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影响小麦耕作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人为生产措施的影响,小麦品种的影响,以及浇水、施肥等都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不过气象因素的影响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气候因素主要包括光照、温度和水分等。通过对甘肃省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从光照、温度、水分等方面阐述了甘肃省影响旱作小麦工作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小麦产量高低与气候条件好坏关系十分密切,年际间的气候变化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现就建国以来我省小麦产量的发展,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以建立小麦产量的气候模型和阐明我省各地区小麦的增产潜力,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小麦产量提供依据。 (一)小麦产量的变化与发展 1.小麦总产的变化:建国以来,我省小麦总产  相似文献   

3.
韩丽娟  钱拴 《农业展望》2010,6(8):35-36
印度目前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小麦在印度农业经济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近50年印度小麦单产、种植面积以及总产量分析了印度小麦产量变化趋势和气候条件等影响因素;依据年度气候条件评价和经济、技术等因素.估算了2010年印度小麦单产和总产;并对2010/11年度印度小麦的产量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2011年小麦全生育期总的气候特点是:秋冬春持续干旱、冬季寒冷、早春升温慢、后期高温、生育进程推迟。总体看:光、热资源充足,但气温忽高忽低,气候变化无常;水资源严重缺乏,且分布不均匀,冬春持续干旱少雨,前中期降水少近7成,后期降水正常,极不利于旱地小麦产量的稳定,而对灌区小麦虽有影响,但由于及时灌水补充,使水地小麦产量比去年增产,保持在较高的产量水平。气候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有利有弊,现对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粮食产量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遗传因素是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时也受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子中,气候是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尤其是花后灌浆期如果遇到高温干旱天气,会损害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灌浆期缩短,从而引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显著下降。小麦灌浆期温度超过30℃会导致叶片结构遭到破坏,引起叶片早衰造成产量降低,最大减产幅度可达  相似文献   

6.
通过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气象三要素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对小麦栽培中一些应用成功的抗逆应变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因素及抗逆性应变栽培技术,为江苏地区小麦生长期间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稻茬小麦占豫南地区小麦播种面积 70 %以上 ,是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中低产田。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 ,气候湿润 ,常年降水在 1 2 0 0mm以上 ,特别是春季多雨 ,常造成麦田渍害的发生 ,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渍害已成为制约豫南稻茬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搞好渍害的治理是提高稻茬小麦产量的关键。1 渍害对小麦的影响1 .1 造成根系早衰由于渍害造成植株根际土壤缺氧严重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 ,根系中毒现象严重 ,使根早衰甚至死亡 ,根部吸肥吸水能力下降。小麦拔节后 ,涝渍田块老根黄黑僵硬 ,后期涝渍更加速了根系的衰亡。1 .2 …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再加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田的病虫害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小麦条锈病、黑穗病、丛矮病、地下害虫等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和范围有所下降;二是小麦蚜虫的发生仍较严重,造成一些地区小麦减产;三是小麦纹枯病、小麦吸浆虫呈上升趋势,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四是小麦红蜘蛛、麦叶蜂等一些次要害虫连续发生。  相似文献   

9.
气候条件与小麦抗逆应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气象三要素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对小麦栽培中一些应用成功的抗逆应变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因素及抗逆性应变栽培技术,为江苏地区小麦生长期间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再加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田的病虫害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小麦条锈病、黑穗病、丛矮病、地下害虫等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和范围有所下降;二是小麦蚜虫的发生仍较严重,造成一些地区小麦减产;三是小麦纹枯病、小麦吸浆虫呈上升趋势,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四是小麦红蜘蛛、麦叶蜂等一些次要害虫连续发生.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霞云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37-137,141
小麦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的一种气候性病害,对小麦的产量有一定影响。主要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症状、发病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是范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多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优良品种的推广,小麦产量虽有很大提高,但仍有较大增产潜力。影响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因素除去栽培管理技术、社会因素影响外,气候条件的变化仍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分析研究小麦产量波动的气候原因,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小麦布局,达到稳产高产优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小麦作为凤台县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至关重要。近几年,凤台县小麦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量始终不高、不稳。该文从土壤、种子、施肥、播种、气候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该县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小麦产量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麦病害有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等.在常熟地区,一般年份赤霉病发生较重,锈病不发生,白粉病发生较轻,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一般以赤霉病为主.1999年异常的气候条件,造成小麦白粉病病害严重流行,使小麦产量、品质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对小麦白粉病的病害流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余立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254-255,258
结合仁寿县2012年冬季至2013年春季气候因素分析干旱对仁寿县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防止措施,以期给仁寿县小麦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减少干旱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和静县小麦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和静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8%,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一半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小麦产量并未同步增长,年度间的小麦产量很不稳定,说明外界气候条件影响不可忽视,利用气象部门40年来的气候资料和农业部门对小麦丰、欠、平产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影响和静县小麦生长发育的气候成因,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地区小麦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是响水地区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2015-2017年三大病害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以上,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分析气候因素对小麦病害影响,对小麦病害测报与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小麦产量逐年增加,但仍满足不了人们对小麦的需求。开展小麦超高产创建对于满足人们对小麦的需求,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品种、气候、栽培模式等入手对小麦超高产创建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海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40-10740,10899
利用1980~2013年禹城市气象局提供的小麦全生育期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对2012 ~2013年度禹城市小麦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发现有利的气象因素是禹城市小麦增产的主要因素,并评价了气象因素对小麦全生育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安徽省明光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积极应对影响小麦高产的不利因素,对粮食生产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明光市的耕地条件、气候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对策及建议等方面来研究中部地区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