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行山林区通过多年营造混交林,使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了不断提高。介绍了太行山林区适宜的几种混交造林模式以及技术要点,以期为今后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林区过去造林树种以油松、落叶松为主,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下降,森林火险等级上升、病虫害频繁发生。提出了由单纯营造针叶纯林向营造针阔混交林、乔灌混交林和灌木林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曹芹 《山西林业》2010,(5):19-20
介绍了营造混交林的好处,总结了五台山林区营造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落叶松)、柠条(沙棘)混交林,刺槐、柠条混交林和山桃(山杏)、柠条混交林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4.
建设稳定的林分是历代务林人所追求之目标,该文根据太行山区植被演替现存的稳定群落结构及近年来混交林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混交林的营造模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5.
将河南划为2个一级区: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保护发展区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重点开发区;4个二级区:太行山伏牛山防护林区、黄淮海平原防护用材林区、秦巴山地特用防护林区、大别山桐柏山用材防护林区;豫北太行山水土保持生物质能源林区等13个三级区,并对每个三级区的资源优势、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以及政策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水源涵养林营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陇山林区也是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区之一,自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以来,林区营造公益性各种混交林200万亩,为水源涵养林营造技术研究、地域性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经营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太行山林区植被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介绍了保护区内分布较为广泛的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灌丛及草丛等5种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8.
人工造林是提高太行山林区森林覆盖率、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的重要举措。分析了当前太行山林区人工造林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做好太行山林区人工造林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系统总结全区杉松混交林的经验,1983—1985年,先后到高峰、七坡、钦廉、六万、博白、大桂山、派阳山等林场,选择有代表性的杉松混交林进行调查研究,其中,着重对高峰林场六里分场六黎二林班1967年营造的一片杉松混交林和钦州地区钦廉林场那丽分场猪仔坪林区1971年营造的一片杉松混交林作比较系统的调查外,又对高峰林场东升分场4林班19年生的杉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干石山是太行山林区最主要的造林立地类型,加快造林绿化进程意义重大。介绍了太行山林区干石山自然特点、主要类型、造林意义,提出了太行山林区干石山造林相关建议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中条山林区位于山西省南端,是典型的土石山区。从不同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的选择、树种配置、混交类型、混交方法、混交比例、模式配置等方面介绍了混交林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12.
《林业实用技术》2021,(9):90-91
选择刺槐、白榆、五角枫、黄连木和麻栎等防火抗火性强的树种,在太行山林区开展生物防火林带营造研究,实施生物防火林带系统阻隔工程,有效控制了森林火灾发展蔓延,迅速提高了林分自我抗火能力和林区综合防火能力,对太行山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实施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挖掘本地乡土树种,发展阔叶树种造林,通过营造不同混交模式的酸枣杉木混交林,进行不同混交模式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的酸枣杉木混交林群落特征和林分生长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蓄积量大小排序为:酸枣纯林>酸枣×杉木(1∶3)混交林>酸枣×杉木(1∶2)混交林>酸枣×杉木(1∶1)混交林>杉木纯林,其中杉木×酸枣(3∶1)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具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花楸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楸在六盘山林区分布有 3个种 ,是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主要伴生树种之一 ,对组成目前林相的次生林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六盘山林区生态水源涵养林建设中 ,建立稳定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混交林 ,发展当地的乡土树种 ,是组成稳定混交林的首要条件 ,目前生产中对阔叶树种的采种、育苗满足不了造林对阔叶树种需求。所以 ,我们对陕甘花楸的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解决在建设水源涵养林、营造混交林时所需的阔叶树种。1 种子处理播种前先用质量分数为 0 .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 2 0 min,捞出后用水清洗干净 ,放在室内进行摧芽 ,经过 1 0 d左右 ,约…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林区地处太行山中段,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阳坡半阳坡造林是制约造林绿化的瓶颈。从造林苗木准备、造林技术、幼林抚育等方面,介绍了太行山林区油松阳坡半阳坡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6.
白桦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桦是吕梁林区次生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由白桦、辽东栎、山杨、油松等组成的混交林,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演替和适应过程而形成的稳定森林群落。白桦具有生长稳定、抗病虫害及防火能力强等许多优点,而且生长快、材质好,遭受破坏后易天然萌芽恢复。20世纪70年代以来,吕梁林区营造起来的人工林大多为针叶纯林,其防火防病虫害能力弱,近几年在城镇绿化美化中,白桦以其具有白色的主干倍受青睐。因此研究白桦育苗技术,营造油松、白桦混交林或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对于搞好生态林业建设,提高造林质量等均有重要价值,而且培育白桦绿化大苗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营造混交林是个新问题。过去,我们大都是营造落叶松和樟子松纯林。这种现象,应该说是个缺点。虽然在造林最初几年,还看不出它的利弊,但长期在一个地方生长一个树种,其结果将对森林生长和成土作用发生不良的影响。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和更大发挥森林的效用,大兴安岭林区特别是岭南地区,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提倡营造混交林。大家都知道,混交林比单纯林有很多优点。首先,混交林能充分利用地力提高木材单位面积产量。因为参加混交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它们对阳光和土壤中的养料水分等自然因子的要求也就不同,所以能够充分利用自  相似文献   

18.
金花忍冬是一种优良的庭院绿化和观赏树种。通过对金花忍冬种子采集、调制、育苗等技术的探索,培育出了金花忍冬幼苗,可为六盘山林区营造针阔、乔灌混交林提供优良的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介绍了关帝林区的自然概况和沙棘生长现状,并针对林区内不同沙棘林分的病虫害情况,阐述了人工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平茬复壮除虫技术、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抗虫性、黑光灯诱捕、悬挂鸟巢防治6种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效果。最后,得出了应选择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导,化学防治为辅助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经济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经济林产业是太行山林区改革的主要方向。介绍了太行山林区重点开发的几种经济林树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