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植物离体诱变育种技术在日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概况 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可利用杂交育种及利用各种放射线进行辐射诱变育种。到2000年为止,诱发突变育种育成的登录品种数,全世界达到2000个以上,其中日本有150个品种。利用的诱变源中,70%以上是γ射线和X射线,若加上中子和β射线等,占诱变源的90%以上。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有四方面的优点:1.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2.
月季是国外常采用辐射诱变育种的花卉,民主德国、捷克、加拿大、印度、苏联、日本等国都成功地育成了新品种。我国农科院蔬菜所用这一方法育成了“霞光万道”、“南海浪花”等新品种。实践证明,月季通过辐射诱变育种,可在不改变其它性状的情况下有效地进行花色或某一性状的改良。月季辐射诱变常采用的试材是种子和插条,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石斛兰辐射诱变后的植株性状遗传变异程度,本研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后的石斛兰D.Sonia‘166’品种组培苗进行分析,探讨其辐射诱变效应,确定最佳的辐射剂量。结果表明:利用从10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2对引物对不同剂量处理的石斛兰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了21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1条,多态率为19.0%。对不同处理及对照扩增的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个剂量的辐照处理群体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20Gy处理整体变异程度最大,5Gy变异最小。因此,认为石斛兰D.Sonia‘166’品种组培苗的最佳辐射诱变剂量为20 Gy。本文为辐射诱变育种和诱变后代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蝴蝶兰是中国年宵花不可缺少的盆栽花卉,红色品种是蝴蝶兰年宵花组合盆景的当家品种,市场需求量较为稳定。杂交育种是蝴蝶兰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我国大陆地区蝴蝶兰育种起步较晚,至今育成的新品种数量有限。蝴蝶兰‘莞蝶2号’是以‘聚宝红玫瑰’母本,‘红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2007年3月20日进行人工杂交授粉,8月份将成熟的果荚表面消毒后,将种子撒播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1年后获得的杂种后代植株移植在温室大棚中进行种植观察。2009年  相似文献   

5.
高油大豆合丰4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丰46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1992年以合丰35号为母本,公交84112—1—3为父本有性杂交,并于F2代辐射诱变育成,2003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产、早熟、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对其育种方法研究表明,辐射诱变不但对提早熟期和诱发抗病突变体有作用而且对提高大豆油分也有一定的作用;辐射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是选育早熟、高产、高油、抗病大豆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串红品种神州红种子用60Coγ射线150 Gy辐射诱变处理,诱变后代材料经多代选择,育成了新品种红运,2016年1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与原品种神州红相比,红运的开花期、株型、花序性状及耐热性等均有明显改善。SRAP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所用的61对SRAP引物组合中有35对呈现多态性,二者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60,说明辐射诱变处理引起了一串红遗传物质的变异。本研究的结果证明,辐射诱变对一串红是一种有效的育种途径,SRAP技术是分析辐射诱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近年来,非洲菊新优品种不断涌现。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煜辉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育成一批获得新品种权的非洲菊新品种并推广种植。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选育并获得新品种权的非洲菊新品种‘醉粉’‘醉红’‘醉紫’和‘醉雪’是国内首次获得授权的球型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更加科学地开展小麦理论研究和提高育种成效,对‘鲁麦14’的构思设计与创制思路、突出特点和以‘鲁麦14’为亲本选育出的品种进行了系统分析。从2001年到2018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江苏、河北、安徽、河南、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天津9省1市的89家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以‘鲁麦14’为亲本直接育成品种39个、间接育成品种92个,这些品种通过9省2市166次审(认)定和36次国家审定。‘鲁麦14’作为新一代骨干亲本,为全国的小麦生产和育种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研究与开发,可以为花卉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改良花卉品种,也可以培育出新品种,特别是那些珍稀名贵的花卉品种,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从试验中可以看出:花卉经过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后,可能出现4个方面的显著变异:一是花色变异。例如凤仙花由原来的4种变为7种,经过离子注入后花色更加丰富多彩。有些花卉经过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后,一朵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研究和选育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对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基于‘洛夫林10号’种质育成石麦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方法、系谱和代表性品种的优良特性进行分析。详细解析了我院多年节水育种实践提出的"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节水高产育种方法,以及在此方法基础上以‘洛夫林10号’种质为原初材料培育出19个石麦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依据‘石4185’和‘石家庄8号’代表性品种不同灌水制度下多年产量结果,指出冀中南节水灌溉下小麦丰产依赖于穗数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育种年代的推进,2008年后育成石麦系列品种白粉病和锈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指出今后河北育种工作中注重节水高产的同时加强抗病基因的引入。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2月1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公告,授予包括32个花卉品种在内的55个植物新品种权,并向育种者版发了《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本次授权的32个花卉新品种中,主要以蔷薇属和芍药属品种为主,其中有不少是国外育种者培育的新品种。它们分别是:北京林业大学王莲英等人选育的‘俏金星’、‘艳金星’、‘华夏隐斑白’、‘华夏玫瑰红’‘、华夏一品黄’‘、华夏双娇’、‘华夏红’7个芍药属新品种;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张颢等人选育的‘云艳’、‘蜜糖’和‘粉妆’3个蔷薇属新品种;昆明锦苑公司倪功等人选育的蔷薇属品种‘华贵人’和‘黄莺’;上海  相似文献   

12.
以0Co-γ射线辐照处理切花百合‘科瓦拉’、‘不同凡响’、‘双重惊喜’鳞茎,开展辐射诱变育种试验。经0、3、6、9Gy 60Co-γ处理的成苗(株)率‘科瓦拉’分别为100%、37.5%、0和0;‘不同凡响’的成苗(株)率分别为100%、35%、7.5%、2.5%;‘双重惊喜’的成苗(株)率分别为100%、100%、66.7%、0。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百合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出现较明显的辐射损伤,主要表现在植株变矮,单株叶片数减少,花蕾数减少,开花延迟。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切花百合有明显效果,适宜诱变剂量因品种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和40年代,在先后肯定了X射线和化学药剂有一定诱变作用之后,诱变育种工作逐渐开展起来。由于诱变育种具有提高突变率、改良品种性状、缩短育种年限的特点,因此受到国内外育种学家的广泛关注。20世纪50年代,随着原子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采用辐射诱变比化学诱变更为普遍。1995年6月,在维也纳召开的关于应用诱发突变和分子技术改良作物的国际研讨会上确认,辐射诱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改良种质性状的有效手段,有52个国家选育出约1800个突变品种。在我国,辐射诱变的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截至1994年底,我国在40多种植物上育成430多个优良突变品种,年种植面积900万hm^2以上,粮、油、麻等增产50亿kg,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皖麦31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采用“栽培一粒”小麦与7个普通小麦品种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复合杂交、辐射诱变等多种育种方法相结合,育成的安徽省第一个丰产多抗高蛋白面条专用小麦新品种,1997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对安徽省江淮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鲁番茄 7号是烟台市农科院利用氮离子束辐射诱变育成的一代杂交种 ,1 997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1年春 ,该品种以先进的育种方法和早熟、高产、优质、耐运输等优点 ,获得烟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鲁番茄 7号是自封顶品种 ,特早熟 ,果实粉红色 ,品质优良 ,耐运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凤仙花是古老的乡土花卉,在我国栽培已有千年的历史,它不择土壤,不择地域,只要温度适宜,在全国各地均可栽植。中国凤仙花有许多别名,如指甲花、急性子、小桃红等。凤仙花不仅观赏功能强,还是提取凤仙花素(AdO23)的主要成分。也可以红色花瓣为原料,提取天然色素用于纺织品、皮革、化妆品或食品的着色剂。同时凤仙花对氟化氢很敏感,是最理想的环境监测材料。凤仙花的汁液是当前盛赞的天然植物染发剂。北京师范大学核物理学院和北京辐射中心通过"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对传统的中国凤仙花品种进行改良后,本文作者及北京文萱地被花卉公司对改良后的种子进行了多次实验育苗,首批培育出的‘春霞’与‘朝阳’两个品种在七博会上首次亮相,获得了观众与业内专家的一致肯定,均获得优秀奖。  相似文献   

17.
1月1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选育并申报的非洲菊品种‘温馨’正式获得新品种权证书。 据云南农科院花卉所非洲菊育种专家李绅崇介绍,‘温馨’干2000年春季在省农科院(昆明)温室中进行人工杂交,通过几年的品种间比较和观察,其一致性、稳定性和特异性都较好,商品性状表现突出,为此干2005年提出了新品种权申请。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一种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性水稻病害,近年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新育成的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整体表现不高,通过培育抗病恢复系进而育成优质抗病新组合成为育种家主攻方向之一。长江大学农学院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经南繁北育多代系谱法综合农艺性状选择,结合多个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胁迫抗性表型鉴定和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于2014年创制出恢复系‘长恢31’。‘长恢31’经检测含有Pigm、Pi5和Pia 3个稻瘟病抗性位点,在育种应用中表现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对稻瘟病抗性强而持久、熟期早、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利用该恢复系配组育成优质抗稻瘟病新组合‘长农优231’于201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育成抗稻瘟病新组合‘长农优1531’于2020年完成了湖北省恩施州早中熟中稻区域试验程序,进入品种报审阶段,实现了恢复系选育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正>〈科技〉广东多个花卉新品种通过现场鉴定本刊讯4月25日,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专家对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同选育的红掌新品种‘白雪公主’、‘妃子笑’以及观赏凤梨新品种‘幸运星’、‘步步高’进行了现场鉴定。专家组听取了品种选育报告,审阅了有关资料,并考察了广州花卉研究中心花都育种现场,一致同意新品种通过现场鉴定。  相似文献   

20.
优异小麦新种质的创造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种质资源创造是小麦育种的物质基础,而理化诱变是创造小麦新种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理化诱变与传统的杂交育种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小麦诱发突变的效果.本课题组多年来坚持小麦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现将九五期间育成的新品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