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了给玉米新品种邢玉10号合理密植提供科学依据,在种植密度4.5万~10.5万株/hm~2范围内,按照梯度0.75万株/hm~2设9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百粒重、穗粗、轴粗和轴重均呈线性减少趋势,秃尖长度呈线性增加趋势,出籽率和产量呈二次函数曲线变化。影响邢玉10号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出籽率和穗长,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为7.44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在灌溉条件下开展了水地燕麦品种银燕6号的播种量与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了播种量(x)与产量(y)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y=-0.013 6 x2+13.427x+2 163.5),通过对方程求解,当播种量x=493.63万粒/hm~2 (即127.5 kg/hm~2)时,理论产量达到最大值y=5 477.55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银燕6号的播种量与基本苗(r=0.968 6)、成穗数(r=0.973 4)、株高(r=0.978 4)呈正相关,播种量与穗粒数(r=-0.973 7)、千粒重(r=-0.755 5)、生育期(r=-0.935 4)呈负相关;从产量构成三要素来看,成穗数(r=0.689 5)与产量呈正相关,穗粒数(r=-0.646 8)、千粒重(r=-0.277 2)与产量呈负相关,说明要实现水地燕麦高产,应主攻成穗数、保持千粒重、控制穗粒数。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284-1286
选用太育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太育1号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6.00万~9.00万株/hm~2时,太育1号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穗长、百粒质量、籽粒干物质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的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秃尖长是逐渐增加的。说明,在一定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玉米间的竞争加强,籽粒干物质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的积累逐渐降低;种植密度群体弥补了籽粒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减少,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邢玉11号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在9个密度条件下玉米新品种邢玉11号产量及穗部性状与密度的关系,为其合理密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行粒数、穗长、百粒重、穗粗、轴粗、轴重呈直线性减少趋势,秃尖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长,行数、出籽率与密度呈二次函数关系。穗长、行数、百粒重、出籽率是邢玉11的主要构成因素,该品种产量随密度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最适种植密度为8.32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机收型夏玉米品种豫单9953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机收型夏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设定合理种植密度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秃尖长逐渐增长,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呈先平稳增加,再迅速上升,后平缓减少的趋势,呈现近抛物线状。机收型玉米品种豫单9953在较高密度下通过肥水调控来提高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从而发挥该品种的耐密性,要想挖掘其高群体效应潜力而实现稳产高产,处理A5(9.75万株/hm~2)为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主旨探索播种量对夏播高粱生长发育期间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明确山西省中部地区夏播高粱的合理播种量。[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农作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3. 75、7. 5、11. 25、15、18. 75、22. 5 kg·hm~(-2)共6个不同播种量水平,研究不同的播种量水平对夏播高粱生育期、株高、叶面积等农艺性状,以及穗长、穗重、穗粒重、百粒重等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量为15 kg·hm~(-2)时株高达到最大值195. 5 cm,播种量为22. 5 kg·hm~(-2)时叶面积指数最大,播种量为7. 5 kg·hm~(-2)时,穗长达到最大值;百粒重、穗重和穗粒重随播种量的增加逐渐减少,成穗数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出苗数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但成穗率下降;产量随高粱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符合方程y=0. 7779x3-44. 597x2+734. 54x+1466. 7(R~2=0. 9877),在播种量为11. 25 kg·hm~(-2)时有最大值5294. 8 kg·hm~(-2)。[结论]综合分析,山西省中部地区夏播高粱晋杂30号最佳播种量为11. 25 kg·hm~(-2),在此适宜播种量下,晋杂30号可以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以及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邯玉396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邯玉396玉米产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逐渐增加,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密度为7.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种植密度对邯玉396穗长、穗粗、行粒数以及出籽率有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变短,穗粗变细,行粒数减少,出籽率降低;超过适宜种植密度7.50万株/hm~2后,倒伏率明显增加,空秆增多,秃尖增长,产量降低。邯玉396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时,可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丰产特性,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新品种正科育1号为试验材料,设4个密度处理(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研究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和青贮生物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和穗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空秆率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籽粒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生物鲜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以青贮为生产目标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以籽粒产量为生产目标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二者兼顾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于2017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和试验田进行,研究种植密度对3个宜机收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以郑单958、德美亚1号、九玉1034为试验材料,设4.5万、6.0万、7.5万、9.0万、10.5万株/hm~2 5个密度水平。结果表明:每个玉米品种有适宜种植密度,超出适宜种植密度会影响玉米农艺性状,如株高和穗位高度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绿叶数减少,熟期延长等;生理成熟前5 d和成熟后5 d,同一品种不同密度之间的籽粒脱水率有显著差异;不同密度下的籽粒水分、产量、破碎粒率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同一密度下的粒水分、产量、破碎粒率有极显著差异;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不会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呼伦贝尔地区郑单958最佳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九玉1034最佳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德美亚1号最佳种植密度为7.5万~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以郑单958玉米为试验品种,设置4万株/hm~2、5万株/hm~2、6万株/hm~2、7万株/hm~2、8万株/hm~2、9万株/hm~2等6个密度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郑单958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先升后降,6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为8 411.6 kg/hm~2;当种植密度在6万株/hm~2以上时,随着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倒伏率及瘤黑粉病病株率呈增高趋势,茎粗呈减小趋势,为提高玉米产量及抗性,需合理控制其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而株高、穗位高呈增加趋势,倒伏比例加大,推荐紧凑大棒型品种安囤8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探讨黄淮海夏玉米适宜种植行距,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行距、密度对先玉335灌浆速率、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玉335灌浆速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同密度条件下行距越大灌浆速率呈下降趋势。在60 000株/hm~2条件下,改变行距设置对该品种穗粒数影响不大,在75 000株/hm~2条件下,随着行距的增加,该品种穗粒数下降;在同行距条件下,75 000株/hm~2产量高于60 000株/hm~2产量,且在50 cm和宽窄行(40+80)条件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晋南地区玉米适宜的栽培品种和种植密度,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密度处理,4.50、5.25、6.00、6.75、7.50、8.25和9.00万株/hm~2,分析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晋南夏玉米茎秆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增加,茎粗减小,倒伏率呈现增加趋势。同密度条件下,‘郑单958’的倒伏率低于‘先玉335’和‘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在种植密度为7.50、8.25和9.00万株/hm~2获得最大产量分别为1 1034、8 668和8 456 kg/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单位面积穗数增加,而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均降低,但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茎秆性状和产量结果看,‘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8.25万株/hm~2时,可取得较好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实现夏玉米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方法]以邢玉10号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90、150、210、270、360 kg/hm~2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钾肥施肥水平对耐密、紧凑型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钾肥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增加,果穗秃尖长度显著变短,钾肥对玉米有较显著的增产作用。当施钾量≤21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和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当施钾量21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和产量增效作用不明显,表明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夏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但过多施用钾肥对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反而造成浪费。[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割苗和密度互作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割苗(割苗处理为A1,不割苗处理为A2)和密度(6.0万、7.0万、8.0万、9.0万、10.0万株/hm~2,分别用B1、B2、B3、B4、B5表示)互作对吉林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高密度栽培条件下提高春玉米产量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育进程推后,生育期延长1~7 d,株高、穗位高增加;茎粗、叶绿素含量、单株叶面积、棒三叶叶面积均降低;穗部性状有变劣的趋势,除百粒质量外,割苗处理在B1、B2、B3条件下各性状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且优于常规种植(A2B1)处理;产量、穗收获率总体上均呈降低趋势,籽粒含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相同种植密度下,割苗使春玉米生育进程推后,生育期延长2~3 d;株高、穗位高、茎节数、单株叶面积、棒三叶叶面积、秃尖长(A1B5处理除外)降低;叶绿素含量、根数、茎粗、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质量、穗粒数、籽粒含水量均增加;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根冠比增加;穗收获率提高;产量极显著提高,其中,A1B1、A1B2、A1B3处理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A2B1处理增产13.81%、24.13%、21.85%,其他处理均低于A2B1处理。综上,在种植密度6.0万~8.0万株/hm~2条件下,适时割苗能增加春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生态区夏玉米生理特性和籽粒性状对群体梯度渐增调控的响应,以期为高产育种、合理密植、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试验设置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 5个群体渐增梯度,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和籽粒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时期,随群体梯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呈升高趋势,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速率(Pn)、穗层透光率(LTR)呈降低趋势;随生育进程的推进,LAI、SPAD值、Pn、LAD呈先升高后下降的抛物线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而LTR吐丝期后呈上升趋势。籽粒宽度、籽粒厚度、百粒体积、百粒质量随群体梯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籽粒含水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响应趋势,在6.00万~9.00万株/hm~2范围内,籽粒产量与群体梯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二次抛物线曲线关系,群体梯度7.50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为9 029.34 kg/h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裂区设计,选择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洛玉1号、丰玉8号、延科288和1个平展型玉米品种临奥1号,设置42 000、54 750和67 500株/hm~2 3个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空秆率、秃顶度逐渐增加,而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穗粒重逐渐降低;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株型玉米品种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品种和密度互作达到极显著水平;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最适密度为67 500株/hm~2,平展型玉米品种最适密度为42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钾量对中单509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中单509为试验材料,在天津静海地区采取田间试验方法,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施钾水平,分别为22.5、45.0、67.5、90.0、112.5 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钾量在22.5~67.5 kg/hm~2范围内,玉米株高、穗位高、百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穗长、穗粗、穗行数、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钾量超过67.5 kg/hm~2时,玉米株高、穗位高、百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穗长、穗粗、穗行数、产量随施钾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因此,中单509的较适施钾量在67.5 kg/hm~2左右。经过分析,在天津地区中单509为代表的春玉米较适宜施钾量为67.5 kg/hm~2。  相似文献   

19.
种植密度与郑单22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索种植密度与郑单22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寻求最佳种植密度。设置7个密度处理,3次重复,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与郑单22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郑单22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1 096.35+2 770.48x-250.62x2(r=0.916 6)。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郑单22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增加,双穗率下降;不同种植密度对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影响明显,对穗行数和出籽率影响较小。生产中郑单22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25~6.0万株/hm2。该研究为郑单22玉米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72-574
为研究密度对糜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雁糜11号为材料,选取6个不同的播种密度(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及主穗长等逐渐减小,而主穗质量、主穗粒质量、总穗质量、总粒质量及产量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播种密度60.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3 566.85 kg/hm~2,此密度为雁糜11号的最适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