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SRAP标记的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烟草属5个种共134份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228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5对多态性、稳定性好的引物,15对引物在134个材料上共获得24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1.7%.134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213~0.5802,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7时,被聚为5个大类群,相同栽培类型的烟草并未明显的聚为一类.可较好地从分子水平反映这些烟草品种(系)间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标记分析百合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百合属植物的起源中心,栽培和应用历史悠久。如何评价及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百合资源是选育优质百合品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全国各地收集获得的45份百合种质(包括21份野生种和24个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RAPD技术对这些百合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亲缘关系的鉴定。结果表明:从300条引物中筛选获得29条可重复多态性引物(1条野生种特异引物:S249引物)。以45份百合材料总DNA为模板29条引物共扩增出398个多态性位点。UPGMA聚类分析表明:45份材料的遗传距离在0.158~0.504,平均遗传距离是0.370。45份材料可以分为5类:包括云南地区野生种、铁炮百合杂交系、亚洲百合杂交系、东方百合杂交系和其他地区野生种。  相似文献   

3.
采用RAPD标记分析了18份狼尾草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9条引物在18份材料中共扩增出207条条带,其中176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比率85%,各引物扩增条带数为6~15条不等,遗传距离的变幅为0.0819~1.011,平均为0.4713;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907~0.9352,平均为0.6871.聚类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以0.7为值大致可以分为4类:巨菌草、热研4号王草、桂草1号王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紫象草聚为一类;杂交狼尾草和细茎象草分别单独聚为一类;剩余的品种聚为第四类.  相似文献   

4.
贵州辣椒种质资源的表型和SRA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来自贵州省不同地区的61份辣椒Capsicum annuum L.种质进行表型和SRAAP(sequence-related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析,以探索贵州辣椒种质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根据辣椒的主要果实性状和叶色进行聚类分析,在1.35遗传距离系数处可以聚为4个组群,即朝天椒、圆锥椒、牛角椒和棱柱形椒.30对SRAP引物组合中,每对引物平均扩增的清晰条带数为10.33条,其中多态性比率为38.62%,从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SRAP分析.61份辣椒种质问的相似系数分布为0.21-0.98,在0.72的相似系数处,供试材料分为8个组群,辣椒多样性分布和种质来源地具有一致性,来源相近的辣椒种质基本上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采用RAPD标记分析9份芦竹属牧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芦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13条引物在9份材料间共扩增出126条条带,其中113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9.7%,各引物扩增条带数为7~14条不等,遗传距离范围为:0~1.039 1,平均值为0.399 6;遗传相似系数为0.309 5~1.000 0,平均为0.734 3。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MGA)对统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遗传距离0.700 0的聚类结果表明:9份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绿洲5号、绿洲6号各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材料相似度较低。聚类结果与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没有体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基于ISSR标记的西南地区石斛资源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石斛属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西南地区的23份石斛属植物和1份金石斛属植物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并采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20条ISSR标记引物中筛选出11条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出151个扩增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为13.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48个,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8.01%;24份石斛总扩增条带为1 084条,平均45.1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 012条,占比为93.4%;24份石斛材料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3~0.78;在相似系数0.68处将24份石斛材料分为7个类群。西南地区石斛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不同荸荠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荸荠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合荸荠种质分析的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86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条带,多态性为69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0.3%。供试的24份荸荠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在0.0909-0.6071之间,平均值为0.3493。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24个荸荠品种在遗传距离0.34处可分为五类。24个荸荠品种在ISSR分析中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但部分不同地区栽培品种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薄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薄荷地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材料创新提供参考.[方法]结合SRAP和ISSR标记对48份不同来源薄荷种质材料的DNA进行多态性扩增,并根据扩增图谱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利用筛选的20对SRAP和ISSR引物从48份薄荷种质材料分别扩增出187和183条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97.33%和97.27%.48份薄荷种质材料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1672,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762,说明供试薄荷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8份薄荷种质材料可分为五大类,其中I类又可分为5个亚类,该聚类结果主要由品种差异决定,受地域影响较小;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6处可将33份贵州薄荷资源分为四大类.不同来源的薄荷群体遗传多样性排序为引进群体>贵州群体>重庆群体>云南群体,贵州群体与引进群体遗传距离最大,与云南群体和重庆群体遗传距离较小,说明贵州群体、云南群体和重庆群体亲缘关系较近.[结论]SRAP和ISSR标记对薄荷种质材料的多态性检出率较高.薄荷属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种内遗传变异较小.贵州薄荷种质材料的遗传基础较引进材料狭窄,与云南和重庆的薄荷种质材料遗传背景较近.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43份辣椒种质进行形态学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辣椒的28个形态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系数6处可以聚为6个组群。94对SRAP引物组合中,每对引物平均扩增的清晰条带数为8.34条,其中多态性比率为13.90%,从中筛选出28对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SRAP分析。绘制亲缘关系聚类图,43份辣椒种质间的相似系数分布为0.59~0.96,在0.72的相似系数处分为6个组群。SRAP聚类与形态学聚类相似度高,二者都可为辣椒的遗传分析及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白菜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 和SSR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和SSR标记对小白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66对SRAP、1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9对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稳定可靠的引物,对41份小白菜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519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2条,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数171条,多态性比例为32.9%。利用聚类软件进行分析,41份小白菜种间遗传距离在0.58~0.87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0.58处可将41份小白菜材料分为两大类。研究表明,小白菜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多数小白菜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有较大的相关性。SRAP标记适用于分析种质的遗传距离,从种质资源保存的角度分析,SSR标记能够较全面地保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RAPD技术对10种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100条10bp的RAPD引物中筛选获得17条多态性引物,对石斛属的10个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200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1.8个多态性条带。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56~0.676。根据RAPD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石斛属的10个种区分开来,划分为4类。结果表明:RAPD标记技术较好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22份枸杞属种质材料进行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2个引物在22份种质中共扩增出了204条带,其中162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的比例为79.41%。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APD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与枸杞属形态分类基本相似,能将种间亲缘关系划分出,但是对变种与种间关系的区分不佳。  相似文献   

13.
18个黑麦草品种(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8个黑麦草(Loluim sp)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10个10 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获得26个多态性引物,然后对18份黑麦草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97条DNA扩增片断带.其中多态性带187条,平均多态检出率为94.9%.18份材料的Jaccard相异系数为0~0.846 7,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雅晴、特高、沃土、潘多拉、安格斯、意大利黑麦草、邦德、普通一年生、嘉宝、绿神、普通二倍体、小黑麦为一群,匹克、凯琳特、顶峰、明星、首相为一群,冬牧70为单独一群.  相似文献   

14.
乌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我们收集了来自于云南和四川的23份种质资源,采用2%CTAB法提取乌头总基因组DNA,用15个RAPD随机引物进行分析。15个引物共扩增出242个DNA片段,多态性片段202个,占总扩增片段比率为83.5%,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3.47个多态性DNA片段。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55~0.940之间,表明乌头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遗传相似系数0.582处将23份供试材料划分为9个类群,其中15份聚为一个大类,其余8份各自聚为一类。RAPD分析可作为构建乌头DNA指纹图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茄子(S.melongena L.)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APD技术对来源于国内外的53份茄子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9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81条带,其中有46条多态性条带,占56.79%。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72~0.99之间,表明参试种质遗传基础比较狭窄。UPGMA树状图显示,可将53份参试茄子种质分为五大类群。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并不完全一致,与地理分布没有联系。  相似文献   

16.
Discrimination of 24 wild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 Camellia sp. ) using RAPD markers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RAPD markers were very effective tool and method in wild tea germplasm discrimination. There were 3 independent ways to discriminate tea germplasms, a) unique RAPD markers, b)specific band patterns and c) a combination of the band patterns or DNA fingerprinting provided by different primers. The presence of 16 unique RAPD markers and the absence of 3 unique markers obtained from 12 primers made it possible to discriminate 14 germplasms. Using the unique band patterns of primer OPO-13 could discriminate 10 tea germplasms. It was of much importance using minimum primers to obtain maximum discrimination capacity. All the 24 wild tea germplasms could be discriminated easily and entirely by the band patterns combination or DNA fingerprinting obtained from OPO-13, OPO-18, OPG-12 and OPA-13, including two wild tea trees of very simil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7.
应用RAPD技术对19份膜荚黄芪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从2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共扩增出148条条带,其中127条为多态带,多态性比率为85.8%,其比率较高.系统聚类分析将19份膜荚黄芪种质分为3大类群--野生黄芪、东北黄芪和华北黄芪,这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8.
花椒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条RAPD引物对21份花椒种质资源的DNA进行了扩增,计算了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共扩增出25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6条(占72.37%),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多态位点6.2个。21份种质材料间均存在遗传差异,其中韩城红葡萄椒和韩城大红袍遗传距离最近,平均遗传距离为0.290 4;凤县野生构椒和韩城白葡萄椒的遗传距离最远,平均遗传距离为0.833 6;同一种质资源内个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山东大红袍个体间差异最大,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87 2,但临夏一号和凤县大红袍2份种质内个体间均未检测到差异。当遗传距离取0.529 7~0.576 3时,21份花椒种质资源可以聚类为3组,当遗传距离取0.496 3~0.503 7时,可聚类为7组。RAPD多态性分析从分子水平上反映出了花椒种质资源复杂的遗传背景;为花椒品种的鉴定与分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寿星桃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利用RAPD技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寿星桃种质进行分析.采用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22个引物对10个寿星桃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对180个扩增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寿星桃的系统发育;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寿星桃的分子检索表;并对扩增的特殊位点进行统计,提出了重点保存的寿星桃种质.  相似文献   

20.
桂花部分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从20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扩增效果好的引物,这12个随机引物共产生66条带,其中38条为多态性带。谱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RAPD标记可有效地鉴别桂花品种;通过聚类分析,可将这16个桂花品种分为5个类群,与以前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