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中低产泌乳奶牛产奶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试验研究采用粗蛋白质相同而蛋白质组分水平不同的4种日粮(日粮的其他营养成分基本一致),选择32头处于中低产水平的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和泌乳日龄按配对法随机分为4组,研究了不同蛋白质组分水平的日粮对中低产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质相同而蛋白质组分水平不同(日粮粗蛋白质中瘤胃未降解蛋白质水平由35.9%逐步提高到40.9%)的日粮对中低产奶牛的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围产前期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奶牛围产前期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为确定奶牛围产前期适宜的日粮蛋白质水平提供依据.在干奶牛车间选取胎次、体重以及上一个泌乳期校正产奶量相近的经产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3组,在围产前期分别饲喂A(14.0%)、B(12.1%)、C(9.6%)3种不同粗蛋白质水平日粮,测定其对分娩后胎衣排出时间、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娩后60 d内的平均泌乳量、乳脂率、乳蛋白及乳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围产前期日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奶牛分娩后胎衣排出时间、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娩后60 d内的平均泌乳量、乳成分、乳汁理化性质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和乳干物质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经产荷斯坦奶牛围产前期可以考虑使用低蛋白质日粮.  相似文献   

3.
观测奶牛常规日粮中添加脂肪粉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的影响。选取70头生理条件基本相同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脂肪粉(200g/日·头)试验组。结果表明:添加脂肪粉有使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降低体细胞数的效果显著(P<0.05)。脂肪粉饲喂奶牛的效果可能受添加量(添加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2-羟-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HMBi)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16头经产奶牛,采用有重复的4×4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4周.奶牛自由采食精粗比为1:1(DM基础)的TMR日粮,日粮中分别含有6.71%和1.86%的赖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蛋白质分别为低蛋白质日粮、6.74%和1.82%的标准蛋白质日粮.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组成在每期的第4周进行测定.各处理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均为24.7 kg/d.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和HMBi对产奶量和3.5%的乳脂校正乳存在互作影响,在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减少了牛奶及标准乳的产量,但在饲喂标准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对牛奶及标准乳的产量无显著影响.在饲喂标准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增加了乳蛋白的浓度和产量,与日粮粗蛋白质浓度无关.但是在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对乳蛋白无显著影响.仅在饲喂标准蛋白质日粮的条件下添加JMBi对乳蛋白才有促进作用,当日粮蛋白质的添加受到限制时,其他因素对HMBi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30头体况、年龄、胎次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1,2,3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70%、18.60%、20.60%的日粮,测定生产性能指标和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降低(P<0.05),乳糖显著高于1,2组(P<0.05),乳中尿素氮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日粮中过高的蛋白质水平可以增加奶牛产奶量,但对乳成分并没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2-羟-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HMBi)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16头经产奶牛,采用有重复的4&#215;4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4周。奶牛自由采食精粗比为1∶1(DM基础)的TMR日粮,日粮中分别含有6.71%和1.86%的赖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蛋白质分别为低蛋白质日粮、6.74%和1.82%的标准蛋白质日粮。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组成在每期的第4周进行测定。各处理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均为24.7 kg/d。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和HMBi对产奶量和3.5%的乳脂校正乳存在互作影响,在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减少了牛奶及标准乳的产量,但在饲喂标准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对牛奶及标准乳的产量无显著影响。在饲喂标准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增加了乳蛋白的浓度和产量,与日粮粗蛋白质浓度无关。但是在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对乳蛋白无显著影响。仅在饲喂标准蛋白质日粮的条件下添加HMBi对乳蛋白才有促进作用,当日粮蛋白质的添加受到限制时,其他因素对HMBi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氨基酸平衡日粮饲喂奶牛的效果,试验采用配对试验设计,选择30头体况良好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头胎牛,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氨基酸平衡TMR日粮。测定了奶牛产奶量、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及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平均每日3.5%标准乳产量提高了2.56%(P0.05);氨基酸平衡日粮的饲喂不影响牛乳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等指标,但可显著提高总固形物含量及乳脂、乳蛋白产量(P0.05);补充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和赖氨酸对奶牛血清葡萄糖、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即对奶牛健康状况、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说明通过饲喂氨基酸平衡日粮能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具有改善奶牛代谢状况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线性模型对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主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般线性模型研究各种因素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牛场、胎次和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奶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产奶量增加;夏季产犊的奶牛产奶量最低,冬季产犊的最高;体细胞计数对奶牛产奶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产奶量下降。牛场、胎次和体细胞计数对乳脂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第三牛场平均乳脂率为4.38%,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牛场;随着胎次的增加,乳脂率有下降趋势;随体细胞数增加,乳脂率升高;产犊季节对奶牛乳脂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牛场、产犊季节和体细胞数对乳蛋白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体细胞数增加,乳蛋白率升高;夏季和秋季产犊的奶牛乳蛋白率较高,春季和冬季较低;胎次对乳蛋白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表型相关分析表明:SCC与产奶量呈显著负相关(r=-0.158,P0.05),SCS与产奶量相关性接近显著水平(r=-0.140,P=0.055)。SCC/SCS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  相似文献   

9.
根据奶牛胎次、产奶量、泌乳日龄等相近的原则选择33头中高产水平澳洲型荷斯坦经产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1头(即对照组,处理I组,处理II组),分别饲喂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占青绿类饲料比例分别为0、50%、100%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的各类饲料含量相同而青绿类饲料中桂牧一号所占的比例不同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乳脂率、干物质率和乳蛋白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乳干物质率和乳蛋白率均有上升的趋势而乳脂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选择围产期荷斯坦奶牛16头,按年龄、体重、胎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4.0%,B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为9.6%,在精粗比3:7条件下(能量浓度基本一致,1.41-1.42Mcal/kgDM)。研究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及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总干物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营养表观消化率、分娩后60d内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乳总干物质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乳蛋白和总干物质有随围产期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高蛋白质、高脂肪精饲料对驴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择 3~7岁的健康泌乳母驴 34头,设 A(12头)、B(10头)和 C(12头)3个区,共 5个处理。所有驴饲喂基础饲粮。每个区均设对照组,各试验组驴分别补饲粗蛋白质水平为 31.44%(试验 1组,A区,4头)、粗脂肪水平为 25.77%[20%棉籽油(试验 2组,A区,4头)、20%葵花籽油(试验 3组,B区,5头)、20%菜籽油(试验 4组,C区,6头)]的试验精饲料 1.5kg/d。预试期 14d,正试期14d。结果表明:1)除含 20%葵花籽油的试验精饲料外,其余试验精饲料采食量(>1300g/d)均达到预期的采食量,且未出现消化异常,表明所用精饲料适口性较好,驴对它们有较好的适应性;2)补饲含 20%棉籽油和含 20%菜籽油的试验精饲料均显著提高了驴日均产乳量(P<0.05),驴日均产乳量可达 1.5kg/d,而日均总泌乳量可达 4kg/d;3)补饲不同试验精饲料对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驴乳中乳蛋白、乳糖、粗灰分含量较稳定,而乳脂含量变化非常大。总之,补饲高蛋白质、高脂肪的精饲料可提高驴产乳量,但对乳成分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TMR中不同长度的苜蓿干草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奶牛TMR中添加不同长度的苜蓿干草对奶牛采食及产奶性能的影响。采用3个3×3拉丁方试验研究了TMR中苜蓿干草长度分别为1、3、5 cm时对3头头胎及6头经产泌乳奶牛的采食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R中的苜蓿干草长度变化对奶牛的DM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当苜蓿干草长度从1 cm增加到3 cm和5 cm时,奶牛的NDF、ADF及peNDF摄入量均显著增加(P0.05);3 cm和5 cm长度的苜蓿干草较1 cm的能显著提高奶牛4%FCM产奶量、产奶效率及乳脂率(P0.05)。结果提示,泌乳奶牛TMR中苜蓿干草以较长的5 cm为宜;较长的苜蓿干草不影响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能增加其有效纤维的摄入量,提高其4%FCM产奶量、产奶效率及乳脂率。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泌乳水牛产奶量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 16头体况良好、上期泌乳量相近、产犊胎次 2~3胎、健康的泌乳前期水牛,随机分为4组,进行动物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将4组泌乳水牛随机分配到4个梯度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即 16.0%、15.2%、14.4%、13.6% 4个组,每组 4头,进行 4期饲养试验,每期 21d,共 84d。按照 4×4拉丁方设计给各期各组泌乳水牛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每期试验预试期 7d。在第 2期和第 4期饲养试验的最后 4d开展 2期氮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总采食氮、可消化氮、乳氮/进食氮以及氮表观消化率在部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乳氮、粪氮、尿氮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对水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乳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试验期间进食氮水平(g/d)为横坐标(x),标准乳产量(kg/d)为纵坐标(y),获得进食氮水平与标准乳产量的二次曲线关系,即 y=-0.0016x2+0.9556x-129.91。由此可见,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根据进食氮水平与标准乳产量的二次曲线关系可得,当进食氮水平为 298.625g/d时,得到水牛标准乳产量最大值为 12.773kg/d。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600±29)kg、胎次2~3胎、泌乳期(158±3)d及泌乳量(22.8±1.8)kg/d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15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其中1~9 d为预试期,10~40 d为正试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6和160 g/(d·头)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2个试验组的产奶量(第24、31和40天)、乳脂率、乳脂产量、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非脂固形物含量以及乳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的乳脂中CL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和38.6%,其中试验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其乳脂中CLA含量,从而优化乳脂中脂肪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比较颈静脉灌注酪蛋白模式和理想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乳产量、乳成分以及乳腺对氨基酸摄取利用的影响。选择8头泌乳中期[泌乳天数:(82±11)d]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颈静脉灌注160g/d酪蛋白模式(Casein组)和理想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R组)。2个试验组分别以各自灌注前作为空白对照组(C1组为Casein组的空白对照组,C2组为R组的空白对照组)。预试期14d,灌注期5d。试验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以玉米、豆粕、棉籽粕、玉米青贮、苜蓿干草和羊草为主要原料,参照NRC(2001)奶牛饲养标准配制。结果表明:灌注酪蛋白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后,乳蛋白产量和含量较灌注前呈上升趋势(乳蛋白产量上升7.14%,P=0.078;乳蛋白含量上升3.27%,P=0.072);并且,奶牛动脉血浆中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和组氨酸(His)的浓度较灌注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Ile的浓度提高31.5%,P=0.097;Leu的浓度提高65.9%,P=0.041;Lys的浓度提高36.9%,P=0.088;His的浓度提高40.1%,P=0.010),而苏氨酸(Thr)、缬氨酸(Val)、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和精氨酸(Arg)的浓度在数值上虽较灌注前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灌注酪蛋白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后,奶牛乳腺对天冬氨酸(Asp)和半胱氨酸(Cys)的摄取率显著升高(Asp的摄取率提高95.2%,P=0.031;Cys的摄取率提高49.6%,P=0.031),而奶牛乳腺对甘氨酸(Gly)的摄取率显著降低(降低158.3%,P=0.041)。灌注理想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后,乳蛋白含量比灌注前有上升趋势(提高5.78%,P=0.064),而乳脂产量显著低于灌注前(降低8.57%,P=0.015);并且,奶牛动脉血浆中Arg的浓度有上升趋势(提高18.0%,P=0.093),而酪氨酸(Tyr)的浓度呈下降趋势(降低47.8%,P=0.074)。灌注理想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后,奶牛乳腺对谷氨酸(Glu)、Cys和Ile的摄取率显著上升(Glu的摄取率提高118.7%,P=0.015;Cys的摄取率提高77.4%,P=0.032;Ile的摄取率提高46.0%,P=0.012),而奶牛乳腺对Ser的摄取率呈下降趋势(降低56.2%,P=0.052)。灌注氨基酸混合物后,Casein组乳脂产量增量显著高于R组(P=0.012),且Casein组的乳产量增量(P=0.095)和乳糖产量增量(P=0.091)较R组有升高的趋势,而2组间其他指标增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颈静脉灌注酪蛋白模式和理想模式的氨基酸混合物均可提高泌乳奶牛的乳蛋白含量,而灌注酪蛋白模式氨基酸混合物同时可以促进乳蛋白产量的升高,因此,颈静脉灌注酪蛋白模式氨基酸混合物的效果优于灌注理想模式氨基酸混合物。  相似文献   

16.
新疆褐牛乳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比较舍饲与放牧条件下新疆褐牛乳成分的差异,分析乳成分变化的规律及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选用昭苏县草原放牧新疆褐牛52头和乌鲁木齐种牛场舍饲新疆褐牛154头,跟踪测定其产奶量、乳成分。结果显示,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主要乳成分指标极显著高于舍饲条件下(P<0.01);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4(P<0.01)、-0.245(P<0.01);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1(P<0.01)。因此,新疆褐牛舍饲条件下产奶量高于放牧条件下产奶量;除电导率和体细胞数外,新疆褐牛其它乳成分指标在放牧条件下均高于舍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氮利用及血液激素的影响。采用重复 4×4拉丁方设计,8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 4个处理。4个处理的饲粮 CP水平分别为 12.56%、13.96%、15.53%和 16.93%。试验分为 4个周期,每个周期18d。在 4d收集期内,全量收集粪、尿,每天测量产奶量、乳成分和干物质摄入量(DMI),并在收集期最后 1d采集血样。结果表明:4个饲粮处理的 DMI基本相同(P>0.05);饲粮 CP水平12.56%的产奶量和能量校正奶(ECM)明显低于饲粮 CP水平 13.96%至 16.93%(P<0.05),饲粮 CP水平 13.96%至 16.93%的产奶量和 ECM 基本相同,其中饲粮 CP水平 13.96%和16.93%的产奶量分别为28.18和28.72kg/d,ECM分别为32.64和32.04kg/d;乳成分中仅乳蛋白率随着饲粮 CP水平增加而提高(P<0.05);饲粮 CP水平 12.56%和 13.96%的乳氮效率明显高于饲粮 CP水平 15.53%和 16.93%(P<0.05或 P<0.01);随着饲粮 CP水平的提高,尿氮排出量不断增加,乳氮排出量也缓慢上涨,体内氮沉积显著增加(P<0.05或 P<0.01),只有饲粮 CP水平 16.93%的粪氮排出量明显增加(P<0.05);饲粮 CP水平 12.56%的血液瘦素浓度最高(P<0.05),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血糖、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 β-羟丁酸(BHBA)浓度较高;而饲粮 CP水平 16.93%的血浆尿素氮(PUN)浓度最高(P<0.01),胰岛素和 GH浓度较高,IGF 1浓度较低。由此可见,饲粮 CP水平13.96%适合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28kg/d或 ECM32kg/d的泌乳性能、氮利用和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18.
选用36头产奶牛,按产奶量、泌乳月和胎次配对的原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处理为大豆皮替代饲粮30%的玉米。正试期90天。结果表明,奶牛日产奶量、4%乳脂率校正奶(FCM)产量和乳脂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处理组日产奶量提高1.5千克;由于乳脂率的差异,4%FCM产量提高2.7千克(P<0.08)。乳脂率提高0.32个百分点(P<0.05)。结论:在奶牛饲粮中用大豆皮替代30%玉米时,可以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大豆皮可作为奶牛较好的精料替代成分。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2因子4水平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以研究日粮粗蛋白和消化能对伊犁马泌乳后期产奶量、乳成分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回归分析获得伊犁马泌乳后期适宜粗蛋白和消化能的需要量.选取年龄11~12周岁、体重410 kg±30 kg、胎次4~5胎,处于第3泌乳月的伊犁马30匹,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单栏定量饲养,分别饲以6种不同DE和CP水平的日粮,试验期60 d.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粗蛋白和消化能摄入的增加,日估计产奶量逐渐增加,其中以日粮4组(CP 1 352 g/d,DE 25.5 Mcal/d)最大,为8 156 mL/d.日粮4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锌、锰在各组中最高,分别为0.99%、1.77%、1.12 μg/mL和28.96 ng/mL,而体细胞数和磷最少,分别为10.60×10^3个/mL和0.32 mg/mL.乳糖、总固体物、钙和铜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产奶量与粗蛋白和消化能的回归关系为:日产奶量(mL/d)=-1.052 1×10^5 +581.678 3×DE+116.6012×CP-0.111 0×DE×CP-0.037 2×CP^2-1.958 5×DE^2 (P<0.05).研究结果提示:DE和CP日摄入量影响处于泌乳后期伊犁马的产奶量和乳成分,400 kg体重伊犁马泌乳后期DE和CP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08.05MJl/d和1 419.32g/d.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肽(small peptides,SP)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45±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分别补饲0、50、100和150 g/(d·头)SP。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38%、22.94%、12.22%。2)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93%、12.64%、7.53%;SP能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P0.05),显著降低乳体细胞数(P0.05)(以试验2组最低)。3)在氮总排泄量上,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2组、3组分别降低13.31%、15.01%、9.43%。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量、乳成分含量及氮排泄等指标,SP以添加100 g/(d·头)最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