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中,我站学习外地经验,认真总结当地经验,对三麦耕作技术进行了大胆革新,开展了小麦大沟双行压土培土丰产试验。 1976年,试种110亩,占全站麦田面积的50%,当年小麦平均单产618斤,比1975年增产50斤,试验田最高单产810斤;1977年又试种110亩,普遍生长良好,小麦平均单产719斤,比1976年又增产101斤,试验田最高单产812斤,连续两年小麦单产过了“长江”,一跃而为全县小麦高产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省在辽东、辽南以及辽西、辽北部分地区建立了30余万亩玉米样板田。各地样板田都获得了大面积增产。据初步統計,全省玉米样板田平均比1964年增产23%,平均单产达到476斤。在大面积丰产当中,还出現了較大面积的高額丰产典型。以大队为单位,有5万亩单产达到600~700斤;有15,000亩单产达到700~800斤。岫岩县示范农場620亩山地和平地平均单产1,053斤;庄河县三架山公社二道河子生产队169亩山地玉米单产达到647斤,其中有33亩单产千斤,12亩单产1,200斤。今年虽然天旱少雨,对玉米生长不利,仍  相似文献   

3.
<正> 我队处豫西丘岭区,常年种谷子500亩上下,大部分是山岭旱地.几年来,由于重视探讨谷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不断改革种植方法,实行科学管理,产量逐年提高.1977年单产突破400斤,1980年在两次7——8级大风、雹袭击下,550亩夏谷平均亩产达到446.7斤,单产比历史上最高的1978年增产41.7斤.在同等条件下.谷子比玉米每亩增产22斤.粮草折价谷子多收39.81元,改变了  相似文献   

4.
<正> 1981年,我区小麦播种面积727万亩,平均单产333斤,总产24.485亿斤,比近十年平均单产226斤增产47.3%,比总产16.19亿斤增产51.2%.单产和总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我区小麦丰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但是气候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现就气候因素与小麦增产的关系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 我社地处半山丘陵之中,水源缺乏,十年九旱种不保收是我们公社的自然特点.前几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不适当地扩大需水肥较多的玉米,年年占秋粮作物播种面积的80-90%,结果投资大收入小.1982年吸收往年教训,适当压缩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谷子播种面积,在当年前期大旱,后期阴天多雨极为不利的气象条件,固村大队第二生产队村西一块33亩谷子,品种为安316,亩产达710斤,村东一块17亩,品种为流砂白,亩产650斤.全公社种谷11981亩,亩产达179斤,比去年亩产95斤增产85.5%,玉米单产128斤,比去年单产145斤  相似文献   

6.
提高单产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我们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在玉米田中巧用“三招”可提显提高玉米单产,在2004年实验的25亩玉米田中产玉米50382.5斤(水分14点),单产达2015.3斤,比对照田亩增产15.2%,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7.
(石娄)寨公社一大队位于新洲县东部丘陵地区,水利条件好,肥源多,人多地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2.5亩),劳畜力充足。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耕作制度为双季稻、小麦和双季稻、绿肥为主的一年三熟制。近几年来双季稻、小麦的面积占水田面积的28—30%,产量逐年都有所提高。1964年平均单产早稻573斤,双晚555斤,小麦为305斤,全年三季共收1433斤。1965年三熟制的小麦实收面积266亩,平均单产450斤,比1964年增长47.55%比1957年  相似文献   

8.
1985年在临河市以合同形式开发417,512亩,占小麦面积的14%,平均单产466.81斤比对照田增加91.63斤,增产19.3%,比前三年平均单产增加132.1斤,增产30.4%。二者增产幅度均达到显著水平,此外尚有9户18.8亩地,单产超过千斤。根据产量计算按每斤以0.20元计,合同田比对照田每亩增收18.33元,增产值109.6  相似文献   

9.
湖北新洲县是棉麦两熟产区。几年来,获得了小麦的持续增产。1964年全县34.1万亩小麦平均单产221斤,其中2.46万亩小麦,平均单产301斤。 为了探索棉麦两熟条件下小麦丰产的规律性,克服棉麦两熟在时间、空间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我们于1959—1964年  相似文献   

10.
1965年黄冈专区早稻获得了丰收,尤以矮秆型品种中的矮脚南特产量更为突出。全区种矮脚南特9.3万亩,平均单产在800斤左右,比全区早稻平均单产增产3—4成,并出现了大量的千斤高产典型。如浠水十月大队1,101亩,单产1,010斤;鄂城新庙公社鷹山大队第七生产队19.63亩,单产1,034斤;新洲县农科所12.2亩,单产1,001.2斤;黄冈农校16.14亩,单产1,016.4斤;专区农科所51.63亩,单产1,079.9斤,最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四年我队广大贫下中农,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开展了大面积的玉米杂交制种工作,使全队302.5亩郑单2号玉米杂交制种田获得丰收,亩产种子259.3斤,混合单产达353斤,比全大队1364亩大田玉米平均单产317斤,提高3 6斤,增产11.8%。除满足我队普及郑单2号玉米杂交种子外,还支援国家优良杂交种7万余斤,为我队玉米丰收,奠定了物资基础。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1985年我们承担了内蒙科委下达的小麦系列化栽培技术措施开发研究课题,当年在巴盟临河市开发59829亩,占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的14%,平均单产223.40公斤,比对照田每亩增产45.83公斤,增产19.3%。1986年由临河市扩展到杭锦后旗、五原、土右等  相似文献   

13.
一、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 1972年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为16.33亿亩,总产量6,027.84亿斤,平均单产371.3斤。在禾谷类作物中,玉米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居第三位,总产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平均单产则居首位。近二十年来,世界玉米发展较快,与1948—1952年的平均数比较,1974年玉米的栽培面积扩大了3,008.9万公顷(4.51亿亩),总产量增加了1.64  相似文献   

14.
湖北光化县崔营乡幸福社在1957年冬播时全社抓住了小麦密植、精细整地保墒、多施肥料等增产措施,使全社小麦由1957年夏收2502亩单产218斤至1958年夏收2,314亩单产510斤,其中29亩高额丰产地平均亩产2,173斤7两,其中11亩平均亩产3,215斤,其中2亩平均亩产3,454斤。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灵璧县高楼公社1960年共种植春玉米11,000亩(间作大豆),获得了空前大丰收。丰产的特点是,面积大,增产幅度大,产量均衡,全公社玉米的单产430.0斤,其中2,000亩丰产田单产735.5斤。  相似文献   

16.
今年我县夏熟作物全面丰收,全县10.2万三麦平均亩产687.7斤,总产和单产分别比历史最高年增加16.8和26.5%;十二个公社40776亩冬绿肥(其中红花草3.6万亩,金花菜2188亩,蚕豆423亩,6625箭筈豌豆158亩),平均亩产达到7200斤,比大丰收的1976年增产35%,总产、单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三种三收是种植革命上的新生事物,我区大部分县社从七五年开始试种推广,七六年已发展到了十万余亩,全区各县都有种植。博爱县清化公社南关大队玉米水稻间作,移栽水稻450斤,移栽玉米710斤,合计亩产1160斤,比单作玉米900斤,每亩多收260斤,增产29%,加上麦季每亩产1060斤,全年单产超吨粮;沁阳县城关镇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有增加趋势。根据1981年粮农组织年报统计数字(1978—1980年与1969—1971年平均比较)计算,粮食作物总产增加显著的有玉米(36.3%),小麦(33.8%),大麦(29.9%),水稻(24.2%),高粱(15.5%);油料作物总产增加显著的有菜籽(59.7%),向日葵(40.2%)。但均不如大豆增产之猛。1978—1980年3年平均全世界大豆面积达到破纪录的7.65亿亩,比1969—1971年平均的4.85亿亩增加2.80亿亩,增长百分率为57.7%;总产为空前的1,677.7亿斤,比1969—1971年平均的896.4亿斤增加781.3亿斤,增长87.2%。有不少国家无论处于寒温带、温带、亚热带或热带都成倍地或数十倍地增长。  相似文献   

19.
1981年,丹阳县吕城公社麦、豆、稻百亩连片中间试验结果,村农2号元麦101.2亩,单产400.5斤;大豆101.2亩,单产174.3斤;南粳35号水稻86.5亩,单产857.5斤,三季相加折粮食年亩产1606.6斤(大豆1斤折稻谷2斤计算),比麦、稻两熟制年亩增产粮食186.6斤,比麦、稻、稻三熟制年亩增产粮食56.6斤.现将豆后稻南粳35号的栽培特性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为了探索小麦亩产900—1000斤的高产规律和进一步明确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于1976—1980年在偃师县本校农场连续进行了小麦高产规律及栽培技术的研究。四年来,气候因素的特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每年均有4一5亩试验田单产达到900斤以上。1977年5.7亩平均单产929.6斤,1978年5.65亩平均单产为966.2斤,1979年5.6亩平均单产900斤,1980年4亩平均单产906.5斤;其中1978年1.13亩平均单产1030斤。围绕高产试验调查测定了高产群体结构,并设置品种、密度、播期、种植方式及促控管理等辅助试验。现将所获资料和初步认识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