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1986年调查福建省崇安县水牛巴贝斯焦虫病,该病病原初步鉴定为牛巴贝斯焦虫Babesia boris(Babes,1988)。病原各类虫体形态所占比例分别为:单梨形虫体占37.21%,双梨形虫体占35.03%,椭圆形虫体占16.73%,环形虫体占7.67%,圆形虫体占1.34%和变形虫形虫体占2.01%。红细胞染虫数1~4个,多数1~2个。带虫红细胞平均直径5.25μm。梨形虫体平均长度1.98μm。虫体指数为1:1.04~2.76。红细胞染虫率x4.33%,S1.97%。虫体位于红细胞中部占78.55%,位子红细胞边缘占21.45%。双梨形虫体尖端排列形成钝角、锐角和直线分别为80.19%、14.15%和5.66%。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别以纯化的重组蛋白GST-MSA-2c、GST-HSP20、GST-Tams1作为抗原,对2006~2008年全疆14个地州的牛梨形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方法】使用三种已建立的牛梨形虫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1)在三年采集的1340份血清样品中共检出牛梨形虫阳性血清280例,感染率为20.90%,其中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泰勒梨形虫单一感染率分别为8.21%(23/280)、15.71%(44/280)和43.93%(123/280)。(2)新疆牛梨形虫混合感染上升,为15.35%,甚至出现个别的三重感染。(3)2008年在流行区内的牛梨形虫感染率高达74%(37/50),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分别64.85%(24/37)和35.15%(13/37),流行区的混合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新疆牛梨形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感染率逐年增加,疫区不断扩大,混合感染使疫情趋于复杂化。这是新疆首次利用血清学方法对全疆牛梨形虫病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孔凡真 《油气储运》2005,(10):12-13
7.看鼻镜鼻腔。健康奶牛鼻镜露水成珠,分布均匀,表现不干不湿。在患急性发热性疾病时,鼻镜、鼻盘干燥甚至干裂,如牛梨形虫病等。看鼻腔,包括鼻黏膜和鼻漏的检查.若呈现浆性、黏性或脓性且具有恶臭味的鼻漏,多属于患了牛肺疫。  相似文献   

4.
奶牛梨形虫病是由蜱吸血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过去称为焦虫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贫血、黄疸、淋巴结肿大等.近几年由于奶牛饲养量的增加和运输交易的频繁,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现已成为危害奶牛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我们从2001年至2003年对该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防治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处于干旱、半干旱区的新疆是蜱侵袭较严重的地区.目前已发现牛群中存在这三种梨形虫病,但只有牛泰勒虫病有有效的疫苗防治.探讨新疆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制定出该区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并予以实施.[方法]选择牛梨形虫病比较严重的疫区作为实验点,根据该区的气候、季节特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驱蜱、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结果]该区的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牛梨形虫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实验期间牛群中没有发现死亡.[结论]通过制定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使疫区牛群的牛梨形虫得到有效控制,在新疆农区与牧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疆部分散养户牛场梨形虫及其媒介蜱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近几年来在南疆散养户的牛场常发生梨形虫病,此病是蜱虫传播的一种地方性血液原虫病,死亡率较高。查清部分散养户牛场的梨形虫感染及其媒介蜱的流行情况,更好地预防、控制梨形虫病,减少此病对基层散养奶牛户造成的损失。【方法】现场采集病料(蜱虫和采血),带回校实验室,借助显微镜和有关梨形虫病的资料,对所采集的传播蜱及病原进行虫种鉴定和分析。【结果】综合判断为牛环形泰勒虫病和牛巴贝斯虫病,其主要传播蜱是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和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血样检查结果为在所采样的50头牛当中,血液原虫的感染率为84%,其中牛的环形泰勒虫感染率为71.4%,双芽巴贝斯虫感染率约为40.5%,牛的巴贝斯虫感染率约为29%。【结论】基本查清了梨形虫病在部分散养户牛场发生、流行情况和当地媒介蜱虫的优势分布种类,发现在南疆部分散养户牛场存在几种梨形虫的交叉感染情况。研究为制定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梨形虫病是一种由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引起的蜱传血液寄生虫病,对我国养马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快速准确地鉴别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设计马梨形虫18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运用PCR方法扩增序列,经过序列比对与分析,选用限制性内切酶DraⅠ对马梨形虫感染样本进行酶切.结果表明,马梨形虫两种病原18S rRNA基因...  相似文献   

8.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此病是二类传染病,多为零星散发,在门源县每年都有发生,外引牛多发,给养牛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周政 《乡村科技》2019,(11):94-95
奶牛弓形虫病为重要的寄生虫病,其病原为刚地弓形虫,对人畜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妊娠母奶牛感染该病会出现流产、死胎等,但该病容易被养殖户忽视,从而给相关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2018年10月,河南省南阳市某奶牛场出现疫情,通过临床、病理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判定为弓形虫病感染,并使用药物及时控制了疫情。本文将其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阐述,旨在为今后奶牛弓形虫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