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前桥摆转转向式四驱底盘的行走轮在转向过程中角速度的变化规律,设计出合适的驱动方式可为该类底盘的应用设计提供参考。通过ADAMS软件对不同长宽比下行走轮角速度变化分析,得出长宽比越小,底盘后内外两侧行走轮之间的角速度变化趋势越大。为了满足底盘在转向过程中各行走轮的驱动要求,分析比较了机械式、电动式、液压式3种驱动方式,选择了液压驱动方式的方案。液压驱动系统采用4个液压马达分别驱动1个行走轮,第5个马达用做动力输出轴。系统采用一轴两液压油泵分别驱动4个行走轮马达和动力输出轴,利于动力输出轴与行走速度参数的匹配。两前轮液压马达采用串联形式并与两后轮液压马达并联连接。转向时,通过控制前内侧液压马达停转,后内侧液压马达随动,实现了前桥摆转转向,满足内侧后轮在转向过程中随着前桥摆转时的角速度与角速度方向的变化。通过物理样机试验验证,在无方向盘的操作下前桥摆转转向式底盘采用本设计的液压驱动系统,可实现良好的直线行走性能和任意角度摆转转向。  相似文献   

2.
跨式油茶果收获机在丘陵山地作业时需要较大的牵引力,且要求行走平稳。本文基于机液联合仿真技术对跨式油茶果收获机底盘行走液压系统进行设计,以达到动力匹配及行走性能较优的目的。在RecurDyn软件中建立了跨式收获机履带底盘虚拟样机模型,采用谐波叠加法构建了B级路面谱,仿真分析了跨式履带底盘直线行驶和差速转向的动力学特性。通过AMESim与RecurDyn软件对收获机行走系统进行机液联合仿真,研究底盘在直线行驶与差速转向工况时行走马达液压特性。研制了全液压驱动的跨式油茶果收获机,进行了地面直线行驶与差速转向测试,结果表明:底盘直线行驶偏移率为1.7%;直线行驶时,行走马达流量稳定在23 L/min,压力稳定在1.5 MPa;差速转向时,行走马达流量稳定在22 L/min,压力在2~12 MPa范围内波动,验证了跨式履带底盘行走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丘陵山区等复杂农田地面环境,设计一种由4组行星履带驱动装置驱动行走、作业的农用动力底盘。分析了该底盘行星履带驱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平坦道路上行走、田间仿形以及过埂翻转越障的结构变化过程和运动条件,以及仿形越障和翻转越障通过原理,计算了行星履带式农用动力底盘的仿形越障极限高度和理论翻转越障极限几何高度。试验结果表明:底盘样机具有仿形越障和翻转越障能力,满足在凹凸不平的丘陵山区等复杂农田地面中行走及田间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果树苗圃与新型矮砧密植果园栽培模式、管理作业要求以及液压传动技术的特点,设计了高地隙果园动力底盘液压驱动系统以及液压升降系统,并且通过对行走驱动系统参数的计算以及动力底盘的性能试验,验证该动力底盘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5.
丘陵山区农用仿形行走动态调平底盘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通过性差、车身难以保持水平、机械化薄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丘陵山区农用仿形行走动态调平底盘。底盘4组调平悬架的悬臂夹角可精确调节,不仅能在崎岖地面上实现全时多轮驱动、多自由度仿形行走,而且通过悬架悬臂夹角调节实现车体调平控制,同时解决丘陵山区农用动力底盘行走、作业的两大难题。底盘在仿形行走过程中,倾角传感器实时测量车身倾斜角度,并计算出各悬架悬臂夹角瞬时调节量,精确调整各悬架悬臂夹角实现底盘动态补偿调平。参照中小型东方红500型农用拖拉机设计底盘样机,建立虚拟样机三维模型,并导入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进行仿真分析,底盘在多自由度仿形行走过程中,可在0.5°精度范围内实现动态调平。研制小比例样车,通过土槽试验验证底盘在多自由度仿形行走过程中,可在1°精度范围内实现动态调平。仿真、土槽与自然地面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为丘陵山区农用仿形行走动态调平底盘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液压系统是桥检车上装的核心部分。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针对样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进设计,完善性能,降低成本,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使用工况,使操作更简单,性能更稳定。尤其是自行走系统,借助底盘传动系,合理匹配液压元件,并与底盘的传动系形成了两种相互独立而又能灵活转换的行走系统。  相似文献   

7.
山区、丘陵等地形环境复杂的作业区域要求农业机械底盘具备结构紧凑、整机重量小、良好的田间通过性和适应性等基本特点。而远程操控、电力驱动的农业通用履带底盘能够满足上述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此,研制农业通用履带底盘自动控制系统,使底盘具备远程遥控功能,在减少整机重量的同时保证作业人员安全。该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数据处理单元、驱动控制单元、电机驱动器、遥控器与接收机、电机及驱动机构组成。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接收机,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操作信号,并通过串口将控制指令发送到驱动控制单元。驱动控制单元接收并解析串口控制指令,根据履带底盘行走控制方法确定电机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向电机驱动器发送控制信号以实现农业通用履带底盘的前进、后退、转弯和速度调节。试验结果表明,农业通用履带底盘在远程遥控操作的状态下能够沿作业路径行驶,其控制精度、行驶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农田作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多功能作业机在田头转弯需要频繁分离结合前后动力输出及操作不便的弊端,采用底盘全液压行驶驱动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并对液压行驶驱动的关键元件进行了选型与参数匹配。基于AMESim平台,对改进后的多功能作业机行驶驱动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前后动力输出传动路线的切断与接合与行走系统无关,操作方便;参数选型准确,能够达到田间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液压后驱式轻型农机水田自走底盘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农村水田播种机、插秧机和园艺机械的发展,设计研发了一种液压后轮驱动式轻型农机水田自走底盘.底盘采用125摩托车发动机与液压传动系统相结合实现动力匹配,底盘的液压系统实现了一泵同时驱动两轮马达差速行走、同步动力输出和液压油缸升降的功能,底盘的大部分部件为标准生产件,为底盘的单件小批量、快速、低成本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试验证明,底盘可用于水田作业,亦可用于旱地作业.  相似文献   

10.
通过CATIA建立三维模型以及实验,设计了一种可进行远程遥控的温室自动作业车,包括了底盘、驱动系统、悬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对后叉进强度校核,强度满足使用要求,设计结果对温室智能行走机具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丘陵山地果园作业农用底盘整机体积大、行驶作业操作繁琐和通过性差等问题,结合丘陵山地果园开沟、除草和修剪等农艺管理环节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款全液压遥控式履带动力底盘。首先,对动力底盘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前置挂载机构、行走系、变幅宽底盘、液压系统、遥控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相应的匹配选型;最后,对整机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动力底盘在最小幅宽(1220mm)和最大幅宽(1620mm)的直线行驶偏移率分别为2.24%和2.2%,均满足相应国家标准(≤6%)要求。底盘的转向机动性能良好,最小幅宽原地转弯半径为905mm,可适应丘陵山地果园相对狭窄的坡地作业环境。遥控操作上下斜坡、翻越田埂、跨越畦沟等过程平稳,满足丘陵山地果园非结构化地形行走要求。挂载链式开沟器进行开沟作业时,沟深稳定系数为88.5%,沟宽稳定系数为92.5%,满足国家标准(≥85%)要求。整机工作性能满足丘陵果园复杂坡度地形管理作业要求,可为丘陵山地果园田间管理作业的有效实施提供综合应用平台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PF455S插秧机的行走底盘与国产独轮驱动插秧机相比,水田机动性能和通过性较好,但也存在手柄安装夹紧不当等问题。介绍PF455S动力插秧机的系统组成、设计原理与主要参数,对发现的侧离器手柄问题进行改进,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水田作业环境和无人农机作业要求为依据,设计并搭建了一种采用电驱动的机器人移动平台,主要包含行走底盘和控制系统。行走底盘由主机架、电力驱动系统、行走总成、转向总成和提升机构等组成;控制系统以STM32F407IGT6为主控制器,利用测速编码器、角度传感器、AT9S遥控器及R9D无线模块等设备,实现了机器人平台的远程遥控行驶控制。平台搭载GPS-RTK导航系统进行了轨迹追踪试验,结果表明:水田作业机器人平台的远程遥控控制及轨迹追踪控制符合农机无人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前桥摆转式四驱底盘采用发动机-CVT-定量泵为动力源,轮边液压马达为驱动装置的开式液压阀控系统驱动,需要解决底盘在负负载工况下马达超速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通过对行走马达进油压力实时监测实现液压系统回油背压控制策略,并根据该控制策略为该底盘设计了一回油背压控制系统。通过AMEsim构建了整机的液压力学模型,分析了行走马达在不同工况下的液压特性,制定了回油背压控制策略。对背压控制系统进行了软硬件的设计,并进行样机试验,验证了该系统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实现了样机在正负载行驶时能得到最低的回油背压,保证能量利用最大化;样机在负负载行驶时,选择合适的回油背压,确保液压马达在安全范围内运转。  相似文献   

15.
PF455S插秧机的行走底盘与国产独轮驱动插秧机相比,水田机动性能和通过性较好,但也存在手柄安装夹紧不当等问题.介绍PF455S动力插秧机的系统组成、设计原理与主要参数,对发现的侧离器手柄问题进行改进,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6.
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机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直播有水直播、旱直播,还有手工撒播、机械直播等等,不同的种植模式作业效果不同。水稻直播工序最省,方法最简单,应用也越来越多。目前,常用的水稻插秧机根据操作方式和驱动行走形式分步行式和乘坐式两大类。其中步行式又分为手扶自动式插秧机和手扶拖拉机配套插秧机;乘坐式又分为独轮驱动行走乘坐式插秧机和四轮底盘插秧机,四轮底盘插秧机又有普通插秧机、高速插秧机两种。手扶插秧机主要插毯状苗,存在的问题是根系  相似文献   

17.
韩明兴  徐琨  廖宜涛  李淼  余锴 《农业机械学报》2024,55(1):396-408,418
针对传统以液压驱动或纯电驱动的履带式农机装备功耗大、系统响应慢、电池续航短、功率扭矩输出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液电混动履带式行走底盘,集成了液压驱动和电驱动两套独立动力系统,双液压马达及双伺服电机的四轮驱动结构,可实现整机大扭矩输出,利于整机轻量化设计;通过伺服电机速度及力闭环控制,适应匹配底盘外负载的变化,可显著改善闭式液压驱动系统的动态输出特性,提高整机动态控制性能并降低工作能耗。基于AMESim与Matlab建立了电液混动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对比分析整机在平地直线行驶、山地爬坡、原地转向等不同工况的行驶动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电混合驱动履带底盘最大行驶速度可达1.1m/s,原地转弯时间最快为2.4s,最小转弯直径为150cm,可实现丘陵山地复杂地形转弯及调头;履带底盘直线行驶偏移率不大于3.3%;在相同工况下与液压驱动相比,液电混合动模式下整机能耗可减少9.3%,提高了整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农业生产中人机分离,避免或减轻人身伤害,针对自走式履带底盘设计了遥控操纵系统。采用PLC为核心控制器,基于气路设计了柔性末端执行机构,操纵左右履带连接或脱离动力源,从而实现控制底盘行走、停止和左右转向。通过对遥控传输信号的优化设计,提高了遥控操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遥控操纵行走试验结果表明,在空旷环境下底盘遥控可靠距离平均大于40m,满足底盘农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根据果园管理的要求,设计出一种能够适用于果园作业环境,主要用于进行喷药、施肥和开沟等作业的液压驱动履带拖拉机底盘。针对果园履带拖拉机行走工况和要求,进行了液压行走系统设计和研究,提出了液压行走系统的设计方案,确定了系统压力,并根据确定的拖拉机驱动力进行了马达和泵等主要液压元件相关参数的选择与匹配计算。  相似文献   

20.
全履带模块化无人农用动力底盘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丘陵山地等非结构化路面和复杂多样的作物生长环境,为了提高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率,在传统铰接式山地拖拉机传动系的设计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全履带模块化无人农用动力底盘;同时为改善农机的通过性和稳定性,设计了全履带车辆行走系统,并结合无人农用动力底盘的整体搭建,对履带行动装置基架与主动轮支撑件进行结构设计与拓扑优化分析;为提高整机使用率设计了前置农具挂载模块的快接装置和带PTO三点悬挂装置,通过更换不同机具可实现不同作业;为改善机动性,对无人农用动力底盘转向装置进行了设计,通过电机补偿动力差速转向,可实现驱动底盘的原地转向;最后对整机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改造,为将来的智能化制造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