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益母草水煎液及水煎醇沉液对小鼠的镇静镇痛作用,笔者将80只小鼠随机均分8组,分别为益母草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和水煎液灌胃给药大(10.0 g/kg)、中(5.0 g/kg)、小(2.5 g/kg)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 d,最后1次给药10 min后,采用小鼠自主活动测试仪测定小鼠20 min内的活动及站立次数;30 min后,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阈值。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腹腔注射益母草水煎醇沉液大、中剂量组站立和活动数极显著减少(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腹腔注射益母草水煎醇沉液大剂量组痛阈值极显著提高(P0.01)。益母草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给药,较大剂量时对小鼠具有一定的镇静和镇痛作用,而口服相同剂量的益母草水煎液对小鼠则无显著镇静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剂型的酸枣仁制剂对小鼠的镇静及镇痛作用。取小鼠80只,随机均分8组(每4组为一大组,均用Ⅰ~Ⅳ表示)。Ⅱ-Ⅳ组为试验组,分别按5.0克/千克(低剂量)、10.0克/千克(中剂量)、20.0克/千克(高剂量)灌胃酸枣仁水煎液和腹腔注射酸枣仁水煎醇沉液,Ⅰ组为对照组。分别灌胃和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3天,于末次给药30分钟后,用小鼠活动仪及智能热板仪自动记录法,观察小鼠的镇痛及镇静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灌胃不同剂量的酸枣仁水煎液对小鼠的镇静镇痛作用不显著(P〉0.05),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酸枣仁水煎醇沉液对小鼠的痛阈值有延长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酸枣仁水煎醇沉液对小鼠的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有降低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表明腹腔注射酸枣仁水煎醇沉液对小鼠具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黄精水煎液和黄精水煎醇沉液对小鼠镇静镇痛作用及耐力的影响,笔者将80只小鼠随机均分8组,分为黄精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和黄精水煎液灌胃给药小(5.0 g/kg)、中(10.0 g/kg)、大(20.0 g/kg)剂量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4 d,最后一次给药后10 min,采用小鼠自主活动测试仪测定小鼠的转圈及站立次数;30 min后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阈值。另取小鼠80只,用同样方法分组与给药,第4天给药后30 min,采用负重游泳法测定其抗疲劳时间,采用常压广口瓶—钠石灰密封法测定耐缺氧时间。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在镇静试验中,腹腔注射黄精水煎醇沉液小、中、大剂量组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1),站立次数明显减少(P0.01);在镇痛试验中,腹腔注射小剂量组痛阈值有所提高(P0.05),中、大剂量组痛阈值明显提高(P0.01);游泳抗疲劳试验,腹腔注射中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间减少(P0.05),大剂量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减少(P0.01)。灌胃中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1),大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间则明显缩短(P0.01)。在耐缺氧试验中,注射大剂量组时间明显缩短(P0.05);灌胃中剂量组时间延长(P0.05)。说明腹腔注射黄精水煎醇沉液对小鼠有镇静镇痛作用,灌胃适量黄精水煎液能增加小鼠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党参对小鼠抗疲劳及耐缺氧的作用。方法:取小鼠160只,随机均分16组,每4小组为一组实验组,共4组实验组。实验组Ⅰ分别为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Ⅱ试验组分别以5.0g/kg(低剂量)、10.0g/kg(中剂量)、20.0g/kg(高剂量)给小鼠口服党参水煎液和腹腔注射党参水煎醇沉液,1次/d,连续给药3d,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党参水煎醇沉液各剂量组负重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显著延长(P<0.01),口服党参水煎液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党参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能够提高小鼠抗疲劳、耐缺氧的能力,而水煎液口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蒲鹿乳炎散水煎醇沉液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后期临床开发提供依据。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法来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福尔马林和热板仪致痛法来研究其镇痛作用。各试验均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是阴性对照组、蒲鹿乳炎散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蒲鹿乳炎散低、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分别每日以含生药20、30、40及0.15 mg/g的剂量灌胃给药1次,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给药7 d,后续按照不同试验具体操作。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结果显示,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可极显著降低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中、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试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用药组对醋酸导致的通透性增高均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低、中剂量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角叉菜胶所致足趾肿胀试验结果显示,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抑制作用(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但中、高剂量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福尔马林致痛试验结果显示,在Ⅰ相时间段内,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减少小鼠舔足次数(P<0.01);在Ⅱ相时间段内,各组两两之间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热板仪致痛试验结果显示,给药后各个时间,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延长痛阈值(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高剂量组减小疼痛阈值的效果极显著强于阿司匹林组(P<0.01),低、中剂量组的效果极显著弱于阿司匹林组(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蒲鹿乳炎散水煎醇沉液对小鼠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当归水煎醇沉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Ⅰ)、模型组(Ⅱ)、当归高剂量组(Ⅲ)、当归中剂量组(Ⅳ)、当归低剂量组(Ⅴ)。造模前,Ⅲ、Ⅳ、Ⅴ组小鼠分别按20.0、10.0、5.0g/kg皮下注射当归水煎醇沉液,Ⅰ、Ⅱ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6d,末次给药后2h,Ⅱ、Ⅲ、Ⅳ、Ⅴ组小鼠腹腔注射0.1%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0.1mL/10g)建立肝损伤模型,Ⅰ组注射等量石蜡油。禁食不禁水,24h后处死小鼠。取肝脏左叶相同部位组织,10%的甲醛固定,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结构与病理变化。结果:当归水煎醇沉液高、中、低剂量组肝细胞损害程度轻于模型组。结论:当归水煎醇沉液对小鼠四氯化碳致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效果。解热试验取健康家兔10只,随机分为2组,每只兔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2%水溶液30 mg/kg,待体温升高超过1℃,分别按0.5 mL/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给药后30、60、90、120 min分别测量直肠温度;镇痛试验取昆明系小白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0.05mL)、阿司匹林组(4%阿司匹林溶液0.05 mL)、复方蒲公英注射液低(0.05 mL)、中(0.1 mL)、高剂量组(0.2 mL)。连续经口给药3 d,于末次给药30 min后,每只小白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0.1 mL/10 g),记录注射致痛剂后20 min内各鼠的扭体次数;抗炎试验取昆明系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0.05 mL/10 g)、双黄连组(0.05 mL/10 g)、复方蒲公英低(0.05 mL/10 g)、中(0.1 mL/10 g)、高(0.2 mL/10 g)剂量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5 d,在第5天注射后12 h,在小鼠右耳两侧均匀涂以二甲苯0.05 mL,左耳作为对照,2 h后处死,用直径0.5 cm打孔器取其左右耳片,称重,评价药物对二甲苯刺激耳廓的抗炎效果。结果提示,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作用,而无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模型,针对火绒草3种水溶性组分(水煎液、水提醇沉液、醇提水溶部分),每种试验药物分为大剂量组(1g/ml)和小剂量组(0.5g/ml),每组12只小鼠,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耳廓肿胀度的差异,计算小鼠耳廓伊文氏蓝染料渗出的抑制率,探讨试验药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耳廓肿胀度和耳增重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除了水煎液小剂量组外,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P<0.01)或极显著意义(P<0.001),说明3种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试验药物对小鼠耳廓伊文氏蓝染料渗出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且抑制率均在88%以上,显示了较强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脉血压直接测定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川芎水煎醇沉液对家兔动脉血压及心率的影响。将家兔麻醉,分别耳缘静脉注射1g/kg、2 g/kg、4 g/kg剂量的川芎水煎醇沉液,通过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分别记录家兔给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用药前比较,各剂量处理后家兔收缩压均有显著上升(P0.01),高剂量组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收缩压降低。各剂量处理后家兔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处理后动脉压均明显增加(P0.01),且2 g/kg川芎水煎醇沉液可使家兔的动脉压明显提高;心率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提示川芎水煎醇沉液对家兔有降压作用,各剂量组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动脉压升高,心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广藿香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广藿香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确定广藿香的镇痛作用。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广藿香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方式,分别给予0.25、0.5、1.0g/(kg·BW)广藿香及生理盐水;给药后,各组小鼠灌胃20%冰醋酸溶液,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体态变化以及扭体次数,并计算镇痛率。结果表明,给予20%冰醋酸溶液后,高剂量组小鼠的腹痛症状较轻,低剂量组小鼠的腹痛症状较为严重,抽搐明显;高剂量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低剂量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的镇痛百分率最高(36.73%),低剂量组的镇痛百分率最低(14.45%)。广藿香对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镇痛作用,且镇痛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自制外用中药膏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中药治疗运动损伤提供临床依据。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肿胀、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试验研究外用中药组方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外用中药膏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的肿胀及蛋清致小鼠足的肿胀(P<0.01);能提高小鼠在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中的痛阈值(P<0.01)。研究证明,外用中药膏剂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药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决明子水煎液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体重180~240 g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决明子Ⅰ组和决明子Ⅱ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饮用蒸馏水,决明子Ⅰ组和决明子Ⅱ组分别饮用浓度为40 g/L和80 g/L决明子水煎液,连用2周后,模型对照组、决明子Ⅰ组和决明子Ⅱ组腹腔注射CCl4(2.0 mL/kg体重),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采血低速离心,取血清分别测AST、ALT、ALP、镁、磷、钾、钠、钙、胆固醇、葡萄糖、总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决明子水煎液(40 g/L)能极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升高(P<0.01);极显著升高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胆固醇、葡萄糖、ALP和镁含量的降低(P<0.01);同时还能显著升高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钠含量的降低(P<0.05)。结论:决明子水煎液对CCl4所致大鼠的急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增强机体对应激的耐受力,从决明子组对各血清指标的作用来看,决明子Ⅰ组的保肝作用更优于决明子Ⅱ组。  相似文献   

13.
采用Bliss法对小鼠经口灌胃氯化镉溶液(对照组0.0mg/kg;试验组Ⅰ~Ⅵ分别为98.3,122.9,153.6,192.0,240.0,300.0mg/kg),并对染毒后小鼠的死亡情况、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液生理指标和病理剖检变化进行分析,以探讨氯化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氯化镉LD50为187.03mg/kg;小鼠的体质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小鼠心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脾指数和睾丸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脏器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小鼠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波动(P〉0.05);死亡小鼠除大脑组织无明显病变外,以Ⅵ组小鼠各组织的病变较严重,存活小鼠各组织的病变以Ⅰ组较轻微,Ⅴ组较严重。结果表明,氯化镉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对小鼠多个组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党参总皂苷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党参总皂苷(TSC)抗氧化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辐射模型组、3个不同剂量(100、200、400 mg/kg)党参总皂苷给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5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辐射后,各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不同剂量TSC 0.2 mL;辐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2 mL。连续灌胃2周后,将小鼠处死,测定心脏、肝脏组织匀浆和血清MDA含量、SOD活性和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MDA含量极显著增高(P0.01),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TSC各剂量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且以TSC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佳。结论:TSC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甘草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将64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预防组(低、中、高剂量)、模型组.模型组以56度白酒16 mL/kg灌胃,预防组和治疗组在酒精灌胃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低(4.8 g/kg)、中(9.6 g/kg)、高(16 g/kg)不同剂量甘草提取物灌胃,连续14 d,取血液和肝脏样品,测定肝组织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及血清乙醇脱氢酶(ADH)含量,同时采用H.E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血样测定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GOT降低均不明显,中、高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GOT降低显著(P<0.05,P<0.01);低剂量治疗组(P<0.05)和其他给药组(P<0.01)均能显著降低GPT含量;中、高剂量治疗组(P<0.05)和低、中剂量预防组(P<0.05)与高剂量预防组(P<0.01)均能显著提升ADH含量;组织学观察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治疗组及预防组能有效缓解和恢复肝损伤组织结构.提示甘草提取物对酒精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天然植物制剂"开口健"对实验小鼠吞噬功能以及抗体产生能力的影响。方法:每天用不同剂量(0.125、0.25、0.5g)"开口健"给雄性ICR小鼠灌胃,用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连续灌胃10d后,检测小鼠的体重变化和脾脏指数,用碳粒廓清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用溶血素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抗体产生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高、中、低剂量"开口健"灌胃组小鼠的体重均有提高,中、低剂量组提高显著(P0.05);各试验组脾脏指数均有增加,但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廓清指数均有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小鼠抗体水平均有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开口健"能通过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和促进抗体产生而提高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党参多糖(CPPS)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选用D-半乳糖(D-gal)诱导建立小鼠衰老模型,CPPS分别按250 mg/kg、150 mg/kg、50 mg/kg连续灌胃,观察CPPS对小鼠肝脏组织MDA含量的影响。结果:CPPS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肝脏组织MDA含量(P〈0.01),减轻D-gal对小鼠肝细胞的毒性。结论:CPPS对D-gal所致衰老小鼠的肝组织毒性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效应可能与CPPS抗氧化的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索P450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对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将SPF级昆明系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4、6、8、10、30、50 g/kg来曲唑剂量组,连续灌服3 d,在停药后的第9、15和30天观测小鼠卵巢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①在停药后第9、30天的6和8 g/kg组及第15天的4~10 g/kg组的卵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停药后第15和30天的50 g/kg组显著低于(P<0.05)对照组和2~10 g/kg组;②在停药后第9和15天的4~8 g/kg组及停药后第30天的6 g/kg组的初级卵泡数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和其它各试验组,而停药后第9天的30和50 g/kg组、第15天的50 g/kg组及第30天的10~50 g/kg组都显著低于(P<0.05)对照组和其它各试验组;③在停药后第9、15和30天的4~8 g/kg组的次级卵泡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停药后第9天的30和50 g/kg组、第30天的50 g/kg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在停药后第9天的4~8 g/kg组、第15天的6和8 g/kg组及第30天的2~8 g/kg组的成熟卵泡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停药后第9天的10~50 g/kg组、第15、30天的30和50 g/kg组几乎没有成熟卵泡的形成。以上结果表明,用6 g/kg来曲唑浓度可一定程度抑制P450芳香化酶的活性,降低内源性〖JP2〗雌激素合成,能够促进小鼠卵巢和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