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肉牛放线菌病是由于感染牛放线菌、林氏放线杆菌而导致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一般牛放线菌会导致骨骼出现发病,林氏放线菌会导致皮肤和乳腺、肺脏以及软组织器官出现发病,主要特征是头、舌、颌下、颈形成放线菌肿。该病在全世界各地都可发生,且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往往呈慢性和散发性流行。该病主要是牛易感,尤其是2~5岁的牛易感性较高,另外羊、猪、鹿以及人等都能够感染。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牛、羊、猪、马和其他家畜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本文就牛放线菌病的防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放线杆菌病(actinobacillosis)为慢性传染病,牛最常见,绵羊及山羊较少,病的特征是头部,皮下及皮下淋巴结呈现有脓性的结组织肿胀。本病为散发性,很少呈流行性。牛与绵羊可以互相传染,为林氏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lignieresii)。细菌呈杆  相似文献   

4.
放线菌病是一种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非接触性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传染病,又称"大颌病",侵害对象有牛、羊、猪等家畜,但以牛最为常见。为了做好牛放线菌病的防治工作,笔者结合1例牛放线菌病的诊治过程,总结了该病的具体症状,并对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疗和预防措施,为牛放线菌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多种致病性放线菌引起动物和人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羊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以颜面、下颌、乳房等处出现肿块为特征。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如及时对该病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常可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羊放线菌病进行介绍,阐述防制措施,供羊生产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家畜螨病主要是由疥螨科的疥螨和痒螨科的痒螨以及足螨寄生于家畜(牛、羊、猪、兔和马)皮肤的表皮内外所引起的,经接触感染与传播的常见外寄生虫病。该病严重危害家畜的健康,增加养殖成本,可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征与临床症状家畜螨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疥螨、痒螨和足螨可危害的动物种类存在一些差异,疥螨主要危害牛(黄牛、牦牛和水牛)、羊(绵羊和山羊)、猪、兔和马;绵羊痒螨主要危害牛(黄牛、牦牛和水牛)、羊(绵羊和山羊)、兔和马,牛足螨和德州足螨主要危害牛(黄牛、奶牛、牦牛和水牛)、羊(绵羊和山羊)和马。  相似文献   

7.
羊放线菌病是羊受到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的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多呈散发情况,传染性不强,对羊的生长发育和饲料报酬具有影响,发病后对羊养殖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对羊放线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该病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为养殖场防治羊放线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羊放线菌病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牛羊和其他家畜以及人的一种非接触传染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以感染羊颜面、下颌、乳房出现肿块,进而化脓、溃烂为特征,多为散发性,病羊食欲下降,皮张、羊毛损坏,生长速度减慢,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9.
羊放线菌属于慢性病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引发病原传染,然而在非直接接触的前提下,也可发生疾病感染.羊放线菌病主要为林氏放线菌、牛放线菌,在牛羊、家畜中较为常见.在发病期间,病羊颜面处、下颌处与乳房处均存在大小不一的肿块,一段时间后,肿块出现化脓与溃烂的情况,导致病羊出现食欲下降、皮损毛损的状况,甚至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对羊只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放线菌病是牛、羊和其他家畜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增生、化脓、形成硬肿。笔者2003年3月诊治过一起羊放线菌病,报告如下:1病况及症状本县古北乡苏某饲养绵羊46只,2003年2月中旬开始陆续有8只羊发病,初期病羊下颌肿大,继之乳房、腹部皮肤形成直径约为5厘米左右大小、单个或多个肿块,表面呈蓝紫色,挤压有淡黄色的液体渗出,其中2个孕羊腹部皮肤化脓、溃烂、流出脓汁,已形成瘘管;另有几只羊乳房已形成局限性或结节弥漫性肿胀,触之热而坚硬,部分乳头已坏死,挤压未坏死的乳头时流出混浊的液体。乳房畸形,病羊采食逐渐减少,消瘦,体温3…  相似文献   

11.
<正>绵羊痘病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属家畜与家禽共患。主要特征是在全身皮肤和黏膜上出现丘疹和脓泡性痘疹。绵羊痘病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同时也影响养羊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绵羊痘病的流行、发生、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防治措施。1流行病学(1)本病主要是通过健康羊与病羊的直接皮肤接触经呼吸道传染。主要传染源是处在潜伏期的病羊与带毒  相似文献   

12.
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颅腔内,致使牛、羊发生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对一只疑似枕骨大孔内寄生多头蚴的周岁母绵羊进行观察、检查和剖检,结果为绵羊枕大孔多头蚴病。现报告如下:一、主要体症与诊断要点:病羊主要表现为神态异常和运动失调。病初有时呈羊鼻蝇侵袭状:摇头晃脑,弹跳不安。有时乱跑或作回旋运动。有时垂头呆立或卧地,闭目,头颈  相似文献   

13.
羊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呈散发性,传染性不强,对羊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阐述了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诊断和预防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放线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线菌病是家畜和人的一种传染病。牛放线菌病的特征是在舌、颌下、头和颈的皮肤及软组织等部位,形成局灶性坚硬的放线菌肿和疖子颗粒。初期和中期为黄色,晚期呈灰黑色颗粒。1病因病原体主要为牛放线菌及林氏放线杆菌。牛放线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较细长,可以感染人类;林氏放线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常侵害软组织,是牛放线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两者在病组织及浓汁中形成肉眼可见的黄色颗粒“菌芝”,呈放线状排列,所以称为放线菌。本病是由健畜食入被本菌污染的禾本科植物如牛草(芸冬草),尤其是麦草和谷壳,刺伤粘膜或皮肤,由创伤后而感染,幼…  相似文献   

15.
牛放线菌病又称为大颌病,是多种家畜和人类共患的多发性、非接触性、化脓性、肉芽肿型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中对牛的危害最为严重,对绵羊和山羊的危害较少。牛放线菌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头部放线菌肿胀。最近几年,随着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牛放线菌病的报告病例呈现增多趋势,虽然呈现散发性流行,但是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放线菌病是肉芽组织生长造成牛、羊等动物出现的化脓性慢性炎症,其病原主要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增生、化脓形成硬肿,显微镜观察可见特异的菊花状。  相似文献   

17.
<正>放线菌病是由多种放线菌引起的动物和人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形成特异性的肉芽肿和慢性化脓灶为特征,以牛最为多发。该病分布很广,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1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该病的病原体有伊氏放线菌、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等。牛放线菌和伊氏放线菌是引起牛和猪放线菌病的主要病原,这两种菌均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不能运动,菌体呈细丝样分枝,在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病是牛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为特征。病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本病主要侵害牛,2~5岁的牛易感。  相似文献   

19.
羊黑疫又名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病。特征是肝实质的坏死病状,病原是B型诺维氏梭菌,因病羊尸体皮下静脉显著充血,使其皮肤呈暗黑色外观,羊黑疫之名由此而来,本病主要在春夏发生于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湿的地区,而在冬季高山上发生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20.
<正>羊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又称羊出血性败血病,临床上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急性以高热、呼吸困难、败血症为特征,慢性以关节和皮下水肿及多脏器局灶性化脓性炎症为特该病在世界上广泛分布,我国也有发生,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动物中以牛、兔、猪、绵羊等多发,危害性非常严重,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