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麻86—4品系的生长分析与光合效能初步研究李木英(江西农业大学南昌330045)红麻新品种选育课题组几年来对86—4品系进行了多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6—4确实是较亲本7804生长势强、后劲足、经济性状优的好品系。94年对86—4及其亲本78...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牡丹江地区马铃薯品种丰产性差、抗病性弱、适宜性狭窄等问题,评价了本单位选育的5个马铃薯品系:即牡003、牡015、牡210、牡316和牡370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高淀粉品系牡015和鲜食品系牡370产量均高于各自对照品种克新12、克新13,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建议对这两个品系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进行小面积示范,以期选育出适合本地区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选育和推广良种是提高茶叶产量,改进茶叶品质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53年从浙江省平阳县桥墩茶场引进平阳云大茶籽进行播种,并对其实生后代进行了10余年的观察,根据发芽期、生长势、适制性及抗性等选种目标进行初步筛选(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育种室其他研究人员进行),对其中一些有希望的单株进行无性繁殖,然后将入选品系定植于预选圃,云旗和云尖就是从预选圃中选出的两个新品系。1986~1990年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比较试验,认为该两品系为适  相似文献   

4.
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为进一步提高育成大麦新品种的品质,在大麦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注重高代品系的改造与新引进优质资源的利用。1994年以自育的高代品系苏农91-7112为母本,以南通农科所从日本引进的优质大麦新品系通引1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优质青稞新品种甘青3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青3号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8年以肚里黄为母本,浙多1号为父本杂交,于2005年选育而成的优良青稞新品系.1993至1994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1995至1998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1999至2001年参加甘南州青稞区域试验,2003至2005年参加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开始多点生产示范.2006年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甘青3号,是甘南州农科所育成的又一个优良青稞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豆单交及三交组合方式与后代优良品系入选机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吕德昌  黄承运 《大豆科学》1991,10(2):110-114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育种研究水平,加快高产、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进程,对1971~1982年11年的亲本选配及组合配制方式进行了分析,对三交组合即当地良种×(当地良种×外引良种)F_1选出的优良品种及品系的统计分析表明:三交组合较单交组合选出的优良品种及品系机率高,且丰产性能、抗病性能优于生产品种。绥农4、绥农5、绥农6、绥农8号四个大豆新品种均是以三交组合方式选育成功的。育种理论分析、经验和实践都表明三交组合方式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7.
谷子新品系抗病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育抗病谷子新品种提供材料,于1995-1996年对24份优良稳定的谷子新品系进行了抗病鉴定。经过两年的田间接种试验,已评选出8份对白发病,黑穗病,锈病、谷瘟病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系。  相似文献   

8.
杭州茶叶试验场自1956年开始,对福云天然杂交种开展了分离选种研究工作,通过优良单株的选择、品系预选园的鉴定以及品种比较试验等系统的选育程序,近年选育出迎霜和翠峰茶树新品种。它们在茶树生长势、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9.
机采棉育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所对机采棉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新突破,选育出包括 9542、9532 在内的一系列机采棉新品系。本文在 1998 年机采棉品种比较试验的基础上,对机采棉新品系的特征、特性加以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0.
龙福麦12号(原品系代号龙辐97-018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用1.5万rad的γ射线照射佳5品系的干种子经系统选育而成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早熟、多抗、强筋,是2000年黑龙江省种子工程中标品系。1997年出圃,2003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