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濉溪县百善镇道口行政村刘道口村民小组农民刘须明,3年来,每年大田种植白莲藕8亩以上,20亩承包田轮流换茬,折合每公顷产量30 000千克,产值37 500元,是当地四里八乡闻名的白莲藕种植专业大户.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武山县韭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高产高效立体套种模式:韭菜套种甘蓝(菜花)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种高效模式下,韭菜亩平均产量3 500kg左右,产值5 600元,亩纯收入4 500元(生产性费用1 100元);甘蓝(菜花)亩产量2 500kg(2 000 kg),亩产值平均在2 000元(2 200元)左右(生产性费用500元)。亩总产值达7 600元(7 800元),纯收入6 000元以上。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省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10万~225万亩,总产量320万~360万t,居全国第2位[1],主要种植模式以大蒜轮作玉米和大蒜套种朝天椒为主。由于玉米种植效益较低,传统朝天椒育苗移栽费工费时、用工难的现实问题日益突出。2018~2022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在临颍县、襄城县试验示范推广大蒜、朝天椒轮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大蒜收获后利用丸粒化种子机械直播技术种植朝天椒。应用该技术模式,省工、省时、节水、节肥,平均亩产鲜蒜头1 800 kg、蒜薹200 kg、亩收入5 000元,亩产朝天椒300 kg(干椒)、亩收入6 000元,合计亩纯收入7 000元,比传统大蒜套种辣椒模式亩节本增效800~1 000元,目前在临颍县、襄城县已累计推广1 00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樱桃番茄是一种水果型的番茄新品种,以其光彩鲜艳、果实形美、籽少、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酸甜适口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樱桃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冬春茬平均亩产4 000~5 000 kg,亩收入8 000~10 000元,亩纯收入4 000~6 000元,种植经济效益较高。1品种选择选择丰产、商品性佳、抗性强、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品种,如千禧、亚蔬6号、金皇后等。  相似文献   

5.
麦茬樱桃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安阳县永和乡种植麦茬樱桃番茄200亩,平均亩产樱桃番茄3 500 kg,加上麦季亩产400 kg小麦,年亩收益8 0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的绿色食品中国西瓜基地,生产的仙果牌西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全镇耕地面积4.7万亩,其中拱棚早春西瓜种植面积3.5万亩。拱棚早春西瓜在生长后期由于温度高、光照强易造成西瓜裂瓜,致使种植效益下降。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农户在拱棚内间作豆角,利用豆角的秧蔓为西瓜遮阴,从而减轻西瓜果期生长温度的剧烈变化、减少裂果,并极大地增加了拱棚种植经济效益。应用早春拱棚西瓜—豆角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一般亩产西瓜3 500~4 000 kg、纯收入6 000~7 000元,亩产豆角2 000~2 500 kg、纯收入5 000~6 000元,合计亩纯收入1.2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正民勤县是甘肃省甜瓜的主要产区,全县甜瓜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民勤甜瓜甜蜜爽口的品质。近年来随着甜瓜育苗技术的发展,甜瓜套种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在本县得到大力推广,目前全县推广面积2万亩。应用该技术,一般亩产甜瓜2 500 kg、食用向日葵250 kg,合计亩收入6 000~9 000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大葱是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主要种植的蔬菜,全镇种植面积3.2万亩。传统的大葱种植方式费工费力,育苗、移栽、收获一直是大葱生产机械化的难点,机械化生产水平低成为制约大葱产业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些难题,平度市蓼兰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和青岛盛跃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2年多的研究实践,探索总结出大葱从育苗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该技术,大葱平均亩产7 500~10 000 kg、亩收入12 000~16 000元,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亩增产1 000 kg、增收1 600元,亩节本增效600多元,合计每亩增收增效2 200元。  相似文献   

9.
糯质高粱商粱六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能源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室利用M07A(散穗TX623A)作母本,商恢6号作父本,杂交培育而成。该杂交种全生育期89 d,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至6月20日,适宜密度为4 000~6 000株/亩,6 000株/亩以上易倒伏,播种行距为0.40 m、0.60 m宽窄行种植最好,也可采用0.50 m等行距种植。播种前施底肥最好选用生物有机肥50~70 kg/亩,再加施N17、P17、K17三元素复合肥50 kg/亩。定苗时应注意留单不留双,留壮不留弱。在5叶1心时注意防治高粱钻心虫,高粱开花前后注意防治高粱穗螟虫,成熟后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松潘本地栽培的藜麦品种和栽培方法,在阿坝州松潘县进行藜麦的露地栽培试验、密度肥效结合试验及品比试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藜1号和陇藜4号都可以在松潘县进行露地种植,陇藜1号综合性状表现更好;陇藜1号高效种植方案为种植密度8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有机无机肥840 kg/亩,以及种植密度9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有机无机肥420 kg/亩,陇藜4号高效种植方案为种植密度7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适宜在松潘县大规模推广的有川农LM-1、川农LM-2、川农LM-3、川农LM-5、陇藜1号、陇藜4号、蒙藜1号7个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甘薯品种秦薯5号的高产潜力,在总结秦薯5号高产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按照秦薯5号超高产量栽培的技术路径,探索总结了一套秦薯5号亩产5 000 kg的栽培技术措施在产区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秦薯5号品种的种植效益。秦薯5号亩产鲜薯5 000 kg产量构成:密度3 500株/亩,单株薯重1.4~1.6 kg,单株结薯数5~8块,单块薯重0.2~0.6 kg。  相似文献   

12.
荞麦是蓼科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有甜荞和苦荞两个类型.养麦起源于我国西南喜马拉雅山区,最初在亚洲东部各国种植,后来发展到了全世界.目前,我国每年荞麦播种面积3 000万亩以上,凉山州超过60万亩,平均亩产50~100kg.  相似文献   

13.
辣椒是北京市种植面积较大的果类蔬菜之一,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大棚辣椒种植面积10 056亩,其中春大棚面积3 606亩,占总面积的36%。春大棚辣椒种植周期一般为4~6个月,亩产4 000~12 000 kg。高产栽培既提高了农民收入,又有助于保障北京新鲜蔬菜的供  相似文献   

14.
米易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角,是国家级南菜北运基地,全县早春蔬菜种植面积7万多亩.其中设施面积面积4.8万亩,大棚设施面积2.8万亩,苦瓜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亩产量5000~7000kg.按2012年5.0元/kg的价格,亩产值达25 000~ 35 000元.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冬春大棚栽植的品种,如蓝山长白苦瓜、成丰一号等.  相似文献   

15.
仙游县农技人员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超级稻(早稻)—荷兰豆(反季节栽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五年累计推广超2 000 hm2。该模式下,早季超级稻产量达600 kg/亩,秋冬季荷兰豆嫩荚产量达1 t/亩以上,每亩纯收入达3 000~5 000元,最高可达7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新品种翔玉18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2 500株/亩、3 000株/亩、3 500株/亩、4 000株/亩、4 500株/亩),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翔玉1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翔玉18在兴山地区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 000株/亩,该密度下的产量为785.78 kg/亩,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全国新增500亿kg(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 500亿kg(11 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500亿kg(1 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亿hm2(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04亿hm2(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53亿hm2(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350kg(700斤).  相似文献   

18.
葡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孟庄镇是辉县栽培鲜食葡萄最集中的乡镇,从1982年开始栽培巨峰大粒葡萄,现已发展到2000余亩.在十几年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点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栽培效益十分显著,平均亩产4 000~5 000 kg,最高亩产达6 000 kg以上,亩产值6 000~8 000元,最高亩产值在万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低海拔(600米以下)富热地区年平均气温18.2摄氏度以上,元月平均气温8.7摄氏度以上稻田,采用"冬春果菜类蔬菜-水稻-秋冬果菜类蔬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亩产值可达1~2万元。各具体模式主要做法如下。1冬春番茄-水稻-秋冬四季豆种植模式此模式第一季番茄一般亩产量5 000~6 000公斤,亩产值10 000~14 000元,最高亩产量可达8 000公斤,最高亩产值可达20 000元;第二季水稻  相似文献   

20.
糯质高粱商粱7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能源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室利用M824A作母本、商恢6号作父本,杂交培育而成。该杂交种全生育期88 d,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至6月20日,适宜密度为4 000~6 000株/亩,6 000株/亩以上易倒伏,播种行距以0.40 m∶0.60 m宽窄行种植最好,也可采用0.50 m等行距种植,播种前施底肥最好选用生物有机肥50~70 kg/亩再加N17、P17、K17三元素复合肥50 kg/亩。定苗时应注意留单不留双,留壮不留弱。在5叶1心时注意防治高粱钻心虫,高粱开花前后应注意防治高粱穗螟虫,成熟后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