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索一种简单、准确、实用的活菌计数方法,通过分光光度计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4种菌的菌液吸光度和菌液浓度,并建立两者的线性相关关系。将4种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 h,每1 h取样1次,每个样品设3个平行。采用分光光度计(λ=600 nm)测定菌液吸光度(D值),同时采用10倍系列稀释法测定平皿菌落个数(CFU)。建立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指数期CFU(y)与D值(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1.89x+0.561、y=17.71x-0.507、y=18.09x-0.708、y=15.12x-0.270。4种菌稳定期的菌液浓度分别约为54×108、29×108、30×108、25×108CFU/m L。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大肠杆菌(E.coli)、巴氏杆菌(Pasteur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s)、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OD_(600)值与活菌浓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可以衡量二者间数量关系的方程。用比浊法分别测量菌液在1.5、3、4、6、8、10、12、14、16、18 h的OD_(600)值,并对各时间点的菌液稀释,进行平板计数,获得菌液浓度。综合OD_(600)与菌液浓度间的关系,得到5种致病菌在细菌生长对数期菌液OD_(600)值与活菌数量的关系方程。分别为:大肠杆菌:y=8 708.7e~(36.43x)(R~2=0.828);巴氏杆菌:y=34.82e~(35.57x)(R~2=0.866);金黄色葡萄球菌:y=49 331e~(28.16x)(R~2=0.743);表皮葡萄球菌:y=4×108e~(24.73x)(R~2=0.928);牛链球菌:y=8×109e~(68.21x)(R~2=0.971)。该研究结果可为菌液中活菌数量的测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水清  马鹏  舒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00-17701
[目的]为马齿苋的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法测定马齿苋中类黄酮含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齿苋中单宁的含量。[结果]建立了计算马齿苋中类黄酮含量的线性方程:y=0.1112x-0.0005(y为吸光度;x为芦丁溶液浓度),相关系数R=0.9991;计算单宁含量的线性方程:y=0.0741x+0.0033(Y为吸光度;z为单宁酸标准溶液浓度),相关系数R=0.9995。两者的浓度和吸光度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并测定出马齿苋中类黄酮及单宁的含量分别为(12.05±0.18)、(10.64±0.26)mg/g。[结论]该结果可为充分利用马齿苋这一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荧光分析法测定香椿叶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椿叶中总黄酮含量。[方法]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以芦丁为标样,在激发波长λex=436nm、发射波长λem=505nm条件下,考察了溶剂、pH值、表面活性剂及放置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在浓度95%乙醇中加入pH值7的缓冲液,芦丁的荧光强度最大。该方法检测限为2.62×10-7mol/L,线性范围在1.16×10-7~4.86×10-5mol/L之间,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352x+12.712,相关系数r=0.9976,相对标准偏差1.07%。[结论]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椿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高,且操作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枣粉中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枣粉中的糖含量。[结果]在最大吸收波长285 nm处,葡萄糖溶液浓度在2.5-8.0 m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6 7x+0.014 9,平均回收率为93.6%。酸枣粉、万荣滩枣、好想你牌枣粉、普通红枣、稷山板枣样品中糖含量在522.94、572.69、535.87、486.12、676.67 mg/g。[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枣粉中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唐艳红  黄宇  胡家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62-8563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垃圾渗滤液中DEHP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三氯甲烷为溶剂萃取50 ml垃圾渗滤液样品中的DEHP,然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DEHP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0100 mg/L,其标准曲线方程y=0.003x+0.015 1,相关系数R2=0.998 8,加标回收率为92.02%102.93%。对标准DEHP溶液进行6次平行测定,RSD为0.045%0.164%。[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满足垃圾渗滤液中DEHP含量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分光光度法测定酯和内酯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酯和内酯的分光光度检测方法。[方法]首先,酯和内酯在碱性条件下与羟胺反应生成异羟肟酸;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异羟肟酸又与Fe3+络合生成紫红色的异羟肟酸铁络合物;最后,在506nm波长下间接测定酯和内酯含量。[结果]相同浓度的酯或内酯,与其相应的络合物吸光度相同,且络合物吸光度与其相应的酯或内酯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4.1186x+0.0067(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4%。[结论]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各种酯或内酯及混合酯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甘薯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宽  许艳丽  潘明  于海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62-5863,5876
[目的]为有效地提取和利用甘薯叶中的绿原酸,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绿原酸的抗菌活性进行探讨。[方法]利用正交试验得到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根据液体培养基吸光度值的变化确定绿原酸对菌体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甘薯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超声时间50min,超声温度50℃;抑菌效果:甘薯叶提取物绿原酸对植物乳杆菌、葡萄球菌、汉逊酵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00、1000、500、250、200μg/ml。[结论]甘薯叶中含有绿原酸,并且绿原酸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作为食品添加剂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氮肥中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根据Ehrlich反应,二甲氨基苯甲醛可以与含氮的有机化学物发生显色反应,此物质在403 nm处有最大吸收峰,颜色的深浅与测定的尿素含量呈正比,因此通过测定反应液在403 nm处的吸光值来确定尿素溶液中尿素含量。[结果]得到尿素检测标准曲线为y=0.004 3x+0.009 9(R2=0.999 2),尿素浓度在3.75~210μg/m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83%,RSD=0.2%。[结论]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良好,可以用来测定尿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陈玉锋  庄志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36-237,240
[目的]为市售饮料中维生素C(Vc)的科学测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u2+催化溶解氧氧化Vc,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橙汁中还原型Vc的方法,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用磷酸和醋酸混酸溶液(3∶7,V∶V)作稳定剂,Cu2+为催化剂,70℃恒温水浴中,测定市售橙汁饮品中Vc的含量,标准曲线方程为y=0.0714x+0.1350,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该方法精密度RSD(n=5)为0.35%,加标回收率为98.5%。[结论]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橙汁中Vc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红小豆品质筛选及品种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135份小豆品种资源为试材,采用数码相机对其进行拍照,利用Photoshop 6.0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小豆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并对叶形指数及百粒重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小豆叶片长×宽与叶面积的相关性最强,全缘叶和裂叶叶面积与叶片长×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576 9x-11.416(R2=0.930 9)和y=0.337 4x+82.956(R2=0.589 6);不同叶形品种的叶面积与百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全缘叶,y=0.008 8x+8.868 3(R^2=0.080 8,y为百粒重,x为叶面积);裂叶,y=0.006 4x+7.571 9(R^2=0.192 1)。[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测定植物叶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造林密度对3年生黄梁木Anthocephalus chinensis幼林的树高、冠幅、枝下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等的影响,探究造林密度与黄梁木人工幼林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造林密度,分别为625、667、833、1 667和2 500株·hm~(-2)。采用每木检尺法,测量每个小区内9株试验树主要生长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极差检验法比较不同造林密度间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对不同数据组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造林密度对黄梁木的树高、冠幅、枝下高和林分蓄积生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树高(y)与密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4.000 0×10~(-7)x~2+0.001 6x+8.270 3;林分蓄积(y)与密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000 0×10~(-5)x~2+0.112 7x-12.664 0;冠幅(y)与密度(x)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5.942 5~(-4.000 0×10~(-5)x)。研究还发现,胸径(y)与冠幅(x)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9.661 3x~2-103.950 0x+293.870 0。【结论】就黄梁木幼林而言,造林密度为2 500株·hm~(-2)幼林的树高和林分蓄积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在半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白酒酿造过程中,通过对微生物纯培养和混合培养过程中微生物数目变化、理化指标变化来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酿酒酵母、异常汉逊酵母共培养过程中,异常汉逊酵母经过24 h短暂生长后迅速衰亡;对可能引起异常汉逊酵母衰亡的因子包括碳源、酒精度、p H、酵母无细胞滤液的初步研究,发现在酿酒酵母无细胞滤液和混合酵母无细胞滤液中,异常汉逊酵母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酿酒酵母生长正常。[结论]异常汉逊酵母和酿酒酵母共培养时,异常汉逊酵母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酿酒酵母的代谢产物是抑制其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盐酸-镁粉反应比色法的梭洞学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元  李咏梅  陈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36-5637
[目的]对梭洞学(Polygonam capitarum D.Don)全草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盐酸-镁粉反应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样品中总黄酮在浓度0.007143~0.07143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760x+0.0076(R^2=0.9998),回收率为99.54%,RSD=0.95%(n=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梭洞学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对橡胶树胶胞炭疽菌生长速率、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为橡胶树炭疽病防治提供新途径.[方法]以橡胶树胶胞炭疽菌RC169为供试菌株,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等常规植物病理学方法测定浓度为50.00、25.00、12.50、6.24、3.12和0g/L的乙烯利处理对RC169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浓度为0、0.2、0.4、0.8、1.6和3.2 g/L的乙烯利处理对RC 169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等的影响.[结果]参试梯度浓度(50.00、25.00、12.50、6.24、3.12和0g/L)乙烯利对RC169生长的抑菌率分别为98.6%、88.1%、34.7%、25.0%、8.1%和0,相应回归方程为y=2.9157x+1.9585,R2=0.9518;参试梯度浓度(0、0.2、0.4、0.8、1.6和3.2 g/L)乙烯利下RC169孢子萌发率分别为92.20%、36.70%、20.60%、12.30%、2.63%和0,相应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45x+7.0663,R2=0.6803,RC 169附着胞形成率分别为90.50%、5.37%、3.13%、1.10%、0和0,对应线性回归方程为:y=-1.7383x+6.7965,R2=0.8493.[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乙烯利对橡胶树胶胞炭疽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常用饲料样品(玉米、苜蓿、小麦)的乳酸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平板分离法分离3种饲料原料中的乳酸菌,再以MRS+CaCO3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对所分离得到的80株乳酸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rDNA序列分析,探讨其分类学地位。[结果]从苜蓿中得到乳酸菌20株、小麦中得到乳酸菌41株、玉米中得到乳酸菌19株。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基因序列鉴定可知,80株乳酸菌分属于2个属,即乳杆菌属、肠球菌属;7个种,即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肠道球菌(Entercoccusfaecium)、耐久肠球菌(Entercoccusduran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海氏肠球菌(Entercoccushirae)。3种饲料原料中干酪乳杆菌和肠道球菌普遍存在。除了这2种乳酸菌外,小麦中还有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苜蓿内有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海氏肠球菌、耐久肠球菌。玉米内有植物乳杆菌、耐久肠球菌。[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不同饲料中乳酸菌存在较大的多样性,干酪乳杆菌、肠道球菌等乳酸菌为饲料发酵的关键菌群。  相似文献   

17.
范丽平  王丽娟  张海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11-17313
[目的]对酱腌菜中的植物乳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为人工接种发酵蔬菜储备优良菌株。[方法]通过溶钙圈试验、乳酸纸层析、API系统鉴定及在白菜汁培养基中培养测定酱腌菜中乳杆菌的生长及产酸情况。[结果]试验共分离9株乳酸杆菌,6株为植物乳杆菌,其中3株植物乳杆菌在白菜汁培养基中生长良好,14 h即达到对数末期,此时乳酸菌数均达到108cfu/ml,pH降到3.50以下。[结论]该研究为蔬菜发酵剂的制备储备了菌株。  相似文献   

18.
贺红周  刘建兴  李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83-1484,1486
[目的]建立除草剂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3.6%水分散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用ZORBAX Eclipse XDB-C8柱(4.6 mm×150.0 mm,5μm)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除草剂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3.6%水分散粒剂中的有效成分同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在0.125~2.000 mg/ml范围内测定甲基二磺隆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4 330x-1 056.5,R2=0.999 2,线性关系良好,标准偏差为0.009 0(n=5),变异系数为0.286%,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97%;在0.050~0.800 mg/ml范围内测定甲基碘磺隆钠盐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0 574x+14.417,R2=0.999 8,线性关系良好,标准偏差为0.002 4(n=5),变异系数为0.371%,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19%。[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够满足产品质量分析的要求,可用于产品质量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茶黄蓟马在芒果园的田间发生规律,明确芒果树不同物候期茶黄蓟马最适合的监测方法,为芒果茶黄蓟马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10和2012年的2月20日至当年11月30日,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芒果品种园、芒果示范园对广西的两个主栽芒果品种金煌芒和桂热芒82号,从花期至小果期同时采用蓝板加诱剂法、蓝板法和弹击法,在果实膨大期至当年末次梢老熟采用蓝板加诱剂法,监测记录茶黄蓟马的发生动态,分析芒果树物候期、气象条件和品种对茶黄蓟马田间发生的影响.[结果]芒果盛花期至小果期、嫩梢期是茶黄蓟马发生高峰,随着花期结束、果实膨大与嫩梢老熟,田间虫口密度逐步下降.高温干燥天气适宜茶黄蓟马发生及繁育,其对芒果树品种不具有选择性.3种监测方法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717x+14.321(y:蓝板加诱剂法,x:弹击法,R2=0.777,P<0.05)、y=1.256x+0.288(y:蓝板加诱剂法,x:蓝板法,R2=0.979,P<0.05)和y=1.375x+11.080(y:蓝板法,x:弹击法,R2=0.801,P<0.05).[结论]茶黄蓟马的田间发生动态与芒果树的物候期、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与芒果品种无关.弹击法、蓝板法和蓝板加诱剂法均与芒果茶黄蓟马的监测结果相关,但从可操作性方面考虑,在芒果初花期至小果期宜采用弹击法,在其他物候期宜采用蓝板加诱剂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