是否有疫情,科学选择架子牛,组织好运输管理,到达目的地后进行驱虫防疫分类管理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将肉牛死淘率控制在2%以下,明显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生猪咬尾症是一种应激综合症,也称为"反不适综合症",由各种不适因素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尤其在现代化规模化饲养条件下,不合理、不规范的饲养管理将引起生猪咬尾症。现围绕发病原因提出防治对策。1科学引种有相关文献报道,长白猪、哈白猪等品种发生咬尾症的较多,但民猪却不常发生。引种时,选择抗应激品种的生猪,可从根本上有效杜绝咬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运输应激对肉牛不仅仅在屠宰性能有较大影响,处理不当对于后期的生长性能也有较大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运输应激的发生机制及对肉牛生长与屠宰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以往经验提出了部分抗应激方案,旨在为今后肉牛生产中避免、降低运输应急对肉牛生产性能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应激综合征是由于机体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主要是由于猪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而引起,导致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出现异常,是一种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属于一种应激反应,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尤其是封闭式饲养或者屠宰场内饲养的待宰猪最容易发生.本文笔者总结了猪应激综合症的危害、发病原因和症状,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肉牛异地频繁运输加之饲养管理及用药的不合理,极易诱发肉牛长途运输应激综合症。本文对贩运牛目的地调查,了解当地饲养习惯及流行病学,科学选择架子牛,组织好运输前后管理,到达目的地后进行驱虫防疫分类管理。肉牛死淘率控制在2%以下,明显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肉牛呼吸道疾病通常是由于感染一种或者混合感染几种致病微生物而引起,主要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运输热,典型症状是高热、精神萎靡、流涎、咳嗽、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在全世界范围内,该病都是对养牛业健康发展产生危害的一种重要疾病,主要在气候寒冷的秋冬季节和新引进牛群中发生,发病轻重程度与机体自身抵抗力、饲养管理条件以及应激强度密切相关,特点是发病率、病死率高,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等,应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7.
运输应激会对动物的生产、内分泌、肉品质以及免疫功能等造成一定的影响。肉牛在经过长途运输后会造成瘤胃功能减退,瘤胃微生物菌群失调,进而导致肉牛采食量、反刍次数减少,体温升高,体重下降等。文章综述了运输应激对肉牛神经内分泌、生化指标、肉品质、免疫、抗氧化功能等的影响,概述了缓解肉牛运输应激的相关措施,以期为肉牛运输应激后续的相关研究及生产过程中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肉牛在运输,尤其是长途运输的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如果不及时采取恰当措施进行处理的话,势必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肉牛养殖良好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应对肉牛实际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应激综合征,尽量减少因此而引起的各种不良影响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防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应激综合征进行简介的基础上,分析其危害,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应对肉牛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应激综合征而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肉鸡腹水综合症又称肉鸡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综合症,主要发生于幼龄肉鸡,已成为当今危害肉鸡规模饲养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我们于2001 年开始对肉鸡腹水综合症进行调查研究,所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与死亡。1 发病特征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以明显的腹水、右心室扩张、肺充血水肿以及肝脏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症。肉鸡规模饲养户一旦发生本病,几乎每天都有1% ~3%的新病例出现,总的发病率可达10% ~30%。1.1 发病原因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病是由于呼吸、循环功能下降与肉鸡生长发育过快的矛盾结果所致。引起呼…  相似文献   

20.
肉牛呼吸系统疾病是由环境因素(如断奶、运输、混群、阉割、拥挤和通风不良)、宿主自身因素和病原体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呼吸系统综合症。罹病牛日增重减少、饲料转化率降低、胴体质量下降和防治成本增加。在肉牛养殖业中,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世界肉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文章介绍了发达国家和我国对肉牛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近期研究进展,旨在为其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