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钻-60Y辐照装置是辐射加工的主要工具之一,它的发展与核辐照技术发展是同步的。我国核辐射加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始于50年代末期,在80年代得到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食品辐射保藏,医疗用品辐射消毒,灭菌,辐射化工等。但国内的辐照行业离形成辐射技术应用产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分析阐述核辐照技术中试基地的运行及经营管理的作法,并就如何促进辐照技术应用提出建议。一、用网装置的主要特点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辐照中试基地的辐照装置建成于1995年12月,于1996年元月装源投入试运行。该装置设计装…  相似文献   

2.
一、材料和方法将轮选后高代材料共30份在福建省南平市农表1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结果科所进行自然抗赤霉病鉴定。二、鉴定结果(见表1和表2)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选育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系)鉴定结果@叶定生$福建小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张绍南$福建小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张秋英$福建小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余建华$福建小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余祖荣$福建小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张元昌$福建小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  相似文献   

3.
水稻闽科早55号的选育和栽培要点郑九如,林文彬,叶新福,林瑞源,章杏,江鉴清,郑苹立(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福州350019)一、品种来源闽科早55号是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78130和IR806-295-3-1-1-2杂交经连续多代选育而成的中迟熟新品...  相似文献   

4.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村劳力向工副业生产转移,稻作劳力逐渐减少,稻田逐渐向生产能手集中,出现稻麦规模种粮大户;同时,种粮效益相对地降低,为了提高效益,稻麦规模机械化省力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见迫切。为服务农村生产形势的发展,1987年稻麦研究所承担了福建省科委下达的《水稻高产低耗省力化栽培技术研究》课题。本文将研究的初步结果报导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试点设于经济发展的乡镇:①1987年设在工副业生产蓬勃发展的亿元乡——福州市效区鼓山乡远东、洋里村,试验田的来源是承包14家经营工副41’.生产的农户的连片稻田,共…  相似文献   

5.
《福建稻麦科技》2011,29(3):F0003-F0003
《福建稻麦科技》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以促进科技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福建省稻麦科研和生产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更好地为福建省粮食生产上新台阶服务为宗旨。  相似文献   

6.
征订启事     
2010年《福建稻麦科技》征订启事《福建稻麦科技》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获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三等奖。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设有:稻麦作  相似文献   

7.
早籼优特稻品种筛选简报陈金铨,陈丹红,王玲(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1993年早季在省稻麦所农场进行。供试品种有省稻麦育所成的新品系10个、黑米2个、软米一个,广东省农科院引进1个,云南省引进1个(黑米),省内1个(黑米)。3月29...  相似文献   

8.
奋斗不息 业绩永存──悼念沙征贵先生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麦类研究室科管室《福建稻麦科技》编辑部沙征贵,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农学家。自四十年代巾助开始,他在小麦科学研究、农件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战线上兢兢业业奋斗了近半个世纪。先后培育出“稻麦七号”等16个...  相似文献   

9.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选育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系)鉴定结果(1995~1996年度)叶定生,张绍南,张秋英,余建华,涂祖荣(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州50019)材料和方法用稻麦所育成的小麦品种86—5,以及咸阳84加(79)一3—1—1作父本,对太谷核...  相似文献   

10.
筹建以化学剂量计为主的剂量测量体系,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依靠电离室型的剂量测量方法,对涉及多点和产品内部的吸收剂量测量有困难,不利于辐照过程的质量控制。2.根据源的活度、源棒的排列、传递速度、产品的堆放等来计算吸收剂量和剂量分布,无法监测实际操作中的辐照误差(指漏照、照过大过小等)。3.主产品“人工肾透析器”的辐射加工质量控制要求很高,必须有可靠的剂量测量体系。4.配合国家科委和技术监督局的统一管理,做好申办《辐射加工计量许可证》工作的需要。由于本所产品辐照方式多(静态堆码和动态传送),辐照吸收剂…  相似文献   

11.
日本稻麦新品种简介刘永军(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近年来,日本的稻麦育种进展迅速,现巳育成了许多优良品种,并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笔者根据有关文献,介绍日本1993年度育成的稻麦新品种。1.秋田娘登记号:小麦农林137号;系统名:小麦东北183号;杂交组...  相似文献   

12.
《福建稻麦科技》1996,14(2):14-16
福伊A及其系列组合简介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国内先进*早的*用行不育系一回伊A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有成了一个三系水稻新不育系-一福伊A。它将在解决杂交水稻的纯度,增加制种产量,提高抗性,育成优质组合等方面发挥显著效益。福伊A的主要特点:育性稳定根据专家...  相似文献   

13.
《福建稻麦科技》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三等奖。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设有:稻麦作物遗传育种、试验试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综述、科技动态、信息快递、新闻集锦(简迅)等栏目。  相似文献   

14.
《福建稻麦科技》2011,(2):F0003-F0003
《福建稻麦科技》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以促进科技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福建省稻麦科研和生产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更好地为福建省粮食生产上新台阶服务为宗旨。本刊为大16开,季刊,刊号:CN35—1147/S,ISSN1008—9799,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500004000071。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辐射加工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开拓货源、提高射线利用率等问题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福建稻麦科技》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获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技术类三等奖。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设有:稻麦作物选育选配、繁殖制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综述、科技动态、信息快递、新闻集锦(简迅)等栏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稻麦科技》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获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技术类三等奖。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设有:稻麦作物选育选配、繁殖制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综述、科技动态、信息快递、新闻集锦(简迅)等  相似文献   

18.
我场稻麦连作面积为1.6万亩,亩产量为915kg,百亩以上最高产量突破1150kg,比单季资源利用率提高约70%,产量增加60%以上,效益增长50%~70%。因此,推广稻麦连是北京稻区实现“三高农业”的有效途径。现将我场产量指标为1000kg/亩的稻麦连作技术要点分述如下:1充分利用资源,科学安排生育期(如下示意图)。2以培肥地力为基础,采用合理的基追肥比例,全层全量施肥技术(见表1)。安全增加N素吸收量和持有量,协调全量营养的平衡关系,促进稻、麦生育,必须防止营养过剩与生育过旺;防止营养不良和早衰;防止病、虫草害;提高后期…  相似文献   

19.
正《福建稻麦科技》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以促进科技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稻麦科研和生产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更好地为粮食生产上新台阶服务为宗旨。本刊为大16开,季刊,刊号:CN35—1147/S,ISSN1008—9799,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500004000071。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设有:稻麦作物选育选  相似文献   

20.
为挖掘稻麦周年高产潜力,笔者等人通过探索研究,初步集成了苏中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实现稻麦周年高产高效,不仅要科学选择田块、搭配稻麦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及播期,还要处理好秸秆全量还田、稻麦播种,科学管理水肥,做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时收获。其中,小麦栽培尤其要因地制宜开挖好内外配套沟系,做好抗逆应变、防灾减灾工作;水稻栽培需注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