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提高规模猪场母猪生产效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生产效率的高低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基础.而影响母猪生产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调整优化饲养母猪的胎次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创造超级好母猪;养好仔猪,不使仔猪输在起跑线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高规模养殖场母猪生产效率的基本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猪标准化养殖中,母猪生产效率的高低决定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影响母猪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调整优化饲养母猪的胎次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养好仔猪、做好综合防疫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养猪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行情的波动,在养猪生产中抓好仔猪、种猪及肥育猪的生产是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点。严格分阶段饲养,缩短母猪的空怀期,合理营养,强化免疫工作,预防疾病,调整优化母猪群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等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母猪生产效率的高低是决定猪场经济效益的基础。而影响母猪生产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调整优化饲养母猪的胎次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和养好仔猪,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一般认为一个猪场1~8产次母猪的理想比例应大约分别为17%、16%、15%、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猪生产力是提高养母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决定母猪生产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因此,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窝数和产仔数,养好仔猪,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1缩短母猪繁殖周期的主要措施母猪的繁殖周期由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三个阶段组成。要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就是要缩短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这两个时期。因此,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1.1实行仔猪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运用生理、营养的科学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衡量一个猪场总体效益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每头母猪每年能提供的断奶活仔猪数。为了充分发挥母猪的繁殖潜力,我们必须去追求最大的窝产仔猪数和年产窝数。年产窝数可以通过提高母猪的受胎率、缩短母猪断奶后配种间隔时间以及采用早期断奶方法来提高;而窝产仔数则可以通过猪  相似文献   

7.
提高母猪生产力是提高养母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决定母猪生产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因此,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窝数和产仔数,养好仔猪,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一、缩短母猪繁直周期的主要措施母猪的繁殖周期由妊辰期、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三个阶段组成。要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就是要缩短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这两个时期。因此,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1.实行仔猪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运用生理、营养的科学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提高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7.对于不同的猪群,还要分别做好下列饲养管理工作: 2.3.7.1.母猪:提高母猪生产力是提高养母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决定母猪生产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因此,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窝数和产仔数,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 2.3.7.1.1.实行仔猪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运用生理、营养的科学新成果,实行仔猪早期断奶,使母猪早发情  相似文献   

9.
母猪的繁殖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猪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窝断奶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下面就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力,提出几项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0.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  相似文献   

11.
从养猪的全过程看 ,种猪饲养属于非生产性环节 ,降低这一环节消耗和提高母猪繁殖力是提高养猪水平和效益的关键。“三率”是指母猪年产率、产活率 (活产仔率 )、仔猪成活率。通过提高母猪的“三率”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利用率。我场近几年运用了现代养猪遗传、繁殖技术、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疫病防制等综合措施 ,每头母猪年产 2 2~ 2 3窝 ,窝均育成仔猪 8 8头 ,使母猪的繁殖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增加了经济收入。现将我场提高母猪“三率”的技术措施报告如下。1 缩短繁殖周期 ,提高年产窝数繁殖周期由三部分组成即 :妊娠期 (天 )、哺乳…  相似文献   

12.
周琳  郭仕坤 《猪业科学》2022,39(5):20-24
在养猪生产中,繁殖效率是重要的经济指标,通常以PSY指数来评估。影响PSY指数的2个主要变量是每头母猪年分娩窝数与窝断奶仔猪数。其中,窝断奶仔猪数取决于窝产仔数与断奶前死亡率,而母猪年产窝数则取决于妊娠和哺乳周期以及非生产天数。  相似文献   

13.
提高母猪窝产活仔猪数是养猪生产者追求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果把种猪饲料、饲养等费用摊到每头初生仔猪上,母猪窝产活仔猪数多,则仔猪生产的间接成本就降低,就可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按当前饲料、毛猪价计,庆由型母猪禽产活仔不足8头,养猪就不能闭钱.母猪窝产活仔数受品种、杂交组合、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环境条件以及疾病等因素影响,只有按其繁殖生理、生产要求,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才能挖掘其生产潜力,提高母猪单产效率及效益.我所猪场是一个年产7000头商品猪的工厂化猪场,近几年,我们不断应用现代养猪先进技…  相似文献   

14.
刘玲 《畜牧市场》2003,(7):40-40
为提高母猪的利用强度和年生产力,仔猪的早期断乳较为广泛的应用于生产。早期断乳可缩短母猪的繁殖间隔,增加母猪的年产窝数。同时,也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仔猪的早期断乳可直接利用饲料中的营养,减少了饲料的转化层次,饲料利用率可提高50%~60%。另外母仔的早期分离可防止母猪压死仔猪和减少仔猪的传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机会,提高仔猪的哺育率。  相似文献   

15.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窝均断奶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1选择优良猪种的杂种母猪是提高母猪群产仔数的基础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本大都采用长大或大长母猪,这是因为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同时适合市场对瘦肉型猪的需求,母猪奶头排列要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保持中等膘情的母体(不肥不…  相似文献   

16.
张力 《猪业科学》2012,(1):112-113
母猪年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涉及到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整个繁殖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包括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数和使用年限);提高年产窝数和窝产仔数;降低哺乳期仔猪死亡率。本  相似文献   

17.
1 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 饲养母猪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仔猪,而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是以其提供的年断奶仔猪数或年上市肉猪数为评价.仔猪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繁殖周期),增加年产仔窝数.  相似文献   

18.
1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 饲养母猪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仔猪,而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是以其提供的年断奶仔猪数或年上市肉猪数为评价。仔猪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繁殖周期),增加年产仔窝数。  相似文献   

19.
<正>要在养猪生产中最大可能的挖掘母猪生产潜能,除了加强选种选配和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治外,正确利用生殖激素提高母猪繁殖率,也是养猪生产中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措施。采取有效的方法,可以缩短母猪的哺乳期和母猪断奶到再配种的时间,提高母猪窝产活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使养猪业增产增收。一、生殖激素在母猪不同繁殖阶段的应用1.提高母猪配种率和年产窝数。可以把外源激素和环境条件刺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年生产力水平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日常生产中饲养者需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年产胎数,提高窝产活仔数,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育成期死亡率和育肥期死亡率。1缩短繁殖周期母猪的繁殖周期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发情配种期4个时期,其中妊娠期时间最长,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75%,哺乳期次之,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15%。通常把母猪处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称为母猪"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