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小麦是山西省主要栽培作物,旱地小麦产量左右着山西省小麦总产的高低,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是增加旱地小麦面积和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经过系谱杂交育种法,选育出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长麦6197’。在2015、2016 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中,2 年平均折合产量5466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6.5%,2017 年同区组生产试验中‘长麦6197’平均折合产量5547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9.2%。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抗旱、抗倒、抗冻、抗青干、高产稳产、灌浆落黄好。‘长麦6197’于2017 年12 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品育801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临优20165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的节水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2016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115kg/hm~2,比对照良星99增产6. 5%。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421kg/hm~2,比对照增产7. 6%。该品种性状稳定、节水、丰产特点突出,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太18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太18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998年以自育品系G54(组合:临核84-24043/京411)为母本、自育品系97品8(组合:290/西安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11年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区域试验,最高单产(2012年屯玉种业承试点)8 925 kg/hm2,平均单产6 921 kg/hm2,比对照长4738增产8.4%.该品种2012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新品种长麦619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麦6197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培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组合是长治6960/长6878。2017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70013,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太99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太9923是以自育品种晋麦46号为母本与引进品种wongoh2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15年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肥水地区试,最高单产492.23kg/667m^2,平均单产383.80kg/667m^2,比对照增产9.05%。该品种2008年8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品育815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5年以97土31为母本、917-4490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经多年系谱法单株选育而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组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 988.8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9.1%,增产点率82.6%;2015—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2 a平均产量4 917.1 kg/hm~2,较对照晋麦47号增产4.2%,增产点率73.9%;2017—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668.8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6.9%,增产点率83.3%。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44。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南部旱地、甘肃省天水市、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和铜川市以及河南省、河北省沧州市的旱薄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3):41-43
采用绿色育种理念和现代选择与鉴定技术,以中国农科院引进材料P236(19)为母本,以新培育的自主创新的中间材料长治02-6502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高产节水多抗小麦新品种长麦6789。在2015、2016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组区域试验中,长麦6789两年平均产量为7 723.5 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5.7%。该品种株型紧凑、杆壮抗倒、多抗广适、灌浆快落黄好,于2017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中部晚熟冬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长麦3897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培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选用遗传基础丰富的亲本材料长麦04-6507和长麦6686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7年该品种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域试验,2017-2018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中产量、抗病性、抗倒性突出,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审定。该品种具备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的特点,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种植。长麦3897结合配套的旱作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发挥新品种增产潜力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国审抗旱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品育816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品育816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长4802为母本、临优9202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2015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2 a共26点次平均单产5 041.5 kg/hm~2,较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6.0%,增产点率为76.9%。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单产5 016.0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4.6%。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倒伏、抗寒性好,适宜在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宝鸡、咸阳、铜川,河南省以及河北沧州旱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品育8012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6年以临优20165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经过多年系谱法单株选择育成的抗白粉病而且高产的小麦新品种。2015—2016、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474.5 kg/hm2,较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6.4%,增产点率达100%;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421.0 kg/hm2,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7.6%,增产点率达100%;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80001)。品育8012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