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淮麦区新选小麦品种(系)及农家种HMW-GS等位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黄淮麦区111个最新选育小麦品种(系)及39个农家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和等位变异,为黄淮麦区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品质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DS-PAGE方法,比较黄淮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系)和农家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组成,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新选育的小麦品种(系)中,Glu-1位点有10个等位变异,19个不同的亚基组合,其中3个主要的亚基组合分别为(1、7+9、2+12),(1、7+9、5+10)和(null、7+9、2+12),其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0.7%,10.8%和9.9%,平均品质评分为6.9分;在小麦农家种中,Glu-1位点有7个等位变异,5个不同的亚基组合,出现频率最高的亚基组合是(null、7+8、2+12),占90.0%,平均品质评分为6分。此外在农家种"半截芒"的Glu-B1位点发现了新的亚基7**+8**。【结论】通过50余年的品种选育,黄淮麦区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在Glu-A1位点的1亚基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在Glu-D1位点,亚基类型得到了丰富,而且出现了26.1%的5+10亚基。但该麦区含有优质亚基2*、13+16、17+18基因型的材料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2.
麦谷蛋白Glu-2位点等位变异对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向一步SDS-PAGE技术,对我国推广的54份优质品种D型低分子量亚基(GIu-2)位点变异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同为1,14+15,2+12的部分优质和非优质品种(系)GIu-2位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质小麦品种在Giu-2位点的等位变异较大,在HWM-GS组成为1,7+8,5+10的品种中,发现5种Glu-2位点等位变异组合;HMW-GS组成为1,7+8,2+12的品种中,发现3种Glu-2位点等位变异组合;而在HMW-GS组成为1,14+15,2+12的小偃6号类型(陕优225,小偃54,PH822等)品种中,Glu-2位点无变异。进一步对HMW-GS组成为1,14+15,2+12的优质品种和非优质品种(系)进行比较发现,中筋和弱筋品种(系)的Glu-2位点表现为非小偃6号类型时,且变异较大。分析认为,小偃6号类型品种的优良品质可能是由Gtu-2位点亚基与1,14+15,2+12高分子量亚基组成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优良的种质资源应用于小麦的品质改良,利用SDS-PAGE技术对贵州省的136份地方种质进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的地方种质Glu-1位点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共出现10种亚基和12种组合类型.Glu-A1位点存在2种等位变异:Null和1亚基,Glu-B1位点存在5种等位变异:20、13+16、17+18、7+8和7+9亚基,Glu-D1位点存在3种等位变异:2+12、4+12和5+10亚基,其中Null、7+8和2+12出现频率分别达90%、76.4%和95.6%;12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类型中,Null、7+8和2+12出现的频率最高,达70.6%,所有的组合品质评分在5~9分,平均得分为6.01分.  相似文献   

4.
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鉴定和分析了72份不同来源的波兰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供试波兰小麦材料中有10种亚基组合方式。其中,亚基组合类型(N,20)出现的频率最高,高达41·67%;其次是(Null,7)亚基组合。在各位点的等位变异中,Glu-A1位点出现3种等位变异,以Null出现的频率最高(84·7%);而在Glu-B1位点上检测到了5种等位变异。不同地理来源的波兰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类型从1到10种不等,尤其是来源于欧洲地区的波兰小麦,具有检测到的所有亚基组合类型,存在较高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无芒春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芒且品质优良的春小麦新品种是在青海省获得大面积推广的重要保障。为充分利用无芒小麦种质资源,利用SDS-PAGE技术对100个无芒春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个无芒品种在Glu-1位点上共有15个等位变异,其中Glu-A1位点3种、Glu-B1位点8种、Glu-D1位点4种;1、7+9、2+12亚基在各自基因位点表达的频率最高,分别为48.0%、37.0%和49.0%,优质亚基1、5+10出现频率均为48.0%,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有芒和无芒混合在一起的分析结果。在15个等位变异中,发现2个新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等位变异的亚基1Bx6w和1Dy10w。亚基组合类型共有25种,无明显占优势的组合,Null/7+8/2+12、1/7+9/5+10和1/7+8/2+12的频率最高,分别为18.0%、17.0%和10.0%,其他22种组合类型的频率均在10.0%以下;筛选出10个在3个位点均为优质亚基的品种,优质亚基组合为1/7+8/5+10、1/14+15/5+10、1/17+18/5+10、2*/7+8/5+10和2*/13+16/5+10。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伊犁河谷小麦的品质状况,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伊犁河谷50多年来不同历史时期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品种中Glu-A1、Glu-B1、Glu-D1位点上的等位变异分别为4、6、7种,各自位点的优势亚基分别是null、7+8、2+12,其频率分别是49.1%、43.9%、64.9%。在Glu-1位点共检测出28种亚基组合,其中组合(null,7+8,2+12)的频率最高,为19.2%,其次是组合(1,7+8,2+12)和(1,7+9,2+12),其频率分别为12.3%、10.5%,其他亚基组合的频率均低于10%。另外,在Glu-A1位点上还检测到了1个新的亚基1*,Glu-D1位点上检测到了单亚基5、12。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在2个基因位点上有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15份,在3个基因位点上均有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7份,可供优质小麦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7.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面包烘烤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小麦品质性状(SDS沉降值、比沉降值)的关系.结果表明,Glu-Al、Glu-Bl和Glu-Dl位点控制的亚基等位变异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在Glu-Al位点控制的3种亚基等位变异类型中,对品质的效应以1=2*>N(缺失);在Glu-Bl位点控制的4种亚基等位变异类型中,对品质的效应以17+18=7+8>7+9=6+8;在Glu-Dl位点控制的2种亚基等位变异类型中,对品质的效应以5+10>2+12.具亚基1或2*,17+18或7+8,5+10组合类型的小麦品种可望有较好的烘烤品质.  相似文献   

8.
722份河南省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系的品质状况,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722份小麦新品系HMW-GS的组成及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种等位基因变异和20种亚基组合,其中GluA1位点、Glu-B1位点和Glu-D1位点的主要亚基分别为1(60.94%)、7+9(65.93%)和2+12(57.34%);主要的亚基组合为"1,7+9,2+12"(21.88%)和"Null,7+9,2+12"(20.22%)。河南省小麦新品系的HMW-GS等位基因变异和亚基组合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是不同亚基的频率差异悬殊,在小麦品质育种中需要提高优质亚基组合及优质亚基7+8、14+15等的频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SDS-PAGE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北方麦区近年来育成的194份小麦品种(品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较为丰富,共检测出15种亚基类型,30种亚基组合。各位点出现频率最高的亚基为Glu-A1位点的1亚基(61.86%),Glu-B1位点的7+9亚基(46.39%),Glu-D1位点的2+12亚基(57.22%)。出现频次最高的亚基组合为(Null、7+9、2+12)(17.01%)。亚基组合数以及各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地区之间的变化均不同,其中河北地区出现的亚基组合类型数最多(20种)。Glu-A1位点上,只有河北的品种出现了优质亚基2*,亚基1出现频率最高的为河南品种(70.83%);Glu-B1位点上,河北和河南品种出现频率最高的亚基均为7+9,而山东品种出现频率最高的亚基为7+8;Glu-D1位点上,优质亚基5+10在山东地区出现的频率最高。近年来,1亚基、7+9亚基和5+10亚基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表明国外种质资源的利用频率在增加,各育种单位更加注重优质育种。  相似文献   

10.
审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育种亲本中审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品种的品质状况,采用SDS-PAGE技术对127份审定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10种等位基因变异和17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Glu-A1位点以亚基Null(47.24%)和1(48.03%)为主,Glu-B1位点以7+8(44.09%)和7+9(44.09%)为主,Glu-D1位点只有亚基2+12(70.08%)和5+10(29.92%),总体品质评分为7.12。2002—2011年比1992—2001年审定品种品质有所提升,优质亚基2*、14+15、17+18和5+10出现频率相对提高了,但需注意1亚基频率降低较多。同时,5+10亚基频率仍需提高。另外,还需导入其他亚基种类,以丰富中国小麦HMW-GS组成多样性,提高优质亚基及优质亚基组合频率,改善小麦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1.
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SDS-PAGE技术对101份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高抗或免疫条锈病的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存在丰富的HMW-GS等位基因变异类型;Glu-A1位点出现了1,2*,N共3种变异类型,Glu-B1位点出现了7,7+8,7+9,13+16,13+19,14+15,17+18共7种变异类型,Glu-D1位点出现了2+12,5+10,2+10,5+12共4种变异类型;其中含有对改良小麦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的17+18亚基的材料有15份,含有14+15亚基的材料有2份,含有5+10亚基的材料有14份。以这些材料作为亲本,对我国小麦品质育种及抗病育种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150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并按照相关评分方法计算高分子量麦谷蛋白Glu-1位点的品质得分,结果表明:小麦种质资源的Glu-1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到15种亚基和31种亚基组合类型,品质评分为4~10分,平均为6.83分。在Glu-A1位点具有3种亚基类型(Null、1、2*),其中,null亚基频率高达58.7%;Glu-B1位点具有7种亚基类(6+8、7+8、7+9、13+16、14+15、17+18、7),7+9亚基类型出现的频率最高,为40.66%,其次7+8亚基频率高达37.3%;在Glu-D1位点上,具有5种亚基类型(2+12、5+10、4+12、3+12、5+12),2+12亚基出现频率最高达65.3%,5+10亚基出现频率为30%。具有较高品质得分的亚基组合"1、7+8、5+10"的品种有10份,优异种质资源可供优质小麦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黄淮麦区最新培育小麦新品种(系)HMW-GS组成及品质情况,用SDS-PAGE方法对2013年参加黄淮麦区南片冬、春小麦预备试验的143份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Glu-1位点共出现10种等位基因变异和15种亚基组合,出现频率高的亚基为1(59.44%),Glu-B1和Glu-D1位点出现频率高的亚基分别为"7+9"和"2+12"。主要的亚基组合类型为"1,7+9,2+12"和"N,7+9,2+12"。其中优质亚基组合"1,7+8,5+10"(8.38%)和"1,14+15,5+10"(2.80%),品质得分为10分的材料有16份,平均分为7.32.。与之前研究结果对比,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HMW-GS品质得到提高,优质亚基"7+8"、"17+18"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在Glu-A1位点未检测到亚基2*。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秋播麦区小麦Glu-1和Glu-3位点等位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SDS-PAGE分析了251份我国秋播麦区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构成.结果表明,Glu-A1位点有2、1和N 3种等位变异,Glu-B1位点有9种等位变异,即17+18、14+15、7+8、7+8、7+9、13+16、6+8、20和7,Glu-D1位点有4种等位变异,即5+10、2+12、3+12和4+12,Glu-A3位点有5种等位变异,即GluA3d、GluA3b、GluA3c、GluA3a和GluA3e,Glu-B3位点有8种等位变异,即GluB3d、GluB3b、GluB3b'、GluB3a、GluB3f、GluB3f、GluB3g和GluB3j.品质较差的HMW-GS N、7+9、2+12和LMW-GS GluA3a与GluB3j(1BL/1RS)在我国秋播麦区分布较广,频率分别为39.4%、45.0%、59.8%、37.1%和44.6%;优质HMW-GS 14+15和5+10,以及优质LMW-GS GluB3d和GluB3g的频率较低,分别为1.6%、24.7%、20.7%和0.8%.劣质HMW-GS和LMW-GS的频率较高是我国小麦面筋品质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密穗小麦(Triticum compactum)Glu-1位点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来自21个国家的50份密穗小麦Glu-1位点亚基组成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位点共检测到15种不同的亚基类型,21种组合形式.其中,以2*,7 8,2 12和N,7 8,2 12组合为主,各占22%和16%.在各位点等位变异中,Glu-B1位点变异类型最多,共10种,以7 8(42%)、20(20%)和21(12%)为主.Glu-A1和Glu-D1位点各有3种和2种等位变异,分别以N(50%)和2 12(88%)为优势亚基.更为重要的是选出一些具有优质亚基的材料,其中1份材料亚基组合为(1、7 8、5 10),品质评分达到满分(10分)可供小麦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SDS-PAGE)分析了64个抗白粉病八倍体小偃麦衍生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亚基组成类型极其丰富。在Glu-A1,Glu-B1和Glu-D1这3个位点上分别检测到3,5,2种不同的亚基组成类型。其中,在Glu-A1位点上大多数品种都具有null亚基,占该位点亚基的90%;在Glu-B1位点上的变异类型最丰富,7+8亚基出现频率最高,为50%;在Glu-D1位点上,劣质亚基2+12出现的频率最高,为78%,被世界公认的优质亚基5+10出现的频率为22%。这些抗白粉病小麦种质可为育种工作者提供优点突出而无突出缺点的亲本。  相似文献   

17.
张红  王洪刚  苏荣存  王玉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899-3900,3943
对183份小黑麦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发现6种新的亚基或亚基组合,暂命名为5*、6*、7*、8*、10*、21*+12*;共检测到38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类型,其中,亚基组合null、7*+8*、6*+20出现频率最高,有53份材料具有该亚基组合。供试小黑麦在Glu-A1位点,null为优势亚基,出现频率为42.62%,优质亚基1和2*出现频率分别为21.86%、28.42%;在Glu-B1位点,20亚基出现频率最高,为56.28%,其次为14+15和13+16亚基,频率分别是17.49%和15.85%,在供试小黑麦中有29份材料具有小麦品种中比较少见的优质亚基13+16。供试小黑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在Glu-A1、Glu-B1位点的亚基分布和硬粒小麦非常相近,初步确定供试小黑麦的四倍体亲本可能为硬粒小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SDS- PAGE)方法 ,分析了 32份密穗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 HMW- GS)组成。在 3个位点上一共检测到 12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在 Glu- B1位点上 ,密穗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具有其明显的组成特点 ,表现为 2 1和 13+16亚基出现频率较高 ,分别为 34 .83%和 18.75% ,而这 2种亚基在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中为极稀有亚基 ;密穗小麦在 Glu- A1和 Glu- D1位点上的主要亚基变异形式与普通小麦相似 ,即以 null( Glu- A1)、2 +12和 5+10 ( Glu- D1)为其主要变异形式。另外 ,本研究还筛选出了 7份具有 5+10优质亚基的材料 ,这将为提高密穗小麦与普通小麦种间杂交种的品质杂种优势提供了材料基础。最后讨论了密穗小麦的起源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山东育成的小麦骨干亲本30份,外省引进材料17份,外国引进材料(CIMMYT、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8 份进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育成的骨干亲本中,Glu-A1位点上共有3种等位变异,其中以1亚基为主,频率为73 3%;Glu-B1位点上共发现6种等位变异,其中亚基对7+8最多,频率为50 0%, 其次是7+9(33 3%);Glu-D1 位点上共有 3 种等位变异,其中 4+12 最多,占 40 0%, 2+12 为 36 7%, 5+10 为23 3%。外省品种中 Glu-A1位点上共有2种等位变异,亚基1最多,频率为58 8%;Glu-B1位点共4种等位变异,以7+9最多,为64 7%;Glu-D1位点共有3种等位变异,其中以2+12最多,为64 7%。外国品种中Glu-A1位点有3种等位变异,其中以2*最多,占50%, 1亚基占39 3%;Glu-B1位点共有4种等位变异,7+8最多,为42 9%,7+9为35 7%,17+18为17 8%;Glu-D1位点共有3种等位变异,5+10最多,为53 6%。从总体上看,国外引进品种中优质亚基(17+18、5+10等)分布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SDS-PAGE方法对我国49份优质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13种亚基和16种亚基组合。结果表明:高分子量谷蛋白(Glu)变异较为丰富,Glu-A1位点有3个等位变异类型,Glu-B1有6个等位变异类型,Glu-D1有4个等位变异类型,而且还发现一些稀有亚基13 16。优质亚基5 10、2~*亚基在供试品种中的比例较高。供试品种HMW-GS品质得分为5~10分,平均为8.04分,表明在我国小麦育种中已注重加强优质谷蛋白亲本材料的引进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