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加强森林管护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一项重要内容。从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尽快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等方面介绍了祁县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封山育林增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状况决定了封山育林是恢复、保护、扩展祁连山天然林资源的有效措施,在封山育林的前提下,采用抚育间伐、造林等综合培育方法,处理好农林牧矛盾,祁连山森林涵养水源效能将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王刚 《森林公安》2005,(6):25-25
云南省曲靖市历年来是森林火灾多发地区.具有森林防火期持续时间长、点多面广、扑救困难等特点。另外,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德合作造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封山育林工作的开展,森林面积逐年增加,防火任务越来越重。为此,曲靖市委、市政府拨出120万元专款,正式成立了曲靖市民兵救灾应急大队。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天然阔叶林集中分布在东部山区,是我省工农业生产重要绿色屏障。当前,森林采伐更新主要采取采阔造针方式,天然林面积减少过猛,人工更新树种单一化。通过化森林经营体制改革;调整树种、林种结构,采取人工更新与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封山育林以及科技兴林措施,达到天然阔叶林合理利用、保护和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5.
《热带林业》2002,30(3):19-21
白沙县的封山育林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和有关政策法规,强化执法力度,依法治林,确保了我县封山育林的成效,使我县天然林得到不断恢复和发展,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到2001年天然林面积9.6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6%,  相似文献   

6.
浅析天然林保护与封山育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于 1998年启动。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林区群众和少数林业职工对天然林保护的认识模糊,甚至认为天然林保护等同封山育林。的确,天然林保护与封山育林都是利用树木自然繁殖的能力恢复森林,但二者在规划范围上、适用对象上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笔者拟就二者在这方面的对比分析,提高对天然林保护的认识,加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 适用对象不同 封山育林是把荒山、荒地、荒滩或正在遭受破坏的残破林地,有计划地封禁一个时期,严禁开荒,限制樵采和放牧,禁绝山火,利用树木天然下种、根株、根萌及地下茎的蔓延培育…  相似文献   

7.
根据湖南省的资源现状,遵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湖南省的天然林保护在区划上应重点突出湘、资、沅、澧4水流域和自然保护区,主要采取森林禁伐和封山育林措施。  相似文献   

8.
实行天然林保护 ,应重点在生物多样性、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方面加以保护 ;对天然林的经营 ,应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幼林抚育和残次林改造。  相似文献   

9.
我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于 1998年启动。在实际工作中 ,有部分林区群众和少数林业职工对天然林资源保护认识模糊 ,甚至把天然林资源保护与封山育林等同起来。的确 ,天然林资源保护与封山育林都是利用树木自然繁殖能力恢复森林 ,但二者在规划范围、管护对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笔者拟就二者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 ,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认识。1 适用对象不同封山育林是把荒山、荒地、荒坡或正在遭受破坏的残破林地 ,有计划地封禁一个时期 ,严禁开荒 ,限制樵采和放牧 ,禁绝山火 ,利用树木天然下种以及根株、根萌及地下茎的蔓延培育森林。…  相似文献   

10.
森林分类经营就是把现有森林分成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及商品林进行经营 ,其目的就是要用少部分的商品林所生产的木材来承担起大部分的生产任务 ,使具有生态功能的公益林及一般公益林能更好地起到生态防护功能 ,从而建立起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在经营上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 ,对公益林采取封山育林 ,对一般公益林采取利用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而对商品林则采用集约经营的原则。森林分类经营近年来在各地都得到实施 ,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 ,各林业局已把森林分类经营用于生产实践 ,但仍存在较多问题。我省的天然林保护…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东大山天然林区及周边森林植被的特征,生物多样性所受到的威胁,提出了扩大自然保护区、实现社区共管、进行封山育林等的植被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A method and layout of various systems of barriers of pheromone traps is described. The rationale of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tress of spruce and the chemical communication ofIps typographus. Various systems of pheromone trap barriers were us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level of protection. The method was used in two areas affected by air pollution and bark beetle outbreak. The first area was in an unnatural spruce monoculture region while the second was in a National Park. The described method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bark beetle attacks on trees along forest edges and subsequently to the stopping of movement of the zone of attacked trees due to bark beetle damage. In the case of forest stands with no reduced canopy closure, the reduction of attacks led to a dramatic decline of bark beetle outbreak. On the other hand, this method was not able to reduce the level of bark beetle attack in the interior of forest stands with a decreased level of canopy closure. This method, as part of differentiated pest management measures in one forest district, was successful without any other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condition of natural reserves in a spruce vegetation zon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遥感影像的特点,将地表覆盖类型和植被覆盖度作为天然林保护成效评估的研究指标,提出一种评估天然林保护成效的方法。[方法]首先,分析GF-1遥感影像特点,结合TM影像特点,研究针对GF-1遥感影像的处理和分析技术;其次,选择评估天然林保护成效评估的指标;再次,选取内蒙古金河林业局作为试验区,对试验区的地表覆盖类型变化、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分析,结合现地调查数据进行验证,从而评估天然林保护成效。[结果]基于采用分类后比较法能够有效检测出地表覆盖类型变化,经验证检测精度能够达到90%以上;归一化植被指数结合像元二分模型能够用于复杂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反演,经野外实测数据验证精度可达到83%。[结论]根据地表覆盖类型变化监测和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结果,金河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天保”工程区的自然条件分析和立地类型划分 ,提出了恢复植被 ,控制水土流失 ,减轻风沙危害的具体措施。根据工程区不同的立地类型 ,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不同模式 ,最大限度的增加植被盖度 ,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3S技术的天保区植被变化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甘肃省清水县天然林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为研究对象,以2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以植被面积和植被覆盖度为监测指标,采用最大似然方法进行监督分类获得土地利用分类图和植被面积,采用NDVI像元二分法获得植被覆盖度图。利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将土地利用分类图和植被覆盖度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揭示研究区1996—2004年间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天保区与非天保区以及不同天保区内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2004年间甘肃省清水县天然林保护区森林面积和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天保区优于非天保区; 不同类型天保区植被变化状况有差异,3种类型天然林保护区中以重点生态保护区植被改善状况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呼伦贝尔沙地灌草型封育前后植被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实施灌草型全封并结合人工管护,可使流动和半固定沙地得到永久固定,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原生植被的自然恢复和发展,增加植被的覆盖度。  相似文献   

17.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资源保护与科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状况,提出从保护入手,通过规划先行、加强宣传、封育结合、减少采伐、强化消防、防控病虫等举措夯实公园基础;以发展的眼光,采取科技支撑、建立基地、挖掘资源、山水一体等手段建设森林公园。总结出树立生态系统保护理念、统筹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推进公园文化建设与崇尚生态文明的森林公园保护与科学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8.
西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林业科学》2005,41(2):186-190
1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西藏是我国重要国有天然林区之一 ,现有有林地面积 75 1万hm2 ,约占国有林区天然林面积的 2 7 8% ,活立木蓄积量为 2 0 84亿m3 ,约占国有林区天然林蓄积量的 72 %。昌都地区的江达、贡觉、芒康 3县是我国长江流域的重要区域 ,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南山区天然次生林区系共有种子植物247种,归78科184属。研究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区系优势科现象明显;大型属较少,主要为含1个种的小型属;中国特有种丰富,地区特有种贫乏。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以利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宫胁森林重建法恢复和再建山东森林植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介绍了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宫胁昭(Prof.Akira Miyawaki)创造和倡导的造林法-环境保全林重建法。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潜在植被和演替理论,其核心是用乡土树种恢复乡土森林植被(Native Forest by Native Trees)。该方法在日本,马来西亚,巴西和中国等国家,用于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在林的恢复,已经有近600个成功的例子。山东的森林覆盖率低,森林恢复了造林难度大,宫胁的森林重建法对于山东的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将是很有借鉴和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